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的科學區指導策略_第1頁
多樣化的科學區指導策略_第2頁
多樣化的科學區指導策略_第3頁
多樣化的科學區指導策略_第4頁
多樣化的科學區指導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多樣化的科學區指導策略 劉秋敏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第一幼兒園區域活動是一種自主的游戲活動,幼兒的自主性可以在區域活動中獲得充分的發揮,但這種發揮應以教師的有效指導為前提。在幼兒自主的活動中,我在尊重和支持幼兒游戲前提下,針對不同的幼兒或在不同的情景下采用多樣化的指導策略,通過觀察和收集有價值的案例,探索多樣化的科學區的指導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案例:天平平衡了今天學軒小朋友正在科學區探索天平,只見他先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上分別放上法碼(左5G,右10G)。這時天平往右邊傾,接下來他不斷的往左右兩邊的托盤上添放法碼,可天平總是不平衡。這時他奇怪地問我:“老師,怎么會這樣呢?真是氣死人了?!睕]

2、等我回答,他干脆用手往右邊的托盤一壓,這時天平的指針左右搖擺,最后指向中間。他高興地歡呼著:“太好了,平衡了?!薄澳阏姘?!但是如果不用手壓,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讓它平衡嗎?”“可以加法碼,可是我已經加了,不會平衡?!薄跋胂肟?要怎樣讓它平衡呢?”“兩邊托盤上的東西要一樣重。”他脫口而出?!澳阏f得真棒,那看看你兩邊加的法碼重量一樣嗎?”聽我這么一說他忙檢查并答道:“這邊(左)一個10G法碼、一個5G法碼,另一邊(右)只有一個10G法碼?!薄澳且鯓硬拍茏屘炱狡胶饽??”我緊接著問道。“哦,我知道了?!闭f完他將左邊的天平上取出5G法碼,這時天平平衡了,他高興地叫起來:“我成功了。”接著他又用同樣的方法

3、探索,每次都能讓天平平衡策略一:“投石問路”從案例看,該幼兒懂得天平平衡的原理,(即兩邊重量要一樣)。其原因有三:一、剛開始他來回往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加法碼,就是為了使天平平衡;二、加法碼失敗后,他干脆用手來壓,他不是隨便壓一下,而是壓到天平平衡為止;三、當我問他“怎樣才能讓天平平衡時”,他答道:“兩邊托盤上的東西要一樣重?!睆倪@三點可說明他是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的。是沒看清楚或不會識別砝碼重量導致天平不平衡。后來在我引導下他終于找到問題的癥結,探索成功了。本次的指導我是在觀察的基礎上,采用“投石問路”的啟發性語言進行指導。當發現他用手壓天平托盤時,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肯定他的做法,并為他提出進一

4、步探索的要求:“除了用手壓,還可以用其它的辦法嗎?”當它回答說:“可以放法碼,可是我試過了,不行?!蔽乙庾R到他雖懂得天平平衡的原理,但沒看清楚或不會識別法碼的重量。于是我便用啟發性的語言提醒他“看看天平兩邊法碼的重量是否一樣”。讓他通過認真觀察,自己解決問題,后來他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啟示:當幼兒疑問重重時,老師不急于直接指導,可采用“投石問路”的指導策略,不斷提問,以提問的方式對幼兒的探索活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幼兒的觀察力、分析思考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最終成功完成了此項活動,使幼兒為自己的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驕傲。案例:蠟燭熄滅今天.祥霖和一紅小朋友正在做蠟燭

5、熄滅的實驗,只見祥霖從筐里取出一根蠟燭,點燃火并固定在桌上。這時他對旁邊的一紅小朋友說:“可以蓋了”。一紅聽了便拿來一個杯,蓋在蠟燭的上面,這時蠟燭熄滅了?!芭叮〕晒α?!”他倆高興地叫起來。一紅問祥霖:“你知道蠟燭為什么會滅嗎?” 祥霖理直氣壯地說:“當然知道,你把杯子蓋在蠟燭上面,杯底就把火壓滅掉?!薄安粚Γ且驗樯w住后里面沒空氣,火才滅的?!薄拔也恍拧??!熬褪恰保安皇恰彼麄z吵起來了。過了一會兒,一紅小朋友出主意了 “要不我們用這個大杯子來蓋蠟燭,杯底離蠟燭遠,看看能不能再把火蓋滅了就知道誰是對的?!薄昂冒?!”達成共識后,兩人又再次實驗了,結果蠟燭還是滅了。祥霖這時才心服口服地說:“你是對

