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土加工可行性調研報告_第1頁
高嶺土加工可行性調研報告_第2頁
高嶺土加工可行性調研報告_第3頁
高嶺土加工可行性調研報告_第4頁
高嶺土加工可行性調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嶺土加工可行性調研報告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引言 高嶺土作為非金屬工業原料,具有良好的物化特性和獨特的工藝性能,它廣泛應用于造紙、陶瓷、電子、塑料、橡膠、石油化工、涂料、砂輪、農藥載體、建材、軍工、耐火材料、航天等行業,產品已形成10多個系列,約6070個品種,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主要開發利用的是天然軟質高嶺土,隨著高新技術開發及其產業迅猛發展,對高嶺土非金屬材料的性能應用不斷拓展,因硬質高嶺土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優于軟質高嶺土,故得以開發利用。煤系硬質煅燒高嶺土以其特有的假六方片晶形結構、高孔隙率等特點,使其具有光散射率高、遮蓋力強、松厚度好等優點。磨細煅燒后的

2、高白度、高細度硬質高嶺土經表面改性處理,為不同的工業部門帶來理想的使用效果,市場需求十分旺盛。近十年來我國的山西、內蒙等地,相繼建成投產一批煤系硬質高嶺土加工廠,還有一批正在籌建和策劃中,但市場缺口相當大,我國煤系高嶺土工業的發展前景廣闊。第二節 淮北高嶺土資源概況 淮北市是以煤炭生產經營為主的能源城市,淮北礦區總面積9600平方公里,煤炭保有儲量85億噸,有焦煤、氣煤、肥煤、貧煤、瘦煤、無煙煤等主要煤種,媒質優良,屬低硫,特低磷,中低灰分,高發熱量,結焦性好的“綠色煤炭”。煤系高嶺土在淮北閘河煤田賦存穩定,位于5煤底版下,6煤頂板上,距5煤底版下1825米,儲量豐富,在4億噸以上。其中烈山區

3、高嶺土資源儲量約600萬噸,新蔡煤礦正在開采。杜集區高嶺土資源儲量約1800萬噸,其中房莊煤礦約200萬噸,房莊煤礦正在開采。第三節 項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一、項目提出的背景 經過多年開發,烈山部分煤礦煤炭資源已近枯竭,需要后續礦產的接替。高嶺土位于六煤層60-80米之上,層位穩定,單斜構造,賦存條件好。煤系高嶺土近年來得到廣泛開發和利用,技術日趨成熟,需求猛增,市場前景良好,所以決定盡快對高嶺土進行開發。2002年,烈山區政府在新蔡礦原有煤田勘探和井田生產資料基礎上,利用井下巷道,根據高嶺土地質勘探規范的要求,對高嶺土進行了詳查工作,共施工9個鉆孔,工程量779.73米,取樣36個。安徽省煤田

4、地質測試中心實驗室對樣品進行測試,井田內高嶺土主要化學成份平均為Si02 44.69;A12O3 39.83;Fe2O3 0.70;TiO2 0.78。其它化學成份如CO、MgO、K2O、Na2O等占少量。自然白度20-50,煅燒后達80以上,莫氏硬度約48級,耐火度17301770,氣孔率6-8,大部分為T級品,局部為I級品,礦石品級優良,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為項目立項提供了基礎依據。 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我國發展非金屬礦的政策中提出:“優先發展那些國民經濟急需的,國際市場暢銷的,創匯率高的產品,應重視發展造紙涂布級高嶺土,超細煅澆硫酸鋁和改性煅燒硫酸鋁。” 開發煤系高嶺土資源屬于對共生、伴生礦

5、產進行綜合利用的范疇,充分利用井田資源和現有的生產設施開發利用高嶺土,發展煤系煅燒高嶺土產品,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二、項目提出的必要性 開發煤系高嶺土產業,是保持煤礦產業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烈山區以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為背景,提出開發和利用煤系高嶺土的項目是適宜和必要的。由于我國優質的水洗軟質高嶺土產品短缺,2000年我國進口了18.3萬噸優質高嶺土,以滿足國內需求。而發展煤系高嶺土,是彌補我國優質高嶺土產品短缺的有效途徑,優質煤系煅燒高嶺土每噸售價在4000元以上,能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本項目的產品方案中,不但生產煅燒高嶺土,而且生產多個品種的高嶺土細粉產品和改

