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職變動_第1頁
古代官職變動_第2頁
古代官職變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閱讀中常見表官職變動的實詞一、表授予官職的:1、薦、舉: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文選陳情表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舉薦,任以官職。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晉書謝安傳前后九辟公府 后漢書鐘皓傳3、征:由君王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歲余,征拜侍御史。后漢書王渙列傳4、拜:授予官職5、除:任命,授予官職。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文選陳情表6、授:給予官職 國以功授官予爵。商君書靳令7、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如:起樗里子于國。戰國策8、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文選陳情表二、表調動官職的升遷的:1、遷:調動

2、官職,一般是提升調用,左遷指降職、貶官。如:“孝文帝悅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史記 賈誼傳吾極知其左遷。漢書周昌傳調動官職的:1、轉、調徙:調動官職如:文寶處法平允,考績連最,轉大理正。 隋史徐文寶傳“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徙齊王信為楚廷王。史記淮陰侯列傳2、補:補充缺職 如: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降職、罷免的1、貶:降職;如:貶連州刺史。舊唐書劉禹錫傳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2、謫:被罰流放或降職。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3、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如:韋仁約彈右仆射褚遂良出為同州刺史。 “出”有時也指平

3、調。4、罷、免:罷黜,免去官職。“非其才者罷之”晉書魏舒傳5、黜、廢:廢棄不用。柳下惠為士師,三黜。論語微子三、表兼職,代理官職的詞語。1、兼:同時掌管,兼任。如:未幾,移鎮青州,就加兼中書令。舊五代史甘荷余傳2、領:兼任,代理,暫時擔任。如:遷中書郎,領東觀祭酒。南史虞愿傳3、權:暫代官職 如:積官至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綱傳以京官權知,三年一易上孝宗皇帝第一書4、行:代理官職 如:太祖行備武將軍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瀧岡阡表5、假:暫時代理。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漢書蘇武傳晁錯,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上善之,于是拜錯為太子家

4、令。是時匈奴強,數寇邊,上發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由是遷中大夫。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爰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晁錯潁川人,憑文學才能擔任太常掌故,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時候匈奴強大,屢次騷擾邊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錯上書就戰事發表意見,漢文帝很賞識他。后來命令有關負責官員舉薦賢良文學士,晁錯在人選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錯又進言議論應該削弱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書三十篇。漢文

5、帝雖然沒有完全聽從他的意見,但是認為他是個奇材。當時,太子認為晁錯的計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歡晁錯。漢景帝即位,讓晁錯任內史。許多法令都(按照晁錯的意見)更改修定。晁錯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請(查究)諸侯的罪過,削減他們支系親屬的封地。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徽宗即位,起監鄂州稅,簽書寧國軍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員外郎召,皆辭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罷,主管玉龍觀。庭堅在河北與趙挺之有微隙,挺之執政,轉運判官陳舉承風旨,上其所作荊南承天院記,指為幸災,復除名,羈管宜州。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徽宗即位,起任黃庭堅為監鄂州稅,簽書寧國軍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員外郎召用,他都推辭

6、不就,請求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罷免,主管玉龍觀。黃庭堅在河北時與趙挺之有些不和,趙挺之執政,轉運判官陳舉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黃庭堅寫的荊南承天院記,指斥他對災禍慶幸,黃庭堅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家貧。年四十余,乃學春秋雜說。建元元年,是時弘年六十,征以賢良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上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病免歸。元光五年,菑川國復推上公孫弘,拜為博士。丞相公孫弘是齊地菑川國薛縣的人,表字叫季。他家里窮,直到四十多歲時,才學習春秋及各家解釋春秋的著作。武帝建元元年,這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以賢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當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

7、,回來后向武帝報告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發怒,認為公孫弘無能,公孫弘就借有病為名,免官歸家。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國又推薦公孫弘,封他為博士。虞延少為亭長,時王莽貴人魏氏賓客放從,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見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亂,延常嬰甲胄,擁衛親族,扌干御鈔盜,賴其全者甚眾。建武初,除細陽令。后去官還鄉里,太守富宗聞延名,召署功曹。帝既異之,乃詔衍令自稱南陽功曹詣闕。既到,拜郎中,遷玄武司馬。衍在職不服父喪,帝聞之,乃嘆曰:“知人則哲,惟帝難之。信哉斯言!”衍慚而退,由是以延為明。虞延年輕時做亭長,此時王莽的貴人(女官名)魏氏的門客放縱,虞延帶領官吏沖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遷。王莽末年,天下大亂,虞延常常披鎧甲戴頭盔,護衛親族,抵御掠奪的強盜,依賴他保全生命財產的人很多。東漢建武初年,他被任命為細陽縣令。后離職回鄉,太守富宗聽到虞延的名聲,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皇帝已經認為鄧衍與眾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