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答題_第1頁
六年級下冊答題_第2頁
六年級下冊答題_第3頁
六年級下冊答題_第4頁
六年級下冊答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常見的建筑一、填空:1.房屋是人類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類才結束了露宿曠野的歷史;有了房屋,人類才有了穩定的生活。2.房屋在構成上有一定的層次:磚墻房間單元房一幢樓。3、早在55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開始尋找能夠遮風、避雨、御寒的“房屋”4、不同地區房屋的特點與當地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5、引起房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學會了生產和使用工具)。二、答題1.人類的房屋是怎樣發展變化的?建筑技術的進步對人類房屋的發展有什么作用?答:人類的房屋由最初的自然山洞到獸皮帳篷,到木屋再到各式各樣的民居和金碧輝煌的宮殿再到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建筑一步步發展。建筑技術的進步和新型建筑材料的

2、使用,使高層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繼出現。建筑技術的進步對人類房屋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2.不同地區的房屋的特點是怎樣與當地的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的?答:不同地區房屋的特點與當地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比如:傣族居住的地方,溫暖多雨,他們的竹樓尖頂利于排水,通風利于散熱。蒙古族原是游牧民族,他們的蒙古包,便于拆遷等。3、房屋的功能是怎樣變化的?答:最初的房屋的功能是為了遮風、避雨、御寒,而到了近代,房屋不但具有上述功能,而且具有工作、休息、娛樂等綜合性功能。二、巧妙的結構一、填空:1.建筑物的結構有薄殼結構體育館;實心結構大壩、橋墩;框架結構鐵架橋等等。2.在建筑物的結構中,拱形結構能夠分

3、解力;空心結構可以更堅實;三角形結構有穩定的作用。二、答題1.建筑物的結構有什么不同?.建筑物的結構有什么不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答:實心結構、框架結構、薄殼結構、球型結構、拱型結構、網狀結構等。整體結構、屋頂結構、墻體結構、材料結構等。2.建筑物的結構與其他物體的結構有哪些相似之處?試舉例分析。答:例如:悉尼的歌劇院、香港國際會展中心等都是根據貝殼的結構特點建造的。貝殼的特殊結構,決定它能承受住巨大的水壓力,所以貝類動物可以其薄薄的外殼來保護自己柔軟的身體。人們從貝殼受到啟示,發明建造了薄殼型建筑 。3.趙州橋為什么是拱形的?答:因為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這樣拱

4、橋可以承載很大的壓力。4、 屋頂、或墻體的鋼架結構這什么是三角形的? 答:因為三角形鋼架是最穩定的框架結構。 5、樓板、立柱為什么做成空心的? 答:樓板、立柱做成空心,既可以減輕自身的重量,又可以增加抗彎曲的能力。三、美麗的建筑一、填空:1、我們從建筑物的造型、圖案、色彩、裝飾、功能等方面欣賞建筑物的美。2、制作一個“建筑物”造型的方法有:雕刻法、粘接法、替代法、插接法。二、答題1.我們觀察到建筑物質美在哪幾個方面?說明自己的觀點?答:建筑物美,一方面表現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表現在與周圍環境及功能的協調一致上。2.人們是怎樣利用周圍的環境或創設某種環境,來體現建筑物美?答:如公園在

5、設計時會與水臺亭榭、山崗湖泊搭配設計,相映成趣。3.設計制作的幾種方法?答:(1)雕刻法 (2)粘接法 (3)替代法 (4)插接法4現代都有哪些建筑材料?答:水泥、鋼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5、設計師在設計建筑物時,要考慮哪些問題?答:設計師在設計建筑物時,既要考慮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以要考慮建筑物的結構,還要考慮如何體現建筑物的美。四、人體的組成一、填空:1、從外部形態上看人體由頭、頸、軀干、四肢組成。2、與人體一樣,構成其它動物、植物等生命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3、顯微鏡是由目鏡、鏡筒、物鏡、載物臺、鏡座、鏡壁組成。4、1983年,美國紐約州的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種新型內窺鏡。二、答題1.怎

