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說明書_第1頁
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說明書_第2頁
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說明書_第3頁
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說明書_第4頁
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度文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2目錄第一部分現狀分析2一、區位分析21、宏觀區位分析22、中觀區位分析43、微觀區位分析5二、建設用地現狀61、現狀居住用地62、現狀道路63、工業用地64、市政公用設施6三、建設用地評價6四、規劃重點解決的問題7第二部分規劃目標與定位7一、規劃設計依據7二、規劃原則81、結合實際,適應發展需求.82、產業優先,聚集經濟實力.83、整體規劃,分期實施84、以人為本,塑造人性化的空間85、合理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9三、規劃目標定位9四、規劃規模101、用地規模102、人口規模10第三部分總體規劃布局10一、布局特點11二、規劃結構11三、土地利用規劃131、居

2、住用地(R)142、公共設施用地(C)143、工業用地(M)164、倉儲用地(W)175、對外交通用地(T)176、道路廣場用地(S)187、市政公用設施用地(U).188、綠地(G)19四、道路交通規劃201、交通發展策略202、與周邊的交通聯系213、道路系統規劃214、交通設施規劃235、道路豎向設計23五、綠地景觀系統規劃241、規劃結構242、綠地類型25六、城市設計導引261、公共綠地262、工業用地263、居住用地284、街道景觀控制28第四部分規劃控制體系29一、規劃控制目的29二、地塊劃分30三、地塊控制指標301、規定性指標312、指導性指標35四、建筑控制規劃371、建筑

3、控制目的372、建筑控制目標373、建筑控制內容384、建筑物的風格與特色38五、廠區設計控制38第五部分工程規劃41一、給水工程規劃42二、雨水工程規劃44三、污水工程規劃45四、電力工程規劃46五、信息工程規劃49六、供熱工程規劃50七、燃氣工程規劃52第一部分現狀分析一、區位分析1、宏觀區位分析(1)宏觀地理區位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地處陜甘寧蒙晉五省接壤地帶。東臨黃河與山西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北鄰內蒙鄂爾多斯市,南接延安市。黃河沿東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長城橫貫東西700多公里。(2)宏觀經濟區位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十一五”期間內地經濟區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

4、四大板塊和八大綜合經濟區,分別為東北綜合經濟區、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黃河中游百度文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綜合經濟區、大西北綜合經億元。濟區、大西南綜合經濟區。榆林市屬于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是中國最大的煤炭2007年第三季度全國、全省及西安市主要經濟指標開采和煤炭深加工專E地、天全國全省西安然氣和水能開發基it指標入鋼鐵絕對值增速(%)絕對值增速(%)絕對值增1工業基地、有色金店泮疑產總值166043地和奶業基地,經5F我海牌一產業18207平處八大綜合經濟B1簞蹴業83478榆林是該區域的中464358一。榆林早在上個

5、也規模以上工業增拗他9億元)年代中期就被國家M全社會固定資產U找的能上半年)(億元)91529源化工基地,在F一其曲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247期間,按照大力推義發投資16814的要求和榆林市“12都碗費品零售總額(億元)63827的發展思路,即圍與£建她1鬼額(億美元)15708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忸嬲冊政一般預算收入(億元)榆林兩大經濟開發B1域市諾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34681049723到2010年,能源化加值占工業增加值R成照頌金收入(元)J博良酒費價格指數()332123623701到90%,提供財政收,/瘍凰浦管價格指數()3百度文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總額均位居全省首

6、位。榆林-402009年第三季度陜西省作為陜西能源化工基地,各分析上表,在全省的各個城市之中,西安作為省會城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經濟指標交通便利,縱貫南北的210國道(西包高速公路)和橫穿東西的307國道(太銀高速公路)與鐵路西(安)包(頭)線和正在籌建中的太(原)銀(川)線分別在縣城十字交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天下名州”之譽。(2)中觀經濟區位改革開放以來,某縣經濟迅速發展,在“十一五”期間,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某縣委縣政府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使這五年成為某建國以來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之一。2005年某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億元,

7、是2000年億元的倍,年均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是2000年億元的倍,年均增長18%;完成財政總收入1036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08萬元),是2000年3594萬元的倍,年均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1668元,是2000年660元的倍,年均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82元,是2000年3000元的倍,年均增長。(1)微觀地理區位陜西某工園區位于某縣城東30公里處義合河所在的川道中,沿義合河向南北方向發展延伸。陜西某工業園區規劃范圍北起青銀高速,沿義合河向南至義合鎮,用地呈狹長狀,規劃總用地平方公里。規劃區南面有307國道和太中銀鐵路穿過,并有一客貨運站場正在建設,北面與青銀高