6、性產品,產品的多樣性,既可滿足不同用戶的要求,又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加靈活主動。 烈山區目前處于產業轉型的關鍵階段,本項目實施后可使企業得到持續發展,同時又對地方經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第四節 產品設計原則 根據高嶺土資源和市場分析及調研,以產品多樣化為原則,確定未煅燒的細粉生產為325目、600目、600目改性粉三個品種;煅燒高嶺土細粉生產為6250目、1250目、1250目改性三個品種。力求設計做到少投入、高產出、低能耗、少污染。 設備選型應先進、可靠,為確保產品質量,關鍵設備考慮引進。為減少基建投資,井下主要開拓巷道,永久水倉、泵房、中央變電所,地面主要生活福利設施利用原有礦井建

7、筑,只新增兩條石門巷道及采區工程。 設計充分考慮環境保護,并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標準。第二章 市場分析與需求預測第一節 國內外市場分析一、國際市場 1、產量狀況目前世界上約有60多個國家生產高嶺土,主要生產國為美國、英國、巴西等,進入八十年代,世界高嶺土產量一直呈上升趨勢,1990年為2550萬噸,1998年達到3980萬噸,現在世界高嶺土的年總產量約在4200萬噸左右。美國的年產量約為1000萬噸,英國的年產量約為250萬噸,巴西是近年來高嶺土生產發展較快的國家,1998年總產量130萬噸,2000年己達到180萬噸,法國Imerys公司1999年收購世界第一大高嶺土生產商Ecc公司,包括收購

8、美國、巴西等國的公司,估計法國Imerys公司高嶺土的產量在700萬噸。 2、國際主要用途 在世界范圍內,高嶺土在造紙行業的消費占總產量的50以上,美國是世界高嶺土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其次是歐洲,美國高嶺土總產量的60用于造紙業,其它行業中建材占20,耐火材料及玻纖占16,油漆及塑料占4。英國高嶺土的消費80用于造紙工業。在德國,各種礦物原料在紙張與紙板產量中所產比例為11.5,其中高嶺土占各種礦物原料的比例為37。 3、煤系高嶺土開發狀況 目前,國際上不生產煤系煅燒高嶺土,其原因是他們不具備煤系高嶺土的資源。美國以軟質土生產的煅燒高嶺土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在美國煅燒高嶺土的年產量已達2

9、00萬噸,占其高嶺土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煅燒高嶺土總產量的80以上。二、國內市場 我國1981年高嶺土年產量為124.25萬噸,80用于陶瓷和耐火材料工業,造紙用量僅占1。目前全國高嶺土生產企業有800余家,原礦生產能力己近400萬噸,主要的生產省份有江蘇、廣東、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原礦年生產能力超過十萬噸的企業有福建龍巖九洲高嶺土公司、江蘇蘇州中國高嶺土公司。礦石質量以江蘇蘇州、廣東茂名和湛江、福建龍巖的高嶺土質量較好,可作為涂布級造紙原料或高質量陶瓷原料。2002年我國采選總量已達330萬噸左右,造紙用量達到22,但和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由于我國適合于造紙涂料的軟質高嶺土礦床較

10、少,開發利用煤系高嶺土資源,發展煅燒高嶺土的生產,是提高我國造紙涂料高嶺土自給率的有效途徑。自八十年代以來,煤系高嶺土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加工發展,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發展,萬噸級煅燒超細高嶺土的生產企業,目前投產和在建的已有20多家,還有一批正在策劃之中。三、國際市場貿易 世界高嶺土貿易十分活躍,年貿易量達650-700萬噸,其中80用于造紙業。高嶺土的主要出口國為美國、英國、中國、巴西、澳大利亞等。美、英兩國高嶺土出口量占世界貿易45和30。 我國出口的高嶺土多為經過選礦的初級產品或原礦。自八十年代后期開始,我國高嶺土出口量日益擴大,主要是銷往香港、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由于我國優質