6、樣通過比較來理解人體的各種結構之間的關系?答:樓房單元房間墻磚人體(有機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2.構成人體基本結構是什么? (構成人體結構層次是什么?)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3.不同類型的細胞外形有什么區別?答:絕大多數生命體是由細胞構成的。有的結構簡單,只有一個細胞 ,有的結構復雜,由數億個細胞構成。4.細胞是怎樣構成人體的?(細胞在人體內是怎樣活動的?)答:人體內不斷地吸收氧氣和養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廢物,給人體的生命活動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質和能量。五、消化與吸收一、 填空:1、在消化系統中,大塊的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顆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過程叫消化。2、消化后的營養成分穿

7、過小腸壁進入血液的過程叫吸收。3、人體的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胰液、膽汁、腸液。二、答題1.消化系統包括哪些器官?答: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 。2. 食物在消化過程要經過哪些器官?這些器官在身體里的作用和位置?答:食物在消化過程要經過口腔、食管、胃、肝臟、胰腺、小腸、大腸。 口腔牙齒咀嚼食物,舌攪拌食物。胃通過攪磨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初步消化。小腸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大腸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3.為什么要保護消化器官?答:消化器官具有供給人體營養的作用,如果消化器官受到損害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4.哪些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能保證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保持我們的健康?答:我們應該進餐時細嚼慢

8、咽,不暴飲暴食。六、呼吸與交換一、填空:1、我們進行呼吸的過程是通過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來完成。2、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往往是由細菌或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并通過感冒病人咳嗽、打噴嚏、吐痰時散發出的含有細菌或病毒的飛沫傳染。3、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喉、氣管、肺。二、答題1、呼吸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答:肺和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2、吸氣與呼氣時,自己的胸部是怎樣變化的?怎樣利用種變化解釋呼吸時空氣被吸入和廢氣被排出的過程?答:吸氣時胸腔擴張,呼氣時胸腔收縮。胸廓容積擴大或縮小,肺就擴張或縮回,肺內氣壓升高或下降,外界進入或排出肺內的氣體,形成呼吸交換

9、。3、人體呼吸的過程?答:通過呼吸,我們可以將氧氣輸送到體內,并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4、呼吸的作用有哪些?答:呼吸可以使人連續不斷地得到充足的氧氣,為人體的各種活動提供能量。5、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呼吸系統的健康?答:(1)一氧化碳中毒 (2)大量吸煙 (3)大氣污染6、人在哪些情況下呼吸會加快?答:人在運動、緊張、激動時呼吸會加快。七、 循環與運輸一、填空:1、人體從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中獲取氧氣和養料。是通過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的細胞中。2、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心率。3、從心臟流向全身的血管叫做動脈,從全身各處流回心臟的血管叫做靜脈。肉眼看不到見的血管叫做毛細血管。4、心臟有四

10、個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二、答題1.心臟對人體的作用?答:心臟的大小與自己握緊的拳頭相似。心臟就像一臺強有力的泵,將血液壓入血管,推動血液流經全身各部位,從而將養料和氧氣輸送到全身,滿足人體生長的需要。2.血液在人體中是怎樣循環運動的?答:左心室體動脈毛細血管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3.心跳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答:心跳的快慢與運動劇烈的程度,神經刺激等方面有關。4.寫出幾種新技術在醫療中應用?答:血管擴張術、心臟起搏器、JARVIK7人工心臟等。八、生理與適應一、填空:1、人類不僅具備消化、呼吸、血液循環、身體運動等重要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覺、思維、

11、情緒等重要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體內的神經系統實現的。2、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神經。二、簡答題:1.為什么從刺激到反應,會間隔一段時間?在同一游戲中,不同的人做出反應的快慢有差別嗎?答:因為從刺激呈現到反應,其間有一段時間,這就是反應時。不同的人反應時不同,所以反應有快慢差別。2.人類應具備哪些功能?答:人類應具備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3.什么叫反應時?答:從刺激呈現到反應開始之間存在的時間間隔,被稱為反應時。4心理加工的過程分哪幾個階段?答:(1)感覺器官受到刺激,產生“感覺信息”(2)“感覺信息”沿神經進入脊髓或大腦。(3)脊髓或大腦通過對“感覺信息”進行加工,產生“動作指令

