局部特異性脫敏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免疫學觀察_第1頁
局部特異性脫敏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免疫學觀察_第2頁
局部特異性脫敏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免疫學觀察_第3頁
局部特異性脫敏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免疫學觀察_第4頁
局部特異性脫敏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免疫學觀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局部特異性脫敏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 的免疫學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鼻腔局部特異性脫敏(LNIT)的療效和免疫機理。方法:用LNIT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PAR)患者142例,并對其中的30例進行免疫學觀察。結果:LNIT與傳統的皮下免疫療法的療效相似(P0.05)。免疫觀察表明,治療后患者鼻分泌物中的IgA顯著增加(P0.05);鼻分泌物總IgE、血清總IgE和螨、豚草的特異性IgE水平都有所下降,但仍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LNIT確

2、能通過增強局部免疫功能,使PAR的治療獲得較好的效果。關鍵詞:鼻腔脫敏療法常年性變應性鼻炎免疫球蛋白The immunologic study on local nasal immunotherapyfor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QI Qin-hongPU Zhi-chengYIN Ming-de(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Abstract:Objective:To inv

3、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mune mechanism of local nasal immunotherapy (LNIT).Method:142 cases of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PAR) were treated with LNIT.Immunolog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30 cases.Result:LNIT was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P0.05).Immunologi

4、c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sal secretory IgA (S-Ig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P0.05).The levels of nasal secretory total IgE,serum tota IgE and serum specific IgE (anti-mite,ragweed pollon) decreased,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LNIT can improve the local im

5、mune function and modify the local nasal allergic inflammatory response.It is an effective,safe and convenient treatment.Key words:Nasal cavityHyposensitization therapy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Immunoglobulins變應性鼻炎(AR)的病理改變屬型變態反應。其治療方法很多,但療效各異。1995年7月1997年7月,我們在局部非特異性脫敏治療的基礎上1,應用局部特異性脫敏療法(LNIT)對142

6、例PAR患者行鼻腔免疫治療,并對其中30例觀察治療前后鼻分泌物中SIgA、總IgE和血清總IgE及對螨、豚草的特異性IgE水平變化;同時與皮下脫敏治療的232例進行對比,借以探討LNIT對PAR的療效。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鼻腔LNIT組:PAR患者142例,男70例,女72例;年齡1553歲,平均32.7歲。病程120年。全部病例符合AR的診斷標準2,均經特異性皮試證實有吸入性致敏誘因。并對其中的30例進行了治療前、后的免疫學觀察。皮下脫敏(又稱全身脫敏)組:AR患者232例,其中季節性與常年性男女約各一半;年齡1255歲。對照組:健康成人20例。1.2治療方法根據皮試結果,配

7、成脫敏液3,置入定量微型泵內(激光打孔,每撳一下,定量噴出0.075 ml水霧狀脫敏液;江蘇金壇制藥廠提供)。將噴頭對準每側鼻腔每次噴一下,每日噴2次。脫敏液的濃度,第13周為1108,46周為1107,710周為1106,1113周為1105,1416周為1104,17周以后為維持量1103。總療程約910個月,患者定期在門診隨訪觀察記分。1.3標本采集兩側鼻腔分別放入50 mm×16 mm濾紙兩張,待濾紙被鼻分泌物浸濕后取出,放入事先已放置兩層濾紙的注射針管內,推動注射器管芯,將吸附于濾紙上的鼻分泌物擠壓過濾滴入試管中。另采靜脈血,分離血清。全部標本均于-20保存待測。1.4檢測

8、方法鼻分泌物SIgA檢測用單項瓊脂擴散法(藥盒由上海生物制品所提供)。鼻分泌物和血清總IgE檢測用免疫放射法(藥盒由天津德譜公司提供),工作標準為:3×102,1×104、1×105、3×105、6×105、1×106 IU/L。特異性IgE采用生物素-親和素酶聯免疫吸附法(BA-ELISA,藥盒由上海江南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用酶標光度計在波長492 nm下測定其吸光度A值,以標本A/陰性對照A(P/N比值)表示特異性IgE的相對水平。臨床療效判定按顧云燕整理的AR療效判定標準2。2結果LNIT治療PAR的療效見表1。表1可見,其和皮

9、下脫敏組療效相似。LNIT治療前、后鼻分泌物IgA和總IgE水平的變化見表2。LNIT治療前、后血清總IgE水平的比較見表3。LNIT治療前、后血清中螨、豚草特異性IgE水平的比較見表4。表1LNIT和皮下脫敏對AR的療效比較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P值例數%例數%例數%LNIT組皮下脫敏組142232513435.914.77116650.071.6203214.113.885.986.20.05表2LNIT治療前、后鼻分泌物SIgA和總IgE水平的比較±s項目例數治療前治療后P值SIgA(g/L)30145.5±110.9208.9±124.70.05

