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郵政系統投遞員先進事跡材料 分享 創新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博激流。”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是順昌縣郵政局投遞員最愛唱的歌曲,也是他身為投遞員的真實寫照。在漫漫十一載的風雨郵路上,他甘于奉獻、樂于助人,把寂寞的郵路編織成了生活的贊歌,每當別人問他:“跑郵路,孤獨嗎”,他總是樂呵呵地說:“用戶就是我的朋友,有他們,我就不孤獨。” 1999年,高中畢業,在他當投遞員的哥哥影響下,到城區投遞組應聘當一名投遞員,從此便堅守在這條風雨郵路上,開始了無怨無悔的征程。11年來,他奮發進取、勇于奉獻、盡職盡責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傳遞聲音,為群眾架起信息溝通的橋梁。他先后被評為福建省郵政先進報刊投遞員、
2、市新長征突擊手、市郵政服務標兵、先進個人、順昌縣勞動模范和技術創新能手等稱號。今年來,他又光榮獲得市勞動模范和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二項榮譽。 救“死信”助親人團聚 “郵遞員同志,謝謝你啊。”4月10日,當順昌縣郵政局投遞員把幾經周轉尋訪多日的信交到獨居老人張宗貴的手中時,老人感激地說:“我以為這個世上再也沒有親人了,是你又幫我找了回來。” 原來,后山路這位獨居多年的張宗貴老人在歷經數次的搬遷后,逐漸和外地唯一的親友失去了聯系,當這位親友的“尋親”信件多次被退回后,特意致電該局領導,希望能幫忙重新聯系上老人。得知此事后,主動請纓。一有時間他就查對新舊址,詢問小區居民,查訪知情人,終于找到了這位老人
3、,當珍貴的家書交到老人手中時,老人流淚了。 11年來,共投遞報刊、信函近400萬件,無一差錯、無一丟失損毀、無一有理由申告、無一安全事故,實現“零差錯”及“零投訴”。投遞中,每當遇到“原址查無此人”的疑難信件時,他不是簡單地按規定一退了之,而是利用休息時間到居委會和公安局戶籍科,認真核對準確的地址和門牌,多方詢問查找直到再次妥投。他就是本著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共讓375封“死信”起死回生,送到收件人手中。 結“對子”溫暖老人心 所在的投遞組是市級青年文明號服務窗口,他做為“青年文明號”負責人, 免費 分享 創新 身體力行參與青年文明號的創建工作,不斷豐富創建內容,不斷創新創建形式,帶動班組同
4、事積極參加“青年突擊隊”、”抗震救災募捐”、義務獻血等公益活動;帶頭資助貧困學生、慰問孤寡老人,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文明崗的職責。 3月,開始負責北門社區的投遞工作。留意到一些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行動不便,便主動與他們結成對子,從這以后,年近七 十、行動不便的二位孤寡老人張宗仁、魏接稿的生活變了樣:門窗壞了有人修,生病了有人照顧,水費電費有人幫助繳,就連訂的報紙也有人遞到自已面前。幾年來,一如既往默默地關心著老人的生活,經常上門噓寒問暖關心幫扶老人,為他們捎帶米、油等生活用品,代繳水電費、電話費、匯款,代(寄)領包裹,也逐漸成為他服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悠悠數載真誠的付出,讓老人感動不已,雙方
5、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多年的優質投遞服務,使得在投遞縣政府大樓單位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提起他來無不交口稱贊。政協有位退休老同志,單位為他訂閱了報刊書籍,到單位取報刊時,缺報短刊的現象時有發生,得知這一情況,立即把他的報刊轉投到家中,讓老人不用再跑單位也能如期收到。“通過投信送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退休干部劉忠明如是說。 重“細節”征訂報紙多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被奉為座右銘,他深切地體會到細節服務對于郵政服務行業的重要性,在日常投遞中,他總是將信件、書報疊放地整齊有序;遞交客戶郵件時,他總是滿臉笑容,讓人如沐春風;時間久了,群眾對這個黝黑面龐、憨厚笑容,輕聲細語的小伙子留下深刻印象。