8、速銜接,現狀內部有一條低等級公路,連接中角鄉與義合鎮。(2)微觀經濟區位“十一五”時期,義合鎮黨委、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突出抓好果、油、薯、棗、畜等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勞務經濟。圍繞主導產業的發展,開辦了10多個加工企業,年產值150多萬元。二、建設用地現狀規劃區內現狀建設用地主要有居住用地、道路用地為主,有少量的公共設施用地。1、現狀居住用地現狀居住主要沿義合河兩側分布,大部分集中于中角鄉和義合鎮。但有少量的自然村落。2、現狀道路規劃區北與青銀高速銜接,南有307國道穿過義河鎮,內部有一條低等級公路連接中角鄉與義合鎮,也是貫穿規劃范圍內的唯一一

9、條道路。3、工業用地規劃區現狀無工業用地。4、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區內有電力、電信、給水設施,排水設施落后。三、建設用地評價規劃區現狀建設用地地形復雜,其中兩處山頭與外部高差較大,不易直接利用,需要進行場地平整。四、規劃重點解決的問題(1)確定工業園區目標定位(2)安排工業園區用地布局(3)制定本控規的指標體系(4)完善配套園區基礎設施第二部分規劃目標與定位一、規劃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年)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和技術要求(3)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4)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95)(5)某縣義合鎮建設規劃(20

10、00-2015)(6)某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5-2015)(7)某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8)陜西榆林某鹽化工產業發展(2005)(9)榆林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20年),(10)某縣城總體規劃(20002015年),(11)陜西某工業園區方案討論的會議紀要(12)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縣域工業園區發展的指導意見(陜政發號文)(13)規劃區范圍內地形圖(GBJ137-90)原則,通過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二、規劃原則1、結合實際,適應發展需求結合某現狀,尋求恰當的發展目標。在準確把握現狀用地的基礎上,為生產和生活提供合理、優化的用地布局,實現生產的高效運轉

11、和生活的舒適便捷,獲得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2、產業優先,聚集經濟實力工業快速發展是園區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陜西某工業園區位于縣城30公里外的義合河沿岸,工業布局相對集中,企業的集中發展,便于形成規模,發揮聚集效益;堅持產業優先的3、整體規劃,分期實施園區的開發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規劃時必須做出整體部署,統籌安排;遠近期開發相結合,分期實施,順應開發建設時序。規劃在地塊劃分、道路布局、設施配套等方面都考慮了開發時序,使規劃真正作到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結合。4、以人為本,塑造人性化的空間堅持以人為本,配置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滿足人們不同的活動需求。強調人、環境、建筑的共存與融合,

12、生產和生活相協調,以塑造人性化空間為設計目標。5、合理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某工業園區的用地布局和道路網絡既要符合產業發展的要求,又能與招商引資等開發運作相結合。在空間結構、生態環境、地域文脈等方面均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三、規劃目標定位功能定位:以鹽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為支柱,以裝備制造、石材工業、建材業、包裝業、醫藥、傳統產業(紡織、服裝、絲綢、地毯)等多樣化產業為基礎,集工貿、民營中小企業為一體,生活服務設施配套齊全的、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現代化、聚集式工業園區。1、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統一規劃,充分利用中角鄉和義合鎮配套服務設施,促進陜西某工業園區開發計劃和未來規劃目標的逐步

13、實施。2、構建園區環境體系和配套設施,打造園區中心服務區形象,實現園區建設和管理法制化,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確保園區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3、經濟新的增長點,城鎮產業聚集的新起點,城市形象的新亮點。4、新世紀工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之路。四、規劃規模1、用地規)規劃期內人口的綜合增 長率,此處取。本次規劃總用地平方公里,可建設用地平方公里。規劃人口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居民、產業:人。2、人口規,工業園區人口規模有兩部分構成,居住人口和產業工人。(1)居住人口規劃區現狀人口8212人,統計出義合鎮和中角鄉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其人口規模計算公式:Q=Qo(1+K)n其中:Q預測總人口數(人);Qo一一現

14、狀總人口數(人);一規劃期限(年),此處為10年至規劃期末,居住人口增至為8589人。(2)產業工人根據工業用地單位用地面積上的工作人數(職工密度)推算就業崗位,按100-150人/公頃估算,該區規劃工業用地為公頃,則工業就業崗位為20558-30837人。以上兩項人口為29147-397426,取中間值,規劃區內人口規??刂圃?5000人。第三部分總體規劃布局一、布局特點首先,工業園區的組成,以企業生產為其核心。其工業園區最主要的功能是生產功能,這是工業園區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所在,也是工業園區最突出的功能。因此,規劃中考慮位置、規模、對外聯系和環境等各方而先滿足生產功能的需要。其次,工業園

15、區還要滿足服務功能的需求。這些功能包括商務辦公、社會服務(金融、信息、科技貿易等)、市政配套等方面,為生產職能服務,布局的第一原則是方便、高效。工業園區的商務辦公機構應該布置在便于企業生產與之進行業務聯系的位置,方便各種商務活動。而市政設施的布局則以滿足生產職能的需要為第一目標,同時考慮設施本身的運營成本和進一步擴展的可能性。工業園區的另一個主要功能是生活功能,包括了居住、商業等方面,它們作為一種為生產和管理服務的基礎職能,處于工業園區布局的附屬位置,它們的位置選擇應該盡量避免與其它兩種功能的沖突,而且自身應該相對集中,以便于組織生活,配置各種設施。二、規劃結構根據用地現狀條件,建立合理的用地

