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飲飲 酒酒陶陶淵淵明明第1頁/共88頁陶淵明陶淵明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選自鐘嶸(選自鐘嶸詩品詩品)第2頁/共88頁 陶淵明陶淵明,365,365427427,字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謚號靖節謚號靖節, ,人稱靖節先生人稱靖節先生, ,自稱五柳先生。東晉文學自稱五柳先生。東晉文學家。家。潯陽柴桑人。曾祖陶潯陽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東晉大司馬,父曾侃曾任東晉大司馬,父曾任太守一類官職。淵明八任太守一類官職。淵明八歲喪父,家道衰落,日漸歲喪父,家道衰落,日漸貧困。曾幾度出仕,任過貧困。曾幾度出仕,任過祭酒、參軍一類小官。四祭酒、參軍一類小官。四十一
2、歲時棄官歸隱,從此十一歲時棄官歸隱,從此躬耕田園。躬耕田園。他是我國田園他是我國田園詩的鼻祖,和山水詩的鼻詩的鼻祖,和山水詩的鼻祖祖南朝宋的謝靈運合南朝宋的謝靈運合稱稱“陶謝陶謝”。第3頁/共88頁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第4頁/共88頁他的一生經歷可分為三個階段。他的一生經歷可分為三個階段。二十九歲以前家居時期,二十九歲以前家居時期,“猛志逸四猛志逸四海?!?,有,有“大濟于蒼生大濟于蒼生”之志。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歲或仕或隱時期二十九到四十一歲或仕或隱時期“一一心處兩端心處兩端”四十一歲辭彭澤令隱居躬耕時期,四十一歲辭彭澤令隱居躬耕時期,東晉是我國歷史上很黑暗、很混亂的朝東晉是我
4、國歷史上很黑暗、很混亂的朝代,統治者重視門閥(出身),很多品代,統治者重視門閥(出身),很多品質低下,才能平庸的質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據高位,一些人占據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眾的優秀人才卻屈居品德良好,才能出眾的優秀人才卻屈居低位。史記當他在做彭澤令時,郡里派低位。史記當他在做彭澤令時,郡里派一個督郵來縣,縣吏叫他來帶相迎,以一個督郵來縣,縣吏叫他來帶相迎,以示敬意,他說示敬意,他說“吾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吾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鄉里小兒”當天就離職回鄉,并寫下了當天就離職回鄉,并寫下了著名的著名的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辭表示歸隱的決心,表示歸隱的決心,“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富貴世與
5、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非吾愿,帝鄉不可期”。第5頁/共88頁在次年寫的在次年寫的歸園田居歸園田居中曾云其志中曾云其志向和對世俗的觀點向和對世俗的觀點“少無適俗韻,性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本愛丘山?!弊龉偈亲龉偈恰罢`落塵網中,誤落塵網中,久在樊籠里久在樊籠里”歸田園是歸田園是“復得返自然復得返自然”(這里的自然不僅指回到大自然的懷(這里的自然不僅指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謂純真本性的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謂純真本性的意義,將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復到意義,將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復到自然的面目)自然的面目)就此辭官歸田,不再出就此辭官歸田,不再出仕。并寫下很多詩來表
6、現這種生活,仕。并寫下很多詩來表現這種生活,而且這些詩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所而且這些詩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稱他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以后人稱他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對唐朝的王維、孟浩然等人影響很大。對唐朝的王維、孟浩然等人影響很大。王維曾寫王維曾寫“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前?!弊员任辶?,開田園一派。自比五柳,開田園一派。第6頁/共88頁 他(陶潛)的態度是隨便飲酒,乞食,高他(陶潛)的態度是隨便飲酒,乞食,高興的時候就談論和作文章,無尤無怨。所以現在有人興的時候就談論和作文章,無尤無怨。所以現在有人稱他為稱他為“田園詩人田園詩人”,是個非常和平的田園詩人。他,是個
7、非常和平的田園詩人。他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里很平靜。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里很平靜。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有客來見,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有客來見,連鞋也沒有,那客人從家丁腳上取鞋給他,他便伸了連鞋也沒有,那客人從家丁腳上取鞋給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雖然如此,他卻毫不為意,還是足穿上了。雖然如此,他卻毫不為意,還是“采菊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自然狀態,實在不易模。這樣的自然狀態,實在不易模仿。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下采菊,偶仿。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下采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
