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癱痿)良方_第1頁
中風(癱痿)良方_第2頁
中風(癱痿)良方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風(癱痿)良方 -補陽還五湯 (網摘 )方源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 卷下癱痿論。組成黃芪生,四兩125g;當歸尾二錢3g;赤芍一錢半5g;地龍一錢 3g;川芎一錢3g;紅花一錢3g;桃仁一錢3g。用法水煎服。功效補氣活血通絡。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 不禁,舌黯淡,苔白,脈緩。方解君藥 -生黃芪:重用,大補脾胃之元氣,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臣藥-當歸尾:長于活血,兼能養血,因而有化瘀而不傷血之妙。佐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配伍特點 -大量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配,氣旺則血行,活血而又不傷 正,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運用1 本

2、方是體現王清任所創氣虛血瘀理論的代表方劑。常用于中風后的治 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脈緩或脈細無力為證治要點。2常用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 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加減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 3 克,服四五劑后去之;如已病三兩個月, 前醫遵古方用寒涼藥過多,加附子 1215克;如用散風藥過多,加黨參1015 克。實驗研究(1) 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風患者血液處于 "粘、濃、凝、聚 "的傾向,運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內 環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反應,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 循環,促進側枝循環。xx中醫雜志1986(3

3、) : 110(2) 對心、腦血管系統的藥理作用1. 補陽還五湯靜脈注射,有緩慢、持久的降壓作用,對麻醉家兔能顯著地增 強心肌收縮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張力時間指數顯著降低,心肌營養性 血流量明顯增加。中藥通報 1987(2) : 512. 補陽還五湯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腦組織 ET-1 基因表達的影響采用線栓法制成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并用地高辛精標記 ET-1基因進行原位雜交。 結果補陽還五湯治療組缺血再灌注側皮層及尾狀核ET-1 基因表達顯著低于生理鹽水對照組(P0.05),兩組大鼠缺血再灌注側皮層和尾狀核ET-1基因表達均顯著高于健側相應腦區(P0.05, P0.01)。腦缺血

4、再灌注可以誘導腦組織 ET-1基因的異 常表達,從而進一步加重腦損傷,補陽還五湯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調腦缺血誘導的ET-1基因的表達,可能是其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作用機制之一。3. 補陽還五湯對脊髓損傷( SC)I 模型大鼠脊髓組織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PAFR) mRNA表達的影響選用SPF級Wista大鼠,隨機分為4組:正常組、模型組、補陽還五湯組、金納多組;采用 Allen '法復制中度SCI 模型,造模成功后觀察 1 周;連續給藥 2周后,取各組脊髓組織,采用實時逆 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檢測各組脊髓組織PAFR mRNA表達水平。 結果模型組大鼠脊髓組織PAF-R mR

5、NA表達顯著降低(P0. 01);補陽還五湯組及金納多組均可抑制脊髓組織PAF-R mRNA表達,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P0. 01 ),而兩給藥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 05)。補陽還五湯對損傷脊髓的保護作用可能與其能減少PAF-R數目,抑制PAF-R活性,從而阻斷PAF發揮損傷效應有關。(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補陽還五湯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提高單核巨噬細 胞吞噬功能,從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理學基礎。陜西中 醫 1 986( 1 0): 466使用注意1 )本方證是由于氣虛血瘀所致,以正氣虧虛為主,原書稱為 因虛致瘀 ', 故生黃芪

6、用量宜重(可從3060g開始,效果不顯,再逐漸增加),祛瘀藥宜 輕。2)使用時,以病人清醒,體溫正常,出血停止,脈緩弱者為宜。3)使用本方,需久服緩治,療效方顯。愈后還應繼續服用一段時間,以鞏 固療效,防止復發。4)高血壓患者可用,但正氣未虛者慎用,陰虛陽亢,或陰虛血熱,或風, 火,痰,濕等余邪未盡者,均忌用。方歌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一書。由黃芪、赤芍、川芎、當歸、地龍、桃仁、紅花七藥組成。方中重用黃芪補氣,與活血化瘀藥配伍, 功在益氣活血,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筆者根據其益氣活血通絡功效,廣泛用 于臨床難治之癥,常