16、結構,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創造健康的投資環境;實現土地的適度開發和合理控制下的利用;加強與完善園區功能,促進園區經濟發展。在以上研究分析工業園區空間構成及用地布局的基礎上,結合用地現狀,建立陜西某工業園區的功能結構布局。園區分為三個片區,第一片區是位于義合河沿岸的生活區,包括中角鄉生活區、紫漢溝生活區、義合古鎮生活區;第二片區是某工業園區B區;第三片區是某工業園區C區。陜西某工業園區的功能結構可以概括為:“一軸、三帶、三節點”?!耙惠S”:城鎮發展軸“三帶”:義合河景觀帶兩側山體生態綠化帶沿河生活服務444-市“三節點”:中角鄉生活區中心節點紫漢溝生活區中心節點義合古鎮生活區中心

17、節點1、“一軸”:城鎮發展軸陜西某工業園區將依托園區產業的發展、良好的居住環境和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沿義合河方向帶動城鎮的發展。2、“三帶義合河景觀帶、兩側山體生態綠化帶、沿河生活服務帶義合河景觀帶:義合河貫穿整個園區,將成為園區內主要的景觀帶。兩側山體生態綠化帶:在園區兩側的山體布置山體防護綠化用地,為園區創造良好的生態屏障。沿河生活服務帶:工業園區內居住用地和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沿義合河布置,形成以中角鄉和義合鎮為節點、沿河散點布置的生活服務-H4-77o3、“三節點中角鄉生活區中心節點、紫漢溝生活區中心節點、義合古鎮生活區中心節點中角鄉生活區中心節點:在中角鄉原有生活服務設施基礎上,規劃布置

18、商業中心、綜合市場、辦公、文化娛樂等生活服務設施。紫漢溝生活區中心節點:位于規劃區中部、紫漢溝村附近。規劃布置生活服務設施用地。義合古鎮生活區中心節點:依托義合鎮原有生活服務設施和交通優勢,將建成為某工業園區最大的生活服務中心?;趧討B城市發展的需要,將理想狀態的主題性的空間組織結構,抽象成剛性體和彈性體。剛性體強調共享資源結構,彈性體注重不同的功能組團的生長具有的較大靈活性。引導園區內的城市空間向著系統、彈性、可持續發展的自組織形態演進。三、土地利用規劃根據地方的有關要求,結合規劃區實際情況,對工業園區進行用地安排。規劃區可建設用地分為居住用地(R)、公共設施用地(C)、工業用地(M)、倉儲

19、用地(W)、對外交通用地(T)、道路廣場用地(S)、市政公用設施用地(U)、綠地(G)八大類。具體的規劃用地構成詳見規劃用地平衡表。1、居住用地(R)陜西某工業園區居住用地按照“產業優先、方便生活、配套發展、就地平衡”的原則,將居住用地布置在義合河兩側。居住用地布局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結合建成區布置居住用地,降低開發成本,可共用己建成的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2)緊臨中心服務區和義合河,環境優美,生活便利;(3)處于場地最小風向上風向,避免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在居住用地內,根據用地規模和服務半徑要求,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原則,相應布置幼托等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居住用地主要由二類居住

20、用地(R2)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構成。規劃居住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規劃區布置幼兒園2所,位于ATI和D-09地塊,布置小學一所,位于A-06地塊。2、公共設施用地(C)規劃區公共設施用地主要由行政辦公用地(C1)、商業服務業用地(C2)、文化娛樂用地(C3),體育用地(C4),醫療衛生用地(C5),教育科研用地(C6)構成,規劃公共設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園區公共設施用地布局堅持集中緊湊、統一配套、建成一片、完善一片的原則。在環一路和匯新一路、匯新二路圍合的地塊,以及在產業三路與產業四路之間的地塊規劃為工業區的公共設施用地;在北三路兩側的地塊,以及中義南路北段的地塊規劃為生活區的公

21、共設施用地;在義合鎮集中布置公共設施用地。工業區的公共設施由行政辦公、文化娛樂、商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等用地組成。生活區的公共設施由行政辦公、文化娛樂、商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旅館業、醫療衛生、科研設計等用地組成。(1)行政辦公用地(C1)規劃行政辦公用地主要集中設于A-11地塊、B-05地塊、C-05地塊,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2)商業服務用地(C2)商業服務用地包括商業用地(C21)、金融保險業用地(C22)、服務業用地(C24)、旅館業用地(C25)、市場用地(C26),規劃商業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工業區的商業服務用地主要集中于B-05和C-05地塊。生活區的商業服務

