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導學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導學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導學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導學案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3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學習目標:1、了解中世紀晚期,農村墾殖運動的發展,分析歐洲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的原因;2、能夠概括租地農場的特點以及新的手工業經營的特點;3、通過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認識中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的萌牙;4、了解中世紀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的出現及其意義。學習重點:莊園制度的變化學習難點:認識到中世紀晚期是歐洲社會的一個轉型期課文解讀:知識點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1、租地農場出現的背景:(1)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大;歐洲農村各地紛紛開展墾殖活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澤被開發,土地面積逐漸擴大;(2)自由勞動力的增加;隨著法律的規范,在西歐越來越多的地區

2、,勞役量被固定在一個特定的范圍。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不再為領主提供勞役,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在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的過程中,農民也逐漸獲得對自己剩余產品的支配權。土地集中成莊園制度下的小塊土地越來越不適應新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一種趨勢。2、莊園的衰弱與瓦解原因:A、墾殖運動大量開展;B、農奴用貨幣購買勞逸豁免權,人身自由加強;C、土地不斷集中。3、土地集中的方式:領主通過轉讓、聯姻、繼承、買賣等方式4、租地農場的形成: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的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

3、。5、租地農場的特征:為市場而生產,以及一定規模的雇傭勞動經營。租地農場有了雇主、雇工的不同,便產生了資本主義性質的剝削關系。英國的租地農場出現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農場,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經營資本;經濟實力較強的實際經營者承租土地,提供種子、牲畜、農具和其余資本,使用少量雇傭工人來耕種土地。到16世紀末,英國已出現一個“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階層,土地所有者、租地農場主、雇工之間彼此簽訂契約,按規定的比例分配產品。據統計,16世紀,英國貴族從他的土地所得租金與同一塊土地承租者用農場經營所得收入的比是1:10。代表國家:英國性質:資本主義性質影響:農產品富余,城市需求增加,更多

4、的農產品和畜產品進入市場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的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這反映了歐洲農村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租地農場主就是后來的農業資本家。他們和農業工人之間是一種雇傭與被雇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6、手工業發展的表現:(1)一方面,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2)隨著分工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農村也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這種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7、手工業發展的特點:(1)商人提供原料和生產工具(2)雇主和工人

5、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3)工人在同一地點集中勞動(4)分工合作,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由于生產工具統一配備,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8、農業、手工業變化的共同點:勞動雇傭關系出現,資本主義萌芽9、農業、手工業變化的共同影響:(1)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的資本主義化(2)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知識點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1、農村社會結構變化原因:(1)貴族沒有能力經營地產,將其抵押或變賣(2)富裕農民、騎士、鄉

6、紳不斷集中土地13、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大多數貴族不重視或沒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地產,將其抵押或變賣,以償還債務或應付開支;富裕農民、騎士、鄉紳通過各種手段不斷集中土地,以新的經營方式掌握了生產、交換等環節,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2、農村社會結構變化的影響:(1)控制鄉村行政事務(2)富裕農民等成為農村新的階級力量3、城市社會階層的變化興起:手工業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權利: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城市中,手工業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商人巨賈還將大量的利潤投資鄉村,置辦田產,采用新的生產經營方式。他

7、們與貴族聯姻或成為官員,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權利也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獲得英國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并將佛蘭德爾地區置于法國控制之下,奠定了強大王權的基礎。13、14世紀,英、法等國的市民階層作為第三等級,出席國王召開的會議,不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影響:(1)市民階層出現(2)富商巨賈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知識小結:練一練:1、商人將原料,有時還有一些輕便的生產工具,發給手工業者,手工業者在各自家中進行生產,產品交給商人,由商人在市場上銷售。材料描述的現象出現于A.分散的手工工場B.集中的手工工場C.家庭手工作坊D.

8、工廠2.“他自己沒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農業工人進行耕作。”這里的“他”的身份是()A.地主B.土地所有者C.手工工場主D.租地農場主3、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表現在()各地紛紛開展了墾殖運動墾殖者成為新開墾地區的新主人莊園逐漸衰落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A、B、C、D、4、14世紀以后,領主直領地大為縮減,莊園開始衰敗的主要原因是()A.領主經營不善B.農奴紛紛出逃C.城市的重新復興D.生產力發展,商品貨幣關系滲透5、下列關于中世紀晚期手工業經營特點說法錯誤的是()A.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B.手工業者更多是為適應市場而勞動C.手工業者開設的作坊規模比較大D

9、.手工工場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6、中世紀后期歐洲的某些城市,其市民借著取得特許狀而得以選舉市長、成立市議會和建立城市法庭。根據上述情形,可知這些城市的市民取得的權利有()A.宣戰、結盟及媾和權B.行政、立法及司法權C.募兵、征稅及教育權D.咨議、審查及復議權7、13、14世紀,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變化。農村出現了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這一階級力量不包括()A.富裕的農民B.騎士C.鄉紳D.貴族8、在歐洲中世紀末期,城市中的手工業者和商人都成為,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A.城市公民B.城市居民C.城市勞動者D.城市建設者9、下列關于中世紀歐洲商人與雇傭工人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商人向雇傭工人提供原料商人向雇傭工人提供生產工具工人完全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商人與工人之間是雇傭與被雇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A、B、C、D、10、讀圖,回答問題:,其各自特點如(1)圖一、圖二分別描繪了中世紀歐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