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積月累”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_第1頁
“日積月累”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_第2頁
“日積月累”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_第3頁
“日積月累”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_第4頁
“日積月累”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積月累”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摘要】“日積月累”作為現今語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 模塊,其“小容量”背后卻有“大意義” 。利用好“日積月 累”這一資源,除了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外,也能讓學生 對這些語言材料追本溯源、 發現規律、 聯系生活、舉一反三、 創造運用,同時滲透中華優秀文化精髓,豐厚文化積淀,受 到思想熏陶,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關鍵詞】日積月累現狀分析舉一反三教學對策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到四年級的語文園地和五、 六年級的回顧 ?拓展都安排了“日積月累”這一欄目的 教學,是唯一的一到六年級一以貫之且每個單元都有的欄目。 充分利用好“日積月累” 這一資源,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2、 也能讓學生對這些語言材料追本溯源、 發現規律、 聯系生活、 舉一反三、創造運用,同時滲透中華優秀文化精髓,豐厚文 化積淀,受到思想熏陶,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一、“日積月累”教材內容的分析(一)小模塊大作用 語文教材中的“日積月累”緊密地與單元主題相配套, 其作用之大不容置疑。呈現形式以句子居多如格言、警句、 詩句等,也不乏詞語形式如成語等熟語,每冊一般還安排兩 次詩(詞)篇。這些內容中外貫通,古今縱橫,歸類出示, 成為學生最好的語言素材,供他們積累、拓展和運用,其優 勢顯而易見。比如五年級下冊回顧 ?拓展七里的“日積月累”安 排了 16 個描寫人物的詞語,分四類排列:有形容人物外貌

3、的,如“儀表堂堂、虎背熊腰” ;有形容人物神態表情的, 如“滿面春風、目瞪口呆” ;有描寫人物行動的,如“活蹦 亂跳、點頭哈腰” ;有描寫人物說話時的情態的,如“娓娓 動聽、低聲細語” 。目的就是讓學生積累描寫人物的各類詞 語。教學時可讓學生讀熟,說說每個詞語的大致意思,體會 分別是描寫人物哪個方面的。找到規律后,更能組織學生分 類說說自己積累的其他描寫人物的詞語,進行拓展訓練,豐 富人物描寫詞語庫。在此基礎上,還能讓學生聯系生活用一 用這些詞語,形容身邊的人,實現為運用而積累。(二)小容量大承載 語文教材中的“日積月累”還滲透著中華優秀文化的精 髓。不管是膾炙人口的名家詩句, 還是發人深省的

4、格言警句, 抑或是朗朗上口的成語諺語等,都是學生積淀文化、豐厚思 想的營養大餐。其與教材中的古詩、古文相輔相成,相得益 彰,為沿承傳統文化、關注學生素養發展提供了精神沃土。比如五年級下冊回顧 ?拓展五里的“日積月累”安 排了與古代名著相關的六句歇后語,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 積累,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化,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 化豐厚的底蘊,同時激發學生閱讀名著和收集歇后語的興趣。 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交流這些歇后語的出處及意義,并引 導學生去閱讀名著,收集更多的歇后語。在此基礎上,還可 以組織學生體會這些歇后語運用的語言環境,結合身邊的生 活用一用,感受其古為今用的重大意義,啟迪自己的思想,

5、開發自己的智慧。二、“日積月累”教學的現狀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再來看如今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 有以下三大不足:( 1)教師重視不夠。 隨便讀一讀、 抄一抄、 寫一寫,一帶而過,成了目前教師教學 “日積月累” 的常態。 日積月累就這樣在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中成為一種似有實無 的存在。與閱讀教學相比較, “日積月累”教學隨意性大, 操作實效性小,探討力度也弱。 ( 2)教學技巧單一。如五年 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日積月累” ,是前人關于讀書的格言警 句,展現了讀書的體驗和讀書的方法。有教師在執教時設計 了如下流程: 第一步,理解意思并板書, 熟讀成誦。 第二步, 抄寫名言警句及意思。第三步,默寫名言警句