8、是何等自然?,F在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自然?,F在有錢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種數十盆花,便作詩,叫有錢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種數十盆花,便作詩,叫作作“秋日賞菊效陶彭澤體秋日賞菊效陶彭澤體”,自以為合于淵明的高致,自以為合于淵明的高致,我覺得不大像。我覺得不大像。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第7頁/共88頁主要作品主要作品文:文: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五柳先生傳詩:詩:歸園田居歸園田居飲酒飲酒讀山海經讀山海經(分為田園詩和詠懷詩兩類) 第8頁/共88頁 風格上陶淵明大多是風格上陶淵明大多是“悠然見南山悠然見南山”式,表式,表達閑適之意,也偶有達閑適之意,也
9、偶有“金剛怒目金剛怒目”式的作品,式的作品,如如詠荊軻詠荊軻讀山海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經(精衛銜微木)等,等,寄予抱負,頗多悲憤慷寄予抱負,頗多悲憤慷慨之音。慨之音。第9頁/共88頁第10頁/共88頁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遂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辭無詮次。遂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比:近來比:近來 詮次:次序詮次:次序飲酒飲酒小序:小序:第11頁/共88頁2.朗讀詩歌,初步感悟意境。朗讀詩歌,初步感悟意境
10、。 第12頁/共88頁 1 1至至4 4句為句為第一層,講作第一層,講作者因為能夠超者因為能夠超脫現實紛擾,脫現實紛擾,有高尚的精神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覺境界,所以覺得所在的地方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靜了。也偏僻幽靜了。第13頁/共88頁研習第一層研習第一層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何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何“而無而無車馬喧車馬喧”呢呢?“車馬喧車馬喧”指指“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岸鵁o車馬喧無車馬喧”意指作者疏遠了奔逐于俗世的車馬客,意指作者疏遠了奔逐于俗世的車馬客,看淡了權力、地位、財富等。看淡了權力、地位、財富等。心遠地自偏心遠地自偏”“遠遠”的對象是什么
11、?的對象是什么?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第14頁/共88頁“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眱删浜蛢删浜汀皢柧文軉柧文軤?,心遠地自偏。爾,心遠地自偏?!眱删涫鞘裁搓P系?兩句是什么關系?陶淵明陶淵明“結廬的人境結廬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問君何能爾”,然后自己回答,然后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心遠地自偏”。只要。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
12、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由果及因)他們沒有糾纏了。(由果及因)心遠與地偏又是什么關系?這里揭示了一個怎樣的心遠與地偏又是什么關系?這里揭示了一個怎樣的人生哲理?人生哲理? “心遠心遠”與與“地偏地偏”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之間的關系。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之間的關系。這這四句,包含著精辟的人生四句,包含著精辟的人生哲理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
13、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樂趣。“心遠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神世界。第15頁/共88頁 5 5至至1010句句為第二層,為第二層,說明欣賞美說明欣賞美麗的自然景麗的自然景物,能獲得物,能獲得無限的意趣。無限的意趣。第16頁/共88頁研習第二層研習第二層詩人筆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表達了詩人筆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詩人怎樣的心境?(意境分析)(意境分析)在東邊的籬笆下,詩人在采擷菊花,正在東邊的籬笆下,詩人在采擷菊花,正在
14、專心聚志悠閑地采,偶一抬頭,無意間望在專心聚志悠閑地采,偶一抬頭,無意間望見了悠遠的南山: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見了悠遠的南山: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群的飛鳥結伴而還。籬笆、菊、山、麗,成群的飛鳥結伴而還?;h笆、菊、山、鳥、日、人景,由近及遠,構成了一幅質樸鳥、日、人景,由近及遠,構成了一幅質樸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園風光的圖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園風光的圖景,表達詩人回歸自然后的悠閑自得的心境。景,表達詩人回歸自然后的悠閑自得的心境。第17頁/共88頁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然悠然”寫出了作者怎
