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安然公司案例看企業倫理_第1頁
從美國安然公司案例看企業倫理_第2頁
從美國安然公司案例看企業倫理_第3頁
從美國安然公司案例看企業倫理_第4頁
從美國安然公司案例看企業倫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財經政法大學MBA學院 考試論文姓名:學號: 班級: 成績: 課程名稱: 論文題目: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安然公司財務欺詐丑聞之企業倫理分析安然公司財務欺詐丑聞之企業倫理分析 企業倫理(business ethics)也稱商業倫理,是指蘊含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及生活中的倫理關系、倫理意識、倫理準則與倫理活動的總和。它表明的是一個企業為什么要存在,將會以什么方式和途徑來體現和實現存在。企業倫理觀反映的是企業“善與惡”的價值判斷,是企業價值觀的核心。一個企業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只有重視和加強企業的倫理建設,嚴格遵循企業的倫理規范,才能真正達到經營管理的理想境界,使企業具有強勁的競爭力。當

2、前,由于各種機制的缺陷以及市場規則的不健全,引起了市場經濟秩序上的諸多混亂,經濟領域中出現的假冒偽劣、偷逃稅款、不講信用等種種反倫理行為不僅影響了企業聲譽、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使社會秩序混亂、社會倫理道德水平下降,因此,正視企業倫理問題,加快企業倫理建設已迫在眉睫。 企業倫理的功能及作用 企業倫理道德以其特有的社會功能對企業發展施以影響。在企業內部,倫理道德規范作為一種校正人們行為及人際關系的軟約束,它有助于企業確立整體價值觀和發揚企業精神,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群體行為合理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在企業外部,企業倫理是企業立足

3、社會的保證。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履行社會的義務和完成社會的使命,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1、導向功能。企業倫理是企業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在社會上、市場上的角色、功能、責任、義務所不可缺少的,可以為企業正確處理它和社會、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提供正確的指導原則。企業只有使自己的求利行為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社會整體利益、可持續發展等價值取向,即以倫理為決策導向,才能在決策過程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進而獲得管理的成功。 2、凝聚功能。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主要由管理者的道德素質決定,它能產生威信,使管理者贏得員工的信任,有助于二者之間的溝通,它能產生感染力和號召力,

4、使員工產生一種歸屬感、安全感、責任感,并進一步轉化為對企業的忠誠,產生強大的內聚力。企業倫理能幫助管理者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擴大人格魅力的影響力,消除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親和二者的關系,使管理決策得到積極響應,取得良好的管理績效。 3、規范功能。倫理的自律性表現為:它能在企業中造就一種良好的氛圍,成為員工的自覺信仰,會以“理應如此”的無形的精神尺度來衡量自己的行動,達到自我評價、自我規范的功效。 4、激勵功能。企業倫理能給全體員工提供一種強有力的精神激發力,從而使他們的心理和行為都保持著高昂的狀態。管理者運用倫理手段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5、。 5、有助于企業享有良好的商譽,提高其社會地位。企業的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兩大類,綜觀國內外,著名企業的無形資產都遠遠大于有形資產,從一定意義上說,無形資產的大小決定一個現代企業的價值,企業倫理就是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商譽又是無形資產中的關鍵因素。企業商譽是一個企業獲得社會公眾信任和贊美的程度,它己越來越成為企業贏得現代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商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下面我們就“美國安然公司事件來”來具體分析企業倫理相關知識。 安然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國的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類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安然擁有約21000名雇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

6、,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公司連續六年被財富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然而正是這個擁有上千億資產的公司卻在2002年在幾周內破產,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丑聞震驚世界。在被卷入一系列會計欺詐丑聞之后,安然和其聘請的會計事務所“安達信”面臨世上規模最大的破產深淵。安然歐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請破產,美國本部于2日后同樣申請破產保護。 “安然”已經成為公司欺詐以及墮落的象征。這一事件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安然公司前首席會計師Richard Causey,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思·萊和前首席執行官杰弗里·斯基林,前C

7、FO Richard Causey,安然公司前投資公關部經理葆拉·里克爾等人遭到各項罪名起訴。以前與安然有染的機構也被殃及,為安然服務的著名五大國際會計事務所之一安達信被訴妨礙司法公正,并因此倒閉。更由此引出另一電信巨頭世通(Worldcom, 世界通訊)公司的丑聞,隨后世通公司宣告破產,取代安然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倒閉案。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向安然破產的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安然事件導致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臺灣譯沙賓法案)的產生,該法案被視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證券法最重要的修改。隨著安然的破產,公司員工的養老金計劃

8、成了一個問題,為此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已經啟動了一項拯救計劃。最終的破產計劃于2003年開始付諸實施,涉及從安然剝離出三個新的獨立公司:CrossCountry Energy L.L.C., 、 Prisma Energy International Inc和Portland General Electric。公司的剩余資產將被拍賣。從安然公司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安然公司為了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不惜采取財務造假、商業賄賂、欺詐等非法途徑坑害投資者,為少數人牟利。這不僅觸犯了美國法律,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傷害了安然員工和股東的利益,更違背了一個企業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倫理。從安然的操作手法上看,主

9、要違背了一下幾方面的企業倫理:1. 企業與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倫理。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競爭應當是自由,透明和公平的。企業依靠自身的技術、管理等要素提升生產效率獲得競爭優勢。而安然去卻采取了財務作假、欺詐等不平等競爭方式,破壞了市場游戲規則,擾亂了市場秩序,違背了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倫理。2. 企業與股東之間的股東倫理。企業最根本的責任是追求利潤,因此企業必須積極經營、謀求更多利潤,借以創造股東更多的權益。然后安然的造假最終將企業拖入破產深淵,使股東的權益受到極大損害,完全違背股東倫理。3. 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資倫理。勞資雙方簽訂合同,互信互助共同創造價值,也分享價值成果,形成和諧的勞資關系。然后安然公司

10、高層為了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采取非法手段,最終走向破產,公司員工的養老金無法保障。這極大地違背了勞資倫理,侵害了員工權益。 4.企業與社會間的社會責任。企業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運作。企業的各種資源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因而企業應當重視社會公益,提昇企業形象。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安然公司不僅向社會提供各類產品和服務,也同時承擔著樹立一個健康正面、奉公守法企業形象的責任。而安然的造假欺詐等行為使其成為墮落象征,也損害了其他美國企業的信用與形象,完全違背了其應當遵守的社會倫理。 5.企業與政府間的政商倫理。政府的政策需要企業界的配合與支持,企業體必須不但

11、要遵守政府相關的法規,更要響應與配合政府的政策。而安然的造假行為完全違背了美國政府的政策及法律,也即違背了政商倫理,必然會受到法律制裁。 安然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是難以估量的,這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更體現在社會道德和倫理方面。除了股東、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承受了大量經濟損失,美國企業的信用遭到廣泛質疑,安然及其所代表的違背倫理的墮落企業文化更是極大地沖擊了整個美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界、法律界、文化界。一場關于企業倫理的反思和討論在全世界開展開來,而“企業倫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建設企業倫理”“企業倫理與法律如何共存”等話題成為重點。 對于正在蓬勃發展中的中國企業而言,企業倫理的建設雖然還是一個新課題,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認識到企業倫理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習西方企業的經驗,積極嘗試和摸索,是當前中國企業力所能及之事。我們也堅信,健康完善的倫理建設可以幫助企業建設更先進的企業文化,從而提高企業的軟性競爭力。配以外部健全的法律體系,合力打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經濟環境,促進企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