12、。(4)“動作指令“沿神經到達相應的運動器官。(5)運動器官做出必要的反應。5.反應時的長短與哪些因素有關?答:反應時的長短與刺激的程度、感覺器官的靈敏度、人對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動作反應的次數等因素有關。6.從以上各種不同的適應現象中,能夠發現什么共同的特點?答:人體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行為,以適應環境變化。7.什么叫錯覺?答: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我們對刺激的感覺與真實情況并不相同,這就是錯覺。九、健康成長一、填空:1、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兒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階段。2、人的一生經過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壯年期、老年期。二、簡答題 :1、我們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方面的

13、明顯增長發生在人體發育的哪個時期?答:我們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顯增長發生在人體發育青春期。2、要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我們需要怎樣做?答:(1)需要全面、合理的營養 (2)加強勞動和體育鍛煉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4)多和家長、老師交流、商量。3、只有漂亮的外表就能得到同學的欣賞嗎?為什么?答:只有漂亮的外表不能得到同學的欣賞。因為要從品質、內涵、能力等方面培養自己。4、為什么要重視青春期的保健?答: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兒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階段。身體形態的改變,身體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動的成熟主要是這一階段完成。十、小池塘 大世界簡答題:1、什么叫生態系統?答:像

14、池塘這樣,由水草、魚、蝦、水蚤和各種細菌等生物及水、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構成的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被稱為生態系統。2、分析生態系統時研究的過程?答:(1)選點觀察 (2)取樣記錄 (3)統計整理 (4)展示結果3、我們觀察的生態系統中哪種生物最多?為什么?答:植物(生產者)。 因為植物為其它生物制造氧氣和養料。4、生態系統中死去的動物和植物為什么會腐爛?它們的腐爛對生態系統有什么作用?答:因為有微生物,所以動物和植物會腐爛。它們的腐爛能促進自然界物質的循環,增大生物生存空間。十一、小瓶子 大學問一、填空:1、周圍的溫度、土壤、空氣、水分等與生物也有密切的聯系,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狀

15、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平衡。2、1906年美國將一個森林公園劃為動物保護區,以便保護珍貴的黑尾鹿群,并開始獵殺黑尾鹿的天敵大灰狼。3、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條件。4、 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還有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等其它圈層。二、簡答題1、什么叫生物圈?答:地球表面所有這些較小的、較簡單的生態系統組成一個最大的、最復雜的生態系統,就是生物圈。2、當生態系統中某一類生物突然減少甚至消失時,會對生態系統的平衡帶來怎能樣的影響?我們受到什么啟示?答:會對生態系統的平衡帶來一系列的破壞。 我們要保護生態平衡,從保護每一種生物做起。3、生態系統中的平衡是不變的嗎?答:生

16、態系統平衡是在不斷的調整中。4、什么叫生產者?什么叫消費者?什么叫分解者?答:能利用陽光制造營養供自己和其它生物生長的農作物被稱為生產者。馬、豬、雞等不能自己制造糧食,以谷物、農作物秸稈、小蟲等為食的動物被稱為消費者。能分解動物的排泄物、尸體或腐爛物的細菌等微生物,被子稱為分解者。5、人和生物圈的著怎樣的聯系?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份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十二、小行為 大環境一填空:1、 “生物圈2號”試驗用事實告訴我們,地球才是人尖和其它生物唯一的家園。2、 生態學家經常用估算的方法推測某一種群中個體的數量。3、 也許我們沒有意識到,有些看似平常的決定和行為正在影響著大環境。2、 簡答題1、這些

17、行為對生態系統的平衡會造成什么影響?今后在做決定或采取行動前。應該考慮到哪些問題?答:這樣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應該全面考慮是否對生態平衡有不良的影響。2、為了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我們應該怎能樣做?答:(1)生命離不開水。我們不但要節約用水,而且要保護水不受污染。(2)廢棄物對生態系統有致命的傷害。我們要減少廢棄物,并盡量回收利 用。(3)農藥和汽車尾氣污染大氣。要盡量少使用農藥,短距離的路途盡量不乘車。3、為什么說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答:因為我們屬于生物圈的一份子,生物圈的每件事都與我們自己的生存有關,所以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十三、浩瀚的宇宙一填空:1、1957年10月4日,

