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作業_第1頁
微生物學作業_第2頁
微生物學作業_第3頁
微生物學作業_第4頁
微生物學作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填空題1.細菌的核糖體是由30s的小亞基與_的大亞基組成沉降系數為的_基團。2.根據菌落的特點可將菌落分為_菌落.粗糙型菌落和_菌落。3.衣原體的發育周期有原體、_兩個階段。其中_有傳染性。4.細菌、放線菌一般適應于_環境,而酵母菌.霉菌適應于_環境。5.對厭氧菌培養必需創造更嚴格的無氧環境,它們包括Hungate滾管技術、厭氧培養皿._和_。6. 構成抗原的化學基礎包括 、分子大小、化學組成、分子結構與 的復雜性和物理狀態。7.細菌、放線菌一般適應于 環境,而酵母菌、霉菌適應于 環境。8.傳統法采用的分類特征有主次之分,而數值法根據等重要原則”,不分 ,通過計算菌株間的 來分群歸類。9.衣原

2、體是一類專性_寄生.并有獨特_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10.真菌的繁殖方式有_、無性生殖和_三種。11.高溫對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它引起菌體蛋白和核酸發生_變性,也可能是它破壞了細胞的其它組成,或者可能細胞膜被_而形成小孔,使細胞內含物泄漏而引起死亡。12. 補體系統是存在于血清和組織液中的一類 的具有 的一組蛋白質。13. 培養基通常指人工配制的適合微生物 或積累 的營養基質。14.細菌的基本形態有_、_和螺旋狀。15.培養立克次體的方法有、和動物接種。16.無性孢子根據形態的不同,可分為_、孢子囊孢子和_三種.17.根據最適生長溫度不同,可將微生物分為三大類:_、_和嗜熱微生物。18. 抗原

3、遞呈細胞包括單核-巨噬細胞、 、和郎罕細胞等。19.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_、衣原體和_共五類微生物。20.支原體缺乏結構,故在形態上呈。21.一般化學消毒劑在常用濃度下,只對細菌的_有效,對_需要提高消毒劑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方可奏效。22. 構成非特異性免疫的屏障結構主要有 、血腦屏障、 。23. 異養微生物氧化有機物的方式,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受體的不同可分成 和呼吸兩種類型,而呼吸又可分為有氧呼吸和 兩種方式。24生命三域學說中的三域是_域._域和真核生物域。25.立克次體多是人畜共患病病原體,與_關系密切。以_為寄生或儲存宿主,或同時為傳播媒介。26.微生物有兩種主要的代謝

4、調節方式:一種是_的調節,這是一種粗調”;另一種是_調節,這是一種細調”。27.微生物的營養要素除水和碳源外,還有_、無機鹽、生長因子和_。28. 機體的天然免疫機制主要包括 、 、炎癥反應及機體的體液因子。29.被稱為細菌學奠基者的是德國的柯赫,他對微生物學建立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主要集中體現建立了_ _技術和提出了_。30. 免疫的三項基本功能是 、免疫自穩和。31. 轉移因子雖無 ,但有特異性。32微生物學發展的奠基者是法國的巴斯德,他對微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主要集中體現徹底否定了自生說”學說,開創了 和證實發酵是由 引起的。33.放線菌的孢子有_、橫隔孢子、孢囊孢子、分生

5、孢子和_等。34.反饋抑制是_調節的一種主要方式,它具有調節精細.快速以及需要這些終產物時可以_再重新合成等優點。35.細菌常見的無氧呼吸類型有_呼吸._呼吸、碳酸鹽呼吸和延胡索酸呼吸。36. 按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散發、地方性、 和 四種形式。37.世界上第一個看見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蘭商人安東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貢獻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_發現了 世界。38.蘇云金芽孢桿菌的_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有毒殺作用,故可制成_。39. 病毒的復制周期包括吸附、 、 及病毒在宿主的裝配和釋放。40.一般化學消毒劑在常用濃度下,只對細菌的 有效。對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劑的 和作用時間方可奏效。答案

6、:1、50s 70s2、光滑型菌落 粘液型菌落3、始體 原體4、中性偏堿性 偏酸性5、厭氧罐 厭氧工作站6、分子構象 易親近性7、中性偏堿性 偏酸性8、主次 總相似值9、細胞內 發育周期10、營養繁殖 有性生殖11、變性 透性12、不耐熱 酶活性13、生長繁殖 代謝產物14、球狀 桿狀15、雞胚接種 細胞培養16、厚垣孢子 節孢子17、嗜冷微生物 嗜溫微生物18、樹突狀細胞 內皮細胞19、支原體 螺旋體20、細胞壁 多形性21、繁殖體 芽胞22、皮膚屏障 胎盤屏障23、發酵 無氧呼吸24、古菌 細菌25、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26、酶的合成量 酶分子的催化活力27、氮源 能源28、感應 效應29、