6、不僅奉行細節服務,還奉行“以收促攬,收投合一”的經營理念。每到報刊大收訂期間,積極上門宣傳報刊業務,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喜好,為他們推薦不同類別的報刊,使用戶能各訂所需。他白天為單位客戶挑選目錄開票,夜間逐門逐戶進行洗樓式收訂,極大地方便了用戶。在一次收訂過程中,他發現有位客戶每天到報刊零售店購買報刊雜志,就是不訂閱,第一次到他家收訂就吃了個“閉門羹”。沒有氣餒,多次與他溝通,尋找原因。原來這位用戶住在高樓,擔心花了錢訂閱卻收不到報刊,所以才不愿到郵政局訂閱。為了打消用戶的顧慮,專門幫他在家門口裝訂一個信箱,并將負責該區域的投遞員介紹給用戶,保證報刊雜志妥投到位。該用戶二話沒說,非常干脆地在他手
7、上訂閱了足球報、每周文 免費 分享 創新 摘及讀者等近千元的報刊流轉額。 資料來源:http:/ 第二篇:郵政投遞員先進事跡郵政投遞員先進事跡5月20日5時許,天微亮,33歲的就已經騎上綠色的自行車奔波在鎮的街道上,他要在人們起床之前把信件、報刊送到他們的信報箱里。12年來,這種場景天天都在上演1998年年底,21歲的到縣郵政局支局當了一名普通的投遞員。從此,不管天氣如何惡劣,他都要載著幾十公斤重的信件和報紙跋涉在近百里的郵路上,用自己的堅毅和汗水履行了一名投遞員的神圣職責,為村民架起了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老人的貼心人鎮堪稱中原文化名鎮,這里的老人有讀報的習慣,天天都盼看著報刊的到來,期待著
8、遠方的來信為了使這些老人能及時看到報刊、收到信件,把他們所訂的報刊熟記于心,及時正確地投遞。有的老人眼睛不好,幫他們閱讀報刊、信件,甚至替他們寫信發信;有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他就幫他們繳電話費、取退休金、買面等等。現在老人們提起,都是贊不盡口,說他是老人的貼心人。報紙一份也不能少3月的一天,三中退休教師李書正發現信報箱里沒有報紙。這可是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李書正心中狐疑著,就到郵政所里找詢問。說:“我把報紙都投到信報箱里了,咋回事呢。”于是兩人一起來到學校家屬樓,經過察看信報箱,發現李老師的信報箱下端被撬,報刊被取走。很震動,對李老師說:“丟的報紙我買一份給你補上,再重新給你安個新的就安到你
9、家門口。”正說著,他們發現兩個十來歲的男孩飛奔而來,看見他們非常驚恐,撒腿就跑,眼疾手快,忙上前拉住其中一個一問,才知道這是兩個男孩干的“好事”。越日,就把信報箱安到李老師家門口。李老師家住四樓,看到天天樓上樓下送報紙,心里過意不往。他要求還是把信報箱安在一樓,但說:“我年輕,身體好,多走幾步路,沒有事的。”郵件一天也不能耽誤往年夏天,連續幾天的大雨使大街小巷出現積水。為把郵件及時送到用戶手中,見縫插針,雨停即投,遇見積水的地方,就趟水推車前進。當年8月16日早上,正預備上班的感到渾身疼痛,四肢無力,就到醫院看病。醫生說他得的是重感冒,要輸液治療,需要請假休息幾天。他搖搖頭說:“那等晚上我再來
10、輸液吧,那么多人等著看報紙呢,我不能浪費這個時間。”于是,他向醫生要了兩片退燒藥,載上郵件出發了。夏季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當走到鎮北關村時,滂沱大雨從天而降,急忙用雨衣把郵件蓋好。雨水打在身上,感到冷得鉆心,渾身打顫,急忙找地方避雨。走到北關村村口,他忽然眼睛一黑,從車上摔了下來。這時,村民王玉貴途經,急忙把他扶進自己家里,問冷問熱。神智清醒過來說:“大哥,我是感冒了,休息一會就好了。你給我倒杯熱水吧。”喝完熱水,硬撐著身子離開了王玉貴家。 第三篇:郵政投遞員先進事跡郵政投遞員先進事跡 5月20日5時許,天微亮,33歲的就已經騎上綠色的自行車奔波在鎮的街道上,他要在人們起床之前把信件、報
11、刊送到他們的信報箱里。12年來,這種場景每天都在上演1998年年底,21歲的到縣郵政局支局當了一名普通的投遞員。從此,不管天氣如何惡劣,他都要載著幾十公斤重的信件和報紙跋涉在近百里的郵路上,用自己的堅毅和汗水履行了一名投遞員的神圣職責,為村民架起了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老人的貼心人鎮堪稱中原文化名鎮,這里的老人有讀報的習慣,每天都盼望著報刊的到來,期待著遠方的來信為了使這些老人能及時看到報刊、收到信件,把他們所訂的報刊熟記于心,及時準確地送達。有的老人眼睛不好,幫他們閱讀報刊、信件,甚至替他們寫信發信;有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他就幫他們繳電話費、取退休金、買面等等。現在老人們提起,都是贊不絕口,