22、用地主耍布置在北三路的兩側、中義南路以及在義合鎮布置。(3)文化娛樂、展覽用地(C3)工業區的展覽用地布置在B-05地塊以及C-05地塊,生活區的文化娛樂用地布置A-13以及E-07地塊,規劃用地為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4)體育用地(C4)生活區的體育用地布置在長興東路東側B-04地塊,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5)醫療衛生用地(C5)生活區的醫療衛生用地布置在A-11、D-09地塊,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6)教育科研用地(C6)教育科研用地布置在A-14、B-04、E-03地塊,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7)文物古跡用地(C7)文物古跡用地布置在義合鎮,E-07地塊,

23、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3、工業用地(M)(1)場地平整工業園B區、C區用地布置在規劃區內地勢較高的山丘處,分別對用地進行場地平整。土方平衡在采用面積平衡方法的同時,分別在工業園B區、C區所處位置的南北、東西各取一處斷面,經粗略計算,B工業園區場地需挖方量455萬立方米,場地設計標高第一臺為1000米,第二臺為1035米;C工業園區場地需挖方量850萬立方米,場地設計標高為1000米。(2)工業用地性質導向(3)工業用地的布局按企業的產業性質以企陜西某工業園區內布置二類工業用地和三類工業用地。業簇群的方式,采用內聚的組團式布局。二類工業用地布置在B區和C區,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

24、三類工業用地布置在A區的西側部分,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規劃工業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4)工業用地土地彈性開發模式B、C園區由于園區內特殊的道路系統,工業用地將沿環形道路呈帶狀布局。依據企業規模的大小,將各個地塊劃分為寬度在180米左右的基本單元模式。地塊劃分靈活,適合企業規模。當企業規模較大時,可任意組合基本開發地塊單元,形成跨越式發展,是一種較科學的土地開發方式。A區西側布置三類工業用地,為方便布置大型的工業設施,該區用地較為規整。4、倉儲用地(W)倉儲用地位于北六路兩側、307國道北側以及青銀高速出入口附近。北六路兩側的倉儲用地處于工業區與主要干道之間,便于貨物運輸中轉;

25、307國道北側的倉儲用地處于鐵路專用線附近,便于貨物的運輸中轉??拷嚆y高速出入口的倉儲用地便于組織公路運輸。規劃倉儲物流用地公頃,占建設總用地的。5、對外交通用地(T)對外交通用地位于義合鎮,太中銀鐵路從此穿過,便于客貨流的集散。用地主要有鐵路用地(T1)和長途客運站用地(T23)組成,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九6、道路廣場用地(S)道路廣場用地包括道路用地(S1)、游憩集會廣場用地(S2)、社會停車場用地(S3),規劃道路廣場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隊具體規劃設計詳見“道路交通規劃”部分。7、市政公用設施用地(U)規劃區市政用地主要由供應設施用地(U1)、交通設施用地(U2)、郵電設施

26、用地(U3),環境衛生設施用地(U4),其他市政公用設施用地(U9)構成,規劃市政公共設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1)供應設施用地(U1)供應設施用地包括供水用地(U11)、供熱用地(U14),供水用地布置于A-02地塊;供熱用地布置在B-02地塊以及C-07地塊。規劃供應設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2)交通設施用地(U29)生活區的交通設施用地布置在A-03、E-07地塊,主要為維修站和加油站,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3)郵電設施用地(U3)工業區的郵電設施用地布置在B-05、C-05地塊,生活區的郵電設施用地布置在A-09、AT3、E-05地塊,規劃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

27、。(4)環境衛生設施用地(U41)環境衛生設施用地分為垃圾處理用地和污水處理廠用地。垃圾處理用地布置在AT2地塊;在義合鎮規劃一處污水處理廠,位于E-07地塊。規劃環境衛生設施用地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5)其他市政公用設施用地(U9)規劃用地平衡表生活區的其他甘設施用地布置在A-1為消防設施用地,劃公頃,占總建設用±1!8、綠地(G)綠地由公園綠州綠地、防護綠地組舟綠地公頃,占總建的雙具體規劃設計i:地系統規劃”部分。簿公田用地代號用地性質面積(ha)占建設用地日2地塊,建設用地100!劃用1的。R地居住用地其中R2二類居住用地R22學校用地L、街:2規設用覬“C公共設施用地頭其劃

28、悔綠C1行政辦公用地C21商業用地C22金融保險業用地C24服務業用地C25旅館業用地C26市場用地C3文化娛樂用地-C4體育用地E1水域C5醫療衛生用地其中E2耕地C65科研教育用地E7L體綠化C7文物古跡用地計規戈1范圍總用地M工業用地路交通規劃且發展策略為工業園區交通組織川強園區對外聯系,無1反內主涌夕間的陽M2二類工業用地M2三類工業用地四、道W倉儲用地T對外交通用地1、交貢其中T1鐵路用地T23長途客運站用地規)S道路廣場用地重點是)11中S1道路用地萬卜理好IS2廣場用地J互交叉S3停車場用地織,盡;d減少車流可U市政設施用地與干擾,車行系統的組織與司緊密結合,發揮道卜彳擊用、:然

