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里的“飛行家”_第1頁
海洋里的“飛行家”_第2頁
海洋里的“飛行家”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洋里的“飛行家”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其實在動物王 國里,除了鳥類之外,還有許多會飛的動物。它們雖然沒有 鳥類那樣令人羨慕的翅膀,但“飛行”起來毫不遜色,堪稱 一大自然奇觀。在浩瀚無垠的海洋中,就有許多這樣引人注 目的“飛行家”。在我國南海和東海上航行的人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 深藍色的海面上,突然躍出了成群的“小飛機”,它們猶如 群鳥一般掠過???,高一陣,低一陣,翱翔競飛,景象十分 壯觀。有時候,它們在飛行時竟會落到汽艇或輪船的甲板上 面,使船員“坐收漁利”。這種像鳥兒一樣會飛的魚,就是 海洋上聞名遐邇的飛魚。這是一種中小型魚類,因為它會“飛”,所以人們都叫它飛魚。飛魚生

2、活在熱帶、亞熱帶和 溫帶海洋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可以見 到它們飛翔的身姿。飛魚是個大家族,系鰩目飛魚科統稱,我國產的飛魚有弓頭 燕鰩、尖頭燕鰩等6種。飛魚的長相很奇特,身體近于圓筒 形,它雖然沒有昆蟲那樣善于飛行的翅膀,也沒有鳥類那樣 搏擊長空的雙翼,可是它們有非常發達的胸鰭,長度相當于 身體的2/3,看上去有點像鳥的翅膀, 并向后伸展到尾部 腹鰭也比較大,可以作為輔助滑翔用。它的尾鰭呈叉形,在 藍色的海面上撲浪前進、時隱時現的情景,很是逗人喜愛。 飛魚為什么能像海鳥那樣在海面上飛行呢?說得確切些,飛 魚的“飛行”其實只是一種滑翔而已。科學家們用攝影機揭 示了飛魚“飛行”的秘

3、密,結果發現,飛魚實際上是利用它 的“飛行器”一一尾巴猛撥海水起飛的,而不是像過去人們 所想象的那樣,以為是靠振動它那長而寬大的胸鰭來飛行。飛魚在出水之前,先在水面下調整角度快速游動,快接近海 面時,將胸鰭和腹鰭緊貼在身體的兩側,這時很像一艘潛水 艇,然后用強有力的尾鰭左右急劇擺動,劃出一條鋸齒形的 曲折水痕,使其產生一股強大的沖力,促使魚體像箭一樣突 然破水而出,起飛速度竟超過18米/秒。飛出水面時,飛 魚立即張開又長又寬的胸鰭,迎著海面上吹來的風以大約1 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飛行。當風力適當的時候,飛魚能在 離水面4米5米的空中飛行2 0 0米4 0 0米,是世界 上飛得最遠的魚。有人曾在

4、熱帶大西洋測得飛魚最好的飛翔 記錄:飛行時間90秒,飛行高度10.97米,飛行距離 110 9.5 米。當飛魚返回水中時,如果需要重新起飛,它就利用全身尚未 入水之時,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便增加滑翔力量,使其重 新躍出水面,繼續短暫的滑翔飛行。顯而易見,飛魚的“翅 膀”其實并沒有扇動,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動力在空中作短暫 的“飛行”。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將飛魚的尾鰭剪去, 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沒有像鳥類那樣發達的胸肌,不能扇動“翅膀”,所以斷尾鰭的飛魚再也不能騰空而起了 位于加勒比海東端的珊瑚島國巴巴多斯,以盛產飛魚而聞名 于世。這里的飛魚種類近100種,小的飛魚不過手掌大, 大的有2米多長。據當

5、地人說,大飛魚能躍出水面約400 米高,最遠可以在空中一口氣滑翔3 0 0 0多米。顯然這種 說法太夸張了。但飛魚的確是巴巴多斯的特產,也是這個美 麗島國的象征,許多娛樂場所和旅游設施都是以“飛魚”命 名的,用飛魚做成的菜肴則是巴巴多斯的名菜之一。站在海 灘上放眼眺望,一條條梭子形的飛魚破浪而出,在海面上穿 梭交織,迎著雪白的浪花騰空飛翔。 繁花似錦的“拋物線”, 仿佛像美麗的噴泉令人目不暇接。瞬息萬變的圖景美麗壯 觀,令人久久難忘。游客們在此不僅能觀賞到“飛魚擊浪” 的奇觀,還可以獲得一枚制作精致的飛魚紀念章。巴巴多斯 因而獲得了“飛魚島國”的雅號。飛魚為什么要“飛行”?海洋生物學家認為,飛

