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標準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標準QBJ-03-2002目 錄第一章 地下室鋼筋綁扎第二章 現澆框架結構鋼筋綁扎第三章 現澆剪力墻結構大模板鋼筋綁扎第四章 鋼筋手工電弧焊第五章 鋼筋氣壓焊第六章 鋼筋電渣壓力焊第七章 鋼筋錐(直)螺紋連接第八章 帶肋鋼筋徑向擠壓連接第九章 預應力鋼筋后張法施工第十章 現澆框架結構模板第十一章 剪力墻結構普通混凝土澆筑第十二章 現澆框架結構混凝土澆筑第十三章 剪力墻結構普通混凝土澆筑第十四章 預制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構件安裝第 22 頁第一章 鋼筋工程1適用范圍本章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現澆混凝土地下室、框架、剪力墻結構的鋼筋綁扎。2 材料要求2.1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的關標準的規定。2.2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2.3成型鋼筋:必須符合配料單的規格、尺寸、形狀、數量,并應有加工出廠合格證。2.4拉筋和支撐筋: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片鋼筋之間用綁拉筋和支撐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的距離,見圖1-1(a)、(b)。 (a)拉結筋 (b)梯形支撐筋圖1-1 拉筋和支撐筋2.4.1拉筋長度L為兩片鋼筋之間的距離,綁扎時橫間距不大于700mm。但是這種形式的拉筋只起到拉而不能起撐的作用,為了保證墻體雙層網片正確位置,宜采用梯形支撐筋。2.4.2梯形支撐筋是用兩根豎筋(同墻體豎筋同直徑同高度)與水平撐筋焊成梯形,綁在墻體兩層鋼筋之間起到撐的作用,間距1200mm左右。圖中H為墻豎筋高度,h為墻橫筋間距,c等于混凝土墻厚減保護層。2.5墊塊:用水泥砂漿預制成50mm見方厚度等于保護層的墊塊或用塑料卡。用于墻柱鋼筋的墊塊內要預埋2022#火燒絲。2.62022火燒絲、鋼筋馬凳(或鋼筋支架)。3主要機具3.1主要機具:鋼筋切斷機、電焊機、運輸鋼筋的設備等。3.2主要工具:鋼筋鉤子、小撬杠、鋼筋板子、綁扎架、鋼絲刷、運鋼筋手推車、粉筆、綁絲、腳手架等。4作業條件4.1檢查鋼筋的出廠合格證及復驗報告單。4.2按施工平面圖規定的位置清理、平整好鋼筋堆放場地,準備好墊木,按綁扎順序分類堆放鋼筋,鋼筋或點焊網片立放時需有支架,平放時應墊平,墊木應上下對正,吊裝時應用網片架吊裝。如有銹蝕需預先進行除銹處理。4.3核對圖紙、配料單與已配好的鋼筋的型號、規格、尺寸、形狀、數量上是否一致,如有問題及時解決。4.4應將綁扎鋼筋地點清理干凈。做好抄平放線工作,注明水平標高,彈出柱、墻、門窗洞口、樓梯等位置線。4.5根據彈好的位置線,檢查下層預留搭接鋼筋的位置、數量、長度,如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處理。綁扎前先整理調直下層伸出的搭接筋,并將銹皮、水泥漿等清除干凈。4.6根據標高檢查下層伸出搭接筋處的混凝土表面標高(柱頂、墻頂)是否符合圖紙要求,如有松散不實之處要剔除,清理干凈4.7熟悉圖紙制定鋼筋綁扎順序,編制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4.8如設計有防水層時,鋼筋綁扎前應根據防水施工方案(采用外貼法或內貼法)已做完底板下防水層和保護層,并支完外圈模板(或砌完保護墻、貼好防水層)。4.9鋼筋運輸通道滿足施工要求。5操作工藝5.1地下室鋼筋綁扎:5.1.1工藝流程:劃鋼筋位置線運鋼筋到使用部位綁扎梁、底板鋼筋綁墻、柱鋼筋5.1.2劃鋼筋位置線:按圖紙標明的鋼筋間距,算出底板實際需用的鋼筋根數,一般讓靠近底板邊的那根鋼筋離模板邊為50mm在底板上彈出鋼筋位置線(包括基礎梁鋼筋位置線)。5.1.3綁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5.1.3.1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底板受力情況,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一般情況下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5.1.3.2鋼筋綁扎時,靠近外圍兩行受力的鋼筋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如采用一面順扣應交錯變換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5.1.3.3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按每1m左右距離梅花型擺放。如基礎底板較厚或基礎梁及底板用鋼量較大,擺放距離可縮小,甚至砂漿墊 塊可改用鐵塊代替。5.1.3.4底板如有基礎梁,可分段綁扎成型,然后安裝就位,或根據位置線就地綁扎成型。5.1.3.5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 時,綁扎完下層鋼筋 后,擺放鋼筋 馬凳或鋼筋支架(間距以1m左右為宜),在馬凳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5.1.3.6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鋼筋接頭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程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5.1.3.7由于基礎底板及基礎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層鋼筋斷筋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5.1.3.8根據彈好的墻、柱位置線,將墻、柱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深度符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設置鋼筋定距框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5.1.4墻、柱筋綁扎:5.1.4.1在底板混凝土上彈出墻身及門窗洞口位置線,再次校正預埋插筋,如有位移時,按規定認真處理。5.1.4.2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分檔標志,然后于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分檔標志,然后綁豎筋,后綁橫筋,豎筋與橫筋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5.1.4.3墻筋應逐點綁扎,其搭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綁牢,綁扣要向墻內。5.1.4.4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支撐、拉筋,以固定鋼筋的間距。支撐或拉筋可用6或8的鋼筋制作,間距1000mm左右,以保證雙排鋼筋之間距離準確。5.1.4.5在雙排鋼筋外側綁扎保護層墊塊(用帶鐵絲的砂漿墊塊)或用塑料卡,以保證保護層厚度。5.1.4.6為保證門窗標高位置正確,在洞口豎筋上畫標高線。洞口處要按設計要求綁附加鋼筋。