11、高嶺土短缺,為了滿足國內需求,每年都從國外進口優質高嶺土,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高嶺土的主要進口國是美國、英國、巴西、捷克等國。第二節 市場需求發展預測 目前,造紙工業仍然是高嶺土最大的消費行業,世界高嶺土消費量在4400萬噸左右,其中造紙行業用量約占50,1999年世界紙張總量31750萬噸,世界人年均消耗量55公斤,其中香港193公斤,日本239公斤,芬蘭、比利時等國人均消耗超過300公斤,美國達到347公斤。2000年我國紙張總產量為3000萬噸,2002年為3250萬噸左右,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0,其中涂布紙和涂布版紙產量分別為145萬噸和170萬噸。按國家造紙規劃,2005年紙張總產

12、量為3800-4000萬噸,涂布紙、涂布版紙和銅板紙將分別達到200萬噸、230萬噸和60萬噸,而目前全國精選高嶺土總產量僅為20萬噸左右,遠不能滿足我國造紙工業對優質高嶺土的需求。我國造紙產量雖然每年以9.6的平均速度遞增,但我國人均紙張消費量僅為28.3公斤,與世界人年均55公斤的消費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國造全氏用高嶺土的市場潛力是很大的。 造紙用礦物料種類很多,主要有鈦白粉、水洗高嶺土、煅燒高嶺土、碳酸鈣等。鈦白粉的價格昂貴,現正設法改用其他礦物取代鈦白粉,煤系煅燒高嶺土由于特有的結構和孔隙率,具有很好的遮光性和粒度分布,高白度、高細度、光散射系數是普通水洗高嶺土的三倍,價格比鈦白粉

13、低很多,所以它是取代鈦白粉的首選材料。另外,煅燒高嶺土有很好的松散特性,使得深層能夠迅速膠凝,改進涂料的固著性能,有效的降低造紙費用,煅燒高嶺土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在造紙涂料中配入煅燒土的必要性。 涂料行業是煤系煅燒高嶺土的大用戶,涂料中使用高嶺土可減少鈦白粉的用量,并可改善涂料的加工、儲存和應用性能。例如:在高固涂料中添加高嶺土,可改善涂料的粘度、穩定性,增加抗裂機械力和耐沖刷能力,制造成高光澤和高平滑度的面漆。2002年世界涂料的產量為3000萬噸,年人均消耗涂料4公斤,2002年我國涂料產量為320萬噸左右,人均2公斤左右,生產的涂料中水性涂料每年約150萬噸。立郁公司已在水性涂料中成功使用

14、了煅燒高嶺土,其用量為10。若我國水性涂料中利用10的煅燒高嶺土,則年需要量為15萬噸。山西金洋煅燒高嶺土公司和內蒙三保準格爾高嶺土公司所產的煤系煅燒高嶺土的主要銷售方向就是涂料行業。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和外墻涂料的改革,水性涂料的消費必將有大的發展。預計到2010年,水性涂料的消費將達到300萬噸。防火涂料、防腐涂料、船舶漆、路標漆等特種涂料都是煅燒高嶺土的用戶。塑料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我國1999年塑料的產量為840萬噸,2002年達到1250萬噸左右。塑料中的礦物填充物含量約為20-40,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功能性填料,其在補強、阻燃、抗氧等方面的性能是不可替代的,高嶺土則是其中的一種。

15、按目前我國多功能塑料薄膜年產量140萬噸計算,對煅燒高嶺土的需要可達6萬噸,塑料工業對煅燒高嶺土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 在橡膠行業,改性煅燒高嶺土可代炭黑、白炭黑,生產輪胎和淺色橡膠制品,市場前景看好,每年約有8萬噸的市場潛力。在電纜尤其是海底電纜中,使用煅燒高嶺土,可有效的改善電纜的絕緣性和抗腐蝕性,市場前景也很廣闊。在高級耐火材料、精細陶瓷、凈水劑、吸附劑、粘結劑等諸多領域,煅燒高嶺土都有一定的市場需求。煤系高嶺土是一種新的工業礦物原料,其很多特性優于軟質高嶺土和目前使用的某些工業礦物原料,煤系高嶺土的應用潛能將在使用中不斷得到擴展和發現。第三章 建設條件和廠址方案第一節 地理位置、交通及氣

