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精品]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_第1頁
[碩士論文精品]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_第2頁
[碩士論文精品]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_第3頁
[碩士論文精品]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_第4頁
[碩士論文精品]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碩士論文精品]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碩上學位論文摘要摘要在西方經濟國家,標準不同于強制性的法規,是企業自愿采用的。那么在將標準作為一種貿易保護手段的背后,是否還隱藏著其他不為人知的特殊作用存在。標準究竟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以及一國的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機制如何,本文以此為研究內容進行了剖析。首先在導論部分介紹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與意義、研究框架,并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其次介紹在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相關概念,包括產業標準化的內涵、基本原理以及其引發的經濟效應,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并且按照國際貿易的階段,將國際貿易中交易成本劃分為準備成本、合同成本和控制成本,為下文的理論分析進行前述性說明。在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角度分析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機制。在準備階段,標準可以克服經濟主體的有限理性、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性與不完全性,降低搜尋成本等一系列的準備成本;合同達成過程中,通過產業標準建立信任機制,減少談判費用,標準的兼容性及其引發的網絡外部性,會打破對貿易伙伴的鎖定,進而減少合同成本;在合同執行中斷時,標準還可以作為解決爭端的依據,降低了合同的控制成本。產業標準化的結果降低了貿易過程中的交易成本,進一步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實證部分本文首次整理了1990年一005年包括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紡織、輕工、機械六個行業的行業標準數目,并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在時序、截面兩個維度上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產業標準化對貿易出口額與貿易進口額均存在正面影響,對出口額的影響要大于對進口額的影響,即產業標準化會增加凈出口,但效果不是十分明顯。并且產業標準對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的進出口及對輕工的出口均產生負面的影響,對化工、紡織、機械及輕工的出口均產生正面的影響。在這六個行業當中,紡織行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為化工行業。由此可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隨著標準化程度的加深和國際采標率的提高而進一步得到加強。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提出了制定我國產業標準的建議,以期為我國產業標準化戰略的實施提供一點可操作性的思路。關鍵詞產業標準化;交易成本;面板數據模型碩1J學位論文ABSTRACTABSTRACTINTHEWESTEMECONOMICCOUNTRIES,STANDARDSARENTMANDATORYREGULATIONS,BUTBEVOLUNTARILYADOPTEDBYTHECAMPANIESTHENINTHETHEBEHINDOFAMEANSOFTRADEPROTECTION,THEREISALSOTHESPECIALUNKNOWNROLEWHATKINDOFROLEDOSTANDARDSPLAYANDHOWISTHEMECHANISMOFTHEIMPACTOFACOUNTRYSINDUSTRYSTANDARDIZATIONONINTERNATIONALTRADETHISPAPERWILLANALYSEONANOTHERPERSPECTIVEFIRSTINTHEINTRODUCTIONSECTION,ITDESCRIBESTHEBACKGROUNDOFTHISSTUDY,RESEARCHPURPOSEANDSIGNIFICANCEOFRESEARCH,STUDYFRAMEWORK,ANDRELEVANTRESEARCHATHOMEANDABROADREVIEWEDFOLLOWEDITINTRODUCTSSOMECONCEPTSINVOLVEDINTHISSTUDY,INCLUDINGCONTENTOFINDUSTRYSTANDARDIZATION,BASICPRINCIPLESANDECONOMICEFFECTSTRIGGEREDBYINDUSTRYSTANDARDIZATION,THECONCEPTOFTRANSACTIONCOSTS,THEORYOFTRANSACTIONCOST,ATTHESAMETIME,INACCORDANCE謝THTHESTAGEOFINTERNATIONALTRADE,THEINTEMATIONALTRADETRANSACTIONCOSTSISDIVIDEDINTOPREPARATIONCOSTS,CONTRACTCOSTSANDCONTROLCOSTS,ITISTHEFOREGOINGSTATEMENTFORTHEBELOWINGTHEORETICALANALYSISTHETHIRDPARTOFTHISSTUDY,INTHEPERSPECTIVEOFTRANSACTIONCOSTTHEORY,ITANALYSESTHEIMPACTMECHANISMSOFINDUSTRYSTANDARDIZAT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EPARATIONSTAGE,THESTANDARDSCANOVERCOMETHELIMITEDRATIONALITYOFECONOMICAGENTS,REDUCEASYMMETRYANDINCOMPLETEOFTHEINFORMATIONTONFROMTWODIMENSIONS一TIMEANDSECTIONUSINGPANELDATAMODELTESTRESULTSSHOWEDTHEREEXISTSAPOSITIVEBETWEENINDUSTRYSTANDARDIZATIONANDIMPORTSANDEXPORTS,THEIMPACTONEXPORTSISGREATERTHANTHEIMPACTONIMPORTS,NAMELY,INDUSTRYSTANDARDIZATIONWILLINCREASENETEXPORTS,BUTTHEEFFECTISNOTVERYCLEARTHEINDUSTRYSTANDARDWILLPRODUCEANEGATIVEINFLUENCEONIMPORTSANDEXPORTSOFNONFERROUSMETALSANDBUILDINGMATERIALSINDUSTRYANDTHEEXPORTSOFLIGHTINDUSTRY,APOSITIVEIMPACTONTHEEXPORTSOFCHEMICAL,TEXTILE,MACHINERYANDLIGHTINDUSTRYINTHESEINDUSTRIESTHEDEGOFINFLUENIOFTEXTIHINDUSTRSTANDARDIZATIONSIXINDUSTRIESTHEDEGREEOTMTLUENCEOTTEXTFIEINDUSTRYSTANOARMZATLON,NL碩士學位論文ABSTRACTONITSINTERNATIONALTRADE,FOLLOWEDBYTHECHEMICALINDUSTRYTHUS,WITHTHEDEEPENINGOFTHEDEGREEOFSTANDARDIZATIONANDTHEINEASEOFNUMBEROFSTANDARDSADOPTEDBYINTERNATION,THEIMPACTOFINDUSTRYSTANDARDIZATIONONINTEMATIONALTRADEWILLFURTHERBESTRENGTHENEDFINALLY,BASEDONTHEABOVE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SIS,ITPUTSFORWARDTHEPROPOSALTODEVELOPCHINASINDUSTRYSTANDARDS,ANDSOMEWORKABLEIDEASWITHAVIEWTOIMPLEMENTTHESTRATEGYOFCHINASINDUSTRYSTANDARDSKEYWORDSINDUSTRYSTANDARD;INTEMATIONALTRADE;PANELDATEMODELIV第3章基于交易成本的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分析1931準備成本降低機制分析。20311克服經濟主體的有限理性20312較少信息不完全性,降低搜尋成本21313降低信息不對稱性消除逆向選擇。2232合同成本降低機制24321建立信任機制,減少談判費用24322提高產品的兼容性,減弱對貿易伙伴的鎖定24323增強網絡外部性,消除市場失靈2533控制成本降低機制分析一。25331降低監督成本25332減少對策成本26第4章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一2741研究思路一27V目錄VI2718;1819193;32分析36;6。374443434446;1;657碩士學位論文第L章導論11研究背景第1章導論自2001年12月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經濟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出口總額已由2001年的2661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25616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然而,據有關研究表明我國出口規模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增加數量、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實現的。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模式導致許多出口產品不符合國外數量繁多且苛刻復雜的技術法規、標準與評定程序,從而遭遇了形式多樣的技術性貿易壁壘。2005年,中國大約有251的出口企業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影響,直接損失總額達2881億美元。2006年6月30日WTO公布了2005年世界貿易報告,重點就是探討標準與貿易的關系。報告的副標題就是“探討標準、貿易與WTO的關系”。報告中關于標準與貿易關系的論述長達141頁,占報告正文篇幅達42之多,譯成中文20多萬字。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在國際貿易當中,關稅保護減少、成員國政府受多邊貿易規則所限不能對貿易任意施加稅收和數量限制等措施的情況下,非關稅壁壘就越來越頻繁地被多國在貿易中應用。標準便被用作貿易保護工具,成為發達國家遏制競爭對手的工具,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帶來更高的運營成本,成為限制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外貿出口的重要障礙。不可否認,標準的背后的確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陰影,但對此我們應持冷靜、理性的態度,辨證地看待這一極其復雜的問題。因為標準總體上并非僅僅針對中國,它業已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通用準則,具有普遍適用性。如果企業不能適應或者不愿意去適應它,結果是自己的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受到嚴重削弱,甚至被迫退出國際市場。我們必須正視這一不可逆轉的國際貿易的客觀現實。傳統上對于標準的研究,通常把它視為一種壁壘,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貿易和經濟的發展。