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活動課:《新中國的外交》教案_第1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活動課:《新中國的外交》教案_第2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活動課:《新中國的外交》教案_第3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活動課:《新中國的外交》教案_第4頁
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活動課:《新中國的外交》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活動課:新中國的外交教案活動目標1.通過收集、選擇、整理新中國外交領域的重大成就和共和國外交家的智慧與風采的圖片、材料、實物和訪談錄等,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比較等抽象思維能力。2.通過展示探究或體驗過程和結果,認識新中國成立,結束了近代以來屈辱外交的歷史,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感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等;培養學生的體驗歷史發展變化、感悟歷史發展真諦的能力和表達能力。3.通過講述或再現外交活動與斗爭,認識國家強盛是開展外交斗爭的堅實后盾;通過對外交領域外交家的風采和智慧的歸納和總結,體會外交活動的智慧和藝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正確的奮

2、斗目標。4.通過展示新中國外交成就及原因分析,展望新中國未來外交的發展趨勢,培養學生預測社會未來發展走向的能力。5.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與協商、與人交往的能力。活動內容收集有關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領域的材料,按照選定的主題分析和整理材料,采用多種形式在活動課堂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如專題報道式、場景再現式、主題歸納式等,再現新中國的外交歷程,感受新舊中國外交的天地之別,體驗重要的外交場景等。活動提示1.活動方式可以采用主題探究式、體驗感悟式。2.材料收集范圍:新中國成立后有關外交領域的文字、圖片、實物等材料;新中國的外交家或重大外交事件的見證人等。3.材料收集方式:以查閱書籍、

3、網站,參觀有關紀念館和影視作品等為主;訪問有關歷史見證人等;收集有關實物等。4.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動程序1.簡介活動程序,明確活動內容:如選擇主題探究式活動,其活動程序一般分為:確定探究主題依據主題范圍,收集相關材料(文字、圖片、影視或實物等)根據主題要求,整理收集的材料運用材料,完成主題任務反思探究過程,優化探究方法;如選擇體驗感悟式活動,其活動程序一般分為:選擇典型場景根據場景范圍,收集有關材料(特別是影視材料和訪問歷史見證人等)根據場景要求和收集的材料,設計再現場景的腳本根據腳本,完成歷史場景再現反思體驗過程,感悟歷史真諦,優化體驗方法。介紹活動主題和內容,具體見活

4、動內容部分。2.進行小組分配,明確主要職責:以自愿原則為基礎,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的特長要基本平衡;分組后確定組內成員責任,選舉組長負責組內活動的協調與管理。3.選擇活動主題,分配活動任務:提出多種主題,供小組討論選擇,如新中國外交足跡、新舊中國外交兩重天、新中國外交家風采與智慧、新中國外交大事年表、外交活動短劇等,根據小組選題,分配組員活動任務。4.分頭收集材料,教師適時調控:介紹典型材料的出處,如新中國外交風云錄新中國的外交建國五十年的外交成就等歷史書籍;周恩來外交風云共和國外交風云錄等影視材料;重要網站,如外交部網站、人民日報社網站、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等。各組組員帶著任務分頭

5、收集材料,教師調控、幫助學生解決收集材料過程中的困難。5.完成活動任務,準備課堂展示:各組成員在組長的協調下,根據主題要求,分析、整理材料,完成活動任務,并制作課件,準備課堂展示活動成果。6.展示活動成果,自主評價優劣:由學生做主持人,主持活動成果展示;各組代表在活動課上展示本組活動成果,介紹本組活動中的典型事跡;學生自主對各組活動成果和典型事跡進行評價。7.總結活動過程,選出優秀組員:表揚活動中的典型事跡,肯定活動成果;總結活動過程,優化活動方法。活動成果展示課環境布置及教具準備1.用藝術字板書展示主題:歷史紀實大家談新中國的外交;學生座位排列為環行狀,中間留出空地供再現歷史場景等用,并設主

6、席臺。2.多媒體展示平臺。活動過程主持人:外交就是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的政治活動。外交活動,既要靠國家實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謀略。新中國成立,結束了近代以來屈辱外交的歷史,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新中國的外交充滿艱辛,也閃耀著智慧,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當今世界,“地球村”正在變小,而我們的視野卻在擴大。今天,我們回顧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體驗新中國外交艱辛和輝煌,探究新中國外交成就的原因,展望新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本次活動的主題就是:歷史紀實大家談新中國的外交。時光荏苒,風云變幻,新中國外交勝利地渡過了五