7、獲良效,舉隅如下。1 腦血管病后遺癥XX,男,55 歲。患者因腦血栓住院搶救治療后,右側肢體癱瘓不用。語言謇澀,胸悶不 適,喉間痰聲漉漉,伴關節腫痛,舌苔薄膩邊有紫斑,脈弦滑。此乃氣虛不能 運行血液,痰瘀阻于脈絡,擬補陽還五湯合開竅化痰。黃芪60g,當歸5g,赤芍10g,紅花5g,桃仁6g,川芎8g。地龍10g,牛膝10g,川菖6g,膽星10g,丹參15g。經上藥加減進治 30 劑,下肢已恢復功能,能親自步行至門診治療。上肢雖 能活動,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語也已正常。按:中風后遺,有虛有實,本例患者形體較豐腴,胸悶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搶 救,元氣已損,因而辨證氣虛痰瘀阻絡成立,故在益氣活血之中配以

8、化痰開竅 通絡,改善局部循環,恢復血液流動及血管壁彈性,使偏廢之肢體恢復較快。本方運用時應注意黃芪之用量大而當歸輕。2 麻痹性震顫xx,男,70 歲。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診時四肢麻木,震顫不止,雖能站立,但不能開步, 上肢抖動致不能持物。伴眩暈,神倦,氣短懶言,心煩,夜臥不安。舌紅少苔邊紫,脈弦細。證屬氣虛血瘀,風動絡阻,治當益氣活血化瘀定振,擬補陽還 五湯加育陰祛風。黃芪50g,赤芍10g,當歸6g,紅花6g,桃仁6g,川芎6g。地龍10g,蜈蚣2條,棗仁10g,石斛15g,鉤藤20g,僵蠶10g。上藥服 1 5劑,震顫大減,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漸正常。按:麻痹性震顫也屬中醫 “中風 ”范圍。

9、證治準繩謂:“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 ”本病其本氣虛血瘀,其標在 肝。氣虛血阻,肝陰失養,腦海失養,顫振作矣。故用益氣活血平肝熄風而獲 效。3 蛋白尿xx,女,30 歲。患者慢性腎炎史,水腫、蛋白尿反復難愈,而轉中醫治療。診時見下肢浮 腫,眩暈,神倦,氣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濁,舌淡苔薄邊微紫,脈 細數,尿常規檢查見蛋白 +,管型細胞 +,證屬氣虛精衰,運化失職,治當補 氣活血,益精利水,擬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g,當歸6g,白芍10g,地龍10g,紅花5g,桃仁5g。川芎6g,女 貞15g,苡米20g,豬苓15g,茯苓10g,澤瀉10g丹參15g。上藥加減進治一個月,水

10、腫盡消,尿檢蛋白、管型已正常。終以金匱腎氣 丸固本,隨訪一年未復發。按:慢性腎炎是欠病入絡,腎氣衰微,瘀血阻滯,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因 而患者長期蛋白難以消退,以微循環障礙理論指導,運用補陽還五湯一面大量 補氣,增強細胞免疫和增加抗體形成。而活血化瘀則能改變血流粘滯度,疏通 腎毛細血管,抑制腎炎發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4 眩暈(頸椎病 )XX,男,75 歲。患者因頸椎病退行性病變而眩暈反復難愈。就診時見眩暈如坐舟車,上肢 麻痛,時有失眠,神疲,惡心,生痰,舌苔薄邊有瘀紫,氣虛血瘀而使脈絡受 阻,清陽不升,擬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芪30g,赤芍10g,當歸6g,紅花5g,桃仁5g,川芎6g。地龍

11、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上藥加減服用 20 劑,眩暈未見發作。按:“無虛不能作眩 ”,頸椎退行性病變之眩暈多發于老年者,蘭時腎氣衰,脈 道不暢,血液不能上奉于腦,致腦失濡養而成眩。故用補陽還五湯益諸臟之 氣,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而收滿意療效。5 聲帶結節xx,女,25 歲。患者從事聲樂工作,每當歌唱頻繁時即聲音嘶啞,經多方治療未見顯效。 聲音嘶啞時輕時重,咽干口燥,伴眩暈,身酸,偶有生痰,月事不調,舌淡少 苔,脈弦細。經省某醫院檢查確診為聲帶結節,中醫診為氣虛血瘀,脈絡不 利,上結咽喉,治宜益氣活血,化瘀利咽。黃芪30g,當歸6g,赤芍10g,丹

