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目錄序號名稱頁碼1、苯泄漏專項應急預案22、苯火災專項應急預案103、氧化反應器出口管線爆炸專項應急預案184、苯罐泄漏現場處置方案265、苯罐火災現場處置方案356、氧化反應器出口管線爆炸現場處置方案437、附件93苯泄漏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一旦苯發生嚴重泄漏,將可能造成本崗位及周圍100米范圍內大量人員中毒、皮膚及呼吸道疾病,部分人員引起肺水腫和肺出血、嚴重中毒甚至死亡;當失控時,可波及整個生產廠區、周邊企業和周圍居民,社會危害極大。當泄漏事故發生在冬春季,因多為西北風,將波及和危害西北方向區域的企業和周圍居民;當泄漏事故發生在夏秋季,因多為東南風,將波及和危害東南方向區域的企業和周圍居民。2、應急處置原則先救人,后救物;先斷電,后滅火;先疏散,后隔離;先緊急停車,后切斷泄漏源;先崗位次要人員撤離,后崗位主要人員撤離,邊處置,邊報警。3、組織機構與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有機分廠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圖總指揮廠長第一副總指揮工藝廠長通訊聯絡隊5人警戒治安隊4人工藝處置隊10人消防滅火隊8人設備搶修隊10人醫療救護隊5人后勤保障隊10人污染處置隊10人32指揮機構及職責當發生泄漏事故時,以應急救援領導組為基礎,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廠長任總指揮,工藝廠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環己酮車間主任具體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指揮部設在總控室。若總指揮外出不在單位,由第一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321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總控室)組長廠長副組長工藝廠長組員綜合辦、生產辦、設備辦、安環辦、車間主任及副主任。32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相鄰單位發出應急警報,必要時向安全處發出救援請求,啟動分公司應急預案。(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323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某項具體指揮工作。安環辦協助做好事故及火災報警,了解掌握現場及人員傷亡具體情況;負責消防滅火清洗冷卻、搜救傷員任務;指導應急人員應急防護器材穿戴使用監護,配合開展事故處置工作。生產辦負責事故工藝處置、緊急停車及生產系統協調工作;事故現場及生產系統聯絡和協調工作。設備辦負責工程搶險堵漏、設備搶修等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分廠廠長指揮協調本事故單位人員具體搶險搶修、搜救傷員、滅火堵漏、緊急停車、恢復生產等工作。324各應急分隊職責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義務和責任,各救援專業分隊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通信聯絡隊由當班調度1人、車間班長4人,共5人組成。負責人當班調度。負責聯系儀表對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聯絡通信暢通。(2)警戒治安隊由車間各崗位付操一人組成,共4人。負責人安環辦安全員。擔負現場警戒治安、交通指揮、人員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由工藝廠長1人、生產辦1人、調度1人、車間主任、工藝員2人,化工人員5人組成,共10人。負責人分廠工藝廠長。指揮協調緊急停,切斷泄漏源;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由各車間安全員帶一名崗位副操作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安環辦主任。負責火災報警,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由設備組1人,車間設備主任,設備員,事故車間保全工8人,共10人組成。負責人設備廠長。負責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醫療救護隊事故車間副操作工人員,共5人組成。負責人事故車間安全員。擔負現場傷員醫療急救、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7)后勤保障隊由庫房保管、保全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綜合辦主任。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8)污染處置隊由事故車間當班付操及女工組成,共10人。負責人安環辦環保員。擔負對事故現場的污染物回收工作,確保不會發生二次污染。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危險源檢測監控方式方法化工三倒班人員24小時微機在線檢測監控并每小時現場進行巡檢;設備維修、電儀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對設備設施進行2次現場巡檢;分廠車間干部管理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進行2次現場巡檢;危險源采取的預防措施(1)苯罐設有安全閥、緊急切斷閥、壓力表、測溫計、保溫、防靜電接地、防雷、防爆照明、消防管網等控制預防設施;(2)化工崗位人員采用微機遠傳裝置對溫度、壓力、液位、安全聯鎖、報警裝置等進行監控,及時調節控制或減量放空緊急停車等措施,確保生產系統正常運行;(3)定期對壓力容器、運轉設備及安全附件進行檢測校驗,及時檢修維護更新,確保完好正常。42預警行動事故預警條件當發生嚴重泄漏事故,事故分廠車間自身難以控制,涉及周圍其他分廠車間,事態嚴重并進一步擴大時,應立即進行事故預警。事故預警方式方法現場最早發現者,立即向當班班長報告,班長按預警信號規定要求用崗位預警裝置(如信號燈或電話手機)向事故相關的分廠車間崗位人員進行預警,及時做好應急準備。信息發布程序應急指揮部專業應急隊負責人、專家組人員分廠崗位人員進行信息發布。5、信息報告程序51報警系統采用崗位電話或崗位信號裝置系統報警;報警程序現場最早發現者用電話、對講機當班班長車間干部(晚上值班干部)/分廠調度應急指揮部專業救護隊負責人、專家組人員、各崗位。52現場報警方式采用崗位固定電話及崗位信號裝置報警。53通訊聯絡方式分廠總控制室為應急指揮中心,設有24小時值守電話,專人守護,負責相關部門通訊聯絡工作。54相互認可報警形式和內容報警形式統一采用崗位電話(對講機)報警;報警內容包括泄漏設備設施名稱、地點、部位、泄漏現狀、波及范圍、人員傷亡情況等。55向外求援方式各應急隊根據情況提出向外求援,應急指揮部批準后,由指揮部通訊隊采用電話(手機)方式,統一向有關部門報警,向外求援。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應急響應根據事故影響波及范圍、危害傷亡程度、分廠控制能力分為三級、四級。