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一自然地理提綱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 考點一 天體1.分類: 、 、 、 、 。2.天體系統:(1)含義:運動中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2)排序: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 其它行星系 考點二 太陽系1.太陽系的八大行星:(1)由近到遠,依次為 、 、 、 、 、 、 、 。(2)在 和 之間有 。(隕石地帶)(3)行星的共同特征: 、 、 。(4)從結構大小上來看,可以把 、 、 和 看作 ;把 、 看作 ;把 和 看作 。 考點三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很安全; 2.地球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3.地球具有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條件; 4.地球上有液
2、態水。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考點一 為地球提供能源1.含義:太陽是一個巨大熾熱的氣體球,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表面溫度約為 K。太陽源源不斷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現象稱為太陽輻射。2.太陽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 反應。3.太陽輻射地球規律為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考點二 太陽活動1.太陽的結構:內部 。2.肉眼可以觀測到太陽表面的光是 層。3.太陽大氣經常發生大規模的運動,稱為太陽運動,太陽運動類型較多,其中主要有發生在光球層的 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其中黑子的活動周期約為 年。4.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 (2)擾亂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3)兩極地
3、區出現美麗的極光; (4)影響地球的氣候,甚至引發自然災害。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考點一 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自轉與公轉)1.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特點(方向、周期和速度)(a):特點地球自轉地球公轉示意圖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周期恒星日(真正周期):23時56分4秒太陽日(晝夜更替周期):24小時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速度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相等,為150/小時。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極點為0。1月初,位于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位于遠日點,速度慢讀圖要求(必修P21圖1-14):識記近日點、遠日點
4、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的差異;把握公轉方向;正確理解公轉速度變化的規律。7、晝夜交替現象(b):由于地球自轉,其周期為一個太陽日(24小時)。拓展提示: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即晨昏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相垂直,平分赤道,自東向西運動。太陽光線與當地地平面的傾角即太陽高度,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0。8、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現象(a):偏轉規律:順著物體前進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無偏向力,緯度越高偏轉越大。 考點二 太陽直射點的運動1.兩個平面:過地心并與地軸垂直的平面稱為赤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叫做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是23
5、°26.2. 黃赤交角是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形式的綜合體現。(1)影響: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移動情況如右圖所示:(2)強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移動范圍是由黃赤交角大小決定的。 考點三 晝夜交替與時差1.原因:地球是一個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2.分界線:晨昏線自西向東由黑夜轉向白天為晨線,有白天轉向黑夜為昏線。3.東邊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同一時刻的不同經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15°相差1小時,1°4分鐘。4. 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相關時間計算(c):拓