6、魚的飛翔, 大多是為了逃避金槍魚、劍魚等大型魚類的追逐,或是由于 船只靠近受驚而飛。海洋魚類的大家庭并不總是平靜的,飛 魚是生活在海洋上層的中小型魚類,是鯊魚、鮮花鍬、金槍 魚、劍魚等兇猛魚類爭相捕食的對象。飛魚在長期生存競爭 中,形成了一種十分巧妙的逃避敵害的技能躍水飛翔,可以暫時離開危險的海域。因此,飛魚并不輕易躍出水面, 只有遭到敵害攻擊時,或受到輪船引擎震蕩聲的刺激時,才 施展出這種本領來。但有時候,飛魚由于興奮或生殖等原因 也會躍出水面,有時候飛魚則會無緣無故地起飛。當然,飛 魚這種特殊的“自衛”方法并不是絕對可靠的。在海上飛行 的飛魚盡管逃脫了海中之敵的襲擊,但也常常成為海面上守

7、株待兔的海鳥,如“軍艦鳥”的“口中食”。飛魚就是這樣 一會兒躍出水面,一會兒鉆入海中,用這種辦法來逃避海里 或空中的敵害。飛魚具有趨光性,夜晚若在船甲板上掛一盞 燈,成群的飛魚就會尋光而來,自投羅網撞到甲板上。飛魚 的肉特別鮮美,肉質鮮嫩,是上等菜肴。當然,在浩瀚無垠的海洋里,并不是只有飛魚才會飛翔。有 一種大型鰩魚,寬達6米7米,重達2噸3噸,看似十 分笨拙,行動卻十分敏捷。當受到驚嚇時,巨大的鰩魚能躍 出水面1米多高。特別是在夜間,它還會躍出水面滑翔,仿 佛一架飛機在海面偵察,還常常撞翻漁船,所以被漁民們稱 之為“鬼鰩”或“魔鰩”。無獨有偶,烏賊也有類似的成名絕技。烏賊是一種生活在海 洋中

8、的頭足類軟體動物,平時漂浮在大海中,專以小魚蝦或 其他小動物為食。當遇到海中敵害時,它們就會拿出自己的 救命絕招棗施放“煙幕彈”。令人驚奇的是,烏賊還有一種 逃避敵害的絕技空中飛行。在海洋中,有好幾種烏賊能 從海里躍起,像飛魚一樣在空中飛行一定的距離,甚至也能 飛到船的甲板上,有海上“活火箭”之稱。但烏賊通常都是 貼著水面飛行,飛行高度不超過1米,難以和飛魚相提并論。烏賊是如何飛行呢?我們知道,烏賊在水里的游泳姿勢與眾 不同,它是頭朝后、身體向前倒退前進的,據稱最大游速可 達每小時10 0多公里。烏賊飛行的動力來自頸部的特殊管道一一水管向外噴水而 獲得的反作用力,因此烏賊也是軀干向前倒退飛行的,這同 它在水中調整游動時的姿勢一致。在飛出水面之前,烏賊在 水中將腕足緊緊疊成錐形,長長的觸腕伸直,長在身體后部 的鰭緊緊貼住外套膜,把摩擦阻力減少到最低限度。一切準 備就緒后,烏賊便以噴射的方式劇烈運動,當達到最大速度 時,鳥賊就斜著身子向上急沖,猛躍出水面。在空中,烏賊立即將鰭盡量展開。支持烏賊飛行的空氣動力 作用在鰭面中心,即在距離腹部末端相當于身長的1/5和 1/8處,鰭尾則在空氣的壓力下向上卷起。飛行時,烏賊 的第二對腕和第三對腕最大限度地張開成拱狀,并張緊腕的 保護膜,蓋住叉開的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