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浮沉條件的應用浮沉條件的應用復習復習(1)(1)計算浮力的方法計算浮力的方法1.稱重法稱重法 F浮浮=G物物-F拉拉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F浮浮=G排排=m排排g=液液V排排g3.懸漂法懸漂法 F浮浮= =G物物 冰塊受到的浮力冰塊受到的浮力冰塊浸在水的體積冰塊浸在水的體積冰塊受到的重力冰塊受到的重力1.1.體積為體積為1000cm1000cm3 3的冰塊浮在的冰塊浮在水面上水面上, (, (冰冰=0.9=0.9g/cm/cm3 3) )求:求:一一.利用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利用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 求浮力問題求浮力問題2.2.質量為質量為600600g的正方體木的正方體木塊,漂浮
2、在水面上,木塊塊,漂浮在水面上,木塊邊長為邊長為10cm10cm,求:,求: 木塊受到的浮力木塊受到的浮力 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 木塊的密度木塊的密度3.3.體積為體積為1010-3 3m m3 3的木塊的木塊, ,有有3/53/5的體積浸在水中的體積浸在水中(g=10N/kg=10N/kg), ,求:求: 木塊受到的浮力木塊受到的浮力 木塊的質量木塊的質量 木塊的密度木塊的密度4.4.質量為質量為600600g的木塊的木塊, ,有有3/53/5的體積浸在水中的體積浸在水中(g=10N/kg=10N/kg), ,求:求: 木塊受到的浮力木塊受到的浮力 木塊的體積木塊的體積 木塊
3、的密度木塊的密度二二.利用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大小利用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大小1.1.等質量的等質量的A A、B B兩球浸在同一種兩球浸在同一種液體中液體中( (如圖如圖) ),則,則F F浮浮A A F F浮浮B BABmA=mB GA=GB分析分析:由于由于 A球漂浮球漂浮 F浮浮A=GA B球懸浮球懸浮 F浮浮B=GB所以所以, F浮浮A= F浮浮B2.A2.A、B B兩球分別浸在兩種兩球分別浸在兩種不同的液體中,不同的液體中,m mA AmmB B,則則F FA A浮浮 F FB B浮浮AB分析分析:由于由于 A球漂浮球漂浮 F浮浮A=GA B球懸浮球懸浮 F浮浮B=GBmAmB GAGB所以
4、所以, F浮浮AF浮浮B3.3.體積相等的鉛、銅、鐵三實心體積相等的鉛、銅、鐵三實心球分別浸在三種不同的液體中球分別浸在三種不同的液體中( (如圖如圖) )則所受浮力的關系:則所受浮力的關系:鉛鉛銅銅鐵鐵鉛球漂浮鉛球漂浮 F浮鉛浮鉛=G鉛鉛銅球懸浮銅球懸浮 F浮銅浮銅=G銅銅鋁球下沉鋁球下沉 F浮鐵浮鐵 銅銅 鐵鐵G鉛鉛G銅銅G 鐵鐵F浮鉛浮鉛F浮銅浮銅F浮鐵浮鐵三三.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4.4.漂浮漂浮 F F浮浮=G=G物物 ( V( V排排VV物物) )3.3.懸浮懸浮 F F浮浮=G=G物物 ( ( V V排排=V=V物物) )2.2.下沉下沉 F F浮浮GGG
5、物物浮沉條件浮沉條件三三.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1.1.上浮上浮 F浮浮 G物物 液液V排排g 物物V物物g液液 物物三三.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2.2.下沉下沉 F浮浮 G物物 液液V排排g 物物V物物g液液 物物三三.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3.3.懸浮懸浮 F浮浮 = G物物 ( ( V V排排=V=V物物) )液液V排排g = 物物V物物g液液 = 物物三三.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4.4.漂浮漂浮 F浮浮 = G物物 ( ( V V排排V 物物三三.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利用密度判定浮沉的方法漂浮漂浮靜止時靜止時液液 物物上浮上浮液液 物物漂浮漂浮狀態狀態二力關系二力關系(F(F浮、浮、G G物物) )密度關系密度關系(液、液、物物) )最終最終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共物品維護管理辦法
- 變頻器效率優化-洞察及研究
- 鞭毛狀微生物阪崎腸桿菌的乳粉檢測技術研究
- AI大模型在金融領域反欺詐中的應用研究與優化策略
-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范本2020年
- 安全 培訓 方案
- 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匯編
- 宏定義風險評估-洞察及研究
- 安全生產檢查活動簡報
- 探究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
- 202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遼寧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考試真題
- 北京市大興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真題(含答案)
- 第三代社保卡培訓
- 辦公室應聘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河北中考地理真題含答案
- 鐵礦尾礦清運方案(3篇)
- 國開機考答案 管理學基礎2025-06-27
- 國家開放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一
- 【9語安徽中考卷】2025年安徽省中考招生考試真題語文試卷(真題+答案)
- 2025年空氣過濾器行業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