7、細菌純培養 柯赫法則30、免疫防御 免疫監視31、無抗原性 種屬32、免疫學預防接種 微生物引起的33、孢囊孢子 凝聚孢子34、酶活力 消除抑制35、硫 鐵36、大流行 暴發37、顯微鏡 微生物38、伴胞晶體 細菌殺蟲劑39、穿入 脫殼40、繁殖體 濃度選擇題1. 發現第一個有實用價值抗生素的微生物學家是A.ElhrichB.Domagk C.Fleming D.Koch E. Crick2.對外界抵抗力最強的細菌結構是A.細胞壁 B.莢膜 C.芽胞 D.核質 E.細胞膜3.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機理是 A.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B.抑制細菌的核酸代謝; C.抑制細菌的酶活性;D.破壞細胞壁中的肽

8、聚糖; E.破壞細胞膜4.有鞭毛的放線菌孢子是那類放線菌產生的A. 諾卡氏菌屬 B. 放線菌屬 C. 鏈霉菌屬 D. 游動放線菌屬 E. 小單孢菌屬5.白色念珠菌常引起A.癬病 B.皮下組織感染 C.皮膚粘膜、內臟感染 D毒血癥 E.真菌中毒癥6.不能誘導細胞產生干擾素的誘生劑是A.病毒 B.人工合成雙股RNA C.衣原體 D.細菌脂多糖 E.頭孢菌素 7. 提出DNA雙螺旋結構的科學家是A.Elhrich B.Domagk C. KochD. Waston E. Fleming8. 裸露病毒體的結構是A.核酸+包膜 B.核心+衣殼+包膜;C.核衣殼+包膜; D.核心+衣殼; E.核酸+蛋白質

9、。9.花粉過敏屬于A.型變態反應 B.型變態反應 C.型變態反應 D.型變態反應 E.型變態反應 10.關于IgA下述哪項是正確的A. 二聚體IgA結合抗原的親合力高于單體IgA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C. 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 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確 11.以下哪個不屬于標記抗體技術A熒光素標記B 單克隆抗體C 酶標記 D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E.納米金標記12. 有關莢膜描述錯誤的是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鑒別細菌; B.可增強細菌對熱的抵抗力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一般在機體內形成; E.化學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13. G+與G-細菌的細胞

10、壁肽聚糖結構的主要區別在于A.聚糖骨架; B.四肽側鏈; C.五肽交聯橋; D.-1,4糖苷鍵E.N-乙酰葡糖胺與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順序14.不屬于正常體液與組織中的抗菌物質是A.補體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細胞素15.關于抗感染免疫的敘述,下列錯誤的是A.完整的皮膚與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B.吞噬細胞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線.C.體液免疫主要針對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細胞免疫主要針對胞內寄生菌的感染E.抗體與細菌結合可直接殺死病原菌16. 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A繁殖 B抵抗不良環境C入侵宿主細胞D引起炎癥反應E引起變態反應17.耐甲氧西林的金色葡

11、萄球菌耐藥性的發生機制是A .鈍化酶 B .靶位組成部位改變 C .細菌細胞壁通透性改變D .滅活酶 E. 以上都是18.新潔爾滅用于皮膚表面消毒的常用濃度是A.0.010.05%; B.0.050.1%;C.15%; D.10%; E.2%19.連續培養時培養物的生物量是由( )來決定的。A.培養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濃度 B.培養罐中限制性底物的體積C.溫度 D.稀釋率 E.比生長速率20細菌的轉導和溶原性轉換的共同特點是A. 不需供體菌B. 不需受體菌C. 需要噬菌體 D. 需要質粒E. 供體菌和受體菌直接接觸21關于煮沸法描述,錯誤的是A. 常用于食具的消毒B.煮沸100 5分鐘可殺死細菌的

12、繁殖體和芽胞 C. 可用于一般手術器械、注射器、針頭的消毒 D. 但不足以殺死所有芽胞E. 水中加入1% 2%碳酸氫鈉,可提高沸點到10522殺滅細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 紫外線照射B.干烤滅菌法 C. 間歇滅菌法 D. 流通蒸汽滅菌法E. 高壓蒸汽滅菌法23潛伏感染的特點是A.潛伏期長達數月至數十年 B.癥狀多為亞急性 C.潛伏狀態檢測不到任何病毒指標 D.不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E.病毒很快被清除24鉤端螺旋體的傳染源和傳播方式是 A吸入孢子B接觸或食入帶菌鼠、豬尿的污染水、土壤等 C皮膚傷口感染芽胞D犬咬傷E性接觸25引起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體是 A肺炎球菌B肺炎衣原體 C肺