10、 總IgE(IU/L)30(167.3±211.2)×103(150.1±146.9)×1030.05表3LNIT治療前、后血清總IgE水平的比較±s組別例數總IgE(IU/L)P值對照組20(91.0±45.5)×1030.01AR組治療前治療后3030(549.4±534.1)×103(469.9±429.4)×1030.05表4LNIT治療前、后血清中螨、豚草特異性IgE水平的比較±s組別例數螨特異性IgE(P/N)P值豚草特異性IgE(P/N)P值對照組200.88&

11、#177;0.290.010.87±0.310.01AR組治療前治療后30302.83±1.502.42±0.960.051.64±0.641.49±0.990.053討論 Taylor等(1972)在研究變應原激發鼻腔反應時,發現大多數患者在幾次鼻腔激發試驗后,鼻腔反應逐漸減輕。近年來,國外一些學者正致力于研究用LNIT治療PAR,且一致認為,LNIT是一種有效、安全、方便、幾乎無副作用,并可作為替代皮下免疫療法的治療方法46。本療法是采用誘發病因的針對性致敏原,由低濃度至高濃度呈漸進性地定量噴霧于鼻腔。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

12、效,總有效率達85.9%,與國外文獻報道基本一致,和皮下脫敏療法比較無顯著差異。治療中僅個別患者(0.7%)在用藥時有輕微的噴嚏或鼻涕,但不影響治療的進行。本組1例在應用維持量時(濃度1103)出現皮疹,是否與治療有關還是其他原因所致,尚難判定,后中斷治療。在LNIT的治療中,我們進行了免疫學追蹤觀察,資料顯示,PAR患者治療后鼻分泌物SIgA含量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表明治療后鼻腔粘膜免疫功能有較大改善。由于粘膜SIgA與血清IgA是相互獨立的兩個抗體體系7,粘膜SIgA更能反映局部免疫狀況。因而證實,LNIT確能通過增強局部免疫功能產生更直接、更快速的局部抑制變態反應的效果,這也與臨床療效相一

13、致。同時鼻分泌物的總IgE含量也有所降低,但無統計學意義,是否表明局部特應性有所下降,還有待繼續觀察。Maffezzoni(1984)發現鼻分泌物總IgE水平和血清總IgE水平相關,并指出研究休克器官的IgE更可信。本文在觀察局部免疫狀況的同時,還用免疫放射法檢測了血清總IgE水平的變化。結果顯示,PAR患者血清總IgE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這表明雖然總IgE水平受較多因素影響,特別是寄生蟲感染等可使其升高,但其水平大體上還是與變應性疾病相關。因此總IgE測定仍不失為一種簡單、快捷、經濟的過篩試驗手段,可為PAR診斷提供參考指標。而PAR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雖有下降趨勢,但仍無顯著差異,這與

14、變應性體質一時難以改變,以及臨床上患者接受特異性脫敏治療后,往往不能徹底消除全部癥狀與體征相一致。影響血清總IgE水平的因素較多,而特異性IgE測定可彌補其不足。國外在變應性疾病的診斷中已廣泛采用特異性IgE檢測,國內近年來亦逐步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本文用BA-ELISA測定PAR患者經LNIT治療前后血清中螨、豚草特異性IgE抗體水平的變化,包被抗原為南京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兩種變應原,螨是世界性的變應原,而且是PAR的主要致敏原;豚草是南京地區秋季的主要致敏花粉。本文資料顯示,PAR組與對照組比均明顯增高,這與血清總IgE水平的改變相一致。而PAR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無論是螨還是豚草特異性Ig

15、E雖均呈下降趨勢,但仍無顯著性改變,可能屬觀察時間尚短,觀察例數不夠多,故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由于特異性IgE即針對某一種變應原的IgE抗體,更能反映機體內的致敏狀況,它對變應原的確診,以及追蹤觀察病情的變化都有更為直接的意義。(本研究得到陳子慶、邱寧巖、文怡同志的協助,特此致謝。)作者單位:祁沁紅(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南京,210029)浦志成(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南京,210029)殷明德(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南京,210029)參考文獻:1殷明德,陸錦玉,浦志成,等.大佛水鼻噴霧劑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和免疫機理探討.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1994,8:1701712顧之燕整理.變應性鼻炎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1,26:1341343喬秉善.變態反應實驗技術.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1721764Cserhati E,Mezei G. Nasal immunotherapy in pollen-sensitive children. Allergy,1997,52:40445Andri L,Senna G E,Dama A R.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cal nas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