29、+if:*其中UU供水用地用地布1U14供熱用地U29交通設施用地生汗日J耳又、1日Z7,G展的耍U3郵電設施用地考慮還W1園區用地把U41污水處理廠求。在彳放好車流疏導控制的立充分考慮靜態交通鬟設。Z等級明確,功能合各系統,為各廠區之文全、便捷的出行環U42垃圾處理用地同時,)U9其他市政設施用地G綠地tXZJEU'J;其中G11公園綠地建:G12街頭綠地理的道IG22防護綠地間提供E水域和其他用地境。2、與周邊的交通聯系陜西某工業園區與某縣城的交通聯系目前主要通過青銀高速來組織;與義合古鎮的交通聯系主要通過中角-義合的公路來實現。本次規劃充分考慮工業園區對外交通聯系,規劃建設兩條對

30、外交通線路,分別為原有的青銀高速和307國道。規劃將拓寬307國道,紅線寬度為30米。規劃區內部建立便捷的道路系統,加強園區內外聯系交通聯系。規劃中義路為貫穿工業園區的主要道路,紅線寬度為20米。在中義北路的東側和西側各規劃一條紅線寬為16米的道路,名為長興東路、長興西路。中義西路紅線寬度為20米。另在工業區C區的南部規劃一條長興南路,與中義南路平行,紅線寬16米。3、道路系統規劃(1)路網結構工業園區的路網結構由縱向主干道和橫線的次干道組成,形成長“井”型路網構架。(2)道路等級a.主干道主干道道路以交通功能為主,在城市道路網中起骨架作用,由中義路和307國道組成。規劃中義路紅線寬20米,3

31、07國道紅線寬度為30米。b.次干道次干道是聯系主干路之間的輔助性干道,起到集散交通的作用。工業園區規劃次干道長興東路、長興西路、長興南路,紅線寬度16米,北一路紅線寬度為20米,北二路、北四路、北五路、北六路、南一路紅線寬度為米。北三路、北七路、北八路紅線寬度為25米。(3)產業區道路規劃為適應現狀地形的特點,結合實際和未來發展,陜西某工業園區B區規劃的道路形成“目字”環形的路網結構,C區規劃道路形成“耳字”環形的路網結構。產業區道路以交通功能為主,在整個園區道路網中起骨架作用,工業園區B區和C區道路紅線寬25米,景觀大道紅線寬30米。B區道路如下:環形路:環一路(暫定名)兩橫:匯新一路、匯

32、新二路(暫定名)C區道路如下:外環路:產業一路、產業二路(暫定名)內環路:產業三路(暫定名)橫路:產業四路(暫定名)A區西側的工業用地通過中義西路與北一路、北三路連接。產業區B區C區位于丘陵上,地勢較高,B區規劃環二路(暫定名)與匯新二路(暫定名)與外界聯系,紅線寬25米。環二路道路最大坡度為,匯新二路道路坡度為;C區規劃產業一路(暫定名)、產業二路(暫定名)與外界聯系,紅線寬度為2522北七路25m5/15米。產業一路道路坡度為臨23北八路25m5/1524南一路12.5m產業二路道路最大坡度為九規4、交通設施i規劃劃道路情況一覽表停車場:地面機動車大型編號路名道路紅線寬度贏辟結合z.攵r由

33、,場、春府1307國道30m5/20/5-1L5又-3.,J一塊板2中義北路20m3型像車場可泳J用建筑同南地3中義南路20mWo產業D:各企、潸樓停4中義西路20m3/14/3一塊板5長興東路16m3弄d冷人型土車停車聯版業6長興西路16m3內郵解決,不在中心7長興南路16m3/10/3一塊板8環一路25m5趴5繾路豎位設計一塊板9環二路25m3/19/3一塊板10匯新一路30m5/20/5Q)規:前思路一塊板11匯新二路25m5/15/%現狀出形的,12產業一路25m5/15/514nnirF十、mxkl1.1.1|一塊板13產業二路25m5枚狐城市出匕什柳Ml翎喊交14產業三路25m5然

34、/彝合工梢管線布娜需15產業四路30m5/20/5要,確定道路仲制占的機墉.16北一路20m3/14/3-W17北二路12.5m創造良好的業L路形態,塊峨加18北三路25m3任魏設的二,實施性搬濟19北四路12.5m一塊板20北五路12.5ml-Lo一塊板21北六路12.5m(2)規二前原則一塊板“兩帶”:兩側山體生態綠化景觀帶合理銜接現狀道路標高;滿足排水要求;盡可能地減少工程量,節約投資。(3)豎向規劃道路豎向規劃的合理與否,跟園區開發建設費用息息相關。本規劃區內道路豎向規劃中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對于在建道路,原則上道路標高不作調整,規劃道路與現狀道路銜接。對于其它地區,在滿足園區防洪排澇