7、十多個春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一板塊:展示輝煌表現。請第一小組為我們展示他們的活動成果:新中國的外交歷程。第一小組代表:五十多年來國際風云變幻,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遇到了許多新的挑戰。中國的外交政策始終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的任務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和周邊環境。在國際事務中,我們一貫伸張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綜合起來我們可以把新中國的外交歷程分為建國后至五十年代中期、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來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新中國的成立,一掃過去百年“屈辱外交”的歷史,我國代表團出席了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重大國際

8、活動,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新中國以嶄新的面貌和獨立的姿態登上了國際舞臺。第二階段:進入六七十年代,我國開始把“反帝反修”、“反對兩霸”作為外交工作的主要內容,同時,中國與西方的關系也開始解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果,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等。第三階段:八十年代以來,鄧小平同志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決定把我國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同時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開創了我國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2001年我國成功

9、承辦了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展示了我國的世界大國風采,進一步擴大和增強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和地位。主持人:新中國外交歷程,既是過去的歷史,也是永存的現實。請第二小組為我們展示記錄新中國外交歷程的代表圖片,從圖片中再次回顧新中國的外交成就。第二小組代表: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一百多年來的屈辱外交,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紀元。五十多年來,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三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中國政府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謀求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創造了良好

10、的國際環境,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做出積極的貢獻。讓我們從以下五幅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圖片中,重溫這段光輝歷史。第一幅圖片:蘇聯首任駐華大使羅申(前排右六)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后合影(圖略,下同)。1949年10月2日,中國和蘇聯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但當時,新中國還面臨著帝國主義的敵視、封鎖和孤立,經受著嚴峻的考驗。第二幅圖片: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表演說。1955年,亞非獨立國家首腦召開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與的萬隆會議。會上,一些國家首腦在帝國主義的挑撥下,攻擊共產主義,污蔑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

11、“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和合作。第三幅圖片:周恩來總理亞非十三國之行飛行路線圖。1963年12月3日至1964年2月26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兼外長先后訪問了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今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加納、馬里、幾內亞、蘇丹、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等十個非洲國家和緬甸、巴基斯坦,后又和宋慶齡副主席一起訪問了錫蘭(今斯里蘭卡)。這次亞非十三國之行,是中國同亞非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的重要里程碑。第四幅圖片:毛澤東會見尼克松圖。1970年,中美恢復大使級會談。1971年7月和10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兩次秘密到中

12、國,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做準備。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2月28日,中美兩國發表了指導兩國關系的中美聯合公報,中美交往的大門終于被打開。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政府同時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美國政府在聯合公報中接受中國提出的建交三原則:同臺灣斷交、撤出軍隊和設施、廢除美蔣條約。兩國從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這是兩國關系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折,中美關系從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第五幅圖片:身著中國民族服裝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在上海科技館前留影。2001年上海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盛會。中國國家主席江澤

13、民在上海科技館門前,迎候前來參加亞太經合組織上海非正式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這次會議討論了全球和地區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apec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發表了領導人宣言,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盛大的國際活動,展示了我國的世界大國風采,進一步擴大和增強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和地位。主持人:新中國外交成就,凝聚了新中國外交家的智慧和心血。請第三小組的代表為我們再現第26屆聯大,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壯觀場面。第三小組代表:一位扮演阿爾巴尼亞代表、一位扮演中國代表、一位扮演蔣介石代表、一位扮演美國代表、一位扮演記者。他們聯合再現26屆聯大表決結果時的歷史場景,其中記者以場外人的身份,采訪

14、中國代表,報道這次聯大表決結果。主持人:剛才第三小組同學為我們再現了一次重要的歷史事件,下面請本班記者對參與表演的同學進行一次現場采訪,讓他們談談在表演過程中的感想。記者:我剛才觀看了你們的表演,好像與歷史先輩們一起經歷了這一令人振奮的歷史事件,作為扮演中國代表的演員,你一定有很多體會,你能給我們談談在扮演過程中的個人體會嗎?被采訪者:當我們真正投入到歷史事件中時,我們越來越真切地感覺到外交家們的高超智慧,以及他們為我國外交事業付出的艱辛努力,但我們感觸最深的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興奮和驕傲,這種自豪、興奮和驕傲只能體會,無法用語言表達,現在我才真正理解喬部長仰天開懷大笑的感覺。經過這次體