6、的?!?策略二:保持沉默該案例中的兩個小朋友雖都能正確地進行實驗,但對蠟燭熄滅的原因他倆一個明白、另一個不明白。接著他倆便為“蠟燭熄滅的原因”而爭執起來。此時我沒作任何的介入,而是采取保持沉默的策略。最后他倆通過再次實驗(即拿大杯子來蓋住點燃的蠟燭)來驗證誰的答案是正確的。 啟示:幼兒間這種互動的交流具有積極的性質,有益于幼兒的自我成長。如果老師過早介入,直接教幼兒正確操作并取得實驗的結果,就使人不得不懷疑這個結果有教師的權威因素在起作用呢! 所以在幼兒的探索中,教師有時保持沉默也是必要的。這就應了我們中國的一句老話“沉默是金。” 案例:平衡器今天辛佳小朋友來到科學區,只見她抓一把花片從平衡器

7、圓盤左上方高高地撒下來,結果花片有的掉在地上,有的雖落在圓盤上,可一會兒又從圓盤上滑下來。接著她又用同樣的方法試了幾次都不能成功。這時她嘆了一口氣,左手摸摸后腦勺說:“氣死了。”過了一分鐘左右,她的臉上突然又露出了笑容,自語道:“對啦!我用手拿著?!闭f完便用左手握住圓盤,右手連續抓了三把花片放在圓盤上??僧斔俅畏砰_雙手時,花片又全部掉下來了?!皻馑懒耍鏇]幾勁?!闭f完她拾起地上的花片準備離開。我忙拉住她,并拿來一個翹翹板對她說:“用什么辦法可以讓翹翹板保持平衡呢?”她隨口而出“兩邊的重量要一樣”?!罢媛斆鳎憧梢栽偃ピ囋嚳?,用同樣的方法能否讓圓盤保持平衡。”這回她又再次探索著:左手握住圓盤,

8、右手很小心地在圓盤的四周分別放上花片,當他松開手時,圓盤平衡了,他高興地叫起來:“我成功了!”接著他又不斷地加花片,不斷地探索策略三:提供 “臺階”從案例看,該幼兒前幾次操作失敗的原因是不懂得平衡器平衡的原理,即要在圓盤重心的四周放上同等重量的花片后,圓盤才能保持平衡。在幾次遇到挫折后他選擇了離開。這時我及時介入,并通過玩翹翹板啟發她說:“用什么辦法可以讓翹翹板保持平衡呢?用同樣的方法能否讓圓盤保持平衡?”使她將翹翹板平衡的經驗遷移到平衡器上。此時我的指導策略是為她提供一個“臺階”使她嘗試用舊經驗解決問題,因為翹翹板平衡的原理與平衡器平衡的原理是一致的,而翹翹板是幼兒平時最熟悉和最喜歡的玩具,

9、我的用意是啟發他遷移舊的知識經驗,最后她獲得成功。啟示:當幼兒在探索中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問題時,教師可通過提供類似或相關經驗,使幼兒產生認知矛盾,為幼兒提供一個“臺階”,使她嘗試用舊經驗解決問題(即遷移舊的經驗)。案例:“球和斜坡”今天宏偉小朋友來到科學區探索“球和斜坡”的實驗。他用積木和球在斜坡上做滾動的實驗。見我在旁邊,笑容滿面地告訴我:“老師我看到球會滾得很快,積木不行(能)滾,是滑下來的,像滑冰一樣?!薄澳阏姘?,看得真仔細。”我忙鼓勵他。接著他又這樣反復玩了好幾次。為了推進他進一步探索,我從旁邊拿來一粒大的球對他說:“你猜猜看,如果這粒大球跟乒乓球比賽,誰會滾得較快呢?”他摸摸后腦勺說