也有學者認為從供給角度來講,標準的使用有益于生產的簡化和統一化,提高匹配性,降低成本,形成規模經濟。但從實證的角度看,標準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對于單個企業并不是一定的,為調整生產線和人員的匹配,生產成本可能是上升的。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PRODRBLUM和PRODRTOEPFER茗E對550家德國企業調查中發現61的德國企業認為,在采用歐洲和國際標準后,他們的生產成本增加了。既然標準并不一定能降低生產成本,為什么企業還會積極地采用標準特別是在西方的市場經濟國家,標準不同于強制性的碩上學位論文第1章導論法規,是企業自愿采用的。1傳統的經濟學難以解釋這一現象。20世紀80年代新制度經濟學已呈燎原之勢,成為當代主流經濟學的主要理論之一被應用于各種經濟現象的解釋當中。這正是本文探討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的理論基礎。一般來說,標準的實施可能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第一,作為一種非價格競爭手段,本國標準的實施可以幫助產品提高質量,更廣泛的意義上能夠提高本國產品出口額,促進經濟增長;第二,作為一種非關稅壁壘,本國標準又同時被視為進口與出口的阻礙,阻礙經濟增長;最后,對一體化經濟來講,本國標準的實施會促進產業內貿易【L】PETERSWANN,1996。但是,以上的三種影響,哪個起到主要作用,即本國標準的實施對國際貿易會產生何種影響。本文便以此為研究對象,從理論和實證兩個角度探討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機制及作用結果。12研究意義經濟全球化使得實施標準戰略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必要條件。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特別是進入2L世紀以后,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把標準戰略推向空前的高度。發達國家逐漸認識到當今的時代已慢慢進入標準制約市場的時代,控制標準成為應對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開發標準同開發產品一樣具有戰略意義,一項標準被國際采納,往往可以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甚至能決定一個行業的盛衰和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利益。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就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論這一全新的視角闡述產業標準化對貿易各階段交易成本的影響機制。不同行業產業標準化對其各自的國際貿易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本文也將會具體的分析各工業行業產業標準化對其國際貿易的具體影響程度。為我國標準化戰略的實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3文獻綜述131國外相關研究綜述原則上講標準”可以通過增加產品信息的透明度和產品及零部件的兼容性來降低交易成本,進而擴大貿易【21。對消費者角度來說,他們可以根據“標準”來降低產品質量判斷上的不確定性,從而使消費者福利上升;從生產者角度考慮,生產符合“標準”的產品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減少總體成本并促使企業改善產品質量,2碩士學位論文第1章導論從而改善生產者福利【3】。“標準”可以通過克服市場失靈市場機制不能導致資源的有效配置,無法實現社會最優改善社會福利【4】。FRANK等人基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標準對經濟的影響,指出標準可以降低不確定性、風險及其他信息問題,引起規模經濟及網絡外部性,可以加強各生產工藝的協調,進而降低交易成本,并且強調政府干預以打破鎖定及市場失靈,提高社會福利【5】。SWANN2000分別從四個方面分析了標準化的效應,他認為標準的兼容性可以帶來網絡效應;標準的質量規定可以避免“格勒善法則”劣品驅逐良品的出現,減少交易成本;標準的多樣化減少作用能使得產品達到臨界量,取得規模經濟作用;標準的信息作用可以促進貿易,也能降低交易成本61。SEMERJIAN和WATTERS2000認為標準是進行國際貿易和消除技術壁壘的重要工具【7】。一般來說,“標準”會提高新進入企業相對于在位企業的依從成本遵守法規成本,從而限制有效競爭,“標準”還可以通過限制企業在某國內的市場準入和擴張來阻礙競爭,成為貿易壁壘【81FISCHERANDSERRA,2000。MARKALEMLEY2002研究了知識產權與標準設定組織的關系,研究指出知識產權會促進產業創新,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這樣標準設定組織便會協調二者之間的矛盾,改善在某些行業上出現的知識產權重疊的現象。此外,還指出政府應該加強措施以約束知識產權設定組織的行為,雙方面的努力來促建產業創新191。運用調查研究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1998對美國、歐盟、亞洲和拉美的眾多國家的RR產業公司總裁和政府官員就標準作為貿易壁壘的重要性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與“標準”相關的成本是非常嚴重的貿易壁壘【L們。OECD2000對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的三個行業中共55家公司進行過有關檢驗技術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在多大程度上阻礙了貿易的調查。指出標準對大企業的影響較小,而小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部的信息資源,由于不能通過大批量出口來分攤這些成本,因此,他們往往因為成本的增加而減少出口【U】。世界銀行2004對17個發展中國家的20個產業的689個公司進行調查研究顯示,這些企業認為出口國的技術和標準已經對它們構成了出口障礙【12】。