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后赤壁賦教學目標:1、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2、了解前后赤壁賦的異同和聯系。能力目標:1、領悟景物與情理相交融的表達技巧。2、培養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情感目標:理解詩人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內道”的思想。重點、難點:1、本文寫景語句的鑒賞 2、詩人情感的變化軌跡 3、道士化鶴的寓意教學
2、時數:三課時教學準備:1、布置學生復習前赤壁賦2、制作多媒體課件第一 一、導入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余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是人去世前兩個所寫,就其政治事業而言,這話當然是自嘲。但對文學家的來說,他的蓋世功業確實是在屢遭貶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貶謫生涯使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出內心的波瀾。對苦難并非麻木不仁,對加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以一種全新的人生態度來對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的觀念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做到了蔑視丑惡,消解痛苦。這種執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
3、外的生命范式蘊含著堅定、沉著、樂觀、曠達的精神,因而在逆境中照樣能保持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被貶黃州期間作一詞二賦。前后赤壁賦一個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既望”,一個寫于同年“十之望”,前后僅相隔三個,這兩篇同名賦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聯系呢?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學習后赤壁賦。二、教師檢查預習卷完成情況,整體感知。三、請一名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落實第一段字詞,翻譯。四、找出該段寫景的句子?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A此句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色,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B此句寫的季節、對象是什么?(初冬之夜黃坂坡)C為何要寫此景色?與夜游赤壁何關?(見此美景,
4、天清氣爽,小小的黃坂坡也如此引人入勝,可想像若到那赤壁之下,會有怎樣的一番美景。)五、面對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樣?(快樂,因為有美景、嘉客、好酒、珍肴,這四美是游赤壁最好的興致和條件。)(板書:起雅興而游 樂)六、再齊讀該段。第二課時一、全班朗讀第一自然段,請一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二、教師落實第二段字詞,翻譯。三、1、詩人說“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七月游赤壁時的景色與現在有何不同,現在的景色給你怎樣的感受?明確: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描寫的是一幅清幽的初秋之景,展現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遺世獨立
5、的美態。詩人的心情舒暢飄逸。后赤壁賦中“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狀景寫情,字字如畫,景色清冷峭拔。兩者都有對人生短促、年華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對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驚嘆。詩人由此生發了下小舟、登高山,與大自然和而為一的沖動。2、本是“山川相僚,郁乎蒼蒼“,為何時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變化呢?一是季節變化;二點是作者的心理原因:一是為自身的處境而憂愁,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隔兩年作者寫下了這兩篇文章。黃州并不是世外桃園,蘇軾在這里過得并不舒心,日漸衰老,北歸渺茫二是為國家命運而擔心。另一方面是為國家,聯系當時歷史背景,可知,當時宋與西夏交戰慘敗,全軍覆沒,
6、死了約60萬人,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從此一蹶不振,美好江上,滿目凄涼。所以說到:“江山不可復識時,蘇軾的心情也由之前的歡樂變為憂傷。3、讓學生自由讀該段,并思考,作者想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排譴此時的心情?明確:登山,融入自然。但未達到排譴的目的。4、請在本段中找出有關作者情感變化的詞句。明確:劃然長嘯、悄然而悲、肅然而恐5、作者為什么會由“劃然長嘯”到“悄然而悲”再到“肅然而恐”?這里的情感與前赤壁賦有沒有相同之處?明確:作者融入自然后情緒轉為激昂,以嘯聲抒發內心感慨。同時又因無人相伴,在獨自登山過程中震撼于大自然的偉力,深感個體的渺小,與前赤壁賦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
7、,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受是一樣的,因此高昂的情緒陡然低落,轉為高處不勝寒的憂懼、傷感。6、作者為何在登高后又“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明確:作者長嘯之后的寂靜悲傷,使蘇軾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葉扁舟從流飄蕩,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的態度,順乎自然,懂得自我解脫的心理特性。了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四、再齊讀該段,仔細
8、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五、小結:人在夜游赤壁的過程中,經歷的變化:江山不可復識劃然長嘯凜乎不可久留聽其所止而休的變化:樂悲平靜(板書:歷幽景而恐 悲)第三課時一、全班朗讀課文,教師落實第三自然段字詞,翻譯。二、1、本是乘興而來,理應興盡而返,如今卻是興味索然,難道真要“醉不成歡慘將別”嗎? 文章開頭兩句,承接上文,有兩個字既概括了環境,又點明心理特征是哪兩個字?明確;寂寥! 2、本段寫了幾件事?明確:1、夜逢孤鶴2、夢會道士3、“鶴”、“道士”分別有什么特點?(鶴形貌出眾,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隱士之風,被視作仙禽和長壽之物。傳說中鶴能翩翩于仙凡之間,不受任何拘束。傳說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為鶴。所以鶴是超然物外,隨緣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4、蘇軾為何會做這個夢呢?明確:作者對鶴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歸于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隱者,自由羽化的仙界。含蓄表達了他企望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秘心態。此時孤鶴、道士、作者已經三位一體。夢是一種追求,但是現實所追求的未必能獲得。“不知其處”表明作者內心面對前途、理想、抱負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無跡可求,以此結尾意味深長。蘇軾常常在儒家的積極入世和道家的消極避世之間徘徊困惑,這種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復雜感情的真實體現。三、最后我們再把文章齊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文體特征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西安石油大學輔導員招聘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帶答案詳解
- 小學生簡筆畫課件
- 2025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五級)技能操作試卷:真題解析含答案
- 小學生科目課件
- 綠色建筑先鋒:2025年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原理與推廣難點解析報告
- 快消品包裝行業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市場趨勢研究報告
- 醫藥企業研發外包(CRO)模式下的臨床試驗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報告
- 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傳感器網絡自組網技術在智能安防領域的應用報告
- 企業在線監測管理辦法
- 企業人力檔案管理辦法
- 2025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84人筆試備考題庫附答案詳解(模擬題)
- 駐場運維合同協議書
- 2025年電動叉車項目立項申請報告范文
- T/CGAS 026.1-2023瓶裝液化石油氣管理規范第1部分:安全管理
- 2025年數字化營銷考試試卷及答案的建議
- 陜投集團招聘筆試題庫2025
- 遼寧省文體旅集團所屬兩家企業招聘筆試題庫2025
- DB3205T 1174-2025學齡兒童青少年視力篩查及建檔規范
- 公考憲法知識試題及答案
- 寶馬購車合同協議
- 安全培訓合同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