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井點降水質量QC小組成果(共17頁)_第1頁
提高井點降水質量QC小組成果(共17頁)_第2頁
提高井點降水質量QC小組成果(共17頁)_第3頁
提高井點降水質量QC小組成果(共17頁)_第4頁
提高井點降水質量QC小組成果(共1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QC小組成果交流材料提高井點降水質量發布人:XXXXXXXX有限公司XXXX項目部QC小組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QC小組簡介三、選題理由四、現狀調查五、確定目標值及可行性認證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確認八、制定對策九、組織實施十、效果檢查十一、鞏固措施十二、總結與打算預防控制基坑管涌一、工程概況XXXXX工程位于XXXXX,由XXXX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建筑面積:20萬,一期建筑面積:4萬(九棟),磚混結構六層,整板基礎。因為該工程質量要求高、工期緊,任務多,為滿足設計要求、確保管道安裝質量,XXXX小區項目部成立了QC小組,并報公司技術部門備案。二、QC小組簡介QC小組

2、簡介 表1小組名稱XXXX 工程QC小組注冊日期2005.12.20課題預防控制基坑管涌注冊號YEJQC06001活動時間2005.12.202006.3.31課題類型攻關型人均受教育時間62學時活動次數15次小組成員簡介表序號姓名年齡職稱QC小組職務組內分工1XX43高工組長技術指導2XX39工程師副組長方案編制3XX47工程師組員現場指導4XX26工程師組員數據統計5XX26工程師組員具體實施6XX36工程師組員具體實施7XX32技 工組員具體實施8XX36技 工組員具體實施9XX46技 工組員具體實施制 表:XX 日 期:2005.12.20 三、選題理由1、本工程是公司在基坑施工領域的

3、一次技術提升。工程所屬地XX地質水文情況的特殊性是XX地區其它地方所不具有的。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現就該建筑場地的土層情況分述如下:層為雜填土層為粉質粘土層為粉土層粘土中含有鐵錳結核和部分砂姜石,可塑,中壓縮性,含水率W=33%,隙比e=0.94,厚度1.2-3.7米,底層標高-6.05-4.63 m,平均-5.61 m;層為粉質粘土灰綠色夾灰黃色條紋,干強度高,高韌性,含有鐵錳結核及鈣質結核,可硬塑,含水率W=25%,隙比e=0.73,厚度2.2-5.3 m,底層標高-10.67-7.99 m,平均-9.22 m;層粉細砂,黃色、密實、低壓縮性,含水率W=22.5%,隙比e=0.64,厚度6

4、.1-8.4 m,底層標高-17.65-16.03 m,平均-16.73m。該場地的地下水可分為淺層水和中層水兩組,淺水層主要賦存于上層填土與層粉土中,為松散沉積層中的孔隙潛水,估算綜合滲透值為10-5-10-6,中層水為層粉砂的微承壓水,且微承壓水水力壓頭很大。此次基坑開挖基本上把層粘土全部挖完,達到層粉質粘土,對微壓水來講不是良好的隔水層,潛水和微承壓有一定的水力聯系。所以在施工中一旦出現坑底層土的覆蓋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壓水的頂托力時,基坑底部即會產生管涌現象。2、管涌現象由于其發生的不可預見性及危害程度大,往往給工程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小則影響工程質量造成經濟損失,大則使工程擱淺。在我公司

5、施工隊伍入駐現場前,我們了解到沭陽縣城東關口某小區基礎施工時,基礎開挖后未做好預防控制措施發生管涌現象,事后邀請多方專家進行補救均未果,只好改變使用功能采用高標號商品砼回填基坑。直接經濟損失達三十余萬元。3、本工程是沭陽縣縣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屬于形象工程,所以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公司在當地的形象與聲譽。綜上所述,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必須對管涌現象進行控制。特此選擇了該課題進行攻關。四、現狀調查小組成員針對出現管涌的一些工程進行參考和借鑒,并對容易造成管涌的原因統計如下:造成管涌現象因素調查表 表二 序號造成因素頻數(個)頻率(%)累計頻率(%)1井點降水未達到設計要求144664662基坑