JOHANNESMOENIUS運用引力模型分析了19801995年期間來自12個國家的471個行業的國家特定標準與雙邊共享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發現,共享標準與貿易額有顯著的正向關系,進口國家單邊標準會在很小程度上增加進口,出口國家單邊標準為進口國提供了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信號顯示機制進而對進口額有很強的正向作用F131。相反,另外的幾項計量研究表明,“標準”正扮演著貿易壁壘的角色。THOMSBURY等1999的研究表明,SPS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旌的協議標準減少了美國的農業與食品出口【141。威爾遜等人2001應用引力模型對歐洲國家與非洲國家之間食品貿易中標準變化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歐洲3大概是1,而從長期將企業進出內生化來看由于低效率企業的退出,福利增加會更多瞄】。HARRISON等1996推進了G勰IOREK等1992的研究,強調標準的統一可以使消費者增加對產品特征的信心和了解程度,從而增大了本國產品和其他歐盟產品的替代彈性。研究發現長期內“標準所帶來的福利收益可達GDP的24略231。132國內相關研究綜述中國學者胡泳列舉了網絡經濟中幾場著名的標準戰。他認為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利用現有的標準架構創造附加價值。制定標準就是制定游戲規則,尤其是在信息業,成為第一或成為最好都還遠遠不夠。要制定一個標準讓他人去遵循,否則的話,你將成為過眼云煙【24J。清華大學的林強、陽憲惠和姜彥福分析指出高技術企業的競爭正在由產品競爭發展成為標準競爭,這將是在市場全球化的環境下大企業實行技術領先戰略的必然結果,同時分析了與標準競爭相伴隨的組4碩士學位論文第1章導論織創新的形式和作用。他們認為長期保持技術領先的企業可以先行確定自己的技術標準,并通過先行技術發布和盡早搶占市場份額,使得自己的標準成為事實標準,繼而成為本國的行業標準和國際標科25。楊立雄認為標準是一種規則,誰掌握了規則的制定權誰就占有了主動地位。雖然廠家在技術、產品、價格等諸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制高點還是在于標準,同時還強調標準是一種自主知識產權【261。李太勇繼續探討了標準作為競爭戰略的重要性,也進一步闡述了企業的具體策略問題,并將標準和市場進入壁壘聯系了起來【271,他認為在網絡效應明顯的市場上,消費者預期、用戶基數、網絡規模等因素與正反饋效應的作用,使市場的均衡向一種具有網絡優勢的產品集中,最終會由這種產品主導市場,實際上就形成了標準,這一結果是由網絡效應與進入壁壘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網絡效應抬高了市場的進入壁壘【2引。楊杜指出世界級的領先企業,不是靠賣力氣、賣產品、賣技術,而是靠賣技術標準和市場經濟中的游戲規則獲取利益的,是通過商業化的、戰略性的創新和運作標準或規則來實現價值增值的。獲得超額利潤的企業,是一批能夠創造和制定標準或規則,讓別人去追隨、去遵循的企業。標準的本質不是技術,而是權力【291。鐘茂初在為標準而戰中提到在知識經濟中,比技術更重要的是標準,不能成為標準的技術,將只能是“廢技術”,相關投資,也將是負投資;對企業的某一種產品來說,標準是其第一生命。這也回答了中國企業應該怎樣面對標準競爭的問題【30】。高林、王紅霞認為在國際標準日益重要、標準化工作與研發同時進行的時候,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問題日益突出。提出了協調國家產業研發政策、知識產權政策和標準化政策的發展、引導研發RD過程中的標準化、建立一套應對標準中知識產權濫用問題的系統、鼓勵專利池的建立,規范專利池管理等一系列對應政策31】。張平、馬驍指出技術標準中的知識產權戰略包括專利戰略、版權戰略、標識戰略、利益平衡戰略,并提出了各自包含的內容以及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戰略相結合的方式【321。國內關于運用引力模型研究標準化對貿易影響的文章不多,孫東升、周錦秀等2005運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農藥毒死蜱標準提高對我國蔬菜出口的影響【3習。顧國達等2007運用引力模型對標準和技術法規對中日茶葉貿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日本有關茶葉農藥殘留法規的頒布對中日茶葉出口貿易額有著顯著的負面影響341。此外,劉冰、侯俊軍2008利用19872005年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建立協整方程,分析指出標準化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長期均衡關系,我國輕工行業標準的實施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作用【351。王耀中、陳文娟利用協整分析技術和誤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852005年機械行業標準對中國機械行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指出行業標準增量是進出I1貿易增額的格蘭杰原因【361。葛京、王益誼搜集了5先實證考察了標準化對我國國際貿易的總體影響,其次分行業進行實證研究,分析不同行業標準化對其國際貿易的不同影響程度。第五部分總結與建議,包括本文的主要工作,創新及不足之處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并結合本文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提出幾點構建標準化戰略的建議。6碩學位論文第L章導論本文的研究框架王產業標準化和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J基于交易成本的產業標準化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分析交克服有限理性、降低搜尋成本、消除逆向選擇產準備成本業易減少談判費用、降低轉換成本、增強網絡外部性標合同成本成準降低鑒約成本、對策成本控制成本化本弋夕產業標準化對我國國際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7對策建議總體分析分行業分析7標準化是制定標準工作的統稱。