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_圖文_第1頁
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_圖文_第2頁
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_圖文_第3頁
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_圖文_第4頁
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_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李仕生 暋 徐中明 暋 楊建國等 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 的影響時 , 由圖 7 減振器的復原阻尼力隨 a可 知, 著內部氣壓的增 大 而 減 小 ; 壓縮阻尼力隨著內部 氣壓的增大而增大 ; 其敏感程度由圖7 氣 b 可 知, 壓對不同速度下的阻尼值基本上沒有影響 。 ( 由圖 8 隨著油液溫度的升高 , 減振 3 a可知 , 器的復原及壓縮 阻 尼 力 都 在 減 小 , 其敏感程度由 ( 阻尼力與油液溫度的關系 a 圖8 油液溫度對減振器低速段的阻尼力影 b 可知 , 響較小 , 對中速段的阻尼力影響較大 , 而對高速段 的影響有限 。 ( 由圖 9 減振器的復原阻尼

2、力和壓 4 a可 知, 縮阻尼力都隨著 摩 擦 力 的 增 大 而 增 大 ; 其敏感程 度由圖 9 摩擦力對不同速度下的阻尼力基 b 可知 , 本上沒有影響 。 6暋 結束語 1. 毴=-3 5曟暋2. 毴=-1 0曟暋3. 毴=1 5曟 圖 8暋 減振油液溫度對減振器特性的影響 ( 不同油液溫度時的速度特性曲線 b 4. 毴=4 0曟暋5. 毴=6 5曟暋6. 毴=9 0曟 變形 暠 方法 , 建立了帶緩沖簧的汽車減振器的詳細 數學模型 , 模型中 不 僅 應 用 了 流 體 力 學 及 彈 性 力 學理論 , 還考慮了流通閥 、 補償閥對減振器阻尼力 的影 響 ; 對 所 建 立 的 數

3、 學 模 型 采 用 MAT L A B軟 件進行仿真研究 , 將仿真結果和試驗數據進行比 較, 其二者較好符合 , 證明應用上述理論建立的數 學模型正確可靠 ; 應用所建立的數學模型 , 分析了 考慮緩沖簧時的 減 振 器 示 功 圖 的 特 點 , 同時還詳 細分析了活塞桿直徑 、 內部氣壓 、 油液溫度及摩擦 采用 “ 受均布 載 荷 作 用 的 環(huán) 形 薄 板 閥 片 撓 曲 ( 阻尼力與摩擦力的關系 a 力等因素 對 減 振 器 阻 尼 力 的 影 響 規(guī) 律 及 敏 感 程 度, 對這些復雜因素的考慮 , 使減振器阻尼特性的 描述更為精確細 致 、 更能準確地反映實際物理結 構特性

4、的規(guī)律 , 并為減振器的設計和性能預測提 供了參考 。 參考文獻 : 1 暋L e eC T,M o o nB Y. S i m u l a t i o na n dE x e r i m e n t a l p 1. F F 0 0 N暋3. F 0 0 N r=0暋2. r=1 r=2 4. F 0 0 N暋5. F 0 0 N暋6. F 0 0 N r=3 r=4 r=5 的影響 , 可得到如下結論 : 通過仿真閥系以外的各參數對減振器阻尼力 圖 9暋 摩擦力對減振器特性的影響 ( 不同摩擦力時的速度特性曲線 b 2 暋L e eCT,M o o nBY. S t u d f t h e

5、S i m u l a t i o nM o d e l yo o fa D i s l a c e m e n t-s e n s i t i v eS h o c kA b s o r b e ro fa p V e h i c l eb o n s i d e r i n h eF l u i dF o r c e J . J o u r n a l yC gt , S i n a lP r o c e s s i n 2 0 0 6, 2 0: 3 7 3 飊 3 8 8. g g F l u i d f l o wM o d e l i n J .M e c h a n i c a

6、lS s t e m sa n d g y D i s l a c e m e n t S e n s i t i v e S h o c k A b s o r b e r U s i n p g V a l i d a t i o no fV e h i c l eD n a m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f o r y ( 由圖 6 隨著活塞桿直徑的增大 , 減 1 a可知 , , ; 振器的復原阻尼力減小 壓縮阻尼力增大 其敏感 程度由圖 6 活塞桿直徑對減振器的低速段 b 可知 , 的 阻 尼 力 影 響 較 小, 而對高速段的阻尼力影響 較大