16、象概況 烈山區位于淮北市東南約8KM,符夾及濉阜鐵路自本井田附近通過,宿淮、淮徐公路自井田西部通過。鐵路、公路可直達上海、徐州、合肥等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本井田地勢平坦,海拔31.1一34.4M;井田附近有閘河、堤溝河穿過,屬季節性河流;氣候屬大陸一海洋性過渡帶,年平均氣溫14.30C,元月份最低,七八月份最高,年平均降雨量831.5mm,年蒸發量1300mm。第二節 水、電、熱源供應 一、供水 礦區內地勢平坦,礦區東邊緊靠季節性河流閘河,主要供水水源采用奧陶系或石炭系太原組灰巖深水,含量豐富,水質可達飲用水標準,本項目年用水15萬立方米,現有水源井等完全滿足今后生活和工業用水需要。 二

17、、供電 供電電源采用雙回路供電,本項目加工廠設1000KVA變電器兩臺,其容量以滿足工業和生活用電需要為準。 三、熱源供應 主要熱源以煤炭為主,設計考慮本項目后期熱源為液化氣,可從市區液化氣供應站供應,每年用量為2160噸,每小時用量0.3噸。第四章 擬建規模和產品方案第一節 擬建規模根據市場調查分析及礦井資源情況,考慮到建設周期,建設資金的籌措等因素,本著先小后大,循序漸進,滾動發展、逐步擴大生產規模的原則,擬定本項目建設規模為礦井年生產能力5萬噸原礦礦石,第二節 產品方案 考慮到不同用戶的要求及市場容量,產品以多樣性為原則,制定如下的產品方案。一、煅燒高嶺上每年10000噸 其中1、625

18、0目煅燒高嶺土,每年5000噸 白度90,粉狀-2um90。2、1250目煅燒高嶺土,每年3000噸。 白度90,粉狀1250目。3、1250目煅燒高嶺土改性粉,每年2000噸。二、高嶺土細粉,每年10000噸其中1、325目高嶺土粉,每年5000噸。2、600目高嶺土粉,每年3000噸。 3、325目高嶺土改性粉,每年2000噸。 三、次級高嶺土礦石每年10000噸(入廠原礦經手選而得)。四、其余的20000噸高嶺土原礦,直接對外銷售。第五章 加工工藝第一節 工藝流程的選擇井下采出的原礦石,首先在手選車間進行分揀,優質礦石進入加工廠,次級礦石送入堆場,單獨對外銷售。優質礦石中的一部分每年1萬

19、噸進行干法磨細,生產細粉的產品,另一部分每年1萬噸濕法磨細和煅燒,生產煅燒級產品。(見加工廠原則工藝流程圖)目前,我國生產優質煤系煅燒高嶺土,有兩種生產工藝過程。一、先濕磨后煅燒原礦破碎干磨濕磨干燥解聚煅燒解漿成品該流程的優點為物料細磨比較容易,可節約能源,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在生產中產品白度容易污染的環節少,產品白度高。該流程的缺點在于,煤系高嶺土在950的高溫下煅燒,-2um含量90的超細顆粒會聚結成具有一定強度的較大顆粒,在煅燒后不能完全恢復到煅燒前的粒度要求。由于本項目在煅燒產品中,生產6250目即粒度2um含量90的產品,也生產1250目即粒度-10um粒度級別的產品。在生產中采用空氣

20、分級機將混合目中2um和10um粒度的產品分開,即降低了煅燒中顆粒聚結現象的影響,又達到了本項目產品方案的要求。本項目利用了該流程全部的優點,對該流程的不足之處又給予了適當的處理,煅燒產品的多樣性,使先磨后燒的生產工藝流程更加實用。二、先燒后磨原礦破碎干磨煅燒濕磨干燥解聚成品該流程的特點為,煅燒后再濕磨,可以保證產品對細度的要求。該流程的不足之處(1)煅燒后濕磨增加了濕磨的難度,煅燒前顆粒的摩氏硬度48級,煅燒后顆粒的摩氏硬度達到8級以上。本可以在煅燒前磨細的顆粒。轉到了煅燒后再去磨細,增加了磨礦的能源消耗。(2)干法磨礦顆粒細度一般控制在1250目,即10um,相對顆粒細度控制在2um,其1