6、展: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上,地方時為12時。晨線在赤道上與之相交的經線,地方時為6時;昏線在赤道上與之相交的經線,地方時為18時。區時: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們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該時區的區時,又稱標準時。每個時區的區時與該時區各地的地方時相差最多不超過半小時。中國使用的是北京時間(東8區的區時,即1200E的地方時),英國為0時區(國際標準時間,也稱世界時)。5. 能力要求:學會由所給經度推算時區、由時區推算其中央經線和時區的經度范圍,熟悉1800經線兩側的時區分布。掌握區時換算的基本方法:同側減、異側加,推算時區差,東加西減得區時。6.日期和國際日期變更線(
7、b):日界線即1800經線(東西12區的中央經線),這里是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東、西十二區:鐘點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東側為西12區,日期晚一天;西側為東12區,日期早一天)。掌握過日界線的日期變更規則(東減西加)。注意: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0經線重合,而是有幾處折線(彎曲)。7.公式:地方時=已知時間±(已知經度所求經度)×4分鐘 區時=已知時間±(已知時區所求時區)×1小時 某地所在時區=已知經度數÷15° (余數小于7.5商為時區數、大于則商加上1為時區數) 考點四 太陽高度變化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c):(1)概念:正午太
8、陽高度即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出現在地方時的12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900。(2)緯度上的變化規律: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線向南北兩極遞減。(3)正午太陽高度在同一緯度上的季節變化:夏至日,北回歸線及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南半球達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及以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北半球達最小值。赤道在春分、秋分日達最大值。拓展提示: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H=900緯度差。2.晝夜長短的變化(c):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上,晝長夜短,且地理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另一半球,反之。學會比較不同緯度地點的晝夜長短。以北半球為例:春分夏
9、至秋分冬至春分晝夜平分晝長于夜晝漸長晝最長晝長于夜晝漸短晝夜平分晝短于夜夜漸長晝最短晝短于夜晝漸長晝夜平分3.四季變化和五帶分布(b):四季變化:四季更替表現為一年中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五帶分布: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反映了年太陽輻射總量從赤道到高緯遞減的規律。第四節 地球的內部圈層 考點一 內部圈層結構1.劃分依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縱波:在三態物質中都可以傳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縱波的傳播速度高于橫波。2.兩個界面:莫霍面(平均17千米。海洋6、陸地33)古登堡面(2900千米)。3.三個圈層:地殼(由巖石組成)、地幔
10、(分上、下地幔)、地核(分內、外核)。巖石圈的范圍: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平均厚度100110千米。4.P波(縱波)能穿過液體,S波(橫波)只能穿過固體。 考點二 地球的外部圈層地殼以外由大氣、水和生物組成的自然界,可以劃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圈層。外部圈層特點大氣圈隨高度增加大氣密度下降。20003000千米高空為大氣上界。水圈由三態組成,按位置和狀態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生物水。生物圈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第一節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考點一 大氣受熱過程1.太陽輻射能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
11、。2.示意圖:3.口訣:太陽暖地面地面暖大氣大氣還地面4.大氣的溫室效應過程:太陽暖地面地面暖大氣大氣還地面太陽輻射:短波輻射,輻射透過大氣到達地面,大氣氣溫,地面氣溫 地面輻射:長波輻射,輻射穿過大氣進入太空,大氣氣溫,地面氣溫 大氣逆輻射:長波輻射,輻射到達地面,大氣氣溫,地面氣溫 大氣問溫室效應 考點二 熱力環流1.產生原因:地面受熱不均地面冷熱不均大氣的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2.代表類型(1)海陸風;(2)城市風(3)山谷風:白天由于山坡增溫強烈,氣流上升,形成谷風夜間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風 3.大氣的水平運動風(三大作用力)
12、(1)水平氣壓梯度力: 確定風向,影響風速,風產生的直接原因,方向由高壓低壓,始終與等壓線垂直。(2)地轉偏向力:影響風向,始終與風向垂直(3)摩擦力:影響風速,始終與風向相反 4.學會讀圖第二節 氣壓帶和風帶 考點一 大氣環流1.含義: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通稱為大氣環流,它反映了大氣運動長時期的平均狀態。2.形成原因:不同緯度地區所得到的太陽輻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緯間因太陽輻射而產生的熱量差異,會驅使大氣不斷運動、輸送和交換熱量。3.理解單圈環流和三圈環流(1)單圈環流:不考慮任何因素(2)三圈環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4.熟悉氣壓帶風帶(1)示意圖(2)移動: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受太陽直射點