6、及意思。第四 步,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及理由。 ( 3)教學檢測僵化。有 關此板塊的測試題比較多見的是機械、零碎、內容干癟蒼白 的純粹考查知識點的測試題,呈現方式也談不上多姿多彩。為了讓學生考出理想的成績,教師們迎合歷年試卷的思路, 簡單反復地演練, 使學生學語文、 用語文的意識得不到強化, 將學生對“日積月累”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可以說,學完“日積月累” ,學生仍然模模糊糊,不知 其意,不得其用。所有要求積累的內容學生雖都能達到熟練 認讀或背誦、默寫,可過不了多久,原本熟練掌握的內容就 忘得所剩無幾了,沒有發揮“積累”的實效。三、“日積月累”教學改善的方法 重視“日積月累”的教學,讓教材中的

7、“小模塊”真正 發揮“大作用”,有著現實的教學意義。 如何應對上述不足, 改善教師“日積月累”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 實效,學以致用,讓積累不斷豐厚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筆者 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舉其一”,為“反三”打底1. 故事演繹,領略情節美“日積月累”的內容看似單薄,實則厚實,背后多有典 故,哪怕一詞一句,深入探討,趣味無窮。因此,教師不妨 讓一些言簡意賅的詞句化成一個個飽滿的故事,走入學生內 心,豐厚他們的情趣,使他們愛上“日積月累” 。如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日積月累” 要求記一些 “對子” 筆者通過故事這樣切入: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讀書。有一 次和同學們偷吃了

8、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問 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一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出:昨天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一會, 對出下聯: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為他的才華而 震驚,很是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 ”學生聽后很感興 趣:原來對對子這么有趣。學生學習興味盎然,熱情高漲。2. 詩畫相融,享受意境美 “日積月累”不乏經典詩句,對仗工整,意境優美。因 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時還原詩境,以詩配畫,用畫譯詩,不 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如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就是積累描寫風光的詩句: “春 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 山” , 教學時可通過配圖、繪畫的

9、方式還原詩中場景,當 一輪皎月與潮共生,當傍晚的夕陽把滿山的楓葉映照得更紅 時,學生都會由衷地發出感嘆;又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積 累的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 囀黃鸝”“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 教學時, 可用畫譯詩,讓學生找找白鷺,尋尋黃鸝,猜猜雞鳴,在生 活的趣味中感受田園的美好,再配以輕柔的背景音樂,學生 就能很自然地吟誦出詩句。3.音韻合拍,體驗韻律美日積月累的內容大多朗朗上口,富有音韻。因此在積累 這樣的語言時,可以運用拍手、踏歌等形式,以節拍顯示語 言的節奏感。如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日積月累”中與動 物有關的成語“望子成龍、來龍去脈、群龍無

10、首”等詞串, 可以通過擊鼓傳花的游戲形式來積累這些成語,學生屬相是 什么,輪到后, 就說一個與屬相有關的成語。 如“日積月累” 中的“十二月蔬菜” “十二月花名”歌謠,我們用拍手歌的 形式來吟唱,簡單易學,又記得快。(二)“反其三”,為“貫通”鋪路1. 讓“日積月累”與選文出處鏈接,在語境中感悟 如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日積月累”呈現的是 16 個 成語,如果就詞教詞,就把積累變成孤立、機械的活動,既 枯燥,又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保持。教學中,筆者 想到與選文出處鏈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來內化這些成 語。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成語內涵 上的特點一一都與戰爭有關。再給學

11、生引述歷史故事“圍魏 救趙”,以此類推,圍繞孫臏串聯理解第一行、第二行、第 四行描寫戰術高超、用兵如神的成語;然后通過講述霸王項 羽、秦王苻堅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第三行描寫戰敗方困頓 與驚恐的成語。與以往機械教學相比,這一做法引領學生尋找成語形成 的源頭,將成語置于具體的歷史背景下,讓學習變得鮮活靈 動,理解起來也相對輕松。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在不知不 覺中積累并內化了這些成語,而且將篇幅大的歷史故事與四 字成語一對比,他們很自然地體會到成語精練深邃的特點, 欣賞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2. 讓“日積月累”與課文內容整合,在嫁接中積淀為了凸顯單元主題,與課文內容掛鉤, “日積月累”安 排了許多