12、參15g,地龍10g,桃仁6g。紅花5g,麥冬10g,千張紙10g,桔梗10g,僵蠶10g,甘草5g。上藥治療半個月,聲音正常,并能登臺演唱,未見嘶啞出現。按:素體虛弱,長期高歌,暗耗氣血,血液運行不利,脈絡血瘀,治療當用益 氣化瘀,通絡散結,余悟補陽還五湯可治中風之失語,故也可用于結節性之聲 嘶。果獲效。臨床上難治之證,總是患病時間長,纏綿難愈,勢必久而耗氣,氣虛則血 瘀,因而應用補陽還五湯,藥證相符而獲效。但使用本方時應注意辨證準確, 如屬病實則非本方所宜。%補陽還五湯在治療傷筋病的應用頸椎病:黃芪 4080克歸尾 15克川芎 10克赤芍 12克白芍 12克地龍 12克丹參 15 克菟絲子

13、 10 克葛根 10克甘草 6 克服三劑后黃芪改用 80克。共服 15劑,眩暈消失。頸轉 自如!肩周炎:黃芪 50克川芎 10克赤芍 12克當歸尾 15 克地龍 12 克姜黃 12克羌活 10克 各根 12 克雞矢藤 20克寄生 10克桂枝 10克桑枝 10克 15劑痊愈!椎間盤脫出黃芪 60克川芎 10克當歸 15克赤芍 12 克地龍 12克桃仁 6克紅 花 10 克澤瀉 20 克防己12xx白術10xx茯苓15xx甘草6xx45xx 痊愈!*xx活用水蛭治腦血管病楊牧祥為河北醫科大學教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 師,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中醫。他從醫執教近五十載,臨床經驗豐富,

14、辨證用 藥獨特,筆者現將其運用生水蛭治療腦血管病簡介如下。腦動脈硬化癥、腦出血、動脈硬化性腦梗死、腦萎縮等是腦血管病的常見 病,更是老年人的多發病。中醫學將上述腦血管病分別歸屬于眩暈、呆病、中 風(中臟、中絡 )。雖癥狀不同,名稱各異,究其病理不外肝腎陰虛,以致肝陽上 亢或化風,痰血互結,瘀阻腦絡。尤其是瘀血阻滯是整個病理機制的終端結 果。無論是缺血性腦血管病,還是出血性腦血管病,兩者皆因血運受阻,瘀血 阻于腦絡所致。只因病者體質、性別、年齡、發病時間、誘因等不同,致病各 有深淺。但皆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故治療當以標本兼顧,補益肝腎顧其 本,活血化瘀通絡治其標,臨床時還須注意據證將平肝熄

15、風、祛痰開竅、醒腦 益智等治法寓于其中。病案1: XX,男,54歲。1997 年 5 月初診。頭暈 6 年,加重 3 日,伴頭痛、耳鳴、失眠多夢、腰膝 酸軟,舌淡紅有瘀斑,少苔,脈弦細。血壓。血脂:膽固醇7.3mmol/L ,甘油三酯2.8mmol/L。腦血流圖示:腦動脈粥樣硬化。證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脈絡瘀滯。治宜滋水涵木, 平肝潛陽,活血通絡。自擬眩暈方加減:天麻10g,鉤藤(后下)15g,刺蒺藜15g,女貞子15g,決明子15g,旱蓮草 15g,夏枯草15g,益母草15g,丹參15g,虎杖15g,地龍10g,桑寄生15g, 杜仲10g,懷牛膝15g。水煎分2次溫服,日1齊嘰服藥7劑,諸