即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廠級應急救援預案),由分廠負責實施;四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車間級應急救援預案),由車間負責實施;611三級事故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1)車間無法控制已擴散波及到事故車間以外的其他車間或本分廠區域,但未擴散波及到其他分廠區域;(2)已造成12人重傷;(3)已估計造成1005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凡有其中之一情況者,均為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廠應急指揮辦(負責人)應立即啟動分廠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614四級事故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1)車間能夠控制未擴散波及到事故車間以外的其他車間;(2)已造成3人以下一般性損傷;(3)已估計造成501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凡有其中之一情況者,均為四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車間應急指揮組應立即啟動車間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62響應程序621根據“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依照控制事故的規律和科學手段,確定應急響應程序。622響應程序根據事故級別大小和發展情況,確定啟動相應的等級預案,如車間級預案(四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分廠級預案(三級);分廠級預案(三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公司級預案(二級);公司級預案(二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縣政府級預案(一級)。即啟動車間級預案(四級)啟動分廠級預案(三級)啟動公司級預案(二級)啟動縣政府級預案(一級)。63處置措施(1)通信聯絡隊擔負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擔負現場及廠區內外警戒治安、交通指揮、指揮群眾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擔負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切斷泄漏源,指揮協調緊急停車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負責火災報警,請求縣消防大隊救援;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電器搶修隊負責電器、電源線路搶修恢復,架設夜間臨時照明及搶險電器設施電源接通工作;搶險時,提供用電系統流程,以便切斷系統或局部電源,配合系統停車及消防滅火工作,防止人員觸電。(7)污染處置隊負責現場污染物清洗堵漏處置;指導相關單位控制污染物蔓延及污水處理廠回收處置工作;質管處配合環保監測站現場取樣、監測分析工作。(8)醫療救護隊擔負現場傷員急救醫療、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9)后勤保障隊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分廠應急救援物資裝備表72應急物資與裝備維護管理按照專人負責,專項臺帳,明確職責,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定期檢查維護更新,確保齊全完好,數量充足,滿足應急需要,否則責任自負。73正確使用管理各單位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演練,有記錄,達到人人熟悉,個個會正確使用。苯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嚴重苯火災很可能引發周圍相鄰儲罐爆炸,造成苯罐區充裝崗位及周圍100米范圍內大量人員中毒、炸傷,現場設備管道廠房建筑炸毀,引發危險化學品氣體液體泄漏,形成污染源,甚至造成死亡;當失控時,可波及整個生產廠區、周邊企業和周圍居民,社會危害極大。2、應急處置原則“先救人,后救火;先緊急停車,再切斷泄漏源;先斷電,再滅火;先疏散,后隔離;先崗位次要人員撤離,后崗位主要人員撤離,邊處置,邊報警;”3、組織機構與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分廠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圖有機分廠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圖總指揮廠長第一副總指揮工藝廠長通訊聯絡隊5人警戒治安隊4人工藝處置隊10人消防滅火隊8人設備搶修隊10人醫療救護隊5人后勤保障隊10人污染處置隊10人32指揮機構及職責當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應急救援領導組為基礎,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廠長任總指揮,工藝廠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環己酮車間主任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指揮部設在總控室。若總指揮外出不在單位,由第一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321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總控室)組長廠長副組長工藝廠長組員綜合辦、生產辦、設備辦、安環辦、車間主任及副主任、管理員。32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安全處匯報和向相鄰單位、村莊居民發出應急警報或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安全處發出救援請求,啟動分公司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周邊單位和職工疏散工作。(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323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某項具體指揮工作。安環辦協助做好事故及火災報警,了解掌握現場及人員傷亡具體情況;負責消防滅火清洗冷卻、搜救傷員任務;指導應急人員應急防護器材穿戴使用監護,配合開展事故處置工作。生產辦負責事故工藝處置、緊急停車及生產系統協調工作;事故現場及生產系統聯絡和協調工作。設備辦負責工程搶險堵漏、設備搶修等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分廠廠長指揮協調本事故單位人員具體搶險搶修、搜救傷員、滅火堵漏、緊急停車、恢復生產等工作。