7、。 ( 當忽略減 振 器 內 體 積 變 化 對 其 內 部 氣 壓 2 3 暋 任衛(wèi)群 ,趙峰 ,張 杰 .汽 車 減 振 器 阻 尼 特 性 的 仿 真 等 .節(jié)流口可調式減振器的性 4 暋 陳龍 ,陳楊 ,江浩斌 , ( : 3 2 0 8 飊 2 1 1. ( : 分析 J .系統仿真學報 , 2 0 0 6, 1 8 2 9 5 7 飊 9 6 0. 9 7 5. , :9 o fA u t o m o b i l eE n i n e e r i n 2 0 0 5,2 1 9( 8 6 5 飊 g g 能分析與 試 驗 研 究 J .江 蘇 大 學 學 報 . 2 0 0 4,

8、2 5 ( 下轉第 6 2 5頁 6 1 9 方清華 暋 劉 暋 昊 暋 陶國良 壓縮空氣/燃油混合動力發(fā)動機工作特性的數值模擬 能, 混合動力發(fā)動機在低速 、 中小負荷時適合采用 四行程壓縮空氣動力模式運行 。 ( / 轉速在 1 內 2 5 0 03 5 0 0 r m i n 范 圍 內 時, 燃機模式具有良 好 的 經 濟 性 和 動 力 性 能 , 混合動 力發(fā)動機在轉速或負荷較高時適合采用內燃機模 式運行 。 ( 仿真研究 為 混 合 動 力 發(fā) 動 機 的 2 種 工 作 3 模式的控制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礎 。 ,C 1 暋H i e l i nP,V a s i l eI h a

9、 r l e tA, e ta l .P a r a m e t r i c g b u s t i o nE n i n eC o n c e t J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g p 2 暋H u a n T z e n h e n C h u n .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a gK D, gS g g p , E n e r 2 0 0 5, 8 0: 4 7 飊 5 9. g y H b r i dP n e u m a t i c- p o w e rV e h i c l e J .A l

10、i e d y p p , ( : E n i n eR e s e a r c h 2 0 0 4, 5 2 2 0 4 飊 2 1 7. g O t i m i z a t i o no fa N e wH b r i dP n e u m a t i c-c o m p y 灢 參考文獻 : 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 無 錫 氣 動 技 術 研 究 所 有 限 公 司 博 士 后 研 究 人員 、 高級工程師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為 氣 壓 傳 動 與 控 制 技 術 、 壓縮 男, 1 9 7 5 年生 。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副 教 授 。 陶國良 , 1 9 6 4年 生 。 浙

11、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 博士研究生導師 。 空氣/燃油混 合 動 力 發(fā) 動 機 技 術 。 發(fā) 表 論 文 7 篇 。 劉 暋 昊 , 男, ( 上接第 6 1 9頁 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棈 ,Z ,Z 5 暋Z h o uC h a n c h e n h e n h i u n h a n u e i . g g gZ y gX y s c o i cS h o c kA b s o r b e rf o rS m a l l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s p , J . J o u r n a lo fA s i a nE l e

12、 c t r i cV e h i c l e s 2 0 0 9, 7 ( : 1 1 1 9 1 飊 1 1 9 7. D e s i nM e t h o df o rT h r o t t l eH o l e sA r e ao fT e l e g 灢 6 暋 郭 孔 輝 ,孫 勝 利 .行 程 相 關 減 振 器 的 建 模 與 試 驗 7 暋R i c h a r dV K,W a n i a nLX, e ta l .A N e w gCC,Q S h o c kA b s o r b e rM o d e l f o rU s e i nV e h i c l eS s t

13、 e m y , D n a m i c sS t u d i e s J .V e h i c l eS s t e mD n a m i c s y y y ( : 增刊 J .吉林大學學報 , 2 0 0 8, 3 8 3 2 飊 3 6. 俞 小 莉, 聶 相 虹, 等. 并聯式氣動-柴油混 3 暋 胡軍強 , ( : 2 0 0 9, 4 3 9 1 6 3 2 飊 1 6 3 7. , 合動 力 可 行 性 研 究 浙江大學學報( 工 學 版 J . , 8 暋R a m o sJC,R i v a sA, B i e r aJ e ta l .D e v e l o m e n

