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_第1頁
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_第2頁
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_第3頁
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_第4頁
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語文真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7 年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語文試題卷姓名: 準考證號:本試題卷共六大題,共8 頁。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考生注意:1. 答題前, 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 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試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 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一、基礎知識(本大題共8 小題,每題 3 分,共 24 分)1.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a.花謝之后,春意瀾珊。有人唏噓,(xu)惋惜,有人企圖留春常駐。唏噓惋惜于事無補,留春常駐也徒勞無益。我們不妨順應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

2、,這樣豈不更好?b.在各類糖中,蔗.(zhe)糖作為一種“中西合壁”的產品,其發展歷程同陸上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都有著密切的關系。c.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棒.(ss)卯結構,一個釘子不用,扔出去撿回來,不會散架;瓦匠砌出墻來,不用掛線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d.當下,在技術浪潮和消費主義中沉溺與迷惘(mmg)的年輕人,需要給自己一個契機,讓傳統“灌”頂,喚回應有的青春活力。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 的一項是a. 中國書法作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國粹 ”之譽,是聯系全球華人乃至“漢字文化圈”的重要紐帶,具有很強的民族象征意義。b.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在馬拉卡納體育

3、館舉行,中國女排以3比1戰勝塞爾維亞隊,時隔12 年再登奧運冠軍寶座,實現成功衛冕。c.蕭紅具有那種化平淡為神奇的能力,她的筆觸有幽默和諷刺,不時使人忍俊不禁,但多半是“含淚的微笑” 。d.拜讀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淺,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鳴,您真的是散文大家 .啊!3 .請找出與例句不相同 的一組熟語例句:兔子不吃窩邊草近水樓臺先得月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b.出淤泥而不染一一近墨者黑c.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d.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一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4 .下面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正確的一項是滿城都飛著柳絮時,梨花也開了遍地,東欄的那株梨

4、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了出來,仿佛雪一樣的清麗, 有一種惆悵之美,但是, 人生, 看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回呢?這正是千古風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畫家盛大士在溪山臥游錄中說的: “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 ”a.夸張、設問、引用b.比喻、反問、引用c.比喻、設問、反復d.擬人、夸張、排比5 .下面是一則新聞的主題部分,其中有多處語病,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首屆閱讀節活動啟動儀式的時間在2017年7月13日上午舉行。據介紹,此次活動以“文化滋養、書香滿城”為主題,由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行,目的是激發廣大市民進一步閱讀的熱情,打造學習型城市的良好氛圍

5、。期間,舉辦方還將開展名家對話、江南文化大講堂等活動。a.第句話有語病,應將“在”改為“是”,刪去“舉行”。b.第句話有語病,應將“舉行”改為“舉辦” 。c.第句話沒有語病。d.第句話沒有語病。6 .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書往往是我們年輕時讀的某一本書,它的力量多半不源于它自身,而源于介入我們生活的那個時機 那是一個最容易受影響的年齡,我們好歹要崇拜一個什么人,如果沒有,就崇拜一本什么書。當然,同時它也是一個征兆,我們早期著迷的書,大致顯示了我們的精神類型,預示了我們后來精神的生活走向。但我們不必慚愧, 事實上,那是我們的精神初戀, 而初戀對象不過是把我們引入

6、精神世 界的一個誘因罷了。后來重讀這本書,我們很可能對它失望,并且詫異當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a.b.cd.7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選出最接近其意旨的一項是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 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 漫。a.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8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d.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8 .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 的一項是 樹艾青一棵樹,一棵樹彼此孤離地兀立著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它們的根伸長著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a.艾青,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省金華人,代表作有

7、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我愛這土地等。b.這首詩結構清晰,語言平淡樸素但又極為凝練,寥寥數語就刻畫出挺拔而又極具生命力的樹的形象。c.這首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一棵樹,一棵樹”,象征著當時彼此孤離的中國人民;“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象征著中華民族在國家危難之時產生強大凝聚力。d.這首詩寫于1940年春天,那時正處于抗日戰爭艱苦的相持階段,全詩用具體可感的形 象,寄寓了豐富的思想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憎惡之情。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甲】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 ,歆輒難 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 可?” 后賊迫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

8、。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 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乙】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日:“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日:“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 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 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劉義慶世說新語)9 .下列各句中對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有一人欲依附.依傍服從b.不忍委之委托,托付c.遂攜拯如初攜帶救助 d.歆輒難之以為難10.下列各句中選出與“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中的