21、250目的顆粒,不易燒透,顆粒黑心的現象可能性較大,因此,對原礦的質量要求高。(3)煅燒后物料己成白色,然后再進行制漿、濕磨、干燥、解聚,生產過程較長,產品極易受到污染,降低產品的白度。(4)由于煅燒后增加了磨礦的難度,必須加強磨礦的力度,這就增加了設備投資和生產成本。兩相比較,本項目采用先濕磨后煅燒的生產工藝流程。第二節 工藝流程的特點一、為了降低原礦中的含鐵量,流程中設置了手選作業,揀出優質礦石進入加工廠,流程中設置了干法除鐵和濕法除鐵,以提高白度,確保產品質量。二、煅燒設備是流程中的關鍵設備,擬從國外引進煅燒設備。三、煅燒作業后不設解聚作業。是由于本項目產品的多樣性,可利用分級設備將煅燒

22、中聚結的細顆粒分出來,生產出1250目的細粉,將沒有聚結的細粉分選出來,生產6250目即2um級別的細粉煅燒高嶺土。第三節 加工設備選型一、破碎設備進入加工廠的礦石最大塊度為200mm,選用破碎比較大的顎式破碎機,將礦石破碎到小于25mm,可以滿足下面磨礦作業對入料粒度的要求。本設計選用PE250600顎式破碎機2臺。二、粗磨設備雷蒙機作為粗磨設備,在國內應用時間長,工作可靠,我國已有的幾家煤系煅燒高嶺土廠都采用雷蒙機,反映良好,本設計根據生產能力,操作經驗,生產可靠等因素,選用4R型雷蒙機6臺,細粉生產線和煅燒生產線各3臺,雷蒙機配有干法除鐵設備,符合流程需要。三、濕法磁選設備為了除去原礦石

23、中的含鐵礦物,提高產品白度,設計初步選用1臺1000的濕式高梯度強磁選機,并有濃縮機和脫泥斗與其配套以節約用水,提高循環水利用率。四、濕法超細磨礦設備本設計初定300升或500升的機型,剝片機設備4臺,最后定型由試驗來決定。五、干燥脫水設備高嶺土干燥脫水可以采用噴霧干燥,閃蒸干燥,強力粉碎干燥等干燥方式。本工藝濕磨作業的濃度為45直接進行噴霧干燥,噴霧干燥是將泥漿在噴霧塔內分散成霧狀的細滴,與進入噴霧內的熱風相遇,泥漿顆粒上的水份立即蒸發,顆粒在塔內下降過程中繼續干燥,接近塔底時霧滴被干燥成合乎要求的顆粒粉料,鑒于干燥過程時間很短,在220秒內就能把霧化的泥漿干燥成粉料,整個干燥過程生產連續化

24、,可自動控制,勞動強度低,可保證顆粒的性能穩定。干燥過程采用的熱源一部分來自煅燒設備的余熱,不足部分由燃氣風爐補充。目前絕大部分廠家都采用噴霧干燥脫水方式。本設計決定采用噴霧干燥脫水方式,選用中6米/小時蒸發水量1500公斤的噴霧干燥塔一座。第四節 燃料方案及煅燒設備選型一、燃料方案的選擇煅燒高嶺土能耗很高,其燃料費用占總成本比例較大,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建設投資。煅燒作業常用的燃料有:煤氣、液化氣、柴油等。下表為煤氣、液化氣、柴油三種燃料方案進行初步分析對比 燃料方案對比表 序號項目單位煤氣方案液化氣方案柴油方案1生產能力噸/年10000100002使用范圍噴霧干燥回轉煅燒窯噴霧干燥回轉

