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 “新安大好山水”介紹_第1頁
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 “新安大好山水”介紹_第2頁
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 “新安大好山水”介紹_第3頁
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 “新安大好山水”介紹_第4頁
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 “新安大好山水”介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 “新安大好山水”介紹新安郡,徽州的前稱,今黃山市。作為中國地域三大顯學之一的徽州,不止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構成的徽學,可謂博大精深。新安山河壯美,雄踞域中的國之瑰寶黃山、橫亙黃山南北的新安江,具有全方位立體之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朱熹、畢昇、弘仁、胡雪巖、汪士慎、胡適、陶行知、胡錦濤等名人皆出此地,文人都以“新安”為傲,如朱熹著文往往署名“新安朱熹”。正是在如此博大的文化氛圍熏陶之下,以朱熹手跡題名的“新安大好山水”景觀工程更是能沉淀出文化的精髓,醞釀出

2、思想的甘醴。感悟古人情懷和自然天趣,以文字為載體也能體驗一次山水和文化的旅程:入口景觀工程肇始于最右側兩座舒緩平和的小山丘,游人能通過踏步拾級而上,山路略為屈曲。此景可居可游,人能微吟狎觀,體現出音樂節奏中的舒緩之美。小徑小徑承接入口處踏步,在綠樹叢中掩映,半露半藏,穿灌木,歷石橋,跨激流,越瀑布,過茂林,至亭榭,布局取材于杜牧詩“遠山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的意境。綠樹綠色點綴整個景點始終,然而在小徑這一段落極力渲染,兀然郁郁蔥蔥,滿眼綠色的海洋,層次豐富,色彩紛呈,或深綠,或淺綠,或墨綠,或翠綠,給人以生命的不同體驗。高瀑布瀑布靈感源自李白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意屬高遠

3、。小徑之后山勢陡然變高,直至峰頂,巖石高低起伏,參差不一。瀑布如一條垂天白練掛于山間。石橋橫亙于瀑布之間的石橋名為“天生橋”,天生橋為天然巖石底部被河水穿越,頂板橫越河谷兩岸的拱橋。置于此處,自然情趣渾然天成。摩崖前方多處景點鋪墊之后,迎來整景觀的高潮。萬丈絕壁在小灌木叢中拔地而起,氣勢之雄渾另人不暇喘息,絕壁之上摩崖石刻書朱熹手跡“新安大好山水”六個大字。舒緩繾綣的低吟之后是慷慨激越的高歌。大瀑布如果前方瀑布是獨唱,摩崖旁的大瀑布便是合鳴。只見萬流直下,傾瀉而出,是為慷慨激越之高歌中的最強音。危亭絕壁之側一組山峰起伏,上承高潮、下啟結尾,翼然臨于山巔之小亭與瀑布和絕壁相對,游人在此處觀景最佳

4、。“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石刻起伏的山峰下部又有一處石刻,刻有新安畫派諸賢的名字:弘仁、方式玉、吳山濤、王瘭素、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吳龍、順田生、程正揆、鄭旼、汪之瑞、孫逸、查士標、汪洪度、雪莊、黃賓虹歷史不應忘記這群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尾聲領略過山水秀美,追憶罷古人愁思,景觀接近尾聲。一條小道平緩蔓延,伸向遠方。全景體現了依山傍水的自然之美、音樂節奏的韻律之美以及自然和人文融合的和諧之美。作品既用黃山峭麗奇傲的風格表現優美的自然風光,又用眾多摩崖石刻、亭臺樓閣以及布局取材于古典詩詞的意境渲染濃厚的人文色彩,同時又用新安畫派超塵拔俗和凜若冰霜的氣質提煉出新安山水之真諦。山水與文化完美融合,

5、構成了這項“新安大好山水”景觀工程。2011年6月29日,由黃山市文聯作為業主、由深圳市深圳市山月園園藝有限公司()掛靠深圳市昱鵬公司設計施工、規劃、設計的黃山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工程,經過 9個月的日夜奮戰于“七一”前夕勝利竣工,為中國共產黨90歲生日送上了一份厚禮。黃山新安江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劉一舉,黃山市文聯主席倪國華;黃山市住建委總工程師劉幸華,黃山市園林局局長曹晟,共同按動水晶球,九龍山摩崖石刻瀑布試水儀式啟動。 該工程是黃山新安江綜合開發延伸段十大景觀之一。這里原為易發、多發性地質災害點,經常造成山體滑坡,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利影響

6、,甚至危及群眾的人身安全。市委市政府從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和最佳人居環境城市角度出發,結合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中心城區城市濱江防洪及提升新安江與城市品位的需要,作出根治災害點、美化九龍山的重大決策。于是,在新安江延伸段綜合開發工程指揮部的統籌指揮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興建了這處人造文化景觀工程。本工程由人工塑山、摩崖石刻、瀑布水景、亭閣園林等組成。“新安大好山水” 摩崖石刻為宋代大儒朱熹手寫體,最大的“新”字高11米、寬8米,刻字區域面積達500余平方米。“新安畫派名家題壁”刻有漸江、黃賓虹等23位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本人手寫體姓名字體及印鑒,成為一道名副其實的“文化墻”。紅字、褐巖、綠樹、白墻,氣韻生動、亦真亦幻,加之氣勢壯觀的百米瀑流飛瀉而下,較好地實現了當初確定的“遠看像一幅畫”的美學意蘊。如果說 “林廊清影”是新安江延伸段的序曲,“徽州照壁”和“湖邊古村落”是其華彩樂段,那么“九龍山摩崖石刻”則是它的高潮。九龍山摩崖石刻文化景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