15、樣的心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寫情?寫出了陶淵明寧靜安詳、閑適恬淡的心情。出了陶淵明寧靜安詳、閑適恬淡的心情?!安删諙|籬下,悠悠見南山。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币痪湓趺蠢斫??一句怎么理解?詩人在自家的菊園里采菊,悠閑地抬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詩人在自家的菊園里采菊,悠閑地抬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色,通過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通過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請從煉字角度說說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妙在何處。示例一:示例一:“悠然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自得、閑適、恬淡。
16、示例二示例二:“見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表現詩人恬淡的心境?,F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表現詩人恬淡的心境。合成物我兩忘的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無我之境”。“悠然見南山悠然見南山”的的“見見”能否換成能否換成“望望”?不能不能“見見”字字的妙處在于無心,的妙處在于無心,無意間偶見無意間偶見,才能,才能與作者悠然與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而“望望”字確是主動地看字確是主動地看。第18頁/共88頁“山氣日夕佳,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什么描寫?這兩句是什么描寫?有何深刻意義
17、?有何深刻意義?詩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群的飛詩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群的飛鳥結伴而還,這兩句是鳥結伴而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景物描寫。這兩句詩的深刻含義是:鳥飛倦了,也知還家,可有些人呢?這兩句詩的深刻含義是:鳥飛倦了,也知還家,可有些人呢?為什么還要奔波于齷齪的官場之中,不肯接受這種美好的歸為什么還要奔波于齷齪的官場之中,不肯接受這種美好的歸宿呢?不思返歸這優美寧靜的大自然的懷抱呢?宿呢?不思返歸這優美寧靜的大自然的懷抱呢?詩人不光在詩人不光在勉勵自己勉勵自己“還還”,還在規勸其他人,不妨也,還在規勸其他人,不妨也“還還”吧。吧。這兩句跟前兩句的
18、人物描寫有何關系?這兩句跟前兩句的人物描寫有何關系?這兩句這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與上兩句寫人是緊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與上兩句寫人是緊密相關的,首先是密相關的,首先是悟理悟理飛鳥尚知還,人亦更知還,用飛鳥尚知還,人亦更知還,用飛鳥相與還的現象類比出人應飛鳥相與還的現象類比出人應“歸真返樸歸真返樸”。而這個。而這個“理理”,正好為兩句的,正好為兩句的“悠然悠然”的行為提供了的行為提供了哲理哲理基礎。基礎。由此可見,這幾句寫人寫景,水乳交融,互為表里。由此可見,這幾句寫人寫景,水乳交融,互為表里。第19頁/共88頁“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痹娙藦倪@詩人從這大自然
19、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了什么真意呢?“此此”應該就是指遠離官場塵囂,應該就是指遠離官場塵囂,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這兩句說的是這這兩句說的是這里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里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傳?!罢嬉庹嬉狻蔽覀兛梢岳斫鉃槿松恼嫖覀兛梢岳斫鉃槿松恼嬲饬x,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于名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于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天性,而
20、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第20頁/共88頁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生活的厭倦?;畹膮捑搿5?1頁/共88頁藝術特色:藝術特色:1、情、景、理交融的藝術特色、情、景、理交融的藝術特色 前四句前四句敘事道理敘事道理(人境(人境無喧無喧心遠心遠地偏);地偏);中間四句中間四句寫景顯理寫景顯理(采菊(采菊見山見山日夕日夕鳥還);鳥還);最后兩句最后兩句抒情悟理抒情悟理(真意(真意忘言)忘言)整首詩無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見理,余音繞梁,回味悠長。整首詩無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見理,余音繞梁,回味悠長。2、平易樸
21、素的語言風格、平易樸素的語言風格 全詩以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抒歸隱之無論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抒歸隱之情,或敘田居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情,或敘田居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又饒有理趣。 第22頁/共88頁 我們說說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我們說說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思想在當時有什么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思想在當時有什么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a、陶淵明渴望自由,棄官歸隱,追求恬靜的田園、陶淵明渴望自由,棄官歸隱,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