13、移動有關。 考點二 季風1.北半球冬夏季風氣壓中心(1)7月份:陸地印度低壓(亞洲低壓) 海洋夏威夷高壓(2)1月份:陸地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海洋阿留申低壓2.季風環流 東亞季風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季風:夏季東南風,濕熱;冬季東北風,干冷 南亞季風 成因:(冬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風帶氣壓帶的季節性移動 季風:夏季西南風、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濕熱;冬季東北風、受副熱帶高副氣壓帶控制,干暖 考點三 全球氣候分布 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成因氣候特征植被熱帶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º之間赤道低壓控制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º回歸線之間赤道低壓、
14、信風交替控制干濕季交替稀樹草原熱帶季風氣候北緯10º回歸線大陸東岸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夏高溫多雨冬高溫少雨熱帶季雨林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回歸線30º內陸、西岸副高、信風交替控制全年干旱少雨荒漠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南北緯25º35º大陸東岸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夏高溫多雨冬低溫少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º40º大陸西岸副高、西風交替控制冬溫和多雨夏炎熱干燥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南北緯35º55º大陸東岸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夏高溫多雨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0º60º
15、;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影響夏涼爽多雨冬溫和多雨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緯40º60º大陸內部大陸氣團控制冬寒夏熱干旱少雨草原或荒漠寒帶苔原氣候南北半球極地附近極地氣團控制全年嚴寒苔原冰原氣候南北半球極地附近極地氣團控制全年嚴寒高山高山氣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氣溫隨高度變化氣溫隨高度變化第三節 常見的天氣系統 考點一 鋒面與天氣1. 氣團:冷氣團/暖氣團 氣團的溫度、濕度 2. 鋒(鋒 = 冷、暖氣團+鋒面)冷鋒暖鋒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暖氣團上升狀況被迫抬升徐徐爬升圖示鋒面圖符號天氣圖雨區位置鋒后及附近(冷氣團一側)鋒前(冷氣團一側)
16、天氣特征過境前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過境時暖氣團被冷氣團抬升,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連續性降雨過境后冷氣團替代了原來暖氣團位置,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轉晴暖氣團占據了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氣溫升高、氣壓下降、天氣轉晴(3)準靜止鋒梅雨天氣·冷暖氣團勢力相當·降雨形式:鋒面附近·天氣狀況:晴朗長時間的持續性降水轉晴注意:冷鋒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形式 考點二 氣旋與反氣旋讀圖要求:了解冷鋒和暖鋒的鋒線符號;把握區分冷鋒和暖鋒的主要依據(氣流運動方向);注意鋒面的傾斜方向,雨區的分布特點
17、。20、氣壓系統(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與天氣(b):位置北半球南半球名稱氣旋反氣旋氣旋反氣旋示意圖中心氣壓分布低高低高水平氣流方向逆時針輻合順時針輻散順時針輻合逆時針輻散中心氣流方向輻合上升輻散下沉輻合上升輻散下沉過境天氣陰雨(如臺風)晴朗干燥(如伏旱)陰雨晴朗干燥讀圖要求:了解氣旋、反氣旋水平和垂直方向氣流運動特點,會判斷等壓線圖上各點的風向;注意南、北半球氣旋和反氣旋氣流狀況的差異;掌握鋒面氣旋的基本構成形式(鋒面的類型及各部位的天氣特點);判斷不同點的風力大小及可能形成的鋒面性質及天氣特點。 鋒面氣旋·鋒面與氣旋系統的結合,出現于低壓槽處,我國很常見(見上圖)
18、3;相關概念:冷鋒符號、暖鋒符號、云系范圍(雨帶) 臺風和寒潮 臺 風概念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達到12級一是那個的熱帶氣旋,是熱帶氣旋級別最高的一種結構臺風眼(下沉氣流,無風)旋窩風雨區外圍大風區多發季節711月最為頻繁源地發生在熱帶、副熱帶海域。北太平洋海域最頻繁,稱為臺風,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稱為颶風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影響區域我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岸和美國東部,孟加拉灣沿海預防措施利用氣象衛星,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寒潮(冬半年)·概念:由冷空氣迅速入侵所造成的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和凍害等現象·危害 強烈降溫會使農作物受凍害 凍雨會壓