門窗洞口連梁兩端錨入墻內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5.1.4.7各連接點的抗震構造鋼筋及錨固長度,均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綁扎,如首層柱的縱向受力鋼筋伸入地下室墻體深度、墻端部、內外墻交接處的受力筋錨固長度等部位綁扎時要特別注意設計圖紙要求。5.1.4.8配合其它工種安裝預埋管件、預留洞口,其位置、標高均應符合設計要求。5.2框架結構鋼筋綁扎5.2.1綁柱子鋼筋:5.2.1.1工藝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5.2.1.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于3個,綁扣要向柱內,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5.2.1.3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后,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5.2.1.4柱箍筋綁扎:一、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畫出箍筋間距線,距離柱端50mm分布第一個箍筋,然后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宜采用纏扣綁扎,見圖1-2。圖1-21、2、3、4綁扎順序二、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三、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見圖1-3。 圖1-3 圖1-4四、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于10d(d為箍筋直)見圖1-4。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處應焊接,焊縫長度單面焊縫不小于10d。五、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箍筋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要求箍筋設拉筋時,拉筋應鉤住箍筋,見圖1-5。圖1-55.2.1.4柱筋保護層: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間距一般1000mm左右(或用塑料卡卡在外豎筋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尺寸正確。5.2.1.5當柱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鋼筋彎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5.3剪力墻鋼筋綁扎5.3.1工藝流程:修理預留搭接筋綁立筋綁定位橫筋綁拉筋或其支筋5.3.2剪力墻鋼筋綁扎:5.3.2.1將墻身處預留鋼筋調直理順,并將表面砂漿等雜物清理干凈。先立24根豎筋,畫好橫筋的分檔標志,端部橫筋距端部50mm,然后于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分檔標志,接著綁其余豎筋,最后再綁其余橫筋。5.3.2.2剪力墻鋼筋應逐點綁扎,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拉筋直徑不小于6,間距不大于700mm,拉筋與外皮水平鋼筋鉤牢。為保證兩排鋼筋的相對距離,宜采用綁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撐筋,間距1000mm。5.3.3剪力墻鋼筋的錨固:5.3.3.1剪力墻與框架柱連接處:剪力墻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5.3.3.2剪力墻水平鋼筋在兩端部應根據設計要求施工。做成暗柱或加形鋼筋見圖1-6、1-7。圖1-6圖1-75.3.3.3剪力墻水平鋼筋在丁字節、轉角點的綁扎錨固按設計要求綁扎,見圖1-8、1-9。丁字節點 轉角節點圖1-8 圖1-95.3.3.4剪力墻的連梁上下水平鋼筋伸入墻內長度e不能小于設計要求,見圖1-10。圖1-105.3.3.5剪力墻的連梁沿全長的箍筋構造要符合設計要求,在建筑物的頂層連梁伸入墻體的鋼筋長度范圍內,應設置間距不小于150mm的構造箍筋,見圖1-11。圖1-115.3.3.6剪力墻洞口周圍應綁扎補強鋼筋,其錨固長度符合設計要求。5.3.4全現澆內外墻鋼筋連接綁扎構造見圖1-12。圖1-125.3.5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宜在搭接處設置一道鋼筋定距框,澆筑混凝土時專人看管,澆筑后再次調整以保證鋼筋位置準確。5.4梁鋼筋綁扎5.4.1工藝流程: 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并與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梁上層縱向筋按箍筋間距綁扎5.4.2在梁模板側幫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5.4.3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5.4.4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5.4.5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見圖1-13。圖1-131、2、3綁扎順序5.4.6箍筋彎鉤疊合處,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0,平直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10d。5.4.7梁端一第個箍筋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5.4.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加保護層墊塊,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要求。5.4.9梁筋的搭接:梁的受拉鋼筋直徑大于28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大于3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距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成彎鉤(II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于25,當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不應大于50。5.5板鋼筋綁扎:5.5.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板上負彎距筋5.5.2清掃模板上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5.5.3按畫好的間距,先擺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5.5.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5.5.