16、癥遞減,但時 有反復,舌質仍有較明顯的紫斑。此乃活血化瘀藥力不足之故,遂于原方中加 用生水蛭,將水蛭研成細粉并裝入膠囊,以湯藥送服,每次3g,每日2次。如此連續服藥 20 劑,諸癥悉除,血壓:。血脂:膽固醇6.0mmol/L,甘油三酯1.2mmol/L。隨訪1年,未見復發。病案2: xx,男,63歲。1997年 6月初診。罹患高血壓、腦動脈硬化 18年,因情緒激動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左側肢體偏癱、語言謇澀。在某醫院CT檢查示:右側腦實質內有一 1.6cmx 2.7cm勺血腫。確診為腦出血。經對癥處理,雖生命得救,但左半身不遂已達 2 月,伴眩暈欲仆、口角流 涎、語言謇澀,口舌斜、舌

17、體強硬,舌色紫黯,脈弦。查:頸無抵抗,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左側上下肢肌力I級,血壓:。證屬肝腎虧虛,脈絡瘀滯。治宜滋補肝腎,化瘀通絡。處方:枸杞子15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桑寄生15g,杜仲10g,懷牛膝 15g,當歸15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0g,紅花10g,雞血藤15g,地龍 log。水煎分2次溫服,日1齊嘰另配生水蛭粉,裝入膠囊,以湯藥送服,每次 5g,每日2次。經連續治療20日,患者語言清晰,口舌不斜,上肢肌力 皿級, 下肢肌力W級。守原方繼續治療月余,肢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復查CT示:顱內血腫已完全吸收,血壓:收縮壓 130140mmHg,舒張壓 8090mm

18、Hg。上述病例中,楊牧祥以生水蛭啟沉疴而祛宿疾,屢獲奇效。他認為,腦血 管病有較長勺病理過程,成疾后,祛瘀血非運用生水蛭活血逐瘀、搜剔絡瘀而 不效。水蛭,味苦咸腥,功擅破瘀散結。古今本草專著多謂其性峻猛,而且有毒,囑之慎用,故世人多畏之不用或用量輕微,入煎劑36g,研末服1.53g,且經焙炙后方可使用,意在去其毒性和減其峻猛之性,以防傷正。殊不知,水 蛭經焙炙后功效大減,加之用量輕微,實難發揮其活血逐瘀勺功效。張仲景之抵擋丸水蛭用至 20枚,大黃蟲丸水蛭用至 100枚。近代名醫張錫純亦擅用水蛭治療婦人癥瘕積聚、瘀血內停等證,張錫純之 理沖丸以水蛭為君藥 ;理沖湯證中,瘀血堅甚者加生水蛭,并贊水

19、蛭 “破瘀血而不 傷新血 ”。因此,楊牧祥治療腦血管病強調水蛭宜生用,研粉末服,每日用量可 達36g,并經多年臨床實踐體會,水蛭藥性平和,祛瘀之力甚宏,未見不良反 應。據現代藥理研究,水蛭含水蛭素,有抗凝血、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 等作用。鮮品含水蛭素較多,而炙水蛭中水蛭素多被破壞。因此,炙水蛭之效 遠不如生水蛭佳。但因水蛭腥味較大,入煎劑易致人惡心嘔吐,為使患者免受 服藥之苦,導師醫囑將生水蛭研成細粉,分裝膠囊,用湯藥送服,以除其腥味 之弊。 *我常用的腦血栓方子生地 20熟地20何首烏 20巴戟天 20黃芪50川芎15石菖蒲 15葛根40丹 參30地龍 20土鱉蟲 20益母草 60白僵蠶

20、 20膽南星 10全蝎 2蜈蚣2【以克為 單位】方中生地,熟地,何首烏補肝腎陰,腦虛以陽為榮,故加巴戟天溫陽,黃 芪補氣助血行,川芎行氣血,祛頭風,葛根升清陽(此藥改善腦血循環效佳) 丹參,地龍,土鱉蟲,益母草活血化瘀,白僵蠶,膽南星,石菖蒲化痰濁,石 菖蒲又能開竅,全蝎,蜈蚣通經絡,散瘀結。此方用了補陽還五湯的精髓,但補陽還五湯缺乏滋陰成分,因本病肝腎陰 虛為本,故添加了滋補肝腎之品。方中活血偏重,易傷陰血,但有何首烏補陰 血藥來預防,補肝腎之品過于滋膩,但有川芎,石菖蒲來調節,它們之間相互 利用,每種藥的弊端都被控制,而療效卻被協同增強,用于臨床,每每獲效。語言不利可加桔梗,遠志,郁金,口