19、斷電線,造成通信中斷,且交通運輸也受阻 大風會吹翻船只,毀壞建筑物·預防措施:預報警報,船只返港、農作物和畜群提前防寒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一全球氣候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全球變暖問題1.狀況:大氣狀態的冷暖和干濕變化·大尺度 一定尺度的上下波動·小尺度 總趨勢在變暖(近百年來)2.原因:·溫室氣體CO2的排放量的增加 工農業生產生活、汽車尾氣等·人為的毀林,森林對CO2的吸收減少二全球氣候變化(變暖)的可能影響·冰川融化、海水膨脹,致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區面臨被淹沒的威脅·全球氣溫和干濕狀況發生變化,使原有正常的工農業生產活動
20、受到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結構不穩定三.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進行清潔生產,減少汽車使用,控制CO2的排放;·利用新技術,使用新能源;·植樹造林,防止森林火災。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考點一 相互聯系的水體1.按空間分布分類; 地表水:江河水(更新最快,16天)、湖泊沼澤水、冰川(固態水,占總量的2/3) 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分類,圖3.33)2.按水體循環周期分類 靜態水資源:一旦開發,很難恢復。如: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等 動態水資源:更新快,周期短課短期恢復。如:河流、湖泊、淺層地下水等(常用水) 考點二 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1. 概
21、念:總體水資源量不變,大氣圈、水泉、巖石圈和生物圈有機結合在一起 2. 水循環過程:海陸間大循環、海洋循環、陸地循環(見下圖) 3. 水循環的意義: ·維護全球水量平衡,使陸地淡水資源得到更新 ·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對地表形態具有塑造作用(流水作用) 考點三 水資源的補給關系地下徑流補給類型補給季節補給特點主要分布地區雨水補給夏秋兩季為主時間集中,不連續水量變化大東部季風區季節積雪融水補給春季有連續性,水量穩定東北地區冰川融水補給夏季為主水量較穩定西北地區、青藏高原湖泊水水補給全年水量較穩定對徑流有調節作用普遍(有湖泊地區)地下水
22、補給全年穩定一般與河流有互補作用(調節)普遍第二節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考點一 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水常年比較穩定的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 2.洋流的分類 性質分類暖流:水溫高的海域水溫低的海域,增溫、增濕 ·寒流:水溫低的海域水溫高的海域,降溫、減濕 成因分類 ·風海流:盛行風的吹拂作用,如:西風漂流,南、北赤道暖流 3.表層洋流的分布(圖3.32 北半球夏季)4.世界洋流分布:5.默寫洋流圖:答案: 考點二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c):洋流主要通過對氣候、漁場、航運和海洋污染等四個方面影響地理環境。影 響舉 例氣候高低緯間熱量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熱量分布
23、(影響全球);洋流性質: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影響局部地區)北大西洋暖流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副熱帶大陸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環境海洋生物寒暖流交匯處,餌料豐富著名漁場上升流將底層營養物質帶到表面大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秘魯漁場海洋污染加速凈化 擴大污染范圍油船泄露、陸地近海污染等航海航行速度、時間及經濟效益順流加速,逆流減速世界四大漁場的成因:主要漁場分布海區成因北海道漁場西北太平洋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紐芬蘭漁場西北大西洋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北海漁場東北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和來自北冰洋的南下冷水交匯秘魯漁場東南太平洋秘魯附近海區,上升補償流的影響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24、考點一 水資源及其分布 1.概念 ·廣義:水圈中的水量總體·狹義:陸地上各種可以被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2.分布 衡量因素:平均徑流總量 就大洲而言:亞洲、南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就國家而言:巴西最豐富,其次俄羅斯,我國居第六 我國分布特點:時空分布不平衡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 考點二 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1.水資源的數量影響一個地區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2.水資源利用的措施 開源:·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蓄水修建水庫 ·開渠引水,多水貧水·海水淡化,人工降水節流:加強宣