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其他國家對標準化給了各種各樣定義,其中有代表性的定義有下列三個【3911桑德斯定義國際知名的標準化專家桑德斯在1972年發表的標準化目的與原理一書中把“標準化”定義為“標準化是為了所有有關方面的利益,特別是為了促進最佳的經濟,并適當考慮產品的使用條件與安全要求,在所有有關方面的協作下,進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動所制定并實施各項規定的過程。標準化以科學技術與實踐的綜合成果為依據,它不僅奠定了當前的基礎,而且還決定了將來的發展,它始終與發展的步伐保持一致。”2國際標準定義國際標準化組織與國際電工委員會在1991年聯合發布的ISOIEC第2號指南標準化與相關活動的基本術語及其定義1991年第6版中,把“標準化“定義放在第一個。其中明確“標準化”是對實際與潛在問題作出統一規定,供共同和重復使用,以在相關領域內獲得最佳秩序的效益活動。其中標準化活動由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所構成。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在于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的使用性,以便于技術協作,消除技術壁壘。3中國標準技術1983年,我國在GB3935標準化基本術語中定義“標準化”為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事物或概念,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在GB393511996中“標準化”已采用國際標準定義。本文所指的產業標準化是一個包含制定標準、實施標準等內涵的活動過程,8碩上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目的是為了獲取秩序和效益,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標準化不是一個孤立的事物,而是一項有組織的活動過程。主要活動就是制定標準、實施標準,進而修訂標準,再實施標準,如此反復循環,螺旋式上升,每完成一次循環,標準化水平就提高一次。標準化作為IJ學科就是標準化學,它主要研究標準化活動過程中的原理、規律和方法。標準化作為一項工作,就是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或檢查,它要根據國民經濟等客觀環境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促進標準化循環過程的正常進行,以促進國民經濟的運行,以至社會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2標準是標準化活動的成果。標準化的效能和目的都要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來體現,所以,制定各類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或檢查構成了標準化的基本任務和主要活動內容。3標準化的效果。只有當標準在實踐中付諸共同與重復實施之后標準化的效果才能表現出來,絕不是指定一個或一組標準就可以了事的,有再多、再好、水平再高的標準或標準體系,沒有共同與重復運用,就沒有效果。因此,標準化的全部活動中,“化”是實施標準十分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中斷,標準化循環發展過程也就中止,更談不上“化”了。4標準化的對象和領域。標準化的對象和領域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擴展和深化著,如過去只制定產品標準、技術標準,現在又要制定管理安全、衛生、環境保護、人口普查、行政管理等領域標準,過去只對實際問題進行標準化,現在還要對潛在的問題實行標準化。這充分說明了標準化正隨著社會客觀需要不斷地發展和深化著,并且有相對性。標準化的這種相對性表現在標準化與非標準化的相互轉化上,非標準化事物中包含有標準化的因素,標準的事物中也應有非標準事物的存在,使其適合社會多樣化的需要。5標準化的目的和重要意義就在于改進活動過程和產品的使用性,提高活動質量、過程質量和產品質量,同時達到便于交流和協作,消除經濟貿易壁壘。212產業標準化的原理美國學者J蓋拉德1934年在紐約出版的工業標準化原理與應用是一部系統論述標準化的著作。書中闡述了關于標準化的許多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問題。印度學者C魏爾曼評價說“它開拓了向全世界傳播標準化的想法和道路,并且指引著將來的人們進入標準化工作的領域。”到了20世紀中后期,國際標準化專家、學者致力于標準化原理等基礎理論的研究,出版了一些有關標準化原理9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的專著,桑德斯F英】的標準化的目的與原理,松浦四郎【日】的工業標準化原理,魏爾曼【印1的標準化是FJ新學科,日本古川光等著的標準化等。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1972年出版的桑德斯的標準化的目的與原理和1981年出版的松浦四郎的工業標準化原理兩部專著。1桑德斯的七項原理英國標準化專家TR桑德斯總結了標準化活動過程HP常J訂一實施一修訂一再實施標準過程的實踐經驗,從標準化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上提煉出七項原理,并闡明標準化的本質就是有意識的努力達到簡化,以減少目前和預防以后的復雜性M】。詳見如下。1從本質上來說,標準化是社會有意識地努力達到簡化的行為。標準化不僅是為了減少當前的復雜性,而且也是為了預防將來產生不必要的復雜性。2標準化既是經濟活動,也是社會活動,應該通過所有相關者的互相協作來推動。標準的制定必須建立在全體協商一致的基礎上。3出版了標準,如果不實施,就沒有任何價值。在實施標準時,為了多數利益而犧牲少數利益的情況是常有的。4在制定標準時,最基本的活動就是選擇以及將其固定之。因此,要慎重地從中選擇對象和時機。而且,標準應該在某一時期內固定不變,以利于實施。如果朝令夕改,只會造成混亂而毫無益處。5標準在規定的時間內復審,必要時,還應進行修訂。6制定產品標準時,必須對有關的性能規定指出能測定或能測量的數值。必要時,還應規定明確的試驗方法和必要的試驗裝置。需要抽樣時,應規定抽樣方法,樣本大小和抽樣次數等。7標準是否以法律形式強制實施,應根據標準的性質,社會工業化程度,現行法律和客觀情況等慎重地加以考慮。