21、眼歪斜加白附子,偏癱拘攣加木瓜, 白芍,偏癱痿軟加桂枝,鹿角膠,馬錢子。等等。左癱重用活血,右癱重用滌 痰。上方蟲類藥不可久服,待癥狀穩定后去之,以赤芍,當歸,雞血藤代替*生黃芪15克紅花9克地龍干12克丹參15克桃仁9克川芎9克赤芍12克加減法1 、血壓偏高:加豨薟草 30xx。2、口眼歪斜: 加全蝎、蜈蚣等分(研末),一日二次,每次 2.1xx,或沖入煎劑中服。3、肢體 xx:加制南星9xx、制半夏9xx、xx9xx。4、肢體拘攣: 加水蛭、全蝎等分(研粉,一日二次,每次2.1 3xx)。5、xx明顯:加生地 15xx, xx10xx。6、xx 明顯:加仙靈脾12xx、熟附片9xx (先煎

22、)。血腦血栓藥方*一號方:藥物組成:鉤藤15g30g石決明30g生石膏30g瓜婁30g 生軍10g川芎15g紅花15g 土蟲10g桃仁10g適應證:腦血栓急性期, xx 初起。血壓偏高 (超過毫米汞柱 )。半身不遂、口渴、舌強、語蹇、頭暈、頭痛、煩燥或嗜睡、大 便秘結、舌紅、苔黃厚、脈弦數有力。隨證加減:1有意識障礙者,加羚羊角粉1.55g(沖)并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每次 一丸,日二次。2. 舌紅苔少干者,去石膏、瓜婁、生軍,加生地20g 玄參 15g 白芍 10g。3. 大便秘結用番瀉葉 10g 泡水飲。4痰多、失語、苔膩者,加菖莆10g郁金10g竹瀝30g(沖)天竺黃10g。二號 方:藥

23、物組成:黃芪 15g 30g 紅花 10g 15g 川芎 10g 15g赤芍10g當歸15g挑仁10g 土蟲10g適應證:腦血栓恢復期,血壓和顱內壓不高,偏癱,肢體稍有動意或肌張力較前增 強,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或舌質胖嫩,脈弦緩無力,腑行通暢。隨證加減:1大便干者,xx與生寫10g。2舌強語xx,加菖莆10g郁金10g。3. 舌胖嫩加仙靈脾 15gxx15g。4偏癱,肢體久不恢復,酌加山甲9g水蛭6g沖服。三號方:藥物組成:生地25g山萸10g山藥10g麥冬10g石斛12g牛夕10g巴戟15g叢蓉15g菖卜10g志肉10g肉桂3g黃芪30g川芎6g全蝎3g6g適應證:腦血栓后遺癥,或伴腦軟化

24、患者,癥見意識朦朧,或癡呆健忘,舌強語 蹇,肢體不遂,眩暈,大小便失禁,舌紅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潤,脈況細弱, 或虛大無力。加減同前,均為水煎服。*半身不遂百治百效!印尼血竭 50 克、全蝎、地龍、土鱉蟲、人參、桂枝、藏紅花各 40 克、乳 香、沒藥各 20克、川牛膝 80克,制川烏 400克,共 11 味研磨成粉,用水泛 丸、只需每天 2 次、每次 2 丸,手腳麻木 30 天就能緩解,半身不遂百天即可痊 愈!這是在洛陽龍門石窟發現的唐時古方。經現代醫學臨床證實:該方內修神經,外壯筋骨,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半身不遂,手腳麻木,誰 用誰好,百治百效!*治療白血病的中藥方:黃芪 3 錢,歸尾 2 錢,赤芍 1 錢半,川穹一錢半,地龍一錢,桃仁一錢,紅花一錢,加 3 碗水煎到 1 一碗,(渣 2 碗煎到八 分),連服 20 到 30 劑,此方(補陽還五湯)已經救治百數人另方 :桂枝 27克白芍 27克甘草 18克鮮生姜 27 克(切)大棗 12 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