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樹情,談感恩于天地沙行勉寫于2009年7月去過北京的人,大多都會去長城。從長城回北京的路上,常會去明十三陵看看。我第一次去明十三陵的時候,是在1990年底去的。那時還在美國念博士。帶著我父母和外公外婆等親戚們去的。現在這些老人家大多都已經不在世了。這些年來,我對明十三陵的記憶淡薄了,只是依稀記得定陵的地宮。其他的都已經不記得了。這一次帶著我的家人(妻子和蘭蘭)去明十三陵。也是爬完長城后。而這次已經是2009年的夏天了。19年后。我又去了明定陵。又走了趟地宮。而這次留下的最深的印象。不是地宮,不是寶藏,不是皇帝皇后。竟然是定陵旁的“樹”。我從樹中看到了寬容,看到了生機,看到了感恩,看到了茁壯。
2、看到了時間。感懷于我們的處世之道。此為定陵的一顆樹。漫步在定陵園林中,放眼望去,許多幾百年的大樹,是那么的郁郁蔥蔥。在北京35度的高溫下,它們給了我們幾許的陰涼。我想我們應該感謝它們吧。對它們說聲謝謝吧。某個導游介紹完一棵好幾百年的大柏樹后,那個團隊往前走了,其中一個相貌堂堂的男游客走向前去,拍打這顆樹。好像心中抱持著征服的想法 你是樹,我是人。(我在旁邊看著心疼啊。)他走開后,我急忙地走上前去撫摸著樹。安慰著它。善解人意的蘭蘭也跟上來摸著樹。我對樹悄悄的說:“對不起。你真是個美麗、大方的樹。你好漂亮哦。大地因為你而美麗生色,我們因為你而氣息清新。謝謝你了。我是多么的喜歡你啊。” 我是真心的訴
3、說著。心里充滿了不舍和感恩。我和蘭蘭撫慰著這棵樹我不禁感懷著。一個國家的文明,或許可以從蓋了多少高樓大廈來衡量,或許可以從GDP中算得出來。但是人心的文明絕對是看我們如何對待這個環境而來的。我們是貪心?還是適度?我們是珍惜?還是漠視?中華文化是個最會感恩的文化了。我們自古以農立國,早就與自然大地息息相關。早就知道不要竭澤而漁,焚林而畋。早就知道要修養生息,允執厥中。在我們儒家、道家、佛家的內涵里比比皆是。現在就從儒家開始說吧。在論語,衛靈公章里。 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恕”字意義是很深廣的。簡而言之是忠厚。就是我小時候父親對我的家訓
4、:“勤儉補不足,忠厚常有余”。易經里面講的: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是這個意思啊。在中庸里面說的更直接:“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這里的萬物并育就是包括了人和大自然的相處。道家是最講清凈無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在老子道德經里面講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講的清清楚楚。“不知常,妄作兇”。硬要以為人定勝天,硬要掘海劈天。忘了中國古人的在都江堰上的智慧。可悲的是兇象已然寫下了啊。佛家對自然萬物的態度,更是從根本上來平等。那就
5、是眾生一切平等,都具有如來智慧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家體認到我們本有的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所以修行到了高明處,見到一片落葉,就能豁然大悟,體認到宇宙的奧秘,能和眾生宇宙,和時間空間,無分彼此,無一也無二。這種境界,這種逍遙,這種自在,無法言說。一個常心懷感恩的人。一個忠厚的人。一個不道人長短的人。一個總是想著人家好的人。一個喜歡說好話,行好事的人,我可以大聲的說誠實言:他們是有福氣的。他們必定會有善神來保佑的。他們也會有貴人常來幫助的。他們的子女也會享受到家傳的德行。能少災少難。有福有慶的。再回頭談談樹吧。在我這次帶家人去北京的機會,我去了譚拓寺和戒臺寺。譚拓寺以古柏樹聞名。戒臺寺以松樹
6、聞名。文中的照片是我們在譚拓寺和柏樹所拍的。(我有另外的一片文章談到去戒臺寺的感想。)這些柏樹確實是有靈氣的。讓這個千年古寺充滿了厚實的古意。京西古剎潭柘寺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在其歷代主持高僧居住的方丈院內,高矗兩棵參天古柏,它們都高達30多米,是北京最高的古柏。這兩棵古柏為遼代所植,所以名叫“千年柏”。它們還帶有佛教文化色彩,因其高矗入云,相傳寺內得道的高僧就是從這里升入仙界的,故又名“登天柏”。因此,“千年柏”被視為寺內神樹。不知各位對樹有多少的記憶?小學時,最有記憶的樹是個叫不出名的小樹,有點像是個小松樹。像是個圣誕樹般。種在一個人家的后院里。我小學教室(在一樓之上)的窗外,能俯