25、煅燒窯噴霧干燥回轉煅燒窯3燃料熱值KJ/NM3或KJ/kg4.8×12004.8×11004.8×98004計算價格元/NM30.8元/噸280027005燃料消耗量萬NM31980噸/年216024256燃料費用萬元/年504604.8654.87建設費用萬元35056.7100從表中可以看出,在燃料費用方面,柴油日常使用費最高,煤氣最低。在燃料系統建設費用方面,煤氣發生站的建設費用最高,液化氣系統的建設費用最低。液化氣潔凈,燃值高,燃燒充分,對保護環境和保證產品質量都是有利的。本項目采用液化氣方案。二、煅燒設備煅燒作業是煤系高嶺土生產的關鍵工藝環節,直接關系到

26、產品的純度、白度、產量等主要技術指標。我國許多企業大多采用倒焰窯和隧道窯等。目前世界上生產超細煅燒高嶺土的煅燒設備主要有間接加熱回轉窯和立式窯。1、倒焰窯:由于投資省,生產靈活因而被國內許多小企業所采用。但其缺點是能耗高,勞動強度大、間接生產、生產量低、工作環境差、窯內溫差大、產品容易出現過燒和欠燒現象,造成產品白度不均勻,產品質量不穩定等情況。其產品只能用作橡膠、填料等質量要求不高的行業。2、隧道窯:隧道窯雖然可以連續生產、產量稍高,能耗比倒焰窯稍低,但高嶺土仍需裝匣缽,勞動強度大,裝匣缽產品易造成污染,匣缽和窯車進出窯體,由冷到熱、能耗依然很大。3、立式窯:國外的立式窯,連續生產,生產工藝

27、成熟,使用和維護方便,煅燒后的高嶺土產品質量穩定,自動化程度高,但其適合大規模生產,一般最低生產規模為年五萬噸以上,但國外也在進行設備小型化工作,以適應不同規模生產的需要。4、回轉窯:九十年代,我國從國外引進了幾條間接加熱回轉窯生產線,生產煅燒高嶺土,生產實踐證明,該設備連續生產,其產品白度高,質量均勻、穩定,由于是動態煅燒,時間短,能耗低,不污染產品,回轉窯可全部采用計算機控制,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人員少,適合于大規模的生產。近年來對于間接加熱回轉窯,國內正在進行研制和開發,但使用效果尚不清楚,為慎重起見,本設計暫定擬引進國外的成套設備和技術。第五節 生產工藝過程簡述一、煤系高嶺土細粉產品工藝

28、過程簡述在井下裝滿原礦石的礦車提升到地面,進入儲料倉上部,礦石卸入倉中,倉下設手選膠帶輸送機,該機位于手選樓二層,經人工手選揀出小于200mm的優質礦石,落入手選樓底層。經手選剩余礦石即為次級高嶺土礦石產品,單獨堆放銷售。優質礦石運到破碎車間,破碎后的礦石小于25mm,經過磨研平臺膠帶機設置的電子稱計量后,把礦石分別送入三臺雷蒙機磨粉,排出的細粉小于325目。送入粉料倉,經分級機將粉料分級為325目和600目兩個細粉級別,325目經包裝機裝袋,用車運到成品庫,每袋重25公斤,年產3000噸。600目經氣動輸送到倉內,粉料經表面改性機改性后由人工裝袋,送到成品庫,每年2000噸。在破碎、干磨、運

29、輸提升、包裝等產生粉塵的地方均設除塵器進行收塵。二、煅燒高嶺土生產工藝過程簡述手選后,優質礦石送到破碎車間,礦石經破碎后由提升機送到磨礦車間,破碎后的礦石經三臺雷蒙機磨粉后,用斗式提升機把粉料送入粉礦倉,經定量螺旋輸送將粉料送到制漿機,按工藝要求加水制成一定濃度的礦漿,料漿用泵送到高梯度強磁選機,除鐵后的料漿入濃縮機濃縮,料漿濃縮至工藝需要濃度,用泵送到貯漿池,再用泵送入噴霧干燥機進行干燥,干燥后的粉料產品經碎散機打散,用氣力輸送至粉料倉。倉下設分級機分出6250目和1250目兩個級別的產品,6250目的細粉用氣力輸送到粉料倉,倉下設包裝機,每袋25公斤,用車運到成品庫,每年5000噸。125