18、第一顆人造衛星飛上了太空,標志著人類過入了太空時代。2、 從宇宙中看,銀河系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的大鐵餅,從側面看銀河系就像一只織布的梭子,從地球上看是穿過夜空的一條滿是星星的帶子。3、 銀河系由大約500億顆恒星、2000億顆行星組成。4、 我們所看到的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而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5、 科學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間的距離。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10萬億千米。6、 中國的嫦娥奔月故事,反映了人類對星際航行的向往。7、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船成功飛天。2、 簡答題1、描述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答:地球是太陽系的一

19、員,太陽是銀河系的一員,銀河系是宇宙的一部分。2、宇宙天體是怎樣構成的?宇宙中的天體有什么樣共同點?答:宇宙是由廣闊的空間和無數的天體構成。 這些天體受運動規律的支配,在宇宙間不斷的變化。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能找到宇宙的邊緣嗎?為什么?答:不能。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探測到宇宙空間越來越大,發現的天體越來越多,所以不能。十四、探索宇宙一、填空:1、用望遠鏡觀察星空,標志著人類過入了現代天文學的時代。2、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學家。3、火箭是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當時使用的燃料是火藥。4、1990年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圍繞著地球運轉,它能觀測

20、宇宙的深處,比地球上任何望遠鏡看得更遠。5、麥哲倫太空探測器圍繞著金星運轉,它向地球發回無線電信號來展示金星表面的樣子。二、簡答題1、望遠鏡是怎樣幫助天文學家提高探索宇宙能力的?科學技術是怎能樣影響望遠鏡發展的?答:望遠鏡利用光學原理拉近天文學家與宇宙的距離,讓我們看的更遠,更清晰。科學技術使望遠鏡的觀測距離和清晰度更高了。2、什么叫宇宙探測器?它們都有什么用途?答:只要能承擔宇宙探測任務的儀器都叫宇宙探測器。如:麥哲倫的太空探測器圍繞金星運轉,它向地球發回無線電信號來展示金星表面的樣子。射電望遠鏡在“收聽”恒星信息。3、哪些因素影響火箭的飛行?有哪些辦法讓火箭飛得更直、更高?答:火箭本身的材

21、料、動力、和工藝等方面,外界氣候、環境等方面。選好制造火箭的材料、動力、和工藝,在適宜氣候、環境下發射。4、 我們應該學習錢學森爺爺哪些精神?答:我們應該學習錢學森爺爺刻苦鉆研,敢為人先,為國爭光的精神。十五、人造地球衛星一、填空:1、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制造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2、 我國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1998年底已經有35顆國產衛星上遨游。3、 科學家把發射人造衛星視為宇宙航行的開端。4、 各種人造衛星主要是靠火箭發射器推上天空的。5、 人造衛星繞地球飛行不會飛出太空的原因是地球的引力。二、簡答題1、人造衛星有哪些用途?答:具有科學實驗、

22、通信、導航、偵察、氣象預報、資料勘測和天文觀測等方面的用途。2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飛行而不落下來,這是為什么?答:在球的引力和人造地球衛星足夠的速度,使人造地球衛星圍繞地球運動而不落。3、 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有哪幾種?各種軌道中各是哪種衛星運行? 答: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極道軌道: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偵察衛星。十六、在太空中生活一、填空:1、前蘇聯加加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2、目前,美國、日本、俄羅斯和其它幾個國家正在攜手建造一個繞地球轉動的國際空間站。3、“和平號”空間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4、我們把可供多名宇航員長期工作的載人航天飛行器稱做空間站。二、簡答題:1、在太空中生活、工作與地球上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答:在太空中生活、工作會遇到失重缺氧,生活無規律,通訊等問題。因為太空和地球的自然環境不同。2、想像不同國家的宇航員要在空間站里共同工作、生活,他們可能遇到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答:會遇到生活習慣不同,語言不通。要發揚團隊精神,團結合作,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十七、走近科學家一、填空:1、1976年法國人制造了第一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