22、獨立的人格,特點是生活,完善獨立的人格,特點是“淡泊淡泊” 。b、棄官歸隱,獨善其身,是對當時黑暗官場的一、棄官歸隱,獨善其身,是對當時黑暗官場的一種反叛,有積極意義。種反叛,有積極意義。C、但是,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穢,不能單靠、但是,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穢,不能單靠“歸隱歸隱”與與“獨善獨善”,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也有消極面。社會活動。也有消極面。第23頁/共88頁飲酒(其五)飲酒(其五)閱讀練習及答案(閱讀練習及答案(2016年海南省中考題)年海南省中考題)【2016海南省海南省】(二)古詩詞閱讀(5 分)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23、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詩中表達詩人心境高遠、自由閑適、恬淡愜意的詞語是“ ”和“ ”。(2分)10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 描述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所展現的畫面。(3分)答: 心遠 悠然。10.(3 分)示例:太陽下山了,南山籠罩在漸漸升騰的云氣之中,顯得非常美麗。外出覓食的鳥兒,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地飛回巢穴。評分標準:有描繪性的語言,且表意正確,給 2 分;按句子進行翻譯性的表述,給 1 分;不符合語境或表意不正確,不給分。 第24頁/共88頁 歸園田居歸園田居其一其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
24、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第25頁/共88頁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道狹草木長
25、,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第26頁/共88頁第27頁/共88頁u杜甫(杜甫(721-721-770770),字子美,),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詩中自稱少陵野老。我國我國文學史上偉大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現實主義詩人。著名作品有著名作品有茅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吏”“”“三別三別”。后人稱其為后人稱其為“詩詩圣圣”,著有,著有杜工杜工部集部集。第28頁/共88頁p背景資料背景資料安史之亂爆發后,安史叛軍攻下當時安史之亂爆發后,安史叛軍攻下當時的都城長安。作者帶著報國之心投奔的都城長安。作者帶著報國之心投奔唐肅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軍
26、所俘,唐肅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軍所俘,最終被留居在淪陷的都城長安。此詩最終被留居在淪陷的都城長安。此詩就是杜甫在長安時所作,詩人目睹祖就是杜甫在長安時所作,詩人目睹祖國如此破碎衰敗的景象,黯然神傷,國如此破碎衰敗的景象,黯然神傷,這首詩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這首詩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第29頁/共88頁l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l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l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l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第30頁/共88頁第31頁/共88頁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都城長安淪陷都城長安草木叢生句子翻譯:山河依舊存在,句子翻譯:山河依舊存在,京城已經淪陷,春天草木叢京城已經淪陷,春天草木叢
27、生,(鬧市已成荒苑)。生,(鬧市已成荒苑)。所見一個一個“破破”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深”字令人滿目凄然。突出人民離散無人整治字令人滿目凄然。突出人民離散無人整治的景象。體現詩人痛苦的心境,和他那憂的景象。體現詩人痛苦的心境,和他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國憂民的情懷。第32頁/共88頁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子翻譯:傷感國家句子翻譯:傷感國家動亂時局,熱淚飛濺動亂時局,熱淚飛濺花瓣,悲恨親人離散,花瓣,悲恨親人離散,鳥啼令人心亂。鳥啼令人心亂。所感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
28、鳥都為之落淚驚心。表達出亡國之悲、鳥都為之落淚驚心。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悲。離別之悲。第33頁/共88頁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火戰火值;相當值;相當句子翻譯:戰火焚燒連綿,句子翻譯:戰火焚燒連綿,整整數月不斷,家書可抵整整數月不斷,家書可抵萬金,欲得難上加難萬金,欲得難上加難。所盼“烽火連三月”,可見戰亂之久;“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千古名句千古名句第34頁/共88頁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抓;撓句子翻譯:早已滿頭白發,句子翻譯:早已滿頭白發,而今越撓越少,現在已經而今越撓越少,現在已經少的插不上簪子了。少的插不上簪子了。所思詩句中