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見圖1-14)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圖1-141、2、3綁扎順序5.5.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的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的厚度應為15mm,5.5.7鋼筋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距處,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5.6樓梯鋼筋綁扎5.6.1工藝流程: 畫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5.6.2在樓梯段底模上畫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5.6.3根據設計圖紙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梁后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5.6.4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幫支好后再綁扎踏步鋼筋。5.6.5主筋接頭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墻、柱預埋鋼筋位移:墻、柱主筋插筋與底板上下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混凝土澆筑應有專人檢查修整。當鋼筋位置有明顯位移時必須進行處理,處理方案須經設計單位同意。6.2保護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墻柱鋼筋每隔1000mm左右加保護層墊塊。6.3搭接長度不夠:綁扎時應對每個接頭進行尺量,檢查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6.4鋼筋接頭位置錯誤:梁、柱、墻鋼筋接頭較多時,翻料配樣加工時應根據圖紙預先畫施工簡圖,注明各號鋼筋搭配順序,并避開受力鋼筋的最大彎距處。6.5綁扎接頭與對焊接頭未錯開:經對焊加工的鋼筋,在現場進行綁扎時對焊接頭要錯開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時,凡距鋼筋端頭搭接長度范圍以內不得有對焊接頭。6.6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時,附加筋、綁絲應加防水措施。6.7箍筋搭接處未彎成135:加工成型時應注意檢查平直長度量否符合要求,現場綁扎操作時,應認真按135彎鉤。6.8梁鋼筋骨架尺寸小于設計尺寸:原因是配制箍筋時按箍筋外徑尺寸計算,造成骨架的寬和高均小于設計尺寸。另外采用雙支箍筋的梁,經常出現箍筋組合綁扎后寬度小于設計尺寸。在翻樣和綁扎前應熟悉圖紙,綁扎后加強檢查。6.9梁、柱交接處核心區箍筋未加密:原因是圖紙不熟悉,綁扎前應先熟悉圖紙,在綁梁鋼筋前先將柱箍筋套在豎筋上,穿完梁鋼筋后再綁扎。6.10梁主筋進支座錨固長度不夠、彎起鋼筋位置不準:在綁扎前,先按設計圖紙檢查對照已擺好的鋼筋是否正確,然后再進行綁扎。6.11板的彎起鋼筋,負彎距鋼筋踩到下面:綁好之后禁止人在鋼筋上面行走,且在澆筑混凝土前整修檢查合格后再澆筑。6.12板鋼筋綁扎不順直、位置不準:板的鋼筋分布要用尺桿劃線,從一面開始標出間距,綁扎時隨時找正調直。6.13剪力墻水平鋼筋錨固長度不符合要求:綁扎前要熟悉圖紙,特別注意在拐角、十字結點、墻端、連梁等部位鋼筋的錨固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6.14綁扎接頭內混入對焊接頭:在配制加工過程中,切斷柱鋼筋時要注意,端頭有對焊接頭時要避開搭接范圍。7成品保護7.1成型鋼筋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油污。7.2綁扎墻筋應搭臨時架子,不準踩登鋼筋。7.3妥善保護底板四周外露的防水層,以免被鋼筋碰破。7.4底板上下層鋼筋綁扎時,支撐馬凳綁牢固,防止操作時蹬踩變形。7.5嚴禁隨意割斷鋼筋。7.1柱子鋼筋綁扎之后,不準攀蹬。7.2樓板的彎起鋼筋,負彎距鋼筋綁扎好,不準在上面行走,在澆筑混凝土前保持原有形狀,澆灌中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理。7.3綁扎鋼筋時禁止碰動預埋件及洞口模板。7.4鋼模板及大模板板面刷隔離劑時不得污染鋼筋。7.5安裝電線管、暖衛管線或其它設施時不得任意切斷和移動鋼筋。8 質量要求8.1 鋼筋原材料8.1.1主控項目8.1.1.1鋼筋 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8.1.1.2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一、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二、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8.1.1.3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檢驗方法: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8.1.2一般項目:8.1.2.1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檢查數量:進場時和使用前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8.2鋼筋加工8.2.1主控項目:8.2.1.1受力鋼筋的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HPB235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 二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三.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8.2.1.2除焊接封閉環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一 箍筋彎鉤的彎弧內徑除應滿足8.2.1.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二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于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三 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8.2.2一般項目:8.2.2.1鋼筋調直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當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鋼筋的冷拉率不應大于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應大于1。