324各應急分隊職責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義務和責任,各救援專業分隊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通信聯絡隊由當班調度1人、車間班長4人,共5人組成。負責人當班調度。負責聯系儀表對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由車間各崗位付操一人組成,共4人。負責人安環辦安全員。擔負現場警戒治安、交通指揮、人員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由工藝廠長1人、生產辦1人、調度1人、車間主任、工藝員2人,化工人員5人組成,共10人。負責人分廠工藝廠長。指揮協調緊急停,切斷泄漏源;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由車間安全員帶各崗位一名副操作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安環辦主任。負責火災報警,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由設備組1人,車間設備主任、設備員,事故車間保全工5人,共10人組成。負責人設備辦主任。負責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醫療救護隊事故車間副操作工人員,共5人組成。負責人事故車間安全員。擔負現場傷員醫療急救、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7)后勤保障隊由庫房保管、保全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綜合辦主任。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8)污染處置隊由事故車間當班付操及女工組成,共10人。負責人安環辦環保員。擔負對事故現場的污染物回收工作,確保不會發生二次污染。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危險源檢測監控方式方法化工三倒班人員24小時微機在線檢測監控并每小時現場進行巡檢;設備維修、電儀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對設備設施進行2次現場巡檢;分廠車間干部管理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進行2次現場巡檢。危險源采取的預防措施(1)苯儲罐設有安全閥、緊急切斷閥、壓力表、測溫計、保溫、防靜電接地、防雷、防爆照明、消防管網等控制預防設施;(2)化工崗位人員采用微機遠傳裝置對溫度、壓力、液位、安全聯鎖、報警裝置等進行監控,及時調節控制或減量放空緊急停車等措施,確保生產系統正常運行;(3)定期對壓力容器、運轉設備及安全附件進行檢測校驗,及時檢修維護更新,確保完好正常。42預警行動事故預警條件當發生一般泄漏事故,事故車間自身難以控制,涉及周圍其他車間及生產系統廠區,事態嚴重并進一步擴大時,應立即進行事故預警。事故預警方式方法現場最早發現者,立即向當班班長報告,班長按預警信號規定要求用崗位預警裝置(如信號燈或電話手機)向事故相關的分廠車間崗位人員進行預警,及時做好應急準備。報警及信息發布程序信息發布程序應急指揮部專業應急隊負責人、專家組人員進行信息發布各崗位人員。5、信息報告程序51報警系統采用崗位電話或崗位信號裝置系統報警;報警程序現場最早發現者用電話、對講機當班班長、車間干部(晚上值班干部)、分廠調度應急指揮部。52現場報警方式采用崗位固定電話及崗位信號裝置報警。53通訊聯絡方式分廠總控制室為應急指揮中心,設有24小時值守電話,專人守護,負責相關部門通訊聯絡工作。54相互認可報警形式和內容報警形式統一采用崗位防爆電話(對講機)報警;報警內容包括泄漏設備設施名稱、地點、部位、泄漏現狀、波及范圍、人員傷亡情況等。55向外求援方式各應急隊根據情況提出向外求援,應急指揮部批準后,由指揮部通訊隊采用電話(手機)方式,統一向有關部門報警,向外求援。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應急響應根據事故影響波及范圍、危害傷亡程度、單位的控制能力可分三級、四級。即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廠級應急救援預案),由分廠負責實施;四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車間級應急救援預案),由車間負責實施;611三級事故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1)車間無法控制已擴散波及到事故車間以外的其他車間或本分廠區域,但未擴散波及到其他分廠區域;(2)已造成12人重傷;(3)已估計造成1005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凡有其中之一情況者,均為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廠應急指揮科(負責人)應立即啟動分廠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614四級事故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1)車間能夠控制未擴散波及到事故車間以外的其他車間;(2)已造成3人以下一般性損傷;(3)已估計造成501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凡有其中之一情況者,均為四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車間應急指揮組應立即啟動車間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62響應程序621根據“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依照控制事故的規律和科學手段,確定應急響應程序。622響應程序根據事故級別大小和發展情況,確定啟動相應的等級預案,如車間級預案(四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分廠級預案(三級);分廠級預案(三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公司級預案(二級)。即啟動車間級預案(四級)啟動分廠級預案(三級)啟動公司級預案(二級)。63處置措施(1)通信聯絡隊擔負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擔負現場及廠區內外警戒治安、交通指揮、指揮群眾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擔負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切斷泄漏源,指揮協調緊急停車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負責火災報警,請求縣消防大隊救援;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電器搶修隊負責電器、電源線路搶修恢復,架設夜間臨時照明及搶險電器設施電源接通工作;搶險時,提供用電系統流程,以便切斷系統或局部電源,配合系統停車及消防滅火工作,防止人員觸電。