2四郎的十九項原則日本政法大學教授松浦四郎從1961年擔任ISOSTACO和日本規格協會標準化原理委員會JSAISTACO成員開始,就研究標準化理論,先后發表了L工業標準化理論、簡化的經濟效果與產品標準化等著作和文章,是“巧妙地嘗試了用數學方法解決品種簡化及其經濟效果問題的標準化專家。松浦四郎在1972年出版的工業標準化原理一書中,全年系統地研究和闡述了標準化活動過程的基本規律,提出了十九項原則【4LL1標準化在本質上是一種簡化,是社會自覺努力的結果。2簡化是減少某些事物的數量。10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3標準化不僅能簡化目前的復雜性,而且還能預防將來產生不必要的復雜性。4標準化是一項社會活動,各有關方面應相互協作來推動它。5當簡化有效果時,它就是最好的。6標準化活動是克服過去形成的社會習慣的一種活動。7必須根據各種不同觀點仔細地選定標準化主題和內容,優先順序應從具體情況出發來考慮。8對“對全面經濟”的含意,由于立場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9必須從長遠觀點來評價全面經濟。10當生產者的經濟和消費者的經濟彼此沖突時,應該優先照顧后者,簡單的理由是生產商品的目的在于消費或使用。11使用簡明最重要一條是“互換性”。12互換性不僅適用于物質的東西,而且也適用于抽象概念或思想。13制定標準的活動基本上就是選擇然后保持固定。14標準必須定期評論,必要時修訂,修訂時間間隔多長,將視具體情況而定。15制定標準的方法,應以全體一致同意為基礎。16標準采取法律強制實施的必要性,必須參照標準的性質和社會工業化的水平審慎考慮。17對于有關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標準,法律強制實施通常是必要的。18用精確的數值定量評價經濟效果,僅僅對于使用范圍狹窄的具體產品才有可能。19在擬標準化的許多項目中確定優先順序,實際上是評價的第一步。此外,法國的C雷諾通過對氣球繩索規格簡化的研究,提出了優先數系理論,艾卡柯特1939年在研究產品品種簡化與降低產品成本的關系上提出了卡柯特法則即卡柯特公式,波蘭的約沃基次基提出了標準化的三維空間,英國的西爾伯斯敦ASILBERSTON和馬克謠GNAXCY通過對汽車產量與成本關系的研究,于1969年提出了西爾伯斯敦曲線前蘇聯的特卡欽科等合著標準化對象參數最佳化系統1972年版。他們都對標準化的理論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標準化工作者對標準化原理的研究和探討,已有數十年歷史,雖然起步較晚,但也有中國的特色和特點,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論點有下列兩個1王征的五項原理中國標準化綜合所研究員王征在1981年發表的標準化基礎概論一書中提出了五項標準化的基本原理【42L。也是從企業標準體系,企業標準化組織體系與標準實施考核體系的最佳綜合中獲得的。2結構優化原理標準系統要素的階層秩序,時間序列,數量比例及相互關系依系統目標的要求合理組合并使之穩定,才能產生較好的系統效應。3有序發展原理標準系統只有及時淘汰落后的,低功能的和無用的要素減少系統的熵或補充對系統進行有激發力的新要素,增加負熵才能使系統從較低有序狀態向較高的有序狀態轉化。4反饋控制原理標準系統演化、發展以及保護結構穩定性和環境適應性的內在機制是反饋控制,系統發展的狀態取決于系統的適應性和對系統的控制能力。此外,郎志正提出標準化的五項指導原則,即效益原則、系統原則、動態原則、優化原則和協商原則M。張錫純主編的標準化系統工程提出了標準化活動中的四項基本工作原理湖,即有序化原理,統一協調原理,系統優化原理和反饋控制原理。標準化實踐是標準化理論的源泉。隨著標準化實踐的深化與發展,人類對標12碩_L二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準化活動規律的認識也必將會逐步深入和發展。因此新的更完善的原理,必將取代舊的行將過時的原理,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只能在我們的時代條件下認識事物,而且這種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么程度,”對標準化原理的認識也是在一個無限漸進的過程中展開。213標準化的經濟效應標準是一個宏觀的概念,是指在標準化工作下產生的一切用于規范市場的準則,既包括技術規范,也包括檢驗檢疫等技術手段和工作程序。宏觀上將標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貿易促進效應標準化是國際貿易的一個有效的推動器。在國際貿易當中,標準可以從增加貿易總量、提高貿易競爭能力兩個方面,取得貿易利益【蛔。第一,標準可以使企業生產的零部件高度標準化和通用化,使企業在世界市場上獲得更多的消費者群,從而增加對外貿易總量。第二,增加對外貿易總量可以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產品成本。加上標準可以減少出口批量程序過多等問題所產生的當局費用,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能力。目前許多國家政府部門不惜耗費眾多的人力和大量的投資進行標準化的建設。在國際貿易中,為爭奪市場,推動出口,應采取出口國標準、進口國標準、國際標準或其他形式的標準,不要拘泥于一種形式,不要輕易地否定或忽視其中的任何一種。應在結合市場調查和預測的情況下,研究具備什么樣的質量標準才能打入國際市場。事實上,發達國家常常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被拒收或報廢,雖然原因很多,但是缺乏標準、缺乏技術法規方面的情報和缺乏嚴格質量控制是一個主要原因。發展中國家想把本國的標準在貿易中強加給美國、日本和西歐那樣的工業發達國家是十分困難的。如果某個部門或行業形成了某種技術習慣,那么該部門或該行業的標準選擇必然受供應國的影響。因此,有些發達國家盡力與發展中國家加強標準化的技術協作,其目的就是想施加和傳播本國標準化的影響,使其在競爭中處于有力的地位。2國內市場保護效應標準作為非傳統的非關稅壁壘為WTO規則所允許或默認。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將其作為發展對外貿易競爭極為隱蔽的手段,經常利用進出口國間技術標準的差異給貿易設置障礙,保護國內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發生后,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爭奪市場,紛紛以關稅壁壘阻礙外國貨物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實行了減讓13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關稅,“貿易自由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13年石油危機后,在物價、能源、失業和國際收支問題的困擾下,資本主義國家互相爭奪市場十分激烈,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現代的國際貿易又從貿易“自由化”轉向“保護主義”。