9、“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蟹六跪而二螯b.遂班軍而還c.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d.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11 .下列各句中與所給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項是例:幸尚寬,何為不可?a.私見張良具告以事b.古之人不余欺也c.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d.洎牧以讒誅12 .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華歆謹慎對待別人的請托,但一經接受請托,即使遇到危急的情況也不相棄,表 明他重信重義,言必行,行必果。b.【甲】文中王朗樂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況下,能夠與人方便時盡量方便別人, 但是到了有風險的時候,就出爾反爾,不能共患難。c.【乙】文中運采用對話描寫表現荀巨伯

10、的義舉,寧可代朋友死去,也要讓自己的朋友在 危急時刻離城而去。文章使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側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d.這乙】這則故事除了讓我們懂得患難真情的可貴之外,還揭示了一個道理:堅守信義、 把情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三、文字表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6分)13 .將上文中的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14 .根據提供的句子,在橫線上補寫出另一句。(任選2到,2分)時光荏苒,歲月易老,當華發早生而又壯志未酬時,我們常常會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李白將進酒)的悲嘆;當鬢發已白而事業又未成時,我們難

11、免會發出“塞上長城空自許,”(陸游書憤)的感慨;當青春不在而又無所建樹時,我們可能會發出“,羨長江之無窮”(蘇軾前赤壁賦)的感嘆;當年華已逝而又無限惆悵時,我們不禁發出“此情可待成追憶,”(李商隱錦瑟)的嘆息。15 .語言運用題(本題共 3題,11分)(1)百年老店天津“狗不理”,曾將自己店名的漢語拼音“ goubuli”改為“ go believe”, 無獨有偶,包括全聚德、同仁堂等在內的北京六家老字號也改了英文名。針對這種現象有以下兩種觀點,請你任選一個并說出理由。 贊同者:反對者:(2)請仔細觀察下面這幅圖畫,為其擬一個標題并說出它的寓意。標題: (不超過20字,2分)寓意: (不超過3

12、5字,2分)(3)高二(4)班準備本周六濕地公園踏春活動.上午8時在校門口集合,8:30準時出發,時間為一天,全體騎公共自行車出行。請你代班長在班級微信圈里發一份通知。通知內容可根據活動需要補充相關信息。(字數90 110字,5分)四、媒體文閱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路怒,遲早付出沖動的代價清明節假期,在北京坐出租車陪朋友游玩,車行至北海公園附近, 旁邊一輛黑色轎車突然變道加塞兒。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出租車司機慌忙剎車,差點追尾,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這時,原本就被交通擁堵耗盡耐性的出租車司機張口大罵,一邊瘋狂鳴笛,一邊加速超車, 欲找前車司機出出氣。我和朋友及時勸說制止,一場公路驚魂才算

13、終結。公路,是折射國家交通管理水平、 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法治意識的一面鏡子,鏡子里“路怒”的丑陋樣兒到了該治的時候了。拐彎時互不相讓、開斗氣車、車主撕扯打罵,有的甚至為了出一 口氣造成車毀人亡,各種路怒引發的惡性事件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就連一些平日里看起來溫文爾雅、謙和有禮的人,開起車來也像換了一個人,變得易怒焦躁。a。中國已經快速進入汽車社會, 十幾、二十年前私家車還是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而現在一些大城市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已經相繼出臺了汽車限行政策。但是,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一些基礎配套設施還沒來得及升級改造。找不到停車位,車太多路太堵,道路規劃不合理等現實問題依然存在。加之快

14、節奏的工作、激烈的社會競爭,再遇到不按規矩行車的司機,難免“一點就著”引發路怒。b。路怒的外在誘因還包括有的駕駛人規則意識和法律觀念缺失。不隨意變道超車,車遇行人當禮讓,交通擁堵時換擋減速,等等,這些規則是每一位機動車駕駛員都應該牢記在心的。 然而,不少人卻常把規則拋之腦后。當規則不被尊重,他人的安全空間遭到擠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然會緊張,路怒的出現也就不足為怪了。c。從“路怒族”自身來看,自我情緒的管理是個大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行車途中, 意外難免,尤其在行車環境復雜的時候, 更要控制和調節好自我情緒。 開車上路,腳踩油門, 手握方向盤,這不僅關系到自身和他人安全,在某種意義上說,還關