(7)污染處置隊負責現場污染物清洗堵漏處置;指導相關單位控制污染物蔓延及污水處理廠回收處置工作;(8)醫療救護隊擔負現場傷員急救醫療、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9)后勤保障隊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分廠應急救援物資裝備表見附件3應急救援裝備設施表72應急物資與裝備維護管理按照專人負責,專項臺帳,明確職責,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定期檢查維護更新,確保齊全完好,數量充足,滿足應急需要,否則責任自負。73正確使用管理各單位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演練,有記錄,達到人人熟悉,個個會正確使用。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嚴重爆炸,將可能造成崗位設備管道爆裂斷飛、危化品氣體、液體泄漏,形成污染源,引發火災及連鎖爆炸,甚至廠房建筑震裂坍塌、廠房門窗玻璃四處飛濺,周圍50米范圍內大量人員可能被沖擊波炸傷、爆炸碎片擊傷、壓傷、玻璃劃傷、燒傷,甚至死亡;當失控時,可波及整個生產廠區、周邊企業和周圍居民,社會危害極大,爆炸事故比泄漏、火災事故更具破壞力,危害程度更大。2、應急處置原則“先救人,后救物;先緊急停車,再切斷泄漏源;先斷電,再滅火;先疏散,后隔離;先崗位次要人員撤離,后崗位主要人員撤離,邊處置,邊報警;”。3、組織機構與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有機分廠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圖通訊聯絡隊5人警戒治安隊4人工藝處置隊10人消防滅火隊8人設備搶修隊10人醫療救護隊5人后勤保障隊10人污染處置隊10人32指揮機構及職責當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應急救援領導組為基礎,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廠長任總指揮,工藝廠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環己酮主任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指揮部設在總控室。若總指揮外出不在單位,由第一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321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總控室)組長廠長總指揮廠長第一副總指揮工藝廠長副組長工藝廠長組員綜合辦、生產辦、設備辦、安環辦、車間主任及副主任、管理員。32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安全處匯報和向相鄰單位、村莊居民發出應急警報或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安全處發出救援請求,啟動分公司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周邊單位和職工疏散工作。(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323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某項具體指揮工作。安環辦主任協助做好事故及火災報警,了解掌握現場及人員傷亡具體情況;負責消防滅火清洗冷卻、搜救傷員任務;指導應急人員應急防護器材穿戴使用監護,配合開展事故處置工作。生產辦主任負責事故工藝處置、緊急停車及生產系統協調工作;事故現場及生產系統聯絡和協調工作。設備辦主任負責工程搶險堵漏、設備搶修等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分廠廠長指揮協調本事故單位人員具體搶險搶修、搜救傷員、滅火堵漏、緊急停車、恢復生產等工作。324各應急分隊職責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義務和責任,各救援專業分隊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通信聯絡隊由當班調度1人、車間班長4人,共5人組成。負責人當班調度。負責聯系儀表對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由車間各崗位付操一人組成,共4人。負責人安環辦安全員。擔負現場警戒治安、交通指揮、人員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由工藝廠長1人、生產辦1人、調度1人、車間主任、工藝員2人,化工人員5人組成,共10人。負責人分廠工藝廠長。指揮協調緊急停,切斷泄漏源;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由車間安全員帶一名各崗位副操作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安環辦主任。負責火災報警,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由設備組1人,車間設備主任、設備員,事故車間保全工5人,共10人組成。負責人設備辦主任。負責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醫療救護隊事故車間副操作工人員,共5人組成。負責人事故車間安全員。擔負現場傷員醫療急救、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7)后勤保障隊由庫房保管、保全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綜合辦主任。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8)污染處置隊由事故車間當班付操及女工組成,共10人。負責人安環辦環保員。擔負對事故現場的污染物回收工作,確保不會發生二次污染。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危險源檢測監控方式方法化工三倒班人員24小時微機在線檢測監控并每小時現場進行巡檢;設備維修、電儀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對設備設施進行2次現場巡檢;分廠車間干部管理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進行2次現場巡檢;危險源采取的預防措施(1)化工崗位人員采用微機遠傳裝置對溫度、壓力、等進行監控,及時調節控制或減量放空緊急停車等措施,確保生產系統正常運行;(2)定期對管線進行檢測,及時維護更新,確保完好正常。42預警行動事故預警條件當發生一般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車間自身難以控制,涉及周圍其他車間及生產系統廠區,事態嚴重并進一步擴大時,應立即進行事故預警。事故預警方式方法現場最早發現者,立即向當班班長報告,班長按預警信號規定要求用崗位預警裝置(如信號燈或電話對講機)向事故相關的分廠車間崗位人員進行預警,及時做好應急準備。信息發布程序應急指揮部專業應急隊負責人、專家組人員、各分廠崗位人員進行信息發布。