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4章第3節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高練習_第1頁
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4章第3節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高練習_第2頁
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4章第3節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高練習_第3頁
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4章第3節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高練習_第4頁
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4章第3節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高練習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硫和氮的氧化物提高練習一、選擇題: (本小題共11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55 分)1. SO2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之一,我國規定空氣中SO2含量不彳#超過0.02 mg - L 1°下列措施中能夠減少SO2 排放量的是()用天然氣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提高熱能利用率使用 CS2 萃取煤炭中的硫燃煤中加入石灰后使用A.全部B.C.D.2下列物質不屬于“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報道內容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懸浮顆粒3.將盛有12 mL NO 2和O2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還剩余 2 mL無色氣體,則原混合氣體中 O2 的體積是( )A 1.2 mL

2、B 2.4 mL C 3.6 mL D 4 mL4.10 mL NO、CO2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Na2O2后,氣體的體積變為 5 mL (相同狀況),則 CO2 和 NO 的體積比不可能為( )A.1:1 B.2:1C. 3:2 D.1:25下列物質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活性炭 過氧化鈉 氯水 二氧化硫臭氧A B C D 6貯滿干燥的某種氣體的試管倒置于水中,輕輕振蕩,水可以充滿試管。該氣體不可能是( )A HIB NO2C SO2D NH 37下列氣體不會造成大氣污染的是()A 二氧化硫B 氮氣C 一氧化碳D 一氧化氮8 1998 年出現的全球溫度大幅度升高,產生了顯著的“厄爾尼諾”現象,

3、干旱和暴雨危害了許多地區。為了防止氣候進一步變暖,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于1998 年通過大會要求各國減少工業排放量的氣體是( )A SO2B H2S C SO3 D CO29 .為了除去混入 CO2中的SO2,最好將混合氣體通入下列哪種溶液中()A 飽和燒堿溶液B 飽和小蘇打溶液C.飽和純堿溶液D 濃硫酸10 .以下氣體因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A. NOB. COC. NO2D. NH311 .在標準狀況下,將 O2與NO按3 : 4的體積比充滿一個干燥燒瓶,將燒瓶倒置于水中,瓶內液面逐漸上升后,最后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 0.045 mol L 1B. 0.036

4、mol L 1C. 0.026 mol - L 1D. 0.030 mol - L 1二、填空題:(33分)12 .汞蒸氣有毒。萬一把汞灑出,可以在有微細汞滴的部位撒一層硫黃粉,這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室內有汞蒸氣時應進行通風以降低汞蒸氣濃度,這時通風口裝在墻的 (填“上”或“下”)部的效率高。13 . 一氧化氮是大氣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種治理方法是在 400 C左右、有催化劑 存在的情況下,用氨把一氧化氮還原為氮氣和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4 .利用圖1所示裝置收集以下 8種氣體(圖中燒瓶的位置不得變化)H2 Cl2 CH4HCl NH3 NO H2s SO2(1)若燒瓶是

5、干燥的,則由 B 口進氣收集的氣體有 (寫序號);(2)若燒瓶充滿水,可收集的氣體有 ,這時氣體由 進入。(3)若燒瓶是干燥的,則由 A 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 。(4)若在燒瓶內裝入濃硫酸使氣體干燥,則可用此裝置來干燥的氣體有 ,這時氣體由 口進入。15 .某學生課外活動小組利用圖2所示裝置分別做如下實驗:7u圖2(1)在試管中注入某紅色溶液,加熱試管,溶液顏色逐漸變淺,冷卻后恢復紅色,則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熱時溶液由紅色逐漸變淺的原因是 (2)在試管中注入某無色溶液,加熱試管,溶液變為紅色,冷卻后恢復無色,則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熱時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的原因是 。三、簡答題:(12分)1

6、6 .我國農業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損失高達15億多元。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國務院已批準了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劃分方案等法規。(1)現有雨水樣品1份,每隔一段時間測定該雨水樣品的pH,所得數據如下表:測試時間/h01234雨水的pH4.734.624.564.554.55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已知Cl2 + SO2+2H2O= H2SO4+2HC1 )雨水樣品的pH變化的原因是(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如果將剛取樣的上述雨水和自來水相混合,pH將變 (填“大”或“小”)。(2)你認為減少酸雨產生的途徑可采用的措施是 。少用煤作燃料 把工廠煙囪造高燃料脫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開

7、發新能源A.B.C.D.(3)在英國進行的一個研究結果表明:高煙囪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濃度。在20世紀的60年代70年代的10年間,由發電廠排放出的SO2增加了 35%,但由于建筑高煙囪的結果,地面 SO2濃度降低了 30%之多。請你從全球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這種方法是 否可取?簡述其理由。答案及詳解1. B【解析】題中要求選出“能夠減少SO2排放量”的措施。煤炭中含有一定量的硫,用煤炭作民用燃料會向大氣中排放出較多的SO2,改用天然氣做民用燃料可減少 SO2的排放量;提高熱能利用率,可以降低煤炭用量,減少SO2的排放量;用CS2作萃取劑來除去煤炭中的硫是不符合實際的; 燃煤中加石灰脫硫