35、及工程管線敷設要求的前提下,道路規劃標高基本按照略低于地而現狀標高的原則確定,以減少填挖方量,降低工程造價。本次規劃道路坡度在一%之間。五、綠地景觀系統規劃根據規劃區自然條件,結合用地布局與路網,形成陜西某工業園區點、線、面交織有序的綠地系統。以營造川道空間結構中的景觀要素和開放空間之間的聯系為紐帶,并著重對原有生態環境的保護、新環境的創造和義合河環境的整治。1、規劃結構綠地景觀系統規劃結構:“三軸、兩帶、四片區、多節點“三軸”:義合河景觀軸某工業園B區景觀軸某工業園C區景觀軸“四片區”:某工業園區景觀風貌區居住景觀風貌區綜合服務景觀風貌區義合古鎮景觀風貌區2、綠地類型根據城市綠地分類標準城市

36、綠地劃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它綠地。陜西某工業園區綠地系統主要包括公園綠地、防護綠地以及附屬綠地。(1)公共綠地陜西某工業園區公共綠地可劃分為三種類型:公園綠地、街頭綠地。公園綠地:A-14地塊布置小型公園綠地。街頭綠地:位于園區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綠地,包括街道廣場綠地,小型沿街綠化用地等。規劃在道路旁設有廣場與開放綠地,在各個廠區內,分別設有開放的廣場綠地,這不僅能有效地改善廠區的環境質量,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交往活動空間。(2)防護綠地在銀青高速公路兩側、工業用地與其他用地之間以及太中銀鐵路兩側設防護綠地。其中,銀青高速兩側防護綠地寬度為50米。(3)附屬綠

37、地附屬綠地指城市建設用地中綠地之外各類用地中的附屬綠化用地。附屬綠地包括居住綠地、公共設施綠地、工業綠地、倉儲綠地、道路綠地。六、城市設計導引本規劃強調自然與園區的融合,生態環境與公共空間的融合。規劃對主要地段的空間環境塑造提出了指導性建議。1、公共綠地通過廣場、街頭綠地等設置形成擁有不同主題特征的可適應多種活動的系統性開放空間。綠化植物應以本地植物為主,與氣候相適應,考慮不同季節景觀、花期的變化,喬、灌木相結合,點綴布置草坪,體現綠化的多樣性。該區域設計應注意:A、開放空間的塑造B、交通的通達性C、標識系統的設置2、工業用地(1)總體導引各入駐園內企業沿入口方向應留出一定的面積作為開敞型綠地

38、,圍墻應透空處理。工業建筑色調應淡雅、簡潔,局部可用鮮艷色彩進行點綴,并盡可能按工業組團組織統一色調,形成產業園區獨特的景觀。(2)規劃企業單元模式企業的運作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高效率的運營空間則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三維體現。企業單元模式的建立正是為著實現這樣高效率的運營空間而考慮。產業區的交通流線可以分為車流和人流兩大類,其中車流可以分為貨運車流和管理小型車流兩種類型,人流可以分為員工人流和管理人員人流兩種。高效率的運營空間勢必應該盡量減少上述各種流線的交叉干擾。本規劃建議的企業標準模式為“前辦、后廠、內院式”,即沿主要道路第一層面結合后退綠地等要素布置體量小、較通透的管理單元,展示企業的形

39、象面貌,管理人員流線也在主要道路解決。貨流入口則布置在主要道路后側的次要道路上,形成相對純凈的貨運環道,也避免了在主干道上的過多開口。員工人流考慮了兩種模式,模式一是開口在主要道路上,模式二則設在次要道路上,但在布局引導上都盡量避免了與其他流線的交叉干擾。企業內部垂直貨運交通設于兩棟廠房墻連接處,這樣形成了企業的內院,而廊、院以及體量較小的管理單元可通過詳細的單體及環境設計盡顯地方特色。企業單元模式比較: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共同點是滿足了各種流線的分流;人車的分流,管理和生產的分流。不同之處在于,模式一采用了“車在外圍走,人在中間走”的思路,而模式二則恰恰相反。模式一更容易形成企業內部的公共空間,

40、尺度更加人性化;模式二的貨運流線則更加通暢。規劃企業組合模式:根據大、中企業的相似性,我們在規劃中既可以將若干個標準企業單元組合為一家大型企業,也可以在各標準企業單元之間形成公共單元。在滿足各企業內部的生產、管理及辦公的基本要求之外,可在公共單元設置共用的服務配套設施,同時形成工業區內有趣的開敞空間及形象展示面,整體提升區內的環境品質及招商引資的硬質條件。3、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內強調人性化的細部尺度,突出環境主題,精心布置住區標識系統以及休憩設施、環衛設施、安全設施和標志、雕塑等環境小品,并與居住建筑的風格相統一。多樣性的建筑和空間設計,營造出一種豐富和生動的感覺,促進交往活動的發生??臻g應是文

