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藥療技術_第1頁
臨床醫學藥療技術_第2頁
臨床醫學藥療技術_第3頁
臨床醫學藥療技術_第4頁
臨床醫學藥療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臨床醫學藥療技術臨床醫學藥療技術第1頁/共183頁第2頁/共183頁 1第3頁/共183頁第4頁/共183頁第5頁/共183頁第6頁/共183頁第7頁/共183頁第8頁/共183頁第9頁/共183頁第10頁/共183頁第11頁/共183頁第12頁/共183頁第13頁/共183頁第14頁/共183頁 第15頁/共183頁第16頁/共183頁第17頁/共183頁第18頁/共183頁第19頁/共183頁第20頁/共183頁第21頁/共183頁第22頁/共183頁第23頁/共183頁第24頁/共183頁第25頁/共183頁第26頁/共183頁第27頁/共183頁第28頁/共183頁第29頁/共

2、183頁第30頁/共183頁第31頁/共183頁第32頁/共183頁第33頁/共183頁第34頁/共183頁第35頁/共183頁第36頁/共183頁第37頁/共183頁第38頁/共183頁第39頁/共183頁第40頁/共183頁第41頁/共183頁第42頁/共183頁第43頁/共183頁第44頁/共183頁第45頁/共183頁第46頁/共183頁第47頁/共183頁第48頁/共183頁第49頁/共183頁第50頁/共183頁第51頁/共183頁第52頁/共183頁第53頁/共183頁第54頁/共183頁第55頁/共183頁第56頁/共183頁第57頁/共183頁第58頁/共183頁第59頁/共

3、183頁第60頁/共183頁第61頁/共183頁第62頁/共183頁第63頁/共183頁第64頁/共183頁第65頁/共183頁第66頁/共183頁第67頁/共183頁第68頁/共183頁第69頁/共183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第70頁/共183頁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針頭要銳利、型號合適、無鉤且無彎曲注射部位的選擇避開血管神經處不可在局部皮膚肌肉有炎癥、損傷、硬結或瘢痕處進針長期進行注射的病人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靜脈注射時選擇血管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注射前應排除注射器內空氣,以免空氣進入血管引起空氣栓塞排氣時要注意避免浪費藥液排除空氣 第71頁/共183頁 靜脈、動脈注射必須見回

4、血后方可注入藥液皮下、肌內注射如有回血,則應拔出針頭重新進針各種注射法進針深度不同進針時不可把針梗全部刺入皮膚合適的進針深度第72頁/共183頁掌握無痛技術做好解釋與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適當的體位與姿勢二快一慢注意配伍禁忌應先注射刺激性較弱的藥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注射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宜選用相對較長、較粗的針頭,而且進針要較深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預防交叉感染第73頁/共183頁第74頁/共183頁第75頁/共183頁第76頁/共183頁第77頁/共183頁規格規格主要用途主要用途1ml皮內試驗、注射小劑量藥液皮內試驗、注射小劑量藥液2ml、5ml皮下注射、肌內注射,靜脈皮下注射、肌

5、內注射,靜脈采血采血10、20、30、50、100ml靜脈注射或做各種穿刺靜脈注射或做各種穿刺第78頁/共183頁第79頁/共183頁第80頁/共183頁第81頁/共183頁第82頁/共183頁第83頁/共183頁第84頁/共183頁第85頁/共183頁定 義是將少量藥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目 的由于藥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給藥。要求藥物在較短時間內發生療效而又不適于或不必要采用靜脈注射。藥物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不適于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的選擇一般選擇肌肉較厚,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常用部位第86頁/共183頁第87頁/共183頁第88頁/共183頁髂前上棘骶尾部第89頁/共183頁第9

6、0頁/共183頁第91頁/共183頁第92頁/共183頁第93頁/共183頁坐位第94頁/共183頁第95頁/共183頁第96頁/共183頁松開左手,抽動活塞,觀察無回血后,固定針頭,以勻速緩慢推藥,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及反應第97頁/共183頁注藥畢,用無菌干棉簽輕壓進針處,快速拔針,并繼續按壓片刻再次核對,協助患者穿好衣褲,取舒適體位,整體床單位回治療室,清理用物第98頁/共183頁第99頁/共183頁Z治療車上層放注射盤、治療本、鋪無菌巾的治療盤、注射小牌。Z治療車下層放一盛消毒液的容器(用以浸泡用后的注射器)和小面盆(內有擦手小毛巾)根據注射小牌吸取藥液,針梗插入安瓿或針套內,放于無