5、信息報告程序51報警系統采用崗位電話或崗位信號裝置系統報警;報警程序現場最早發現者用電話、對講機當班班長車間干部(晚上值班干部)/分廠調度應急指揮部專業救護隊負責人、專家組人員、各崗位。52現場報警方式采用崗位固定電話及崗位信號裝置報警。53通訊聯絡方式分廠總控制室為應急指揮中心,設有24小時值守電話,專人守護,負責相關部門通訊聯絡工作。54相互認可報警形式和內容報警形式統一采用崗位防爆電話(對講機)報警;報警內容包括泄漏容器設施名稱、地點、部位、泄漏現狀、波及范圍、人員傷亡情況等。55向外求援方式各應急隊根據情況提出向外求援,應急指揮部批準后,由指揮部通訊隊采用電話(手機)方式,統一向有關部門報警,向外求援。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應急響應根據事故影響波及范圍、危害傷亡程度、單位的控制能力可分三級、四級。即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廠級應急救援預案),由分廠負責實施;四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車間級應急救援預案),由車間負責實施;611三級事故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1)車間無法控制已擴散波及到事故車間以外的其他車間或本分廠區域,但未擴散波及到其他分廠區域;(2)已造成12人重傷;(3)已估計造成1005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凡有其中之一情況者,均為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分廠應急指揮科(負責人)應立即啟動分廠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614四級事故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1)車間能夠控制未擴散波及到事故車間以外的其他車間;(2)已造成3人以下一般性損傷;(3)已估計造成501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凡有其中之一情況者,均為四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車間應急指揮組應立即啟動車間級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62響應程序621根據“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依照控制事故的規律和科學手段,確定應急響應程序。622響應程序根據事故級別大小和發展情況,確定啟動相應的等級預案,如車間級預案(四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分廠級預案(三級);分廠級預案(三級)不能控制事故,啟動公司級預案(二級)。即啟動車間級預案(四級)啟動分廠級預案(三級)啟動公司級預案(二級)。63處置措施(1)通信聯絡隊擔負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擔負現場及廠區內外警戒治安、交通指揮、指揮群眾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擔負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切斷泄漏源,指揮協調緊急停車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負責火災報警,請求縣消防大隊救援;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電器搶修隊負責電器、電源線路搶修恢復,架設夜間臨時照明及搶險電器設施電源接通工作;搶險時,提供用電系統流程,以便切斷系統或局部電源,配合系統停車及消防滅火工作,防止人員觸電。(7)污染處置隊負責現場污染物清洗堵漏處置;指導相關單位控制污染物蔓延及污水處理廠回收處置工作;質管處配合環保監測站現場取樣、監測分析工作。(8)醫療救護隊擔負現場傷員急救醫療、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9)后勤保障隊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分廠應急救援物資裝備表見附件372應急物資與裝備維護管理按照專人負責,專項臺帳,明確職責,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定期檢查維護更新,確保齊全完好,數量充足,滿足應急需要,否則責任自負。73正確使用管理各單位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演練,有記錄,達到人人熟悉,個個會正確使用。苯儲罐泄漏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概況11苯的危險性分析111苯理化特性熔點55;沸點801;閃點11;相對密度空氣1270;相對密度水1088;自燃點562;爆炸極限1280。依據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2005),苯屬于第32類中閃點易燃液體,苯的危險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易揮發擴散苯易揮發擴散,稍有泄露就會在空氣中迅速揮發擴散,尤其是在高溫季節,將會危害人體健康,嚴重污染周圍環境。2)危險性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引起慢性中毒;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因此要求苯管道、貯罐能抗腐蝕,并且充裝管線接口要密封。3)易燃易爆性苯的爆炸極限為1280,為甲類火災危險物。苯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有油類存在時,更增加燃燒危險。與氧化劑、硝酸、硫酸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4)毒害性苯屬于級極度危害物。低濃度的苯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則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刺激作用。當苯濃度大于3306PPM時,人停留幾分鐘就會窒息死亡。在苯含量為200MG/M3的環境下工作,短期內就可引起中毒造成肺氣腫,根據國家衛生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最高允許濃度為40MG/M3。苯氣化時會吸收大量熱量,易造成人員中毒;苯接觸皮膚可引起脫脂、干燥、皸裂、皮炎,濺入眼內可出現眼結膜水腫、角膜潰瘍、晶體混濁,甚至造成角膜穿孔而失明。112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泄漏。12事故發生區域苯罐區管線、閥門或法蘭連接處;地點廠東苯罐區;裝置名稱苯罐。13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多發季節為冬季和夏季,冬季溫度低有可能造成管線凍裂,發生泄漏。夏季溫度高,苯容易氣化,造成局部超壓,管道受損發生泄漏。危害程度可能造成多人中毒及傷亡。