41、脈的延續,在滿足人們交往需求的前提下,營造具有安全感和心理歸屬感的氛圍。4、街道景觀控制城市環境的所有設計元素中,街道最能反映城市生活的質量,同時,街道是人們用來評價城市繁榮、生氣、個性的重要元素。因此,園區的街道應當有其特定的景觀控制,主要是指街道的尺度與建筑的尺度、街廓設施、車流與人流、樹木等,通過設計組合來體現園區的現代活力,傳承園區特有的文化內涵。(1)街道景觀控制目標A、街道景觀應體現陜西某工業園區的特色。B、街道景觀與園區的功能定位、空間尺度、文化內涵相協調。C、功能完備、觀賞性強、與環境協調的街廓設施系統。D、力求街道景觀的立體化、可讀性、可識別性、宜人性和生動性。(2)街廓設施

42、系統街廓,即由建筑物、構筑物等界面及路面的連續狀態所圍合的空間。街廓具有著靜態以及空間場所的意義。街廓空間中的街廓設施是構成“規劃區域特性”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評價規劃區域特性品質的基本標準。街廓的控制目標是通過植栽、鋪砌與街廓設施的整體設計,更完整地塑造園區外部空間環境,提高園區整體環境質量。園區的街廓設施主要是指功能性的街道小品,如座椅、果皮箱、煙蒂缸、郵筒、電話亭、候車亭、廁所、自行車停放點等;觀賞性的街道設施,如花壇、噴泉、水流、雕塑、旗桿等;視覺信息性的街廓設施,包括廣告牌、招牌、路標、車站牌、指示標志、導游牌、海報亭等。這些街廓設施的建設必須由規劃管理部門統一審查,報批后方可實施。第

43、四部分規劃控制體系一、規劃控制目的根據地區發展規劃,對具體的開發活動進行控制和引導,為實施管理建設提供依據,具體體現和協調建設的綜合效益。二、地塊劃分為了與土地開發出讓以及園區建設的具體條件相適應,規劃充分考慮功能布局的同時,對土地進行了用地細分。地塊劃分根據道路界限、自然界線、土地權屬情況和出讓要求,采用“街區代碼-街坊代碼-地塊代碼”三級編碼方式。根據規劃區的布局特征,以規劃區道路邊界為界限將規劃區劃分為AB、C、D、E五個街區,A、B、C、D、E分別作為各街區的代碼。街坊代碼和地塊代碼則分別以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編號次序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如A-01即表示A區01號街坊,A-01-01

44、則表示A區01街坊中的01號地塊。具體劃分詳見地塊編號圖。三、地塊控制指標本次規劃指標體系分為兩類,一類是規定性指標,即在規劃管理中必需遵照的,包括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紅線后退距離、容積率、綠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土地使用兼容性規定等;另一類是指導性指標,即土地管理及建設過程中參照執行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該類指標更多地反映規劃區環境設計的內容,包括人口容量、停車位、公共空間設置、其他環境要求等。各地塊指標規定參見規劃本文“附表四陜西某工業園區規劃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1、規定性指標(1)用地性質規定:按照國家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13790)中

45、的城市用地分類類別和代號執行。以總體布局規劃為依據,原則上各大類用地不宜變換;同時,通過用地兼容性控制使用地性質具有一定彈性,具體參見規劃文本“附表五土地使用兼容性規定表”。(2)開發強度規定:開發強度規定主要包括用地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基地控制規定、建筑高度和設施配置規定。用地面積用地面積又稱地塊面積,是對地塊平面大小的控制。指由道路紅線和地塊界限圍合而成的而的水平投影面積。單位:公頃(萬平方米)。本次規劃按照街坊和地塊二級控制,地塊內可以包括15米以下道路。若一個地塊不能一次規劃建成,則一次性用地數量不能少于40%,并且余下部分盡量劃分整齊,便于二次開發。容積率容積率是指地塊內

46、總建筑而積與基地面積的比值。它直觀反映了地塊的開發強度。若地塊為城市額外提供公共活動場地(公共綠地、廣場等),則可按獲得獎勵,每提供1平方米的公共活動場地,獎勵建筑面積15平方米,具體獎勵面積由規劃主管部門核定執行。同時為鼓勵向地下爭取空間,地下建筑面積不參加容積率計算。日照間距系數按考慮,具體控制按規劃主管部門相關規定進行。規劃區容積率總體控制如下:居住用地容積率為,小學、幼兒園用地容積率為,商業用地、服務業用地、旅館業用地和市場用地容積率為,商務辦公、展覽用地容積率為,工業用地容積率為,倉儲物流用地容積率為。具體地塊容積率由地塊開發控制圖則詳細規定。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地塊內建筑基底總而積