12、相適應的名人名言、詩句等。懂得這一規律,嘗試 將“日積月累”與課文教學進行融合,變化教學順序,常常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 飛向藍天的恐龍 一文, 筆者適時引入了該單元名言“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 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 索無窮的真理吧” ,恰到好處地幫助學生理解了科學“異想 天開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本質。還有“日積月累”中的詩句,也可以和課文緊密融合, 改變教學的順序,為課文的學習帶去詩情畫意的精神熏陶, 還能促進詩句的理解和體會,一舉兩得。3. 讓“日積月累”與多維拓展融合,在延伸中提煉 “日積月累” 中的內容很多時候能起到拋磚引玉

13、的作用, 它呈現了小部分知識,提供了廣大的拓展空間,學生完全可 以“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如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日積月累” ,提到了 5 句有 關讀書的格言警句。教學時,在學生基本掌握文本內容后, 以此為基礎知識點、基本依托點,循著內容這條線索適度拓 展延伸。可以采用“同類拓展”的方法,補充一些典故以及 名言警句,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一錢泳;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一高爾 基;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冰心; 不動筆墨不讀書 毛澤東,補充推薦古今中外相關的格言警句,既緊扣教材,又補 充了教材,即從內容這條線索入手,做到了以點帶面、點面 結合,最

14、終使學生能融會貫通,更上一層樓。當然,也可以 用對比拓展的方法,比如給成語找反義詞等。總之,只要教師認識到位,舉措跟進, “日積月累”教 學定能打開局面,呈現出萬紫千紅的滿園春色!(三)“巧妙練”,為“活用”加固1.從“日積月累”中來,到“課文”中去 “日積月累”中的許多詞句,可在課文具體語境中加以 運用,或談人物,或評事件;也可進行拓展,或類比模仿, 或改編創造。如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成語,大多是描寫 英雄人物高尚品質的, 在學習本組課文時, 筆者讓學生用 “日 積月累” 中的這些詞語來贊美 夜鶯之歌 中的小夜鶯、小 英雄雨來中的雨來。再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要求學生 積累與四大名著人物有

15、關的歇后語,在教學這組課文時,可 以用上這些歇后語來形容本組課文中的人物,或者讓學生根 據課文內容改編歇后語,如武松打虎一一三拳兩腳;諸葛亮 造箭一一只管借;孫猴子當大王一一勇者無敵,如此教學,可讓“日積月累”累在實處,為閱讀服務, 為運用而積累。2.從“日積月累”中來,到“生活”中去 “日積月累”不僅可以結合課文進行運用,還可以在生 活中運用。如學了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日積月累”關于 讀書的 5 句格言警句后, 一位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 小弟弟不愛讀書,還說: “讀書有什么用?”我可以告訴他: “。”學生有的說: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有的說: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6、 ”, 如果他狡辯: “我有的是 時間, 現在玩, 以后讀書也不遲。 ”我應該這樣教育他: “。” 我還要告訴他讀書的方法: “。”此時,這些名言標語已深入學生內心,融入學生的生活 世界。學生在引用這些書中點墨的同時,也自然地將此內化 成自己的一種價值觀,形成對生活的認識,在語言素養和思 想認識上也都得到了發展。3. 從“日積月累”中來,到“寫作”中去 “日積月累”也能為習作服務,它所提供的語言素材是 習作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幫手。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寫生活中得到的啟 示或是寫自己的座右銘。 “日積月累”中的 5 句生活格言, 成了最貼切的素材幫手。 筆者在教學中就利用 “日積月累” ,

17、 為習作找到了相融合的指導點。習作指導點一:請學生思考這些格言背后的生活啟示, 并且討論自己身邊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如果有,就可 以深入回憶,把它細細寫下來;如果沒有,可以以此類推, 關注其他的生活啟示,直到找到適合自己寫作的題材。這種 運用其實就是為寫作鋪路,所積累的句子立即能在習作中運 用。習作指導點二:請學生學著“日積月累”的格言,仿寫 自己的座右銘。以格言為范例,學生進行語言的模仿和遷移 訓練,明確了寫作的目標,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單元習作主題是 “寫童年”, 在指導寫作時,可結合本單元“日積月累”中的句子,想想 哪一句體現了你對童年某方面的感悟。這樣積累的語言內容 就變成學生童年的一個個事例,一個個感悟。習作點評時, 教師再對學生恰當的理解、引用加以褒揚,及時肯定學生的 點滴成績, 鼓勵更多的學生將語言的積累活用、 巧用、實用, 既鞏固了語言積累,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 作能力。語文的學習是重積累的過程, “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 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 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 , ”蘇教版小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