6、開挖時監控不到位124008663基坑明水未能及時排除2679334地質勘測與實際情況不符267100合計30100制 表:XX 日 期:2005.12. 242、根據現狀調查情況,作出排列圖予以分析,找出造成管涌的主要因素(見圖一)。圖一累計頻數(%)頻數10030933%C N=30(個)908025866%B70A60205015466%14401012302010052200井點降水未達到設計要求基坑開挖時監控不到位基坑明水未能及時排除勘測與實際情況不符00制 表:XXX 日期:2005.12.24從排列圖中可以看出,造成管涌的主要因素是井點降水未達到設計要求和基坑開挖時監控不到位。五

7、、確定目標值及可行性認證1、確定目標值 (1)、探索以降水與監測相結合的手段有效預防控制管涌。(2)、使本工程管涌事故發生率為0。2、可行性認證(1)、公司領導層高度重視,制定工程質量目標“揚子杯”,這為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組織保證。(2)、我們小組組織人員先后深入了解本地區類似工程,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吸取別人失敗的教訓。同時我公司本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技術素質過硬的隊伍,這都為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保證。(3)、公司、項目部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全面支持,為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效保證。六、原因分析針對造成管涌主要原因:井點降水未達到設計要求和基坑開挖時監控不到位,小組在2005年12月30日至2

8、006年1月10日,經過三次活動,對造成管涌主要原因進行分析,繪制了因果分析圖(見圖二)。 專心-專注-專業井點降水效果達不到施工要求降水設施安裝方法不當出現“死管”現象,設備老化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市政排水管網不能滿足排水要求井點降水方案不符合工程實際情況出現少數死管,降低降水效果出現回水不能及時排除 圖二井點降水未達到設計要求基土受積水浸泡時間過長出現停電現象,降水有間息降水未達到設計時限即進行基坑開挖基坑滲出明水搶工期,盲目提前開挖城區改造基底標高誤差較大出現超深現象土中含水量未及時上報未做好邊坡土中含水率監測基底標高監測不到位基坑開挖后監測不到位人員缺乏居安思危的責任心監測數據未及時上報小

9、組局部易出現管涌的地方無防護未嚴格按照監測方案進行孔隙水壓力監測七、要因確認根據因果分析圖,小組成員運用客觀確認的方法對末端因素進行認真的分析、討論研究,確認了要因,制表如下(表三、表四): 井點降水未達到預期效果要因確認表 表三序號項目名稱要因確定確認方法負責人要因判斷1沒有認真研究勘測報告,按照以往經驗進行降水設計,不符合工程實際情況井點降水方案不符合工程實際要求調查分析吳高姚士偉要因2降水設施安裝方法不當,設備老化故障,未能充分發揮效用出現少數“死管”現象,降低降水效果調查調查姚士偉仲茂盛非要因3為搶工期而縮短降水時間,盲目提前開挖降水未達到設計時限即進行基坑開挖現場調查佟開文仲茂盛要因

10、4基土受積水浸泡時間過長基坑滲出的明水現場調查顧明進要因5市政排水管網不能滿足排水要求出現回水,不能及時排出現場分析顧明進劉 春非要因6城區改造降水有間歇,出現停電狀況現場調查姚士偉非要因制 表:XXX 日 期:2006.1.2 基坑開挖后監測不到位要因確認表 表四序號項目名稱要因確定確認方法負責人要因判斷1基底標高監測不到位基底標高誤差較大出現超深現象調查觀察XXX要因2未嚴格按照監測方案進行孔隙水壓力監測監測數據未及時上報小組調查分析XX要因3未做好邊坡土中含水量監測土中含水量得不到及時上報現場調查XX非要因4人員缺乏居安思危的責任心局部易出現管涌現象的地方無防護措施現場調查XX要因制 表

11、:XXX 日 期:2006.1.2 通過要因確認,未端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有:1、井點降水方案不符合工程實際要求2、降水未達到設計時限即進行基坑開挖3、基坑滲出的明水4、基底標高誤差較大出現超深現象5、監測數據未及時上報小組6、局部易出現管涌現象的地方無防護措施。八、制定對策針對表三、表四確定的要因,我們制定了對策表(見表五、表六) 井點降水未達到預期效果對策表 表五序號要 因對 策目 標措 施地點負責人計劃完成時間1井點降水方案不符合工程實際要求研究勘測報告,拿出切實可行的降水方案降水效果達到設計施工要求1、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公司內部進行技術論證確定最佳方案;2、通過權威專家論證,使方案至臻完善施

