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參觀實習報告_第1頁
宇通參觀實習報告_第2頁
宇通參觀實習報告_第3頁
宇通參觀實習報告_第4頁
宇通參觀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安大學實習報告學 院 汽車學院 專 業 車輛工程 班 號 22010901 學 號 2201090104 姓 名 張鵬 指導教師 李 耀 華 謝少博 張平 2013年 4月 1日 宇通汽車實習報告 公司簡介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宇通集團”)是以客車為核心,以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房地產為戰略業務,兼顧其他投資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總部位于鄭州市,其成員企業有鄭州宇通(上市公司)、蘭州宇通、猛獅客車、宇通重工、科林空調、集團零部件廠以及綠都置業等企業。2010年,宇通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85位,品牌價值以85.42億元連續第七年蟬聯中國客車行業品牌價值冠軍,領跑中國客車行業。在20

2、12年中銷售量超過奔馳,居世界第一。經過多年發展,宇通客車的企業綜合實力居國內同行業之首,并且形成了獨特的以“崇德、協同、鼎新”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員工為中心”經營管理理念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宇通文化宇通的價值觀:正于心、忠于事、敏于行、精于業宇通的事業目標:締造宇通品牌,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以客車為主業、適度多元化的產業集團。管理準則“高瞻遠矚”預見性地思考,并引領下級達成目標。“催人奮進”鼓勵員工主動的、不斷的為自身設定目標并全力以赴達成。“誨人不倦”對下級的個人成長和成功提供指導和幫助。“廣開言路”鼓勵開放的溝通。“知人善用”對管理團隊充分信

3、任并有效授權。實習安排根據學校安排,我們于2013年3月17日至3月22日開展了為期四天半的參觀實習,生產實習作為課堂外的延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次實習以參觀實習為主,實習是學習工科專業的一項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旨在開拓我們的視野,增強專業意識,鞏固和理解專業課程。學生通過生產實習走出學校,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拓寬視野,更好的指導理論課的學習,因而其意義是非常之大的!實習目的1. 獲得與專業有關知識技能,接受實習單位文化熏陶,了解公司管理模式,讓自己理論知識更加扎實,專業技能 更加過硬,更加善于理論聯系實際

4、。并通過撰寫實習報告,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2. 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正確的就業觀,強化勞動觀念和紀律觀念。鍛煉艱苦奮斗的精神,踏踏實實的工作 態度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培養勞動意識和職業素質。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待人接物,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實踐中了解社會,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習內容及過程:沖壓工藝 焊裝工藝 涂裝工藝 整裝工藝 高檔車參觀一 安裝前檢查車架由行車吊到支撐凳上,開始檢查工序。檢查的內容:車架左、右縱梁上、下翼面應在同一平面內,目測無翹曲、彎扭現象,翼面縱向直線度公差為3mm;檢查車架腹面目測不歪斜,縱向直線度公差為3mm;檢查車架

5、斷面尺寸偏差,符合設計要求;車架端面不得出現平行四邊形現象;檢查發動機懸置孔尺寸,發動機前懸置支架孔與后懸固定孔之間對角線不大于3mm,直線距離不大于2mm。二. 備料。前段車架:拖車購,減震器銷支架,連接板等。后段車架:連接板,減震器銷支架墊板等。三. 安裝。在螺栓和螺母結合處均勻涂覆樂泰271鎖固膠(2-4滴)。按圖紙進行裝配。四緊固。螺栓螺母先用風扳預緊,然后用定扭矩扳手緊固到規定力矩。M12螺栓預緊力矩120N.M,M14的螺栓預緊力矩為180N.M,M16的螺栓預緊力矩為270N.M,所用彈墊開口不得大于2mm.五復檢,并簽字確認。附件組附件組主要生產上中段桁架,貨倉底架,邊橫梁工作

6、過程如下:1. 將型材放進主梁胎具,各型材緊靠定位塊,不得有間隙。2. 將橫梁型材放進胎具,注意型材上焊縫朝向側面,將管路支架放進胎具進行定位。3. 點焊定位各型材和管路支架,焊所有立焊焊縫,再焊上平面橫焊縫,打磨焊縫,無焊渣。4. 焊管路支架和水暖鋼筋。5. 將上桁架總成從胎具吊出,并用龍門吊車吊出翻轉,放平。6. 補焊橫焊縫,補焊管路、線束、水暖圓鋼或支架,打磨各焊縫,無焊渣。三段式車架組焊 這是宇通的關鍵工序,前、后段車架和上中段桁架組焊成三段式底盤,生產過程如下:1. 吊分裝好的倉體底架總成、前后段車架總成到胎具上,將板簧固定端板簧支架銷孔對準U型定位塊,插4個定位銷到板簧支架銷孔和定