12、說他是老人的貼心人。報紙一份也不能少3月的一天,三中退休教師李書正發現信報箱里沒有報紙。這可是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李書正心中狐疑著,就到郵政所里找詢問。說:“我把報紙都投到信報箱里了,咋回事呢。”于是兩人一起來到學校家屬樓,經過察看信報箱,發現李老師的信報箱下端被撬,報刊被取走。很震驚,對李老師說:“丟的報紙我買一份給你補上,再重新給你安個新的就安到你家門口。”正說著,他們發現兩個十來歲的男孩飛奔而來,看見他們非常驚恐,撒腿就跑,眼疾手快,忙上前拉住其中一個一問,才知道這是兩個男孩干的“好事”。次日,就把信報箱安到李老師家門口。李老師家住四樓,看到每天樓上樓下送報紙,心里過意不去。他要求還是
13、把信報箱安在一樓,但說:“我年輕,身體好,多走幾步路,沒有事的。”郵件一天也不能耽誤去年夏天,連續幾天的大雨使大街小巷出現積水。為把郵件及時送到用戶手中,見縫插針,雨停即投,遇見積水的地方,就趟水推車前進。當年8月16日早上,正準備上班的感到渾身疼痛,四肢無力,就到醫院看病。醫生說他得的是重感冒,要輸液治療,需要請假休息幾天。他搖搖頭說:“那等晚上我再來輸液吧,那么多人等著看報紙呢,我不能浪費這個時間。”于是,他向醫生要了兩片退燒藥,載上郵件出發了。夏季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當走到鎮北關村時,滂沱大雨從天而降,急忙用雨衣把郵件蓋好。雨水打在身上,感到冷得鉆心,渾身打顫,急忙找地方避雨。走到
14、北關村村口,他忽然眼睛一黑,從車上摔了下來。這時,村民王玉貴路過,急忙把他扶進自己家里,問寒問暖。神智清醒過來說:“大哥,我是感冒了,休息一會就好了。你給我倒杯熱水吧。”喝完熱水,硬撐著身子離開了王玉貴家。就這樣,12年里,猶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鴻雁,在漫漫郵路上,用青春和熱血譜寫著自己無悔的人生,12年里,他騎壞了三輛摩托車,所行路程足足可以繞地球5圈;12年里,他上訂的報刊流轉額逐年增加,連續居全縣之首;12年里,他在這塊生他養他的熱土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收獲著醇厚的親情 第四篇。郵政投遞員先進事跡5月20日5時許,天微亮,33歲的就已經騎上綠色的自行車奔波在鎮的街道上,他要在人們起床之前把
15、信件、報刊送到他們的信報箱里。12年來,這種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1998年年底,21歲的到縣郵政局支局當了一名普通的投遞員。從此,不管天氣如何惡劣,他都要載著幾十公斤重的信件和報紙跋涉在近百里的郵路上,用自己的堅毅和汗水履行了一名投遞員的神圣職責,為村民架起了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老人的貼心人 鎮堪稱中原文化名鎮,這里的老人有讀報的習慣,每天都盼望著報刊的到來,期待著遠方的來信 為了使這些老人能及時看到報刊、收到信件,把他們所訂的報刊熟記于心,及時準確地送達。有的老人眼睛不好,幫他們閱讀報刊、信件,甚至替他們寫信發信;有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他就幫他們繳電話費、取退休金、買面等等。現在老人們提起
16、,都是贊不絕口,說他是老人的貼心人。 報紙一份也不能少 3月的一天,三中退休教師李書正發現信報箱里沒有報紙。這可是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李書正心中狐疑著,就到郵政所里找詢問。說:“我把報紙都投到信報箱里了,咋回事呢。”于是兩人一起來到學校家屬樓,經過察看信報箱,發現李老師的信報箱下端被撬,報刊被取走。很震驚,對李老師說:“丟的報紙我買一份給你補上,再重新給你安個新的就安到你家門口。”正說著,他們發現兩個十來歲的男孩飛奔而來,看見他們非常驚恐,撒腿就跑,眼疾手快,忙上前拉住其中一個一問,才知道這是兩個男孩干的“好事”。 次日,就把信報箱安到李老師家門口。李老師家住四樓,看到每天樓上樓下送報紙,心
17、里過意不去。他要求還是把信報箱安在一樓,但說:“我年輕,身體好,多走幾步路,沒有事的。” 郵件一天也不能耽誤 去年夏天,連續幾天的大雨使大街小巷出現積水。為把郵件及時送到用戶手中,見縫插針,雨停即投,遇見積水的地方,就趟水推車前進。當年8月16日早上,正準備上班的感到渾身疼痛,四肢無力,就到醫院看病。醫生說他得的是重感冒,要輸液治療,需要請假休息幾天。他搖搖頭說:“那等晚上我再來輸液吧,那么多人等著看報紙呢,我不能浪費這個時間。”于是,他向醫生要了兩片退燒藥,載上郵件出發了。 夏季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當走到鎮北關村時,滂沱大雨從天而降,急忙用雨衣把郵件蓋好。雨水打在身上,感到冷得鉆心,渾