15、系到公共安全。動不動就著急上火,棄規則于不顧,往往會釀成大禍。因此,在動輒遷怒別人會不會開車的時候, 是不是也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好好開車?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將文明出行、遵守交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d。當然,規則不僅在于每一個人的自覺遵守,還需要法律法規的剛性約束。 面對屢屢上演的路怒行為,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權責,對路怒造成道路交通擁堵、危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等嚴重后果的,明確更加嚴厲的罰責。這方面醉駕入刑具有借鑒意義。醉駕入刑后,酒駕人次明顯下降,如今“飲酒不開車”已成社會共識。另一方面,加強監控, 嚴格執法。依法追究強行變更車道、 強行超車等的違法責任, 對那些敢于挑戰規

16、則的違法行 為實行零容忍,破除他們的僥幸心理。公路不是賽車場,交通法規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如果視法規如兒戲,就應付出“沖動的代價”。(人民日報2017年4月11日)16 .“失范的行車、憤怒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牽動社會神經, 值得反思。”將此句放回原文中, 最恰當的位置是(3分)a.a處 b.b處 c.c處d.d處17 .下列對“路怒”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路怒是一面鏡子,能折射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法治意識。b.路怒是指在交通阻塞情況下,由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行為上表現為言語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脅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或實施威脅等。c.路怒是由司機自身

17、素質不高和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不強造成的,與交通擁堵、工作壓力大、管理水平低等因素關系不大。d.路怒的外在誘因只是駕駛人規則意識和法律觀念缺失。18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溫文爾雅、謙和有禮的人,規矩意識和法制觀念比較強,不會成為“路怒族”。b.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一些基礎配套設施還沒來得及升級改造,找不到停車位, 是造成路怒癥的最根本原因。c標題“路怒,遲早付出沖動的代價”中的“代價”,是指“路怒族”因沖動造成車毀人亡的嚴重后果。d.路怒的外在誘因只是駕駛人規則意識和法律觀念缺失。19 .路怒會造成哪些嚴重后果?請簡要回答。(3分)(6分)20 .閱讀

18、全文,提出解決“路怒”這一社會問題的具體措施,請分條概括。五、文學類作品閱讀(本大題共 5小題,每題4分,共20分)駱駝梁實秋臺北沒有什么好去處。 我從前常喜歡到動物園走動走動,其中兩個地方對我有誘惑。一個是一家茶館,有高屋建領之勢,憑窗遠眺,一片釉綠的田疇,小川蜿蜒其間,頗可使人目 曠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雙駱駝了。有人喜歡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動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簡陋, 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優越之感,掏一把花生米擲過去。有人喜歡看獅子跳火圈,狗作算學,老虎翻跟頭,覺 得有趣。我之看駱駝則是另外一種心情,駱駝扮演的是悲劇的角色。它的檻外是冷清清的, 沒有游人圍繞,所謂檻也只是一根杉木

19、橫著攔在門口。地上是爛糟糟的泥。它臥在那,老遠一看,真像是大塊的毛姜。逼近一看,真可嚇人!一塊塊的毛都在脫落,斑駁的皮膚上隱隱地露著血跡。嘴張著,下巴垂著,有上氣無下氣地喘。水汪汪的兩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淚撲簌 地盼望著能見親族一面似的。腰間的肋骨歷歷可數,頸子又細又長,尾巴像是一條破掃帚。 駝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駱駝為什么落到這種悲慘地步呢?難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過如是么 ?我心目中的駱駝不是這樣的。兒時在家鄉,一聽見大銅鈴叮叮當當響, 就知道是送煤的駱駝隊來了,愧無管寧的修養,往往奪門出視,一根細繩穿系著好幾只駱駝,有時是十只九只的,一順地立在路邊。滿臉煤污的煤商一聲吆喝

20、,駱駝便乖乖地跪下來給人卸貨,嘴角往 往流著白沫,口里不住的嚼一一反芻。有時還跟著一只小駱駝,幾乎用跑步在后面追隨著, 面對著這樣龐大而溫馴的馱獸,我們不能不驚異地欣賞。是亞熱帶的氣候不適于駱駝居住。(非洲北部的國家有駱駝兵團,在沙漠中馳騁,以驍勇善戰著名,不過那駱駝是單峰駱駝,不是我們所說的雙峰駱駝。)動物園的那一雙駱駝不久就不見了,標本室也沒有空間容納它們,我從此也不大常去動物園了。我常想:公文書里罷黜一個人的時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總算是一個比較體面的下臺的借口,這駱駝之黯然消逝,也許就類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長在北方大地上的巨獸,如何能局促在這樣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這炎方的郁