7、視到這個后院。看地清清楚楚的。那時我總是全班第一個到校的。班上的鑰匙都由我來保管。我六點半到了教室后,就靠在窗邊,對著窗外的開始孜孜的背書。為了準備等會兒的默寫測驗。小學時,天天早晨就看著那棵樹,和那個出來澆水的婆婆。多少年后了,不知名的樹和婆婆還在我的記憶里。大學時,最有印象的就是木棉樹了。我家和我大學的路上有許多的木棉樹。我總是驚訝它光禿禿的樹上,怎么會開出那么美麗的紅花。花開后我每每的注視著它們。奇怪于它們夸張的組合。有首歌叫做“木棉道”講那年花開時的感情。“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沉沉的夜徘徊在木棉道,輕輕的風吹過了樹梢”。詩人有敏感的心,會因物而寄情。歌詠在木棉道上
8、的浪漫。而我雖然散步在木棉道上。那時的我卻是比較像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又有點像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看到了花開,就想到了花落。然后,記得我在當兵(陸戰隊)的時候。兩年來,在心理和生理上孤獨和無奈。在鄉下地方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每一天和泥土做伴,和汗水為伍。聽著樹葉沙沙的聲音,在陽光下黝黑著,跑步,做操,訓練,演習。但是我卻又恣意地享受著這煩惱下的孤獨無奈。因為想從煩惱中尋求心靈的解脫。想從火中得到重生的鳳凰。我記得,我是如此的驚訝,那天,在那平靜的鄉間,一聲清脆的鳥鳴,讓穿著軍裝荷槍的我,竟然會不由自主的流淚。這個流淚,不是為了我,不是為了她。而是突然的感覺
9、到了。生命、自然、珍貴。從十幾歲長大后,我從來不為自己流過一滴淚。我不會自傷自憐的流淚。是無法言說的淚。莫名其妙的流下了。我讓淚流著。因為那淚就是自然啊。我微笑著。同樣的感覺,又重復在我離開家鄉,在讀博士一年級的時候。遠離了女友,家人,擁抱了苦讀,寂寞。在普林斯頓的深夜里。我獨自在大樹兩旁為小徑中散步。冷冷的夜,昏黃的月。安靜的我。然后回到大樹邊的房間,在火爐邊,享受著用紙筆寫信的滋味。后來,多少年來。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一個少欲的心。一個簡單的心。一個清明的心。就是自然。只有自然的心才會感恩自然。有智慧的老祖宗們總是勸我們要“少欲知足”。在塵世的喧囂里,我們是記起又忘掉。忘掉又記起。人生就在記起和忘掉中流逝。最后不禁想起了一首詩。讓大家欣賞玩味。這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鄭板橋寫的。(他和我母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河南省三門峽市化學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2025年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桐柏危房排查管理辦法
- 材料命名規則管理辦法
- 村級廁所后期管理辦法
- 填料技術創新方向-洞察及研究
- 醫保應急賬戶管理辦法
- 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處理綜合利用項目的環境保護評估報告
- 河源住房維修管理辦法
- 醫保機構業務管理辦法
- 住家保姆合同協議書模板
- AI如何賦能藝術教育-筆記
- DB11T 485-2020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
- 《人力資源管理》全套教學課件
- Unit 6 Craftsmanship Reading 教案-2023-2024學年中職英語高教版(2023修訂版)基礎模塊2
- 2024汽車租賃合同協議可打印
- 2023-2024學年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初高中物理銜接講座(初高中物理對比)
- 小學科學考查方案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小升初語文真題重組卷(部編版)
- 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 產業鏈供應鏈白皮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