15、驗,我更堅定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增強了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爭取真正成為一名為祖國外交事業做貢獻的外交工作者。主持人:數據最能說話,下面請第四小組的同學為我們展示他們的活動成果:新中國成立后,與我國建交國家數量統計表。第四小組代表:新中國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從當時兩個陣營嚴重對峙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出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重大外交決策,徹底清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勢力,同社會主義國家和其他友好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同蘇聯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還同印度和緬甸共同倡導舉世聞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具有重大歷史

16、意義的萬隆會議。中國以嶄新的面貌活躍在國際舞臺上。從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末,我國大力支持亞非拉人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正義斗爭,加強同它們的政治、經濟合作。中國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同一些鄰國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隨著中法建交,中國同西歐國家的關系也取得了進展。在這一時期,新中國迎來同外國的第二次建交高潮。七十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局面。毛澤東主席提出了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中國堅決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不斷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同時大力發展同其他發達國家的關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兩國關系取得重大突破。隨著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國在國際事務

17、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進入八十年代,鄧小平繼承毛澤東、周恩來外交思想,對國際形勢做出了新的判斷,并據此調整了對外戰略,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國際事務中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中國的對外關系得到了全面發展,國際地位大為加強。九十年代,國際形勢發生急劇變化。面對國際風云變幻,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鄧小平外交思想,冷靜觀察,從容應對,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堅定不移地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加強。中國外交走過了五十多年的光輝歷程。中國的國

18、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學生代表運用多媒體展示平臺,邊推出表格,邊介紹上述特征。主持人:有比較才有發言權。下面請第五小組同學,為我們展示新舊中國外交天地之別的具體表現。第五小組代表:我們發現,新舊中國外交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首先,在國際地位方面,舊中國沒有任何國際地位,任人欺凌,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政府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而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以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屹立于國際舞臺。其次,在外交關系方面,舊中國是屈辱外交,西方大國不斷發動侵華戰爭,而每一次侵華戰爭,基本都以中國失敗而結束,中國被迫同侵略者簽

19、訂不平等條約,列強不斷擴大在中國的侵略權益;新中國一改舊中國外交的恥辱狀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推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平等的外交關系。最后,在外交結果方面,舊中國除了深受列強侵略外,幾乎沒有取得維護中華民族利益的成果;新中國建立后,在外交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但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維護了國家領土等主權的完整,收回了舊中國失去的權益,用“一國兩制”的原則,收回了香港和澳門地區,洗刷了舊中國的恥辱,而且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國際強國等。主持人:新中國在外交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探究和體驗中,我們發現這些成就來之不易。那么,哪些因素促成新中國取得如此輝

20、煌的外交成就呢?讓我們進入第二板塊:探尋輝煌奧秘。下面請同學根據自己的探究或體驗,圍繞新中國外交成就的原因,自由發言,每位同學的發言時間控制在2分鐘以內。發言一:新中國的外交,是在正確外交方針和外交原則指導下進行的,可以說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制定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為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國外交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的重要保證。發言二:新中國外交成就的取得,離不開老一輩外交家的艱苦努力和高超的外交技能、高明的外交智慧。在萬隆會議上,面對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擾和破壞,周恩來總理用豁達的心胸,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會議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和團結,提高了我國的

21、國際地位。這充分體現了外交家的智慧和膽量在我國外交事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發言三:五十多年來,我國取得了輝煌的外交成就,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的反映。如果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為后盾,英國就不會輕易地歸還香港地區,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中國也不可能成功承辦亞太經合組織上海會議。這些都充分說明,綜合國力的發展和強大,促進了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發言四:建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科技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從而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可以說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是我國外交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基礎。發言五發言六:我認為,新中國外交成就輝煌的原因,是前面四組同學的綜合。上面四位同學

22、的發言,都是從一個方面說明我國外交成就的原因,只有四個方面綜合起來,才能完整地說明我國外交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主持人:剛才,幾組同學的發言都很好。說明我們在探索或體驗中開動腦筋了,這是學習歷史的重要保證。新中國外交成就的輝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體現,也是正確外交方針、原則的反映,還是綜合國力發展的表現,更是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的結晶。剛才我們展示的都是歷史,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只能代表過去。那么,未來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走向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進入第三板塊:展望輝煌前景。下面請我們班的小國際時事迷帶領我們展望我國外交事業的美好前景。小國際時事迷:首先我們應該分析當前我國外交事業面臨的形勢,即挑戰嚴峻,機遇大于挑戰。當前,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主要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是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增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發展,強化軍事聯盟和以“人權”“人道”為由干涉別國內政的危險傾向抬頭,聯合國憲法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受到挑戰。二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使貧富差距拉大,南北矛盾日益尖銳。如何趨利避害,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已成為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緊迫課題。其次,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