7、位塊U型槽內。2. 反變形。在三段式組焊胎具最后一個支撐點處定位平面上增加墊板,把車架后段定位點往上抬高一個尺寸,尺寸視車型而定。3. 將前后段車架用胎具上絲杠押緊和C型夾夾緊。4. 將對應的上桁架吊到胎具上并按圖紙要求點焊定位、校正。5. 將倉體底架及立柱、斜撐按圖紙要求位置和高度點焊。6. 上桁架焊接即連接板和主梁的焊接,要求塞焊焊縫飽滿沒有焊接缺陷。7. 倉體型材及倉體兩端立柱焊接,所有型材焊接處均采用混合氣體保護焊焊接,所有型材采用四周焊(焊縫接口應躲過型材原角),焊縫應無虛焊、假焊、未焊透、焊穿、氣孔、咬邊等現象。外觀質量上焊縫飽滿、平整、無遺留渣、刺。焊后清除焊渣、毛刺、飛濺,并修

8、整焊縫。8. 倉體兩側邊橫梁焊接,按產品圖紙尺寸點焊固定兩側邊橫梁:兩側支架點焊前需從上下、左右兩個面進行校正,然后點焊并進行焊接。倉體不平可以用錘或火焰燒烤校正。倉體上平面焊縫需要打磨,對倉體加強板進行補焊,倉體底面的加強板和型材焊接為通焊,焊角大于或等于5mm.9. 其他零件焊接,主要包括減震器上支架焊接,減震器銷焊接,支撐梁焊接,牛腿焊接。焊后要求所有尺寸符合圖紙要求。10. 將車架吊出胎具,放到支撐凳上,焊接倉體蒙皮。先焊立封板,后焊倉體封板,搭接方式按圖紙要求。11. 涂密封膠。打膠位置:倉體立封板周圍和倉體底板橫焊縫。一般有如下位置:管路封板與其固定型材間接縫,管路封板與倉體封板處

9、立蒙皮、倉體封板處立蒙皮與加強板間接縫,倉體封板處立蒙皮與倉體立柱見接縫,倉體側蒙皮與加強板或縱梁間接縫。涂膠規范:等待焊縫冷卻后,若底材為渡鋅板,先用擦拭布將焊縫內的灰塵、焊渣清除干凈,自然晾干。若底材為普通鋼板,則涂膠在干燥的底漆表面進行,涂膠前要求將預涂部位表面的灰塵清除干凈。然后根據接縫的寬窄程度,把塑料管口開成(30-45)度大小不等的橢圓形斜口,用手動膠槍在上述接縫處涂膠,涂上的膠寬比接縫寬(3-10)mm,要使密封膠完全蓋住接縫,然后用刮刀刮平。檢查方法:從管路封板向下觀察,所有封板或蒙皮(含加強板)與骨架型材之間接縫沒有漏打、斷打膠現象,膠厚度、寬度、膠型符合上述工藝規定,各密

10、封板安裝平順,與倉體接縫均勻,保證密封(一定要形成封閉的環)。12. 用行車翻轉車架,對前段工序沒有焊接的焊縫進行補焊。13. 補膠并打磨修整各焊縫。實習心得 通過在宇通客車公司的短暫實習學習,我真的收獲頗豐。首先,我有機會近距離的去走近汽車生產線,去親眼看一看汽車是怎么一步一步造出來的。而且在參觀的同時我不僅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了溫習,而且也對學習中存在的困惑進行了提問和解決,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東西。其次,宇通集團的很多生產細節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廠區行走時一定要靠右行。記得一次我們在實習期間走反了,當即就有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糾正。這一方面可以避免生產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又體

11、現了宇通對普通員工安全的重視。 最后,在實習過程中我充分了解了當代機械工業的發展概況,生產目的、生產程序及產品供求情況,機械產品生產方法和技術路線的選擇,工藝條件的確定以及流程的編制原則,機械產品的質量標準、技術規格、包裝和使用要求。在企業員工的指導下,見習生產流程及技術設計環節,鍛煉自己觀察能力及知識運用能力。另外,社會工作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實習過程中,我們不僅從企業職工身上學到了知識和技能,更使我們學會了企業中科學的管理方式和他們的敬業精神。感到了生活的充實和學習的快樂,以及獲得知識的滿足。真正的接觸了社會,使我們消除了走向社會的恐懼心里,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社會。同時,也使我們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了解了當前社會大學生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促使自己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這4天半里的實習,有輔導老師,工廠工程師的講解、自己的努力,自感收益不小。這次實習把我從學校純理論學習中拉到了實踐中學習的環境。在參觀了宇通后還有一些對宇通的感悟,宇通目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