47、占地塊總而積的百分比。單位:%o具體地塊建筑密度由地塊開發控制圖則詳細規定。綠地率綠地率是指地塊內綠地面積總和占地塊總面積的百分比。單位:%o規劃區綠地率總體控制如下:居住用地綠地率為230%,小學、幼兒園用地綠地率為235%,商業、金融、交通樞紐、市政公用設施等單位綠地率為220%,機關團體、文化娛樂、體育、醫療衛生、教育、科研設計、部隊等單位綠地率為235%,工業用地綠地率為225%。具體地塊綠地率由地塊開發控制圖則詳細規定。基地布置規定:基地布置規定主要包括建筑后退道路紅線距離、建筑后退用計算公式退讓距離計算公式北邊界HW20 米l/2iHBH>20 米iH-10iB南邊界HW20

48、 米l/2iH10il/2iH*H>20 米東西邊界HW20米2H>20 米B、 建筑后退用地邊界距離地邊界距離和基地出入口方位的規定。A、建筑后退道路紅線建筑后退道路紅線距離是指建筑控制線后退道路紅線的距離。單位:米的)。建筑后退道路紅線距離應符合榆林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9)C、出入口方位道路寬度建峨萬位是指地塊內*24米24米WH<4映刃華就侏WH100米30米WW<40米69出入匚用向和位置。20米WW<30米57況下,每個地塊設置2W<20米37輛出入例,如果需要設里兩個以上車輛出入口時,由規劃部門作個案處理。禁止開口路段是指在此建筑物退讓

49、建筑基地邊路段禁止設置機動車出入界距離(米)口。主干道與主干道相交,道相交,距交叉口 60米內限準表。制設機動車出入口;次干道 與次干道相交,距交叉口 50 米內限制設機動車出入口。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室外地坪至 建筑物最高層頂而部分的高 度。建筑高度控制是指地塊車場(庫)標準表配建停序號建筑類型機動車配建指標1辦公建筑個停車位/100門建筑面多2商業建筑1個停車位/100 nf建筑面3旅館飯店個停車位/100 nf建筑面多4居住建筑個/停車位/100 m,建筑面內建筑最大高度的限制。單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 位:米(m)。道路沿線建筑高施:主要是指居住小區為滿 度規定:HW (S+W) (H為控足

50、城市居民基本的物質與文 制高度,S為后退紅線距離,化生活需求,與居住人口規 W為道路紅線寬度)。模相對應配套建設的公共服設施配置務設施。具體參見下表:設施配置主要指對基地居住小區配套公共服務停車泊位和小區內公共配套設施的規定。序號名稱每處建筑面積(Itf)設置規停車泊位:,亭車注位是托幼2500獨設指地塊內部必須LUI4/» T小學5000獨設紀寫舊帆4J市場19200獨設于中心F車和非機動車停儲蓄所100150合設于商務辦5郵政所100150合設于商務辦公3設施一覽表動車出入口;主干道與次干具體參見配建停車場(庫)標公廁3060獨設或合設于加海n尚儺專垃圾轉運站封閉式獨設垃圾收集點

51、獨設于居住區而飾限1條的色彩處理手葺的品位和檔次;2、指導性指標(1)人口容量規定居住用地指標為30-40平方米/人。(2)建筑形式、體量、色彩、風格要求居住建筑居住建筑的建筑形式采用轉折條式和板式相結合,形成圍合的建筑院落空間。建筑盡量采用坡屋頂,屋頂色彩可多樣化;立面構件要體現歷史文化內涵;墻面色彩素雅,一般處理為淺白色或淺暖色,點綴深暖色線條。行政辦公建筑與其環境設計相結合,形成有序的空間景觀。色彩宜為暖灰色或采用暖色基調建筑形式具有親和力,平面和立面處理上要求考究,耍體現歷史文化內涵,輪廓線豐富,細部處理精細,體現宏偉、莊嚴、寧靜與祥和感。商業建筑商業金融建筑的風格應現代、明快;建筑色

52、彩采用淺暖色,色彩可豐富、多樣,力求形成熱鬧、繁榮氣氛,形成活躍的外部空間景觀。旅館建筑建筑的形式要求變化豐富,符合現代建筑的特點,結合城市的服務設施以及配套設施的有機構成,形成識別性強、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間。會議展覽建筑建筑的形式要求變化豐富,現代感強,風格明快。結合周邊工業配套設施的有機構成,形成識別性強、富有特色的建筑空間形式。工業建筑工業建筑色調應淡雅、簡潔,局部可用鮮艷色彩進行點綴,并盡可能按工業組團組織統一色調,形成獨特的園區景觀。(3)綠地要求應選取本地樹種,與氣候相適應,考慮不同季節景觀、花期的變化,喬、灌結合,以灌木為主,少量點綴草坪,體現綠化的生態多樣性。林帶內的設計應注重人性空間的創造,適當布置景觀小品和街道家具,以及健身設施。(4)綠化廣場的要求廣場用地應在強調整體性,開放性的同時,注重人性化的細部尺度,突出環境主題,精心布置標識系統以及休憩設施、環衛設施、安全設施和標志、雕塑等環境小品,充分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底蘊,并與周圍建筑的風格相統一。綠化樹(草)種應與氣候相適應,考慮不同季節景觀、花期的變化,喬、灌結合,以喬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