18、身打顫,急忙找地方避雨。走到北關村村口,他忽然眼睛一黑,從車上摔了下來。這時,村民王玉貴路過,急忙把他扶進自己家里,問寒問暖。神智清醒過來說:“大哥,我是感冒了,休息一會就好了。你給我倒杯熱水吧。”喝完熱水,硬撐著身子離開了王玉貴家。 就這樣,12年里,猶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鴻雁,在漫漫郵路上,用青春和熱血譜寫著自己無悔的人生,12年里,他騎壞了三輛摩托車,所行路程足足可以繞地球5圈;12年里,他上訂的報刊流轉額逐年增加,連續居全縣之首;12年里,他在這塊生他養他的熱土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收獲著醇厚的親情 第五篇:郵政投遞員個人先進事跡敬業愛崗寫人生 李獻軍同志是車排子郵政支局的一名鄉郵投遞員,
19、幾年來,他以“優質服務、用戶滿意”為已任,多年如一日的做好自己的投遞工作。與此同時,他還兼著攬儲和攬收其它郵政業務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中作出了突出成績,連續三年被支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攬儲狀元”,贏得了用戶和全局職工的一致好評。 在別人看來,投遞工作是一項簡單而又輕松的活。而李獻軍認為投遞工作雖是一個平凡的工作,要干好不容易,心中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思想。為了做到這一點,他要求自己,別人做不到的自己要做到:別人能做到的,自己要做的更好。而要做到這些就要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但李獻軍無怨無悔。 為了搞好投遞工作,他常常是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冰霜。如果遇到惡劣的天氣,他心中首
20、先想到的是用戶,總是想方設法把郵件送到用戶的手中,多次受到用戶的好評。多年來,在他投遞的各段道中,從沒有發生一起誤投,漏投郵件現象,也沒有收到用戶的一次有理由申告,出色的完成投遞任務。 每年的 八、九月份是高考學生錄取通知書發出的時期,也是李獻軍最忙的時候。這時正是學校放暑假,考生不在學校,原本把通知書交給學校他就算完成了投遞任務,可他知道,學子們“十年寒窗苦”等待的是什么。他為了及時的把錄取通知書早日送到學生們的手中,放棄自己休息時間,到學校老師處打聽通知書上考生的居住地址后,奔波幾十里挨家挨戶把錄取通知書送到考生的手中,每當看見考生高興的樣子,聽到“謝謝您:投遞員同志、太辛苦了”問候時,李獻軍只是一笑就走了。 xx年八月的一天,他投遞一份錄取通知書,地址是一二三團黃家莊。而在許多人眼中,那里散亂的居住著200多戶外來人員,被人們習慣地稱為“盲流區”。為盡快把通知書送到這位叫“馬偉”的同學手中,李獻軍每天利用中午和下午下班的時間,冒著 二、三十度的高溫,一家一戶地問,一排房子一排房子地找。為了盡快找到這位考生,他甚至在電線桿上貼出了告示。工夫不負有心人,一星期之后,他終于將錄取通知書送到了馬偉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氣球促銷活動方案
- 武術訓練活動方案
- 桂花釀酒活動方案
- 檢察開放日活動方案方案
- 檳榔公司活動策劃方案
- 關鍵時候能保命的冷知識
- 殘聯到德陽活動方案
- 愛國的課件軍人作品
- 谷氨酸鈉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及腸道發育的影響
- 地方高校美育通識課中創意產品設計教學創新研究
- 酒類銷售用人勞務合同
- 2025老年教育政策環境分析及教學模式創新路徑研究報告
- 1-會計信息系統(閉卷)國開機考答案
- 2025年中國伺服電纜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酒店安全獎懲規定
- 中醫養生保健與康復護理
- 夫妻債務隔離約定協議書
- 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C++冒泡排序實現試題及答案
- NIH-FDA-IND-IDE-II期III期臨床試驗方案模板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專科《行政組織學》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5)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