標準,既可以用來消除貿易技術壁壘,又可以在國家市場上制造麻煩,筑起新的貿易技術壁壘。ISO主席MARIOCORTOPASSI曾呼吁國際標準化組織各成員,不容假借標準或濫用標準來炮制規范,給進口設置障礙,也不得利用標準的差異庇護本國生產商的不符合標準的商品。標準化的實質就在于其普遍性和統一性。如果利用標準來實現狹隘的,目光短淺的利益,那么就完全喪失標準的真正目的。這畢竟是美好的愿望,事實上,在劇烈的競爭中,各國往往利用標準的不同要求來保護本國的民族工業,主要以采取高關稅為主要手段,而憑借經常變化、復雜苛刻的技術標準正成為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如果人們把關稅稱為貿易中有形的壁壘的話,那么技術壁壘是貿易中一種無形的壁壘。德國曾利用美國的磁帶標準與本國不一致,禁止從美國進口磁帶錄音機。同時,德國一直壟斷著西歐的磁帶錄音機,極力阻止美國產品滲入。美國則求助于國際標準使美國的磁帶標準作為ISO標準被通過。此后,美國的磁帶錄音機才得以進入歐洲各國。美國農業部為了確保本國農場主的高額利潤,20世紀60年代修改了市售西紅柿直徑大小,從而關閉了從墨西哥進口大個西紅柿的市場,為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小個西紅柿的出售創造了有力的條件。法國為了防止廉價的意大利電冰箱涌經法國市場,把家用電冰箱的法國標準改為強制性標準,規定在法國生產和銷售的冰箱都必須符合法國標準,并且必須經過相應的技術檢驗。1971年在電子元件貿易中,英、法、德國簽訂了一個協議,協議規定在英、法、德過任何一個國家發放的符合標準的證件,其他兩國都有效,而另外的國家則必須事先進行檢驗是否符合歐洲標準,這個協議成為美國電子產品輸往歐洲的一個障礙。后來,美國也采取了像電影的報復措施,美國進口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實行保護。1970年10月,美國以所謂衛生標準不符合要求為借口,限制從澳大利亞進口牛肉。通過標準卡對方,保護本國的民族工業。可以看出,傳統的以關稅政策來保護貿易的方式已經發生變化,而讓位給更為微妙的外貿調節方式,即用更為行之有效的標準化方式取而代之。3協調效應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起因于標準和認證制度的事例不斷增多。世界上頒布的各類標準浩如煙海,相比之下,國際標準的數量則顯不足。標準化工作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它的協調性。只有通過協調標準,取代那些雜亂無章的標準,才能使之成為簡化貿易的有效手段。所謂標準的協調,就是指已由不同的標準化機構批準,在技術上相同或認為在實踐中技術上是相當14碩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的同一領域的標準。近十多年來,僅協調標準還不能完全消除貿易的技術壁壘,而協調試驗、檢驗、質量認證以及技術法規同樣是重要的。這是因為在競爭的情況下,各國不僅利用標準中不同要求來保護本國的制造商,甚至可以在產品的尺寸、額定值或其他方面排斥國外的競爭者,而且當用標準達不到保護目的時,則在產品試驗、檢定和質量保證的程序上設置障礙。目前,許多國際性、區域性和雙邊、多邊的標準化組織,其目的就是協調各方的標準,從而盡可能減少貿易的技術壁壘,為貿易自由化鋪平道路。4優化效應標準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技術優化過程。單個標準技術不一定是最高水平,但所有標準技術整合起來形成的標準體系將是最有水平。標準化的過程就是在眾多的專利技術中優選出來最實用、成本最低,又能代表一定先進程度的技術。在標準的利用中,不但專列權人受益最大,其他企業乃至社會均能達到收益最大。22交易成本1937年11月,旅美英國經濟學家科斯在英國經濟學雜志上發表了企業的性質一文;1960年10月,他又在美國法與經濟學雜志上發表了社會成本問題的論文。自從科斯提出“交易費用”理論以來,西方產權經濟學得到了質的飛躍發展。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理論主要由威廉姆森1971、1975、1985、1996、2000、2002A、克萊因、克勞福德和阿爾欽KLEIN,CMWFORDANDALCHINA,1978等人的工作構成,其中威廉姆森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221交易成本經濟學簡述交易成本經濟學的基本邏輯是以交易為基本的分析單位,將每次交易視作一種契約。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們在交易是不可能預見到未來的各種或然情況并以對方都沒有爭議的語言寫入契約中,因此契約天然是不完全。由于締約各方都有機會主義傾向,都會采取各種策略行為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因此締約后雙方不可避免地出現拒絕合作、失調、成本高昂的再談判等危機締約關系持續地、適應地發展下去的情況。交易成本經濟學有三個重要的行為假設契約人、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缺有任何一項假設,經濟組織的問題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參與者是完全理性的,則任何期望達成的交易都能通過完備的契約加以保障。如果不存在機會主義傾向,交易雙方間通過承諾、信任及相互適應就能達到協調的目的。在這些情況下,15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保障措施是多余的,而且如果他們花費不少,人們根本不會使用這些保障措施。222交易成本的內涵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指出,交易成本是運用價格機制的成本,至少包括1獲取準確的市場信息的成本;2交易談判與監督履約的成本【4FL。至于兩項如何詳細解釋,并沒有做出確切的定義,似乎處于理論摸索的階段。