12、工現場XX1.5-1102搶工期縮短降水時間,盲目提前開挖基坑降水時間符合設計要求才進行開挖防止因提前開挖出現事故1、 記錄一系列參數,計算得出實際出水量與理論出水量,確定具體的開挖時間2、 正式開挖時先進行試驗,待基坑符合施工條件時進行大面積開挖施工現場XXX12.20-1.53基坑滲出明水采用明排水法排水地基原土不受浸泡擾動1、購置抽水設備,安排專人不間斷抽水2、挖明水溝渠排水施工現場XXX1.5-2.10制 表:XX 日 期:2006.2.20 基坑開挖后監控不到位對策表 表六序號要 因對 策目 標措 施地點負責人計劃完成時間1基底標高誤差較大出現超深現象加強抄平確保標高誤差在規范允許范

13、圍內1、專業測量人員跟蹤抄平2、選用技術水平好的挖機駕駛員3、出現超深的區域用C20混凝土進行找平施工現場XX1.5-2.102未嚴格按照監測方案進行孔隙水壓力監測嚴格按照方案進行監測及時為決策提供數據1、聘請專業人員使用先進設備進行孔隙水壓力監測,并做好詳細記錄施工現場XX1.5-2.153局部容易出現管涌現象的地方無防護措施對易出現管涌的地方進行監控,隨時做好應急準備做到防微杜漸,把管涌遏制在萌芽中 1、 對滲量較大的地方采取疏而非堵的方法,待進行下道工序前一次性封堵;2、 開挖接近臨界標高時立即鋪竹筏并施以重物平衡;施工現場XX1.5-2.15制 表: XX 日 期:2006.2.20

14、九、組織實施(一)降水未達到預期效果的主要原因進行現場實施實施一:制定符合工程實際要求的井點降水方案1、公司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分析本工程地質水文構成情況。研究決定采用輕型井點降水圍繞基坑呈兩個“回“字型布設中間留出施工道路,由于基坑占地面積大在“回”字型中間加一排降水管。根據計算井點埋深的理論要求:H=5.2米+0.3米+0.2米+0.8米=8.3米(根據該地質情況層土的變化厚度,井點埋深不能大于7.5米,如大于7.5米則基坑降水困難加大,降水不成而且周邊的邊坡很難保證),在井點安裝時采用1/4短管安裝在層土中。井點管長度長短間隔安裝,這樣就增加了地下降水曲線的波幅,提高降水質量。該方案經專家論

15、證予以通過。安裝時嚴格按照設計及技術交底要求進行安裝運行,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事實方案實施后效果明顯,使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控制。實施二:杜絕為搶工期而縮短降水時間,盲目提前開挖基坑1、出水后開始記錄出水時間、出水估量,查詢相關資料計算得出實際出水量與理論出水量,確定具體的開挖時間。2、在正式開挖前先選擇一處進行試驗,待地下水情況符合要求時再進行大面積的開挖。實施三:基坑表面滲水,進行明排水1、本工程地下室有電梯井消防水池,其頂面標高低于基底標高,利用此作為集水井放置水泵抽水減少人工開挖集水井,既不影響工程質量又節約了成本。2、在原有配備的抽水設備的基礎上增加大功率的抽水設備。派工人24小時值班守侯

16、。(二)針對基坑開挖后監控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進行現場實施實施四: 1、基坑開挖前由技術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開挖時專業測量人員跟蹤抄平。事先查看地質剖面對有管涌隱患的地方留出4050cm由人工開挖。2、選用技術過硬的挖機駕駛員。3、超深處超出要求的用C20混凝土進行找平。實施五: 1、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水頭壓力監測,并作好詳細記錄。實施六:對局部易出現管涌現象的地方做好防護措施1、對現場人員加強管理督促其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漸。2、基坑開挖后出現滲水,對滲水量較大的地方用100鍍鋅鋼管插入滲水部位,鋼管上端連接抽水設備,防止因為封堵造成別處的滲漏,待澆筑基礎混凝土時一次性封堵。3、根據管涌產生的原理挖到基底設計標高后立即鋪竹筏并覆以重物平衡。十、效果檢查我們QC小組通過本次活動,應用合理降水加強監測使本工程未出現一次管涌,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既避免了發生管涌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