29、的詩句中的“搔搔”字是對詩人想解字是對詩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細節描寫,傳神地表達愁而不得的細節描寫,傳神地表達了詩人內心難以排遣的憂國思家之了詩人內心難以排遣的憂國思家之情。情。第35頁/共88頁春望望盼所見所感所盼所思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春城敗象春城敗象飽含感嘆飽含感嘆心念親人心念親人充溢離情充溢離情感時感時恨別恨別憂國憂國思家思家第36頁/共88頁本詩通過描寫安史之亂中長安的本詩通過描寫安史之亂中長安的荒涼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家的荒涼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寧、向往感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寧、向往幸福的愿望。幸福的愿望。第37頁/共88頁1、頸聯除寫戰火愈燒愈熾,百姓慘遭殺
30、戮外,作者用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的強烈思念。抵萬金 妻子兒女2、你怎樣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一是觸景生情,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一是觸景生情,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墜淚驚心。二是移情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墜淚驚心。二是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于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亦驚心。第38頁/共88頁3、首聯中破、深字煉得極好,試分析其表達作用。 破破 字寫出觸目驚心之景色。字寫出觸目驚心之景色。 深深 字寫出令人字寫出令人滿目凄然之景。滿目凄然之景。4、賞析千古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火連續不斷,多么盼望
31、家中親人的消息,寫出戰火連續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引人共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鳴。鳴。5、國破山河在中破給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破破 字寫出國都長安淪陷,城池殘破,處處是字寫出國都長安淪陷,城池殘破,處處是斷壁殘垣、破磚碎瓦的破敗景象,使人觸目驚斷壁殘垣、破磚碎瓦的破敗景象,使人觸目驚心。心。第39頁/共88頁6、此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為一體,談談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首詩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已這首詩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已的感情。的感情。7、春望緊扣一個望字,感情細膩感人。望的內容是:;望中所
32、想的句子是:。表達了作者感傷心情的句子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第40頁/共88頁8、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示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含義:這一細節,含蓄無法梳髻插簪。含義: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第41頁/共88頁9 9、對詩句理解分析錯誤觀點的一項
33、、對詩句理解分析錯誤觀點的一項是(是( )。)。A A、首句寫望中所見,、首句寫望中所見, 草木深草木深 寫出了景寫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悅目。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悅目。B B、頷聯分寫,詩人融景生情,見了花鳥、頷聯分寫,詩人融景生情,見了花鳥反而墜淚驚心。反而墜淚驚心。C C、頸聯寫因戰火不斷隔絕久盼音信不至、頸聯寫因戰火不斷隔絕久盼音信不至時的迫切心情。時的迫切心情。D D、尾聯用一個細節寫詩人熱愛國家,眷、尾聯用一個細節寫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念家人的美好心情。A第42頁/共88頁第43頁/共88頁1、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詩意。2、提高欣賞古詩的魅力3、反復誦讀,感受,品味詩
34、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4、領悟作者寄托的愛國情懷第44頁/共88頁1、本詩作者為代詩人,字,因其詩作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世稱“”等,與、三人并稱唐代“三李”。唐李賀長吉詩鬼李白、李商隱第45頁/共88頁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于福昌縣昌谷。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幽冷濃艷、虛幻荒誕的獨特風格,在中唐詩壇上獨樹一幟。第46頁/共88頁雁門太守行雁門太守行李賀李賀 cu cu ln ln 黑云黑云/ /
35、壓城壓城/ /城欲城欲摧摧,甲光,甲光/ /向月向月/ /金金鱗鱗開。開。 jio yn zh jio yn zh 角角聲聲/ /滿天滿天/ /秋色里,塞上秋色里,塞上/ /燕脂燕脂/ /凝夜凝夜紫。紫。 jun zhng jun zhng 半半卷卷/ /紅旗紅旗/ /臨易水,霜臨易水,霜重重/ /鼓寒鼓寒/ /聲不聲不起。起。 xi xi 報君報君/ /黃金黃金/ /臺上意,提臺上意,提攜攜/ /玉龍玉龍/ /為君為君死。死。 第47頁/共88頁解題解題 標題中的“行行”是標明詩的體裁體裁,樂府的一種。一種沒有嚴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錢塘湖春行行中的“行”與雁門太守行的“行”不