25、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提高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第四章 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考點一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 地面趨于起伏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內能),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考點二 外力作用 ·風化/侵蝕(溶蝕)、搬運、堆積地面趨于平坦 ·能量來自太陽(太陽輻射),風力、流水、冰川和生物作用等 考點三 巖石圈的物質循環1.巖漿巖 ·巖漿在內壓力的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浸入地殼上層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巖石 ·兩類:浸入巖地殼上層冷卻,花崗巖噴出巖噴出地表冷卻,玄武巖2.沉積巖 ·地表巖石在歪理的
26、作用下受破壞,變成碎屑物質,被搬運到低處沉積、固結成巖 ·層里結構砂巖、礫巖、頁巖、煤 化石古生物遺體和遺跡3.變質巖 ·巖石在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的高溫高壓下,是使原來的成分結構發生改變,新的巖石·石灰巖(受熱)大理巖 頁巖(受擠壓)板巖4.巖石圈物質循環圖(手作圖)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 考點一 褶皺山、斷塊山與火山1.褶皺山 ·褶皺:巖石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下,巖層發生產生彎曲變形的現象 ·向斜,巖層下凹;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谷地背斜,巖層隆起;底部受擠壓,堅硬不易被侵蝕山嶺 ·新老巖層判定:巖漿巖最新,地表向下:新老(附圖1)&
27、#183;應用:背斜A找油,向斜B找水、找礦斷層易流出水源,斷層易發地質災害,工程需避開斷層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地殼運動: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板塊構造學說(魏格納) 相關概念:六大板塊,生長邊界、消亡邊界(圖4.10)2.斷塊山(圖4.12)地殼運動產生的壓力和張力,超過巖石的承受能力,巖石發生斷裂,且巖石發生明顯的搓動、位移的現象,如:華山、廬山、泰山和東非大裂谷。若無錯動或位移,則稱層理3.火山 概念:指地下深處高溫巖漿及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的現象 關鍵詞: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灰、火山錐(圖4.26) 分類: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考點二 山地對交通運輸的
28、影響1.自然因素的考慮·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盡量避免地形、地質和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原則上:地形平坦,地質穩定,水文條件好2.社會經濟因素的考慮 ·路線以直達運輸為主,并適當照顧重要經濟點 ·地方性公路盡量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居民的需要第三節 河流地貌的發育 考點一 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1.河流侵蝕地貌(1)概念:河流在流動過程中,破壞搬運地表物質,形成侵蝕地貌(2)類型·“V”形河谷:發育初期或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溯源侵蝕為主·“U”形河谷:發育后期或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兩岸側蝕為主2.河流堆積地貌(1)概念:被河
29、流搬運的物質,在河流搬運能力減弱的情況下,堆積下來形成堆積地貌(2)類型 ·洪積沖積平原(源頭、上游)洪水期 出山口,地勢突緩 沖(洪)積扇 擴大+彼此 洪積沖積平原 ·河漫灘平原(中下游) 泥沙凸岸,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面積不斷擴大,枯水季節落處水面,稱為河漫灘;洪水季節被淹沒,繼續堆積。多個河漫灘連在一起河漫灘平原 ·三角洲平原(入海/湖口) 入海/湖口處坡度變緩,外加海/湖水的頂托作用,水流流速減慢,河流所攜帶的泥沙在河流前方堆積河口三角洲*3.河流彎曲的可能性因素 ·地轉偏向力 ·巖石的性質與縫隙特征 ·地表植被覆蓋狀況 考點二 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河流兩側通常為聚落、城市密集分布區,如四大古文明發源地2.河流為聚落的形成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便利的對外聯系和運輸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級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試題(網友回憶版)含答案
-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模板
- 餐飲企業員工勞動合同范本(含試用期工資調整規定)
- 病毒式用戶生成內容營銷合同
- 成立分公司及區域市場拓展與維護協議
- 保險業保險科技市場趨勢分析合同
- 智能倉儲空間轉讓與物聯網技術應用合同
- 老人健康預防課件
- 美術課件小學生
- 村居干部考試題目及答案
- 【多旋翼無人機的組裝與調試分析6000字(論文)】
- 2-2點亮小燈泡課件公開課
- 中學生反詐專題主題班會課件
- QC小組成果匯報 適用于總結計劃 成果匯報 簡約大氣PPT模板
- 塔式起重機安裝驗收牌
- 幼兒園大班社會《偉大的起點 》 高清有聲課件
- 《義務教育地理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初中地理解讀與梳理教學課件
- 工程倫理-核工程的倫理問題
- 施工臨時設施驗收表
- 2022年隴南市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中藥學電子版教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