8、是工業上常用的比較有效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燃煤的過程中的 SO2排放量。綜合以上分析可得出正確答案Bo2. C【解析】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內容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懸浮顆粒,而二氧化 碳不屬于此報道內容。3. AD【解析】解題依據的化學反應原理為:4NO2+ 02+ 2H2。= 4HNO 33NO2+ H20= 2HNO 3+ NO設O2的體積為xXmL ,剩余的氣體有兩種可能:若剩。2,則V剩=X 1 (12X) =2,得X = 4, D正確。41右剩 NO,則 V剩=1 (12 X) 4X = 2,得 X = 1.2, A 正確。選 A、D。 34. D【解析】本題是 C02、NO的混

9、合氣體通過 Na2O2時,體積變化的計算。2CO2+ 2Na2O2= 2Na2CO3+ 02 2NO + O2=2NO2 +得:2CO2 +2NO+2Na2 O2 = 2Na2CO3+ 2NO24體積 2體積由此可得出下列推論:(1)當V (CO2) = V (NO),反應恰好按式進行,反應后,,1 ',,,V尸-V (CO2)+ V (NO)2(2)當V (CO2) > V (NO),反應按式進行后,剩余 CO2按式進行,即體積仍減少一半,反應后、,1 、,、,V尸-V (CO2)+ V (NO)2(3)當V (CO2)V (NO),反應按式進行后,剩余 NO體積不變化,反應后

10、 V總> 1V (CO2)+ V (NO)。2根據上述討論,現已知 NO、CO2氣體通過Na2O2后體積為原來的一半,故應滿足(1) (2)兩種推論結果,A、B、C均符合V (CO2) > V (NO),只有D不符。5. D【解析】活性炭為吸附褪色,過氧化鈉、氯水、臭氧為氧化褪色,二氧化硫為生 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褪色,選 D。6. B【解析】HI、SO2、NH3可全部溶于水中,故水可以充滿試管;因NO2與H2O的反應為3NO2 + H2O=2HNO3+NO,生成了不溶于水的 NO,所以水不能充滿試管。故應選Bo7. B【解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氣體,只有氮氣為無毒

11、氣體, 所以應選Bo8. D【解析】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是由于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在本 題的四個選項中應選 D。9. B【解析】飽和燒堿與飽和純堿溶液既吸收SO2吸收CO2;濃硫酸不能吸收 SO2,故不可能。10. AB【解析】NO與CO一樣,都能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11. B【解析】此題涉及兩個知識點: NO與O2迅速反應生成 NO2。NO2與O2混 合氣與水發生反應:4NO2+ O2 + 2H2O= 4HNO 3。設O2為3 mol , NO為4 mol。根據2NO+O2=2NO2,燒瓶內實際存在的是 4 mol NO 2 和1 mol O2,與水作用后,恰

12、好生成 4 mol HNO 3,溶液的體積為5X 22.4 L。故硝酸溶液的 濃度為 4/ (5X22.4) = 0.036 (mol - L 1)。4點評:斛答本題谷易出現下列錯反:設。2為3 L, NO為4 L,恰好反應生成 mol22.44HNO 3,燒瓶容積等于氣體體積,為 3 + 4=7 L,故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7= 0.02622.4mol L-1,選C。錯誤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視了3 L O2和4 L NO充入燒瓶即發生反應:2NO+ O2=2NO2,氣體實際體積為 5 L (4 L NO2和1 L O2),故燒瓶容積應為 5 L而不是7 L。12. Hg + S=HgS

13、下催化劑13. 6NO + 4NH3,口5N2 + 6H2O【解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分析,用 NH3將NO還原成無毒氣體,該氣體只能 是N2。NO中N (+2)的氮元素;被 NH3中N (3)還原為N (0),剩下的氫、氧元素只能結合成水。14. (1)(2)A(3)(4)B【解析】由 B 口進入適宜于比空氣重的氣體,由 A 口進入適宜于比空氣輕的氣體。15. (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 NH3 逸出,所以溶液的顏色變淺; (2)溶有SO2的品紅;SO2 氣體逸出,品紅溶液恢復紅色。【解析】( 1)原溶液是紅色溶液,受熱顏色變淺,是因那種物質以氣態揮發所引起,常見的具有堿性的氣體是氨氣, 氨氣在水中呈堿性, 可使酚酞變紅, 氨氣減少, 顏色變淺; ( 2)原溶液是無色溶液,受熱反而顯紅色, 同上小題分析, 這里揮發的是SO2 氣體,指示劑是品紅。16. (1) 2H2SO3+O2=2H2SO4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