13、炎支原體 D普氏立克次體E新型隱球菌26.與類風濕因子有關的Ig是 A.IgGB.IgA C.IgMD.IgD E. IgE27.在同一抗體分子中含有不同種屬來源抗體片段的抗體是A.嵌合抗體 B重建抗體 C.單鏈抗體 D.噬菌體抗體 E.人源化抗體28. 輸液引起的輸液反應最可能是由于該液體中含有A. 細菌芽胞 B. 侵襲性酶 C. 外毒素D. 熱原質 E. 色素29. 真菌對哪種因素抵抗力最弱? A干燥 B601小時加熱C紫外線D化學藥物E潮濕30.細菌毒素中,毒性最強的是A.破傷風痙攣毒素 B.霍亂腸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31. 細菌致病性強弱主要取決

14、于細菌的A. 基本結構B. 特殊結構C. 分解代謝產物 D. 侵襲力和毒素E. 侵入機體的部位32.濕熱滅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壓蒸汽滅菌法B.流通蒸汽法C.間歇滅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33. 頭孢類抗生素耐藥機制中的酶是A.-內酰胺酶 B.鈍化酶 C.乙酰轉移酶 D.蛋白酶E.酯酶34. 與細菌的運動有關的結構是A. 菌毛;B. 鞭毛;C.纖毛;D莢膜;E軸絲35.對活的微生物進行計數的最準確的方法是。A比濁法 B顯微鏡直接計數 C干細胞重量測定 D平板菌落記數 E細胞堆積體積測定法36與細菌致病作用無關的代謝產物是A. 熱原質 B. 外毒素 C. 細菌素D. 內毒素 E. 侵襲性酶

15、37整合有前噬菌體的細菌,獲得新的遺傳遺傳性狀的過程,稱為A. 轉導B. 轉化 C.接合 D. 突變E. 溶原性轉換38實驗室常用干烤法滅菌的器材是A. 玻璃器皿 B.移液器頭 C.濾菌器 D.手術刀、剪 E.橡皮手套39熱力滅菌的原理是A. 氧化作用B.破壞核酸 C. 蛋白質變性凝固 D. 改變細胞壁的通透性E. 干擾細菌的酶系統和代謝40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的片段包括Fab和()片段A.pFc B.F(ab) C.Fc D.VH E .F(ab)2C在細胞內形成包涵體D可引起性傳播疾病 E繁殖方式41衣原體與病毒的相同點是兩者均 A有細胞結構 B含兩種核酸 C對抗生素敏感 D專性細胞內

16、寄生 E二分裂法增殖42. 白喉桿菌產生外毒素是因為其基因發生了 A.轉化 B.轉導 C.接合 D.突變 E.溶原性轉換43.溶菌酶殺滅細菌的作用機理是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1,4糖苷鍵; B.競爭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轉肽酶;C.與核蛋白體的小亞基結合; D.競爭性抑制葉酸的合成代謝; E.破壞細胞膜;44大多數病原菌屬于A. 兼性厭氧菌B. 專性厭氧菌C. 專性需氧菌D. 微需氧菌E. 以上均不是45.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是A.梅毒; B.沙眼; C.萊姆病 D.性病淋巴肉芽腫 E.恙蟲病 46.鑒定多細胞真菌主要應用的檢查方法是A.革蘭染色后鏡檢 B.墨汁負染色后鏡檢 C.血清學檢查 D.生

17、化反應檢查 E.小培養檢查菌絲和孢子47.下列不適于培養動物病毒的方法是A.雞胚培養 B.人工合成培養基培養 C.二倍體細胞培養 D.器官培養 E.動物培養48. 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周期過程,正確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組裝、成熟及釋放 B.吸附、脫殼、生物合成、成熟及釋放 C.吸附、結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釋放 D.特異性結合、脫殼、復制、組裝及釋放E.結合、復制、組裝及釋放49. 感染病毒的細胞在胞核或胞漿內存在可著色的斑塊狀結構稱A.包涵體 B.蝕斑 C.空斑 D.極體 E.異染顆粒 50.卡介苗的獲得是通過A.抗原變異 B.毒力變異 C.耐藥性變異 D. 結構變異