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壓力波動,有響聲,有滲液泄漏,監測儀發出報警信號,現場會聞見刺鼻的氣味。二、應急組織及職責1、應急處置指揮部機構當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應急救援領導組為基礎,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廠長任總指揮,工藝廠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環己酮車間主任任第二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指揮部設在分廠總控室。若總指揮外出不在單位,由第一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2、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總控室)組長廠長副組長工藝廠長組員綜合辦、生產辦、設備辦、安環辦、車間主任及副主任、管理員。21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安全處匯報和向相鄰單位、村莊居民發出應急警報或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安全處發出救援請求,啟動分公司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周邊單位和職工疏散工作。(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22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某項具體指揮工作。安環辦協助做好事故及火災報警,了解掌握現場及人員傷亡具體情況;負責消防滅火清洗冷卻、搜救傷員任務;指導應急人員應急防護器材穿戴使用監護,配合開展事故處置工作。生產辦負責事故工藝處置、緊急停車及生產系統協調工作;事故現場及生產系統聯絡和協調工作。設備辦負責工程搶險堵漏、設備搶修等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分廠廠長指揮協調本事故單位人員具體搶險搶修、搜救傷員、滅火堵漏、緊急停車、恢復生產等工作。23各應急分隊職責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義務和責任,各救援專業分隊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通信聯絡隊由當班調度1人、車間班長4人,共5人組成負責人當班調度。擔負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由車間各崗位付操一人組成,共4人。負責人安環辦安全員。擔負現場警戒治安、交通指揮、人員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由工藝廠長1人、生產辦1人、調度1人、車間主任、工藝員2人,化工人員5人組成,共10人。負責人分廠工藝廠長。指揮協調緊急停,切斷泄漏源;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由車間安全員帶各崗位7名副操作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安環辦主任。負責火災報警,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由設備辦1人,車間設備主任、設備員,事故車間保全工5人,共10人組成。負責人設備辦主任。負責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醫療救護隊事故車間副操作工人員,共5人組成。負責人事故車間安全員。擔負現場傷員醫療急救、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7)后勤保障隊由庫房保管、保全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綜合辦主任。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8)污染處置隊由事故車間當班付操及女工組成,共10人。負責人安環辦環保員。擔負對事故現場的污染物回收工作,確保不會發生二次污染。三、應急處置1、應急處置程序(1)調度接現場人員事故報警后,立即向應急指揮部成員和應急隊隊長報警,請求啟動分廠預案,各隊立即趕赴事故現場。(2)設立應急指揮部(在總控室內),聽取匯報后,立即下達應急救援命令,各隊進入現場,按職責進行應急處置。(3)各隊按如下程序救援警戒治安隊進入現場消防滅火隊醫療救護隊工藝處置隊污染處置隊設備搶修隊進入現場應急處置。(4)各應急隊處置工作完畢后,向指揮部匯報各自處置任務完成情況。(5)總指揮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恢復生產。2、各應急隊現場處置具體措施方案(一)通訊聯絡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正常運行的苯罐區苯罐底部突然發生泄露。2、通訊聯絡隊長接調度報警后,立即向指揮部負責人和應急隊長報警,接警后立即趕赴現場。3、應急指揮部成立,各應急隊集結待命,總指揮聽取匯報后下達分廠應急預案啟動命令。(二)警戒治安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警戒人員穿戴好防毒面具進入現場,在苯罐區北部、東部50米范圍拉警戒線,劃出警戒區,設置“嚴禁非應急人員進入”警戒牌,對事故區域進行管制,任何閑雜人員嚴禁靠近,指揮協調車輛,進行道路管制。(2)當各崗位人員疏散撤離事故現場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警戒隊情況經允許后撤離現場。(三)消防滅火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到達現場后,6名滅火人員穿戴好防化服從東、北兩邊進入現場。2人啟動泡沫混合裝置,2人啟動現場泡沫炮,向苯罐泄漏處噴水。(2)其余兩名人員在現場實施傷員搜救、臨時包扎清洗以及轉移工作。(3)消防處置工作完畢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允許后撤離現場。(四)工藝處置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處置人員穿好防化服進入現場,隊長指揮當班調度通知罐區崗位關閉送苯管線閥門。通知配電室人員拉掉1苯罐區電閘,切斷電源,防止消防人員觸電,同時通知無關人員向上風向撤離。(2)隊長指揮罐區工藝員,開啟苯罐噴淋閥,稀釋液苯。當班操作工接上通風機,關閉苯槽頂部出口苯管閥門,切斷苯泄漏源。(3)隊長指揮將罐液苯用付線管道倒至其他罐內,完畢后用蒸氣進行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交付設備搶修。(4)現場工藝處置完畢后,隊長向總指揮報告處置情況,經允許后撤離。(五)醫療救護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醫療救護小組人員穿好醫護服,戴上防苯面具,進入現場。(2)隊長指揮對苯中毒人員實施現場急救,對嚴重者送醫療室或縣醫院救治。(3)處置完畢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救護情況,經允許后撤離現場。