7、菌盤內,活塞柄對準注射小牌,將余下的安瓿放于注射器后面,以備查對,最后蓋上治療巾第100頁/共183頁第101頁/共183頁定 義目的部 位第102頁/共183頁第103頁/共183頁左手繃緊皮膚,右手以平執式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針栓,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呈3040角進針約1/2或2/3,第104頁/共183頁第105頁/共183頁第106頁/共183頁是將少量藥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目 的各種藥物的過敏試驗, 以觀察有無過敏反應。預防接種。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注射部位 皮膚試驗常選擇前臂掌側下段。 預防接種常選用三角肌下緣部位注射。 局部麻醉需實施局部麻醉處的局部皮膚 定 義第107頁/共

8、183頁第108頁/共183頁第109頁/共183頁第110頁/共183頁定 義自靜脈注入藥液的方法,可直接進入血液而達到全身,是作用最快的給藥方法目 的需迅速發揮藥效,尤其在治療急 重癥時藥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 只適宜經靜脈給藥注入藥物作某些診斷檢查輸液或輸血靜脈營養治療注射部位四肢淺靜脈注射法小兒頭皮靜脈股靜脈第111頁/共183頁第112頁/共183頁第113頁/共183頁第114頁/共183頁第115頁/共183頁第116頁/共183頁第117頁/共183頁第118頁/共183頁見回血,表明針頭已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推進少許,松開止血帶,囑患者松拳,固定針頭,緩慢注入藥液l再次

9、核對,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l清理用物,將注射器及針頭浸泡于消毒液中第119頁/共183頁 肥胖患者 可先扎上止血帶,找到合適的靜脈,摸清其走向后放松止血帶;常規消毒皮膚后扎上止血帶,并消毒左手示指指頭,用該指摸準靜脈位置,右手持注射器與針頭,稍加大進針角度(約為3040),順靜脈走向從血管的正面刺入 消瘦患者 消瘦患者皮下脂肪少,靜脈較滑動,但靜脈明顯,穿刺時需固定靜脈的上下端,正面或側面刺入。 水腫患者 水腫患者可按肢體淺靜脈走行位置,先用手指按壓局部,將皮下組織間液暫時推開,使血管形態顯露后進針。 脫水患者 脫水患者因靜脈充盈不良致使穿刺困難??勺骶植繜岱?、按摩,使血管充盈后進針

10、 老 年 人 因老年人皮下脂肪較少,血管易滑動,且脆性較大而易被穿破。可先以一手示指和拇指分別置于穿刺段靜脈上下端,固定靜脈后再沿其走向穿刺,注意穿刺時用力勿過猛 天氣寒冷 淺表靜脈收縮,可先用熱毛巾或熱水袋熱敷局部,使血管充盈顯露后進針 第120頁/共183頁針頭進入皮下后,未能“一針見血”,反復沿靜脈穿刺,擦傷血管壁,致使注入的藥液外溢,局部腫脹疼痛第121頁/共183頁第122頁/共183頁第123頁/共183頁第124頁/共183頁第125頁/共183頁定 義目 的部 位第126頁/共183頁第127頁/共183頁第128頁/共183頁第129頁/共183頁第130頁/共183頁第13

11、1頁/共183頁青霉稀酸蛋白 高分子聚合體黏附 第132頁/共183頁結合第133頁/共183頁第134頁/共183頁第135頁/共183頁第136頁/共183頁第137頁/共183頁第138頁/共183頁第139頁/共183頁第140頁/共183頁第141頁/共183頁因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肺水腫所引起表現為 胸悶、氣促、哮喘與呼吸困難由于周圍血管擴張導致有效循環血量不足表現為 面色蒼白、冷汗、紫紺、 脈細弱、血壓下降、煩躁不安因腦組織缺氧所致表現為 頭暈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識喪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第142頁/共183頁第143頁/共183頁第144頁/共183頁第145頁/共183頁

12、 腎上腺素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首選藥物,具有收縮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壓、興奮心肌、增加心輸出量以及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等作用。第146頁/共183頁第147頁/共183頁第148頁/共183頁第149頁/共183頁第150頁/共183頁第151頁/共183頁第152頁/共183頁第153頁/共183頁第154頁/共183頁第155頁/共183頁第156頁/共183頁第157頁/共183頁第158頁/共183頁第159頁/共183頁第160頁/共183頁第161頁/共183頁第162頁/共183頁第163頁/共183頁第164頁/共183頁第165頁/共183頁第166頁/共183頁第167頁/共183頁第168頁/共183頁第169頁/共183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