18、E.以上均可51.惟一能通過胎盤的Ig是 A.IgG B.IgA C.IgMD.IgD E.IgE52.下列只存在于成熟B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 B.IgD C. IgM D. IgAE. IgE53. 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氧化氨并獲得能量生長,它們屬于A.光能自養菌 B. 光能異養菌 C. 化能自養菌 D.化能異氧菌 E.以上都不是54. 診斷衣原體感染可在細胞內查找A原體 B始體 C中間體D包涵體 E核糖體55. 殺滅物體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稱為A.滅菌;B.防腐;C.無菌操作;D.消毒;E.無菌56. 細菌生長繁殖所需條件不包括A. 營養物質B. 溫度 C. 光線 D. 氣體

19、E. 酸堿度57. 發癬的病原體是A 表皮癬菌B 小孢子癬菌C新生隱球菌D 白假絲酵母菌E 黃曲霉菌58. 類毒素是指A. 抗毒素經甲醛處理后的物質B. 細菌素經甲醛處理后的物質 C. 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質D. 內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質E. 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并改變抗原性的物質59.干擾素抗病毒的特點是A.作用于受染細胞后 ,使細胞產生抗病毒作用 B.直接滅活病毒 C.阻止病毒體與細胞表面受體特異結合 D.抑制病毒體成熟釋放 E.增強體液免疫 60.以出芽方式從宿主細胞中釋放的病毒是A溶解細胞病毒B病毒編碼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細胞膜上 C病毒基本結構

20、 中含有宿主的脂類物質 D有包膜病毒 E可形成多核巨細胞的病毒61.既屬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屬于造血因子受體超家族的是 A.IL-6受體.IL-2受體 B.I-2受體.I-4受體 C.IFN-受體.IFN.受體 D.IL-8受體E.IL-1受體 6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是A.經遺傳而獲得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獲得C.接種菌苗或疫苗而獲得D.母體的抗體(IgG)通過胎盤給嬰兒而獲得 E.給宿主轉輸致敏巴細胞而獲得63. 5種免疫球蛋白的劃分是根據 A.H鏈和L鏈均不同 B.V區不同C.L鏈不同 D.H鏈不同E.連接H鏈的二硫鍵位置和數目不同64.預示早期感染的抗體是A. IgG B.IgM C.

21、IgA D. IgE E. IgA65. 發現桿狀細菌芽孢的科學家是A. 巴斯德 B.科恩 C. 科赫 D. 埃倫貝格E. 弗萊明66.細菌內毒素的成分是A.H抗原 B.肽聚糖 C.O抗原 D.莢膜多糖 E.脂多糖67.人體內半衰期最長的抗體是A. IgG B.IgM C.IgA D.IgE E. IgA68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是A衣原體 B立克次體 C支原體D病毒 E.細菌 69.氯霉素的耐藥機制為細菌產生A.鈍化酶 B.滅活酶 C.乙酰轉移酶 D.水解酶E.-內酰胺酶70. 細菌的核質以外的遺傳物質”是指A.mRNA. B.核蛋白體 C.質粒 D.異染顆粒 E.性菌毛71.抗體

22、對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A.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B.誘導干擾素產生 C.阻止病毒與靶細胞相互作用 D.中和病毒毒素 E.殺傷細胞內的病毒 72在顯微鏡下觀察真菌時,常用于處理標本的物質是: A硝酸銀 B甘油C氫氧化鉀D青霉素、鏈霉素E灰黃霉素73. 低等真菌的細胞壁成分是A.肽聚糖 B.脂多糖 C.幾丁質 D. 葡聚糖 E.纖維素 74. 與衣殼生物學意義無關的是A.保護病毒核酸 B.介導病毒體吸附易感細胞受體 C.構成病毒特異性抗原 D.本身具有傳染性 E.病毒分類.鑒定的依據 75. 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狀中 ,錯誤的是A.專性細胞內寄生 B.只含有一種核酸 C.形態微小 ,可通過濾菌器D.結

23、構簡單,非細胞型結構 E.可在宿主細胞外復制病毒組裝成分 76. 噬菌體感染的特異性取決于:A.其核酸組成與宿主菌是否相符B噬菌體的形態C噬菌體蛋白與宿主菌表面受體分子結構的互補性D細菌的種類E噬菌體的核酸類型77. 細菌的合成性代謝產物不應包括A.色素 B.細菌素 C.熱原質 D.維生素 E.H2S78.型超敏反應重要病理學特征是A.紅細胞浸潤B.巨噬細胞浸潤C.淋巴細胞浸潤D.嗜酸性粒細胞浸潤E.中性粒細胞浸潤 79.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D.淋巴結E.脾 80.下列可形成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是A. IgG B.IgM C.IgA D. IgE E. IgA81.