(六)污染處置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污染處置隊員戴好防苯面具,攜帶取樣瓶、分析儀、取氣負壓球,進入現場。(2)由隊長指揮用消防炮沖洗苯罐及周圍地面污染物;污水集聚到低洼處,回收至事故池內。(3)其余人員用沙袋堵住地溝,通知罐區崗位,將現場事故池中物料送至四尿事故池,用取樣瓶取出水樣,分析化驗;用負壓球取空氣樣氣,分析監測,并報告檢測數據是否合格。(4)通知污水處理場,關閉好氧菌處理系統,把事故廢水回收到事故池,待后處理。(5)處置完畢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處置情況,經允許后撤離現場。(七)設備搶修隊應急具體處置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搶修隊人員戴好防毒面具,進入現場,隊長指揮車間設備員查清設備泄漏部位及原因,制定臨時搶修方案。(2)維修人員負責攜帶割炬、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焊條、探測設備維修等工具及設施。(3)若是閥門管道或罐壁等問題引起的泄漏,所有搶修人員按照隊長分工進行設備搶修。(4)設備搶修完畢經檢驗合格后,隊長報告指揮部允許后撤離。(八)后勤保障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隊長迅速組織車輛、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從應急庫裝上毛巾(20條)、手套(1箱)、安全帽(20頂)、防靜電工作服(5身)、雨衣、雨褲、雨鞋(4套)、防毒面具(20具)、消防水帶(5盤)等物資趕赴現場。(2)當事故現場處置完畢,隊長報告指揮部,經允許后撤離現場。33信息上報331電話號碼分廠總控室為應急指揮中心,24小時有調度值守電話。332報告內容及要求上報內容時間、地點、事故狀態,傷亡情況,初步原因、性質、危害程度等。要求及時、準確、簡潔明了。4、應急注意事項41佩帶個人防護器具使用搶險應急器材方面411使用前,必須檢查防護器具達到完好狀態,知道使用時間是多少,做到心中有數;412要根據實際選用適當的防苯器材,如警戒治安人員,被困崗位人員,離毒物較遠濃度較低,可使用過濾式防苯面具(或濕毛巾);如進入高濃度區,必須使用全密封防化服,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413應急時,必須2人一組,相互監督配合,防止意外;42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421必須堅持“先救人,后救物”的應急原則。422必須沉著冷靜,按照緊急停車步驟進行停車,開關閥門前必須謹慎再三,避免慌亂中操作失誤,造成意外。423消防、設備搶修前,必須請示分隊負責人,電源是否已切斷,避免觸電。43現場自救和互救方面431班長負責,組織人員在自己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本崗位放空、減量或停車等緊急處置。432立即報警通知前后工段崗位,采取相應措施,積極進行配合。苯儲罐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一、發生事故時間地點特征概況11苯的危險性分析111苯理化特性依據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苯屬于第32類易燃液體。無色透明液體,有強烈芳香氣味。相對密度水1088,爆炸極限為1280。閃點11,甲類火災危險物。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苯屬級極度危害毒物。苯的毒害作用可以通過呼吸器官、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內部而發生。內吸5ML造成中毒,10ML能致人死亡。中毒能引起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輕度興奮、步態蹣跚等酒醉狀態。長期慢性中毒的特征是神經衰弱綜合癥,造血系統改變,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對呼吸道及粘膜有刺激作用,對血管神經有毒害作用,引起血管痙攣,形成瘀血或出血;對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的選擇作用,使視網膜因缺乏營養而壞死。車間空氣中苯的最高容許濃度為40MG/M3。112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泄漏、中毒、火災。12事故發生區域苯罐區內管線,閥門或法蘭連接處。13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多發季節為冬季和夏季,冬季溫度低有可能造成管線凍裂,發生泄漏。夏季溫度高,苯容易汽化,造成局部超壓,管道受損發生泄漏。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壓力波動,有響聲,有滲液泄漏,監測儀發出報警信號。二、應急組織及職責1、應急處置指揮部機構當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應急救援領導組為基礎,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廠長任總指揮,工藝廠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環己酮車間主任任第二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指揮部設在總控室。若總指揮外出不在單位,由第一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2、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總控室)組長廠長副組長工藝廠長組員綜合辦、生產辦、設備辦、安環辦、車間主任及副主任、管理員。3、應急處置指揮部職責(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安全處匯報和向相鄰單位、村莊居民發出應急警報或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安全處發出救援請求,啟動分公司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周邊單位和職工疏散工作。(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22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某項具體指揮工作。安環辦主任協助做好事故及火災報警,了解掌握現場及人員傷亡具體情況;負責消防滅火清洗冷卻、搜救傷員任務;指導應急人員應急防護器材穿戴使用監護,配合開展事故處置工作。生產辦主任負責事故工藝處置、緊急停車及生產系統協調工作;事故現場及生產系統聯絡和協調工作。設備辦主任負責工程搶險堵漏、設備搶修等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分廠廠長指揮協調本事故單位人員具體搶險搶修、搜救傷員、滅火堵漏、緊急停車、恢復生產等工作。23各應急分隊職責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義務和責任,各救援專業分隊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通信聯絡隊由當班調度1人、車間班長4人,共5人組成負責人當班調度。