其他一些經濟學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概念,威廉姆森將交易成本即交易費用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交易成本是履行契約所支付的成本,廣義的交易成本則包括獲取信息、談判和履行契約的全部成本。另外,威廉姆森還提出交易成本有事先與事后之分。所謂事先交易成本是指“起草、談判、保證落實某種協議的成本”;事后交易成本是交易發生后的成本,包括當事人要退出契約關系應支付的費用交易者為改變錯誤價格信息所付出的費用交易者為解決沖突而付出的費用為確保交易關系的長期性、連續性所付出的費用阿羅認為,交易成本是經濟系統運行的成本或經濟制度操作的成本舊1。張五常給出了一個寬泛的識別標志只要發生交易就會產生交易費用側。它的理論深刻性在于揭示了交易費用發生的前提。斯韋托扎爾平喬維奇著的產權經濟學一種關于比較體制的理論中認為交易費用是產權從一個經濟主體向另一個主體轉移過程中所有需要花費的資源的成本,包括做一次交易的成本和保護制度結構的成本,如發現交易機會、洽談交易、監督交易進展的成本以及維持機構運行、維持司法體系的成本。在現實經濟中,存在著許多阻止不同經濟主體達成交易協議的障礙,如經濟主體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對稱性和不完全性、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外部性和壟斷等的存在,交易費用一定存在,可概括為三種成本信息成本、監督成本和對策成本。這發生在不同經濟主體的交易費用主要是主體的產權關系模糊,巴澤爾對產權定義為個人對資產的產權由消費這些產權、從這些資產中取得收入和讓渡這些資產的權利或權力構成。界定了產權主體,可以進一步明確交易費用的發生,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降低交易費用嘞1。223國際貿易中交易成本的構成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是國際分工深化的客觀要求與外在表現。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勞動分工是經濟發展和財富增加的源泉,分工取決于市場的范圍。斯密的理論告訴我們,專業分工是世界經濟16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發展的動力,而專業化分工的深入發展要求建立世界范圍的大市場【521。在秉承亞當斯密專業化與分工思想的基礎上,以楊小凱為代表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派,發展了內省專業化分工貿易模型,認為無論是國內貿易還是國際貿易,都是專業化經濟與節約交易費用之間兩難的結梨53】。按照這一邏輯,產業分工產生了專業化,而只有通過貿易,才能解決生產專業化與消費多樣化之問的矛盾,但貿易又會產生交易費用。在某一產業發展階段上,當專業化分工水平一定或說收益一定時,交易費用的大小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決定了交易效率的高低,而且決定了貿易能否產生、以及能否由地區貿易發展成為國內貿易,進而成為國際貿易,否則交易只能回歸到自給自足狀態,因此,交易費用是影響貿易的關鍵因素。由科斯及其追隨者創立的“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交易費用則是一個信息量更大的概念。這里所謂的交易,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活動;交易費用則是這種交互行動所引起的成本。往往被定義為在追求貿易收益過程中所發生的摩擦成本降】用一句較通俗的話來說,交易費用就是人與入之間打交道的費用。在較為狹窄的意義上,交易費用是指達成契約之前、之后和保證契約執行的費用。眾所周知,與國內貿易相比,伴隨國際貿易活動而產生的風險更大。也就是說,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不確定因素更多。由于大量不確定因素存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的交易費用也隨之較高。本文將從達成契約之前、簽訂契約時的費用和保證契約執行的費用三個方面對國際貿易中的交易費用問題進行分析。1準備成本在潛在交易的準備階段,買方會為獲得較為理想的產品FIR格和質量;潛在的供應商或許產品還尚不存在,尋找生產商為他研發、生產該種產品,那么買方就需進行大量的信息搜尋。而賣方通過營銷活動也是試圖為他的產品尋找到合適的買方。由于信息往往不是免費的,以及信息本身的不完全性和難獲得性,便會產生交易成本。貿易雙方都必須對市場進行前期調研。因此,交易費用主要是搜尋及信息費用,而他的產生往往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與難獲得性【55】WRR,2003這與勞動經濟學中的搜尋成本極為類似。在準備階段這些交易成本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此為沉沒成本,而無論是否可以達成貿易都會發生的。很明顯,在國際背景下,由于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信息散布方式以及不同文化導致的貿易慣例的差異,彼此的交流就會受到阻礙,這種對信息的搜尋難度將更為巨大。2合同成本潛在的貿易伙伴已經找到并且雙方有意向進行貿易往來,便進入合同階段。為了協商合同的各個條款便會產生交易費用。雙方必須決定如何進行費用劃分以及合同中應列入的內容所產生的談判費用。由于不確定性的存在,不可能建立包17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產業標準化與交易成本的相關理論研究含所有可能情況的完善合同,除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外,信息的難核實以及不對稱性意味著合同一方會知道是否合同已經達成,然而合同另一方卻缺少這種能力而無法確定合同是否完備。在國際貿易框架下,合同階段所產生的討價還價的費用、談判及簽訂合同等一系列交易費用將更大。3控制成本控制階段包括合同的監督和執行,都涉及到很高的交易成本。尤其在跨國的長距離下,監督意味著貿易伙伴方要核查另一方是否履行承諾,如果核實結果證明不符合合同條款,下一步便是合同的強制執行。通常強制執行的解決途徑就是訴諸于法律程序。尤其在國際貿易關系中,事件將更加麻煩,將會耗費大量的費用與時間成本。碩士學位論文第3章基于交易成本的我國產業標準化對國家貿易影響的理論分析第3章基于交易成本的產業標準化對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