24、前噬菌體是指A.以整合到宿主菌染色體上的噬菌體基因組; B.進入宿主菌體內的噬菌體; C.尚未感染細菌的游離噬菌體; D.尚未完成裝配的噬菌體; E.成熟的子代噬菌體。82. 關于支原體的生物學性狀,下述錯誤的是A.無細胞壁 B. 能通過濾菌器 C.呈多形性 D.有獨特生活周期E.細胞膜中膽固醇含量高83.下列那項不是血清學診斷抗原A.凝集反應抗原 B.沉淀反應抗原 C. 變態反應抗原 D.補體結合抗原 E.環狀沉淀抗原84. 可直接作為mRNA翻譯蛋白質的病毒核酸類型是A.雙股DNA; B.雙股RNA;C.單負股RNA; D.單正股RNA; E.單股DNA。85. 對病毒體最正確的敘述是A.

25、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 B.脫殼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顆粒D.可獨立存在于細胞外的病毒顆粒 E.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 86.噬菌體的本質是:A.細菌B.病毒C.支原體D.衣原體E.立克次體87. 朊病毒(或稱朊毒體)的化學本質是A.核酸和蛋白質 B.核酸.蛋白質和多糖 C.核酸 D.蛋白質 E.糖蛋白88. 新生兒溶血反應屬于A.型變態反應B.型變態反應C.型變態反應D.型變態反應E.型變態反應89.未成熟B細胞表面的膜表面Ig的類型是A. IgG B.IgD C. IgM D. IgAE. IgE90. 關于病毒的概念,錯誤的是A.病毒在細胞外不能產生能量

26、B病毒在細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質 C.病毒在細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復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細胞的DNA以獲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細胞膜作為包膜成分91.構成病毒核心的化學成分是A.磷酸 B.蛋白質 C.類脂 D.肽聚糖 E.核酸92.單克隆抗體的應用不包括A.腫瘤的診斷B.腫瘤的治療C.血清Cl-含量測定 D.激素水平測定E.細胞受體測定93.下列哪一類細胞產生IgE抗體A.T淋巴細胞 B.B淋巴細胞C.巨噬細胞D.肥大細胞E.嗜堿粒細胞94. 由( )介導的免疫應答為體液免疫A. T細胞 B. B細胞 C.K細胞 D.NK細胞 95.鳥類B細胞成熟的中樞免疫器官是A.骨髓 B.胸

27、腺 C.法氏囊 D.淋巴結 E.脾96.轉化過程中受體菌攝取供體菌遺傳物質的方式是A.胞飲;B.通過性菌毛 C.通過噬菌體 D.細胞融合 E.直接攝取97.有助于細菌在體內擴散的物質是A.菌毛 B.莢膜 C.M蛋白 D.血漿凝固酶 E.透明質酸酶98.人類T細胞不具備的受體是 A.E受體 B.IgG Fc受體C.C3b受體D.DHA受體E.IL2受體 99.紫外線殺菌原理是A.破壞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結構B.使菌體蛋白變性凝固C.破壞D.NA.構型 D.影響細胞膜通透性 E.與細菌核蛋白結合100.下面哪個藥物不是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A .鏈霉素. B .慶大霉素 C .兩性霉素 D .-內酰胺類

28、E. 氧氟沙星101.關于紫外線,下述哪項不正確A.能干擾D.NA.合成 B.消毒效果與作用時間有關 C.常用于空氣,物品表面消毒D.對眼和皮膚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強102.不屬于噬菌體特點的是A.非細胞型微生物B.嚴格活細胞內寄生C.以細菌、真菌、螺旋體及放線菌等為宿主 D.可通過濾菌器E.對人致病103.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發病機理屬于 A.型變態反應 B.型變態反應 C.型變態反應D.型變態反應E.型變態反應104以噬菌體為載體,將供體菌遺傳物質轉移給受體菌中的過程,稱為A.轉化B.轉導 C.接合 D.溶原性轉換E.質粒轉移105用于飲水、游泳池水消毒的常用消毒劑是A