21、蒸?它們當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頓以死。我想它們看著身上的毛一塊塊地脫落,真的要變成“有板無毛”的狀態,蕉風椰雨,晨夕對泣,心 里多么凄涼!真不知是什么人惡作劇,把它們運到此間,使得它們嘗受這一段酸辛,使得我 們也興起“人何以堪”的感嘆 !其實,駱駝不僅是在炎蒸之地難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陸,其命運也是在日趨于衰微。 在運輸事業機械化的時代,誰還肯牽著一串串的駱駝招搖過市?沙漠地帶該是駱駝的用武之地了,但現在沙漠里聽說也有了現代的交通工具。駱駝是馴獸,自己不復能在野外繁殖謀生。等到為人類服務的機會完全消失的時候,我不知道它將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慘的是,大家都譏笑它是獸類中最蠢的當中一個;因為它只會

22、消極地忍耐。給它背上馱五磅的重載,它會跪 下來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數哺乳動物所拒絕食用的荊棘苦草,它肯飲用帶鹽味的臟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 這并不是因為它的肚子里儲藏著水,是因為它在體內由于脂肪氧化而制造出水。它的駝峰據說是美味,我雖未嘗過,可是想想熊掌的味道,大概不過爾爾。像 這樣的動物若是從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世界,大家最喜歡豢養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駱駝這樣的“任重而道遠”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聲不響地從這個世界舞臺上退下去罷!(梁實秋生活在別處)21 .下列賞析,正確的兩項是a.作品通過駱駝與猴子、獅子、老虎對比,動物園中駱駝與兒時所見駱駝

23、對比,突出駱駝“沙漠之舟”的雄姿及其給作者帶來的“驚異”感受b.作品對駱駝作了大量描寫,這些描寫細膩生動并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寓主觀色彩于客觀描寫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c作品中的駱駝,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況。這就是作者為什么喜歡到公園里看駱駝以及寫這 篇文章的原因。d.作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先描述了動物園里駱駝的悲慘遭遇,繼而描寫了家鄉駱駝的溫馴,最后描寫了北方駱駝的威猛。e.作品的文字平實,但字里行間卻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經歷和現實社會的深刻思考和深沉感慨。22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駱駝這個“悲劇角色”?請簡要回答。o23 .請結合上下文分析“這駱駝之黯然消逝,也許就類似人地不宜之故吧?”中

24、“人地不宜”的含義?o24 .談談你對作品中的“駱駝”這一形象的理解。o25 .文章最后一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o六、作文(60分)26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連日來,一篇題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網絡上持續刷屏,閱讀點擊量輕松越過10萬。該文作者范雨素是北京的一名普通外來務工者,來自湖北農村,今年 44歲。初中畢業 的她,在我是范雨素這篇自傳體散文中,用平靜溫和卻有力量的文字,記錄了十幾年里 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每一個被范雨素打動的人,都在她的生活流中看到了自己”。在采訪中,范雨素表示并沒想過靠文字改變生活,她寫作只是為了想要“做點和吃飯

25、無關的事,滿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過“有事做、有希望、能愛人”的生活。范雨素提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點愛好和追求,給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使平凡的人生變得與眾不同。請全面理解上述材料,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或感悟,寫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017 年浙江省單獨招生文化考試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本大題共8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24 分)1 .c 2.b 3.d 4.b 5.c 6.a 7.c 8.d2、 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4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2 分 )9.b 10.d 11.b 12.c3、 文字表述題(本大題共3 小題

26、,共 16 分)13. (我)從老遠的地方來看望你,你卻讓我離開,敗壞道義而求得生存,這難道是我荀巨伯應該做的嗎? ( 反問句式 1 分,古今異義“去”字翻譯正確1“分”,語句通順 1 分,共 3 分。 )14. 朝如青絲暮成雪;鏡中衰鬢已先斑;哀吾生之須臾;只是當時已惘然。 ( 任選 2 句, 2 分;如多選,以前兩句為準。 )15. ( 1)參考答案: (2分)贊同者:此舉有創意,適應了全球化發展的趨勢,能更好地把中國的民族品牌介紹給外國客人,有利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意思答對即可給分。 )反對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種行為就是對民族品牌的不自信,以“狗不理”為代表的老字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不需要另取一個洋名。 ( 意思答對即可給分。 )( 2)參考答案:( 4 分)標題:信任與能力/愛與成長/愛的果實/信任的回報(意思答對即可給分,2分。 )寓意:信任學生(孩子),給他們一定的生長空間,有助于他們成長成才。(意思答對即可給分, 2 分。 )( 3)參考答案:( 5 分)親們,好消息,本周六班級組織開展濕地公園踏青活動。當天上午8時在校門口集合,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