36、一樣,前者是行走行走。第48頁/共88頁唐代中期,各地藩鎮擁兵自重,不服從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討伐,亦不能制止。河北諸鎮為禍尤烈。河北易水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祖孫三代擁兵割據39年之長。此詩寫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鎮之間的戰爭狀況。第49頁/共88頁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角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日落前的戰斗唐軍夜襲敵軍第50頁/共88頁第51頁/共88頁黑云壓城城欲摧,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甲光向月向月金鱗金鱗開開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翻譯:敵軍像烏云般的來勢兇猛,仿佛城墻也要被摧垮,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魚鱗般閃爍著金光?!昂?/p>
37、黑”:使氣氛沉重:使氣氛沉重“壓壓”:一字傳神,形象寫出敵軍人馬眾多,:一字傳神,形象寫出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的,守軍將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的,守軍將士處境的艱難。士處境的艱難。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勢。形容鎧甲閃光如金色魚鱗比喻和夸張第52頁/共88頁角聲角聲滿天秋色里,滿天秋色里,塞上塞上燕脂燕脂凝凝夜紫夜紫軍中所吹的號角長城一帶,這里泛指北方邊境凝聚及胭脂,這里指戰場上的血跡在深秋的季節中,遍地響起了軍號聲;夜色中,胭脂般鮮紅的凝結在塞上的大地,呈現出一片紫色。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描寫寒沉慘烈和從聽覺和
38、視覺兩方面描寫寒沉慘烈和戰地氣氛。戰地氣氛。第53頁/共88頁半卷紅旗半卷紅旗臨易水臨易水,霜重鼓寒,霜重鼓寒聲不起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響亮深夜里,部隊行進在易水岸邊,寒風卷動著紅旗,濃霜凍凝戰鼓,鼓聲越發低沉。紅旗紅旗“半卷半卷”是為乘夜偷襲敵營。是為乘夜偷襲敵營。戰鼓戰鼓“聲不起聲不起”寫寒冷至極。寫寒冷至極。從從側面側面寫出了將士們寫出了將士們不畏寒冷,不怕疲勞不畏寒冷,不怕疲勞和和連續作戰的精神連續作戰的精神,英勇殺敵的情景。,英勇殺敵的情景?!芭R易水”引用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的典故。借用典故第54頁/共88頁報君報君黃金臺黃金臺上意,上意,提攜提攜玉龍玉龍為君死。為君死。提起指寶劍
39、相傳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筑臺,曾置千金以招攬人才。為了報答君王的厚愛,我甘愿高舉寶劍戰死在疆場。借用典故借用典故點明主旨,抒寫將士們誓死報效朝廷點明主旨,抒寫將士們誓死報效朝廷的決心和愛國情懷。的決心和愛國情懷。第55頁/共88頁第56頁/共88頁雁門太守行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描繪邊關戰爭,歌頌了守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也表達了詩人立志報國的決心。第57頁/共88頁首聯:兵臨城下,嚴陣以待()頷聯:戰斗場面,悲壯慘烈()頸聯:視死如歸,壯懷激烈()尾聯:誓死殺敵,盡忠報國()夸張,比喻聽覺,視覺用典,側面用典,主旨第58頁/共88頁第59頁/共88頁雁門太守行
40、一詩中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而守城將士嚴陣以待,志氣還很旺盛的的詩句是:“詩鬼”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寫敵人兵臨城下,戰云籠罩,使人透不過氣來,而戰士整裝待發,士氣還很旺盛的詩句是: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描寫白天戒備森嚴,無比威嚴的詩句是:雁門太守行中運用比喻,夸張手法,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和城內將士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第60頁/共88頁5、雁門太守行一詩中分別從聲色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奇異的邊塞風光的詩句是:6、雁門太守行一詩中寫救援部
41、隊不畏寒夜濃霜,夜襲敵陣的詩句是:7、雁門太守行一詩中尾聯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決心的詩句是: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第61頁/共88頁赤壁赤壁杜牧杜牧第62頁/共88頁因晚年居長安南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杜樊川”,著有著有樊川文集樊川文集。尤以。尤以七言絕七言絕句句著稱。著稱。杜牧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隱。第63頁/共88頁赤赤 壁壁杜牧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春深鎖二喬。第64頁/共88
42、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詞語解釋】 戟:古代兵器。j銷:毀壞。將:拿起。jing認前朝:辯認出是前朝的遺物。周郎:吳國的年青將領周瑜。 銅雀:即銅雀臺。 二喬:喬公二女,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詩文解釋】一支折短的戟埋在泥沙里,雖然年代久遠但鐵沒有完全銷蝕。我拿起戟來磨光洗凈,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假如當年東風不給周瑜便利的條件,使周瑜火燒赤壁,打敗曹操。那么,大喬和小喬這兩個絕代美人,就會被曹操抓走鎖進銅雀臺。第65頁/共88頁2.2.赤壁赤壁開頭為什么從一把很不起眼開頭為什么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