29、. 氯 B.高錳酸鉀 C.石炭酸D. 過氧乙酸 E.烷化劑106傳染病最危險的傳染源是A. 患者 B. 帶菌者 C. 病人家屬D. 患病動物 E. 食具107. 漿細胞是那種細胞活化,增殖,分化形成的A.巨噬細胞B.T淋巴細胞C.B淋巴細胞D.樹狀突細胞E.K細胞108.人類B細胞成熟的中樞免疫器官是A.骨髓 B.胸腺 C.法氏囊 D.淋巴結 E.脾109.革蘭陽性菌類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肽聚糖 B.M蛋白 C.膜磷壁酸 D.壁磷壁酸 E.SPA110.不屬于細菌基本結構的是A. 細胞質 B. 鞭毛 C.細胞膜 D.核質 E.細胞壁111.下面哪個藥物是抑制細菌肽聚糖合成的抗生素A.四環素類

30、 B.氨基糖苷類 C. -內酰胺類D.氯霉素類E. 氟喹諾酮類112.關于乙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濃度在70-75%時消毒效果好 B.易揮發,需加蓋保存,定期調整濃度C.經常用于皮膚消毒D.用于體溫計浸泡消毒 E.用于粘膜及創傷的消毒113. 具有多種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A衣原體 B螺旋體C真菌D細菌E立克次體 114細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 裂殖法 B. 芽生法 C. 復制法 D. 二分裂法 E. 以上均不是115有關L型細菌的特性,錯誤的是A. 抗原性改變B.呈高度多形性C.革蘭染色均為陰性 D. 對青霉素不敏感E.需用低滲含血清培養基116.菌落是指A.不同種細菌在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而形

31、成肉眼可見的細胞集團B.細菌在培養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見的細胞集團C.一個細菌在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見的細胞集團D.一個細菌細胞E.從培養基上脫落的細菌117帶菌者的描述正確的是A. 體內帶有正常菌群B.體內帶有條件致病菌 C. 病原菌潛伏在體內,不向體外排菌D.感染后,臨床癥狀明顯,傳染他人E. 攜帶某病原菌但無臨床癥狀,又不斷向體外排菌者118化膿性球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又到其他臟器引起化膿性病灶,稱為A. 菌血癥 B. 毒血癥 C. 敗血癥 D. 病毒血癥 E. 膿毒血癥119. 具有感染性的衣原體物質是A原體 B始體C中間體 D包涵體E核糖體120檢查鉤端螺旋體常用的方

32、法是 A革蘭氏染色B抗酸染色 C墨汁染色 D姬姆薩染色E. 鍍銀染色121引起嬰幼兒鵝口瘡的真菌是: A皮膚絲狀菌B新生隱球菌C莢膜組織胞漿菌D白假絲酵母菌E著色芽生菌122.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個體微小B.分布廣泛C.種類繁多D.可無致病性 E.只能在活細胞內生長繁殖 123. 維持細菌固有形態的結構是A.細胞壁 B.細胞膜 C.莢膜 D.芽胞 E.細胞質124. 具有粘附作用的細菌結構是A.鞭毛 B.普通菌毛 C.莢膜 D.性菌毛 E.芽胞125. 有關衣原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沙眼衣原體是專性細胞內寄生,自然宿主是人和小鼠 B.沙眼衣原體含有DNA和R

33、NA兩種核酸 C.沙眼衣原體包涵體中無糖原存在,而肺炎衣原體包涵體有糖原存在 D.沙眼衣原體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霉素)不敏感E.沙眼衣原體主要引起眼結膜炎與泌尿生殖道炎癥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DDACDDAEEACCE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EBDCBBABAAADBD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DAABDECACCDEAAE題號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EDAAEACCDACBCAD題號61626364656667686970717

34、2737475答案DDDBEEACBCACCDE題號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答案CACBAADBDEBDBCD題號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答案ECBBCEECCDEECBA題號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答案BCACBCECAEBEDAE題號121122123124125答案DEACD第四次作業1、發現第一個有實用價值抗生素的微生物學家是C.Fleming2、對外界抵抗力最強的細菌結構是C.芽胞3、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機理是D.破壞細胞壁中的肽聚糖4、肺

35、炎鏈球菌引起的感染常為A.內源性感染5、白色念珠菌常引起C.皮膚粘膜、內臟感染6、不能誘導細胞產生干擾素的誘生劑是E.頭孢菌素7、均屬于專性厭氧菌的是C.肉毒梭菌、破傷風梭菌、脆弱類桿菌8、裸露病毒體的結構是D.核心+衣殼9、花粉過敏屬于A.型*反應10、霍亂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是E.內毒素11、腸道桿菌發生S-R變異,主要是由于丟失A.菌體抗原12、有關莢膜描述錯誤的是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鑒別細菌13、G+與G-細菌的細胞壁肽聚糖結構的主要區別在于C.五肽交聯橋14、不屬于正常體液與組織中的抗菌物質是C.抗生素15、關于抗感染免疫的敘述,下列錯誤的E.抗體與細菌結合可直接*病原菌16、真菌