14、t p o fa T h e r m a lM o d e lf o rA u t o m o t i v eT w i n-t u b e S h o c kA b s o r b e r s J .A l i e dT h e r m a lE n i n e e r p p g 灢 ( : 2 0 0 5, 4 3 9 6 1 3 飊 6 3 1. , 4 暋W i l l i a m sJ K n o w l e nC,M a t t i c kA T, e t a l . Q u s i q I s o t h e r m a lE x a n s i o nE n i n e sf

15、 o rL i u i dN i t r o e n p g q g , S o c i e t fA u t o m o t i v eE n i n e e r s 1 9 9 7. yo g 江大學 , 2 0 0 4. : A u t o m o t i v eP r o u l s i o n9 7 2 6 4 9 R .W a r r e n d a l e p , 9 暋C a l v oJA, L o e z -B o a d aB,R o m a nJLS e ta l . p I n f l u e n c eo faS h o c kA b s o r b e rM o

16、d e lo nV e h i c l e , ( : E n i n e e r i n 2 0 0 9, 2 2 3 2 1 8 9 飊 2 0 2. g g D n a m i cS i m u l a t i o n J .J o u r n a lo fA u t o m o b i l e y , i n 2 0 0 5, 2 5: 1 8 3 6 飊 1 8 5 3. g 空氣動力發(fā)動 機 的 探 索 性 研 究 杭 州 :浙 5 暋 劉昊 . D . 錢 葉 劍, 安 達, 等. 氣動發(fā)動機的試驗研究 6 暋 左承 基 , 吳 玉 庭, 馬 重 芳, 等. 兩級單螺桿膨脹機空氣

17、 7 暋 何為 , ( : 1 0 1 3 9 飊 1 4 3. ( : J .機械工程學報 , 2 0 0 7, 4 3 4 9 3 飊 9 7. 1 0 暋 李世民 .筒 式 液 阻 減 振 器 液 - 固 耦 合 動 力 學 特 性 1 1 暋 周長城 ,顧亮 ,王麗 .節(jié)流閥片彎曲變形與變形系 5 8 4. 仿真技術研究 清華大學 , D .北京 : 2 0 0 4. 動力 系 統 性 能 研 究 機 械 工 程 學 報, J . 2 0 1 0, 4 6 : 數 J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學 報 , 2 0 0 6, 2 6( 7 5 8 1 飊 內燃機學 北 京: 機 械 工

18、業(yè) 出 版 社, 8 暋 周 龍 保. M . 劉昊 , 陳 鷹, 等. 壓 縮 空 氣/燃 油 混 合 動 力 發(fā) 9 暋 方清華 , 1 1 2 3 飊 1 1 2 7. 2 0 0 0. 減振裝置節(jié)流閥片均布載 1 2 暋 陳軼杰 ,顧亮 ,管繼富 . 9 8 8 飊 9 9 1. ( : 荷變形解析計算 J .重慶大學學報 , 2 0 0 8, 3 1 9 : 動機熱力 學 分 析 中 國 機 械 工 程, J . 2 0 0 8, 1 9( 9 顧亮 . 筒式 減 振 器 疊 加 節(jié) 流 閥 片 開 度 與 特 1 3 暋 周長城 , 2 1 5. 1 0 暋H o h e n b

19、e r d v a n c e dA r o a c h e sf o rH e a t g G F.A p p : E n i n e e r s . S A ET r a n s a c t i o n s .W a r r e n d a l e S o c i g 灢 / / T r a n s f e rC a l c u l a t i o n s C S o c i e t fA u t o m o t i v e yo : 性試驗 J .機 械 工 程 學 報 , 2 0 0 7, 4 3( 6 2 1 0 飊 趙力航 , 顧亮 . 減振器疊加閥片的研究 1 4 暋 周長城 , J . 1 5 暋D i x o nJC.T h eS h o c kA b s o r b e rH a n d b o o k M . : , G r e a tB r i t a i n J o h nW i l e o n s 2 0 0 7. y&S ( 編輯 暋 何成根 ( :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 2 0 0 6, 2 6 8 6 8 1 飊 6 8 4. 1 1 暋W i n t e r b o n e D E.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F r i c t i o na 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