負責聯系儀表對微機儀表、電話線路等通訊設施搶修,確保各分隊和對外聯絡通信任務暢通正常。(2)警戒治安隊由車間各崗位付操一人組成,共4人。負責人安環辦安全員。擔負現場警戒治安、交通指揮、人員疏散等職責。(3)工藝處置隊由工藝廠長1人、生產辦1人、調度1人、車間主任、工藝員2人,化工人員5人組成,共10人。負責人分廠工藝廠長。指揮協調緊急停,切斷泄漏源;查明事故部位、原因,提出補救措施;清洗置換,達到安全狀態。(4)消防滅火隊由車間安全員帶7名崗位副操作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安環辦主任。負責火災報警,擔負滅火洗消和搜救傷員任務。(5)設備搶修隊由設備辦2人,車間設備主任、設備員,事故車間保全工6人,共10人組成。負責人設備廠長。負責擔負現場設備管道堵漏、搶修恢復工作。(6)醫療救護隊事故車間副操作工人員,共5人組成。負責人事故車間安全員。擔負現場傷員醫療急救、重傷員轉院護送任務。(7)后勤保障隊由庫房保管、保全工共8人組成。負責人綜合辦主任。擔負指揮調配車輛,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運輸保障工作。(8)污染處置隊由事故車間當班付操及女工組成,共10人。負責人安環辦環保員。擔負對事故現場的污染物回收工作,確保不會發生二次污染。三、應急處置1、應急處置程序(1)調度接現場人員事故報警后,立即向應急指揮部成員和應急隊隊長報警,請求啟動分廠預案,各隊立即趕赴事故現場。(2)設立應急指揮部(在總控室內),聽取匯報后,立即下達應急救援命令,各隊進入現場,按職責進行應急處置。(3)各隊按如下程序救援警戒治安隊進入現場消防滅火隊醫療救護隊工藝處置隊污染處置隊設備搶修隊進入現場應急處置。(4)各應急隊處置工作完畢后,向指揮部匯報各自處置任務完成情況。(5)總指揮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恢復生產。2、各應急隊現場處置具體措施方案(一)通訊聯絡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正常運行的苯罐突然發生爆裂泄漏。2、通訊聯絡隊長接調度報警后,立即向指揮部負責人和應急隊長報警,接警后立即趕赴現場。3、應急指揮部成立,各應急隊集結待命,總指揮聽取匯報后下達分廠應急預案啟動命令。(二)警戒治安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警戒人員穿戴好防苯面具進入現場,在苯罐區北部、東部、西部50米范圍拉警戒線,劃出警戒區,設置“嚴禁非應急人員進入”警戒牌,對事故區域進行管制,任何閑雜人員嚴禁靠近,指揮協調車輛,進行道路管制。(2)當各崗位人員疏散撤離事故現場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警戒隊情況經允許后撤離現場。(三)消防滅火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到達現場后,6名滅火人員穿戴好防護服從東、北兩邊進入現場。2人啟動泡沫混合裝置,2人啟動現場泡沫炮,向苯罐泄漏處噴水。(2)其余兩名人員在現場實施傷員搜救、臨時包扎清洗以及轉移工作。(3)消防處置工作完畢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允許后撤離現場。(四)工藝處置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處置人員穿好防化服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進入現場,隊長指揮當班調度通知相關崗位關閉送苯管線閥門。通知配電室人員拉掉苯罐區電閘,切斷電源,防止消防人員觸電,同時通知無關人員向上風向撤離。(2)隊長指揮工藝員,開啟苯罐區噴淋閥,稀釋液苯。當班操作工接上通風機,關閉苯槽頂部出口苯管閥門,切斷苯泄漏源。(3)隊長指揮將苯付線管道倒至2罐內,完畢后用蒸汽進行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交付設備搶修。(4)現場工藝處置完畢后,隊長向總指揮報告處置情況,經允許后撤離。(五)醫療救護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醫療救護小組人員穿好醫護服,戴上防苯面具,進入現場。(2)隊長指揮對苯中毒人員實施現場急救,對嚴重者送醫療室或縣醫院救治。(3)處置完畢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救護情況,經允許后撤離現場。(六)污染處置隊應急處置具體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污染處置隊員戴好防苯面具,攜帶取樣瓶、分析儀、取氣負壓球,進入現場。(2)由隊長指揮用消防水槍沖洗苯槽及周圍地面污染物;把抽水泵放入污水集聚的低洼處,污水回收至事故收集池。(3)其余人員用沙袋堵住地溝,通知罐區崗位,將隔油池中的物料送至事故池中,用取樣瓶取出水樣,分析化驗;用負壓球取空氣樣氣,分析監測,并報告檢測數據是否合格。(4)通知污水處理場,關閉好氧菌處理系統,把事故廢水回收到事故池,待后處理。(5)處置完畢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處置情況,經允許后撤離現場。(七)設備搶修隊應急具體處置方案現場應急處置具體措施(1)接警后,搶修隊人員戴好防苯面具,進入現場,隊長指揮車間設備員查清設備泄漏部位及原因,制定臨時搶修方案。(2)維修人員攜帶割炬、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匯編15篇
- 海水淡化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僅供參考)
- 中學時代教案課件設計規范
- 廣東省四會中學、廣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數學含解析
- 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制藥分離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桂林學院《新營銷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數字孿生與智能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員工招聘與測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思源學院《企業價值創造實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門式起重機、架橋機作業前安全隱患排查表
- 安全閥在線校驗及延期校驗
- GB/T 19670-2023機械安全防止意外啟動
- GB/T 9128.1-2023鋼制管法蘭用金屬環墊第1部分:PN系列
- 完全病歷模板
- 食材配送服務人員配置方案
- 幼兒園新生入園報名登記表
- 中國臨床戒煙指南的指導意義
- (完整版)EORTC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Q-C30(V3.0)
- 醫院醫學影像科CT-MR室診療指南和操作規范2022版
- 金稅工程(三期)總體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