36、孢子的主要作用是A繁殖17、耐甲氧西林的金色葡萄球菌耐藥性的發生機制是E.以上都是18、新潔爾滅用于皮膚表面消毒的常用濃度是B.0.050.1%;19、治療鏈球菌感染首選的抗生素是D.青霉素20、細菌的轉導和溶原性轉換的共同特點是C.需要噬菌體21、關于煮沸法描述,錯誤的是B.煮沸1005分鐘可*細菌的繁殖體和芽胞22、殺滅細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B.干烤滅菌法23、潛伏感染的特點是A.潛伏期長達數月至數十年24、鉤端螺旋體的傳染源和傳播方式是B接觸或食入帶菌鼠、豬尿的污染水、土壤等25、引起原發性*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體是A肺炎球菌26、與類風濕因子有關的Ig是A.IgG27、在同一抗體分

37、子中含有不同種屬來源抗體片段的抗體是A.嵌合抗體28、輸液引起的輸液反應最可能是由于該液體中含有D.熱原質29、真菌對哪種因素抵抗力最弱?B601小時加熱30、細菌毒素中,毒性最強的是D.肉毒毒素31、細菌致病性強弱主要取決于細菌的D.侵襲力和毒素32、濕熱滅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壓蒸汽滅菌法33、頭孢類抗生素耐藥機制中的酶是A.-內酰胺酶34、與細菌的運動有關的結構是B.鞭毛35、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不包括A.猩紅熱36、與細菌致病作用無關的代謝產物是E.侵襲性酶37、整合有前噬菌體的細菌,獲得新的遺傳遺傳性狀的過程,稱為C.接合38、被狂犬咬傷后立即接種狂犬疫苗防止發病是基于A

38、.體內可很快產生抗體39、熱力滅菌的原理是C.蛋白質變性凝固40、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的片段包括Fab和()片段C.Fc41、衣原體與病毒的相同點是兩者均D專性細胞內寄生42、白喉桿菌產生外毒素是因為其基因發生了E.溶原性轉換43、溶菌酶殺滅細菌的作用機理是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1,4糖苷鍵;44、大多數病原菌屬于A兼性厭氧菌45、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是E.恙蟲病46、HIV致病的關鍵因素是D.侵犯免疫細胞,造成嚴重的免疫缺陷47、下列不適于培養動物病毒的方法是D.器官培養48、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周期過程,正確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組裝、成熟及釋放49、感染病毒的細胞在胞

39、核或胞漿內存在可著色的斑塊狀結構稱A.包涵體50、卡介苗的獲得是通過E.以上均可51、惟一能通過胎盤的Ig是A.IgG52、下列只存在于成熟B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是C.IgM53、可高度傳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有E.HBsAg、抗HBC.HBeAg54、診斷衣原體感染可在細胞內查找D包涵體55、殺滅物體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稱為A.滅菌56、細菌生長繁殖所需條件不包括C.光線57、發癬的病原體是B小孢子癬菌58、類毒素是指C.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質59、干擾素抗病毒的特點是A.作用于受染細胞后,使細胞產生抗病毒作用60、以出芽方式從宿主細胞中釋放的病毒是D有包膜病毒61、脊髓灰質

40、炎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細胞的播散途徑是A.經血液播散6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是D.母體的抗體(IgG)通過胎盤給嬰兒而獲得63、5種免疫球蛋白的劃分是根據D.H鏈不同64、預示早期感染的抗體是B.IgM65、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D.細胞免疫66、細菌內毒素的成分是E.脂多糖67、人體內半衰期最長的抗體是A.IgG68、能*生活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是C支原體69、氯霉素的耐藥機制為細菌產生B.滅活酶70、細菌的核質以外的遺傳物質”是指C.質粒71、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A.抑制病毒生物合成72、流感病毒是最易發生變異的抗原結構是B.甲型流感病毒的HA73、低等真菌的細胞壁成分是C.幾

41、丁質74、與衣殼生物學意義無關的是D.本身具有傳染性75、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狀中,錯誤的是E.可在宿主細胞外復制病毒組裝成分76、鑒定多細胞真菌主要應用的檢查方法是E.小培養檢查菌絲和孢子77、細菌的合成性代謝產物不應包括A.色素78、型超敏反應重要病理學特征是C.淋巴細胞浸潤79、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B.胸腺80、下列可形成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是A.IgG81、前噬菌體是指A.以整合到宿主菌染色體上的噬菌體基因組82、關于支原體的生物學性狀,下述錯誤的是D.有獨特生活周期83、下列那項不是血清學診斷抗原B.沉淀反應抗原84、可直接作為mRNA翻譯蛋白質的病毒核酸類型是D.單正股RNA85、對