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8.2.2.2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1-1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表1-1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 許 偏 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8.3鋼筋連接:8.3.1主控項目:8.3.1.1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8.3.1.2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機械鋼筋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8.3.2一般項目:8.3.2.1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8.3.2.2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8.3.2.3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凡接頭中點位于該區段的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在受拉區不宜大于50%; 二、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 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于50%; 三、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頭;當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于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8.3.2.4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25mm。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載面面積的比值,見圖1-15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一、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二、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三、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一、當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于25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表1-2。表1-2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鋼 筋 類 型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C15C20C25C30C35C40光圓鋼筋HPB235級45d35d30d25d帶肋鋼筋HRB335級55d45d35d30dHRB400、RRB40055d40d35d 注: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 二、當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表1-2中的數值乘以系數1.2取用;接頭面積百分率大于50%時,應按表1-2中的數值乘以系數1.35取用。三、當符合下列條件時,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應根據以上一至二條確定后,按下列規定進行修正:1 當帶肋鋼筋的直徑大于25mm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2 對環氧樹脂涂層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25取用;3 當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受力鋼筋易受擾動時(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4 對末端采用機械錨固措施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長度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7取用;5 當帶肋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搭接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最小搭接長度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8取用;6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1.15采用;對三級抗 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采用。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四、縱向受壓鋼筋搭接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根據以上一條至三條的規定確定相應數值后,乘以系數0.7取用。在任何情況下,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8.3.2.5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二、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倒板施工合同方案的施工驗收標準3篇
- 事業單位采購合同中的甲方權益3篇
- 外賣員雇傭合同的福利待遇3篇
- 守護校園安全3篇
- 安全之責校慶保障3篇
- 安全承諾運動更放心3篇
- 完整路燈安裝工程施工協議書2篇
- 工作合同解除協議3篇
- 保稅區買賣合同的問題與解決3篇
- 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政策與環境治理分析考核試卷
- (高清版)JTGT 5214-2022 在用公路橋梁現場檢測技術規程
- DZ∕T 0215-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煤(正式版)
- 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前宣教
- 農貿市場消防應急預案演練總結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區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網格員)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外貿談判知識分享課件
- 《患者疼痛管理》課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園區融合感知平臺建設方案
- JB T 7689-2012懸掛式電磁除鐵器
- 課件-錯賬更正
-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表CorpusWordlis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