10、:“好象是大球吧!”過了一會兒又改口:“不不,應該是小球吧!”“到底是誰滾得比較快呢?你拭拭看吧?”這時他將大小球先后放在斜坡上做實驗,反復做了兩次實驗后他還是得不到結論,再次摸摸后腦勺說:“好象是一樣快又好象不是”。看他有點傷感,我忙獻策:你再想想看,有什么辦法能又快又準確地比較出大球和小球滾的速度呢?他沉思了一會兒,高興的回答 “哦,我知道了?!边@時他將兩個球同時放在斜坡上讓它們同時滾?!笆谴笄驖L較快!”他高興地回答并在紙上記錄著。為了再次激發他進一步探索,我又再次獻策“看看這些球的重量和這些斜坡的高度有什么不同?你還能想出別的玩法嗎?”他又再次投入實驗最后我看到他在記錄紙上記錄著重的球和

11、斜坡高度大的球滾得較快。輕的球和斜坡高度小的球滾較慢. 策略四:步步推進從案例看,該幼兒樂意探索“球和斜坡”的實驗,探索積極性也很高。第一次他獨自探索“球和積木”在斜坡上的滾動的實驗,并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了促使他進一步探索。我采用“步步推進”的指導策略,通過三次的獻策,使他對“球和斜坡”的實驗獲得更深的認識。第一次獻策:大小不同的球在同一斜坡上滾動速度的快慢,剛開始他是將大小球先后在斜坡上滾,結果看不出速度的快慢,因是分開滾,幼兒不能較直觀地看出球滾的快慢。當他有點泄氣時,我忙指導:“有什么辦法能又快又準確地比較出大球和小球滾的速度呢?”在我的鞭策下他終于想出應將兩個球同時放在一定高度的斜坡

12、上。并探索出實驗結果。接著我又兩次獻策,分別是:一樣大小而重量不同的球和同樣的球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滾動的速度。在整個探索過程中該幼兒都能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說明老師所采用的指導策略還是較適中的。能激發幼兒不斷探索的欲望。啟示:步步推進也是科學區中有效的指導策略之一。它能使幼兒的探索活動層層深入.,更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使幼兒獲得成功的喜悅,是值得借鑒的。案例:接線路 ( 最近我在科學區創設了電路圖的圖示,讓幼兒邊看圖邊操作電路圖)想;今天學軒小朋友來到科學區探索電路板,只見他一邊看著貼在墻上的電路圖,一邊操作著電路板.他先接2、3、5、7的電路板,再接一個電池板、電珠、開關。接完后,正當他興

13、致勃勃地打開電源開關時,發現小燈泡不會亮。這時他笑著自語道:“我知道了,肯定是沒連接好”,說完就將每個連接點從新按壓一下,再打開開關一看,小燈炮還是沒亮,這時他急了,奇怪地問我:“老師我都是按這上面的電路圖接的,怎么沒亮了”?我故意裝作不懂,并對他說:“是啊真奇怪,你再檢查一下,看都接對了嗎?”聽我這么一說,他就對照電路圖檢查一遍后發現把線路板8接成3,于是他又從新連接,結果小燈泡亮了。他高興極了。緊接著他又邊看圖示,邊闖第二、第三、第四關,也都能獲得成功。策略五:圖示指導(本次活動我采用的指導策略是圖示指導。就是將抽象的電路圖用一幅直觀形象的畫面展現出來,并注釋簡單的文字,讓幼兒根據圖示來探索。如上圖(一)、(二)、(三)、(四)。)從本案看,該幼兒會根據圖示來探索,但由于看錯線路圖,接起來的電珠都不亮。后來我提醒他再次檢查一下線路,并豐富他有關導電的知識,最后獲得實驗的成功。有了這次的經驗后,接下來他都能根據圖示獨自的闖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