42、病毒體最正確的敘述是E.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86、噬菌體的本質是:B.病毒87、朊病毒(或稱朊毒體)的化學本質是D.蛋白質88、新生兒溶血反應屬于B.型*反應89、未成熟B細胞表面的膜表面Ig的類型是C.IgM90、預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辦法是用C.疫苗主動免疫91、構成病毒核心的化學成分是E.核酸92、單克隆抗體的應用不包括C.血清Cl-含量測定93、下列哪一類細胞產生IgE抗體B.B淋巴細胞94、由()介導的免疫應答為體液免疫B.B細胞95、鳥類B細胞成熟的中樞免疫器官是C.法氏囊96、轉化過程中受體菌攝取供體菌遺傳物質的方式是E.直接攝取97、有助于細菌在體內擴散的物質是E

43、.透明質酸酶98、人類T細胞不具備的受體是C.C3b受體99、紫外線殺菌原理是C.破壞DNA構型100、下面哪個藥物不是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D.-內酰胺類101、關于紫外線,下述哪項不正確E.穿透力強102、不屬于噬菌體特點的是E.對人致病103、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發病機理屬于C.型*反應104、以噬菌體為載體,將供體菌遺傳物質轉移給受體菌中的過程,稱為B.轉導105、于飲水、游泳池水消毒的常用消毒劑是A.氯106、傳染病最危險的傳染源是B.帶菌者107、漿細胞是那種細胞活化,增殖,分化形成的C.B淋巴細胞108、人類B細胞成熟的中樞免疫器官是A.骨髓109、革蘭陽性菌類似

44、菌毛作用的成分是C.膜磷壁酸110、不屬于細菌基本結構的是B.鞭毛111、下面哪個藥物是抑制細菌肽聚糖合成的抗生素C.-內酰胺類112、關于乙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E.用于粘膜及創傷的消毒113、具有多種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C真菌114、細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裂殖法115、有關L型細菌的特性,錯誤的是E.需用低滲含血清培養基116、菌落是指B.細菌在培養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見的細胞集團117、帶菌者的描述正確的是E.攜帶某病原菌但無臨床癥狀,又不斷向體外排菌者118、化膿性球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又到其他臟器引起化膿性病灶,稱為D.病毒血癥119、具有感染性的衣原體物質是A原體120、缺陷

45、病毒本質上指的是C.基因組不完整121、引起嬰幼兒鵝口瘡的真菌是:D白假絲酵母菌122、大多數病毒的形態屬于A.球形123、維持細菌固有形態的結構是A.細胞壁124、具有粘附作用的細菌結構是C.莢膜125、有關衣原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D.沙眼衣原體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霉素)不敏感簡答題:1. 簡述革蘭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驟,結果及其實際意義? 答:(1)原理:G+菌細胞壁結構:較致密,肽聚糖層厚,脂質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細胞壁脫水形成一層屏障,阻止結晶紫-碘復合物從胞內滲出。(2)革蘭染色的方法:細菌標本固定后,先用結晶紫初染,再用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結晶紫-碘復合物,然后用95%酒精脫色,

46、最后用稀釋的復紅復染。可將細菌分成2類,不被酒精脫色仍保留紫色者為革蘭陽性菌;被酒精脫色后復染為紅色者是革蘭陰性菌。(3)用途:細菌形態鑒定、菌種鑒定(4)意義:鑒別細菌:可分為2類、研究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選擇抗菌藥物、研究細菌對結晶紫的敏感性、細菌的等電點、指導臨床用藥有重要意義。2.細菌特殊結構的生物學意義。 答:(1)莢膜:是細菌的毒力因素,對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時對溶菌酶、補體等殺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鑒別細菌。(2)鞭毛:與致病性有關,如霍亂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運動,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點對細菌進行鑒別(鞭毛數目、位置和動力)。(3)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與黏膜細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細菌間傳遞遺傳物質,如R質粒。(4)芽胞:使細菌具有對外界不良環境具有抵抗力;臨床上依芽胞的有無作為滅菌、殺菌是否徹底的指標;根據芽胞大小、位置和數目鑒別細菌。3. 什么是典型生長曲線?它可分幾期?劃分的依據是什么?各期特點如何?答:根據微生物的生長速率常數即每小時分裂次數(R)的不同,一般可把典型生長曲線分為延滯期、指數期、穩定期、衰亡期四個時期。4. 立克次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