43、作用? 這一片折戟與古代戰爭有這一片折戟與古代戰爭有聯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聯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史的詠嘆。 閱讀理解閱讀理解1.1.詩人對歷史的評價因何而發?詩人對歷史的評價因何而發?折戟沉沙鐵未折戟沉沙鐵未銷銷第66頁/共88頁3.3.詩人是怎樣評價赤壁之戰的?詩人是怎樣評價赤壁之戰的? 赤壁之戰周瑜的勝利,是借赤壁之戰周瑜的勝利,是借助東風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助東風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則就是相反的結果。詩人不以否則就是相反的結果。詩人不以成敗論英雄。成敗論英雄。第67頁/共88頁閱讀理解4.前后兩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內在聯系? 前前兩句是敘事,兩句是敘事,后
44、兩句是議論。由敘后兩句是議論。由敘事引發議論。事引發議論。第68頁/共88頁赤赤壁壁折戟沉沙鐵未銷,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春深鎖二喬。興感之由興感之由議論感慨議論感慨詠史詩詠史詩懷古傷今懷古傷今第69頁/共88頁1 1、題詠歷史重大題材,卻從一件沉埋江底、題詠歷史重大題材,卻從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銹跡斑斑的六百多年、銹跡斑斑的“折戟折戟”寫起。寫起。2 2、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二、杜牧的這首懷古詠史詩借題發揮,表現自己的政治感慨與識見。二、杜牧的這首懷古詠史詩借題發揮,表現自己的政
45、治感慨與識見。一、以小見大、構思巧妙:一、以小見大、構思巧妙: 借慨嘆周瑜因有東風之便取得成功,抒發借慨嘆周瑜因有東風之便取得成功,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討論兩個問題:討論兩個問題:第70頁/共88頁本詩寫了本詩寫了_,_,表現詩人表現詩人_。詩人由折戟引起的感慨詩人由折戟引起的感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抑郁不平之氣第71頁/共88頁赤壁中抒發歷史感慨,以小見大的句子是_。答: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中發揮想像,從反面落筆議論歷史,抒發感慨的詩句是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第72頁/共88頁漁家傲
46、(宋)李清照第73頁/共88頁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李清照的文學常識;體會作者在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復誦讀,進而感悟詞作主旨;結合內容賞析閱讀。 3、品味本詞豪放的藝術風格,感受詞人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第74頁/共88頁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漁家傲是詞牌名,這首詞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喻對南宋黑暗社會現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這首詞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詞風豪邁奔放,景象壯闊,氣勢磅礴。第75頁/共88頁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47、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第76頁/共88頁漁 家 傲 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解解 釋:釋:星河:銀河。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天語:天帝的話語。我報路長嗟日暮:路長,隱含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隱含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嗟:慨嘆。謾:徒,空。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吹取:吹得。三山:傳說中海上的三座仙山。第77頁/共88頁 詞大意: 天空連接著那象波浪一樣翻滾的云霞,這些云霞又是和晨霧連在一起,顯得曙色朦朧。而透過云霧遠遠望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輿情員工言論管理辦法
- 藥品藥效評價管理辦法
- 菏澤事業單位管理辦法
- 營運水果基地管理辦法
- 西安車位停車管理辦法
- 設備風險排查管理辦法
- 設立安全獎金管理辦法
- 財稅干貨公司管理辦法
- 賬款回收責任管理辦法
- 貨物貯藏運輸管理辦法
- 安徽青碩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公司適用法律法規標準清單2025年08月更新
- 2025年4月自考00077金融市場學試題
- 中意紙質文物脫酸技術應用與思考
- 國家開放大學機考答案 5個人與團隊管理2025-06-21
- 大慶師范學院《跳高》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廣元市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
- 中央民族大學強基校測面試題
- 幸福與健康課件
- 2025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5人教英語初中七年級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