30、0目的細粉用氣力輸送到粉料倉,一部分進行人工包裝,每年3000噸,另一部分的1250目細粉進表面改性機,改性后的1250目粉料人工包裝,每年2000噸。在破碎、干燥、運輸提升等產生粉塵的地方均設除塵器進行收塵。三、生產車間的布置主要生產車間有:手選車間、礦石破碎車間、礦石磨粉及制漿車間、礦石磨粉分級及改性車間、濕磨及干燥車間、煅燒車間超細磨粉分級及改性車間,成品庫等。第六章 環境保護我國對環保工作極為重視,它是關系到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本項目采用如下的環保措施。第一節 污染源及采用的環保設計標準一、污染源主要污染源有破碎、磨礦、分級及提升運輸等作業產生的粉塵、噪音。干燥車間產生的粉塵及煙塵。二

31、、采用環保標準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WS/T96-1996)。2、工業企業廠界噪場聲標準(DBl2348-90)。3、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l6297-96)。4、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96)。5、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第二節 采取的環保措施一、粉塵及煙塵的防治在破碎機向斗式提升機的排料處,斗式提升機向膠帶運輸機的排料處,膠帶運輸機向磨礦機原料倉的排料處均產生粉塵,在揚塵點設置吸塵罩和布袋除塵器收塵,磨礦機向膠帶運輸機排料處進行密封,然后用布袋除塵器收塵、粉料倉頂部設倉頂除塵器、包裝機設吸塵罩接布袋除塵器。干燥和煅燒以液化氣為熱源,液化氣潔凈、燃燒充

32、分、熱值高、易控制并且產生的煙塵很少,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及有害影響。二、噪聲防治雷蒙機運轉時產生噪聲較大,在雷蒙機底座下添加橡膠墊,以減少噪音。在高壓風機的底座處添加橡膠墊或彈簧減震器,對產生高噪音的車間,設置隔音室供操作者休息,對噪音高的設備采用巡回工作制,必要時佩戴耳塞,以降低噪音的影響。在車間周圍植樹綠化,減輕噪音的擴散。三、廢水的治理在生產過程中濕式高梯度強磁選機工作時產生廢水,磁選機每小時需水10m3,在車間內設置濃縮機和脫泥斗,對除鐵后的礦漿濃縮脫水9m3的水循環使用,1m3的廢水將除鐵后的雜物排出,排出的廢水無毒無味,無腐蝕性,無有害物質,可直接排放。四、植樹綠化綠化植樹可起到減

33、輕粉塵污染擴散,降低噪聲的作用,在閑置的土地上和道路兩側,多栽花草,廣植樹木,凈化了空氣也美化了環境。 經初步估算,本項目用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160萬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4。第七章 能源節約煤系煅燒高嶺土加工是一種高耗能的加工過程,加工程度愈深能耗愈高,產品成本也愈高,降低能源消耗對煤系煅燒高嶺土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本項目設計時在生產工藝、技術裝備上采取以下的節能措施。一、磨粉設備磨粉設備是煅燒、高嶺土生產的重要設備,也是耗能較大的設備,設計中選用了改進型4R3216型雷蒙機,節能5以上,是目前國內生產325目-600目干粉較為理想的磨粉設備。二、霧干燥噴霧干燥生產中,二級濕法除塵的廢水循環

34、使用,除塵可節約水1.5噸/時。三、煅燒設備引進國外先進的回轉窯,窯氣余熱送往干燥作業,每年可節約液化氣300噸。在設計中所有熱工設備及與連接的熱風管都采用隔熱性能好的保溫材料,以減少熱量的損失。四、循環水利用生產過程中的濕法除鐵,每小時需要水量10噸,生產流程中采用濃縮機脫水斗,對除鐵后的礦漿進行處理,可以將9噸的水量,作為循環水使用,只有1噸水隨除鐵后的雜物一同排放。五、濕磨設備設計采用大型化的濕磨設備,采用300升或500升的剝片機,可節省100KW以上的電耗,并減少占地面積。六、在設備布置時物料盡量采用自流的方式,減少運輸和提升設備的數量。七、采用低損耗的S9型電力變壓器,以節約能源。第八章 經濟效益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