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音響系統課程大綱.doc_第1頁
廣播音響系統課程大綱.doc_第2頁
廣播音響系統課程大綱.doc_第3頁
廣播音響系統課程大綱.doc_第4頁
廣播音響系統課程大綱.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播音發聲教學大綱 音樂欣賞音樂 心情創建時間: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上午10:25|分類:備課教學大綱 | 字數:5633| 發送到我的Qzone | 另存為. | 打印 播音發聲教學大綱 2005-11-23 課程編號:27015 課程名稱:播音發聲 英文名稱:Phonation of Broadcasting 學 時:16(理論)+64(實踐) 學 分:3 適用專業:播音和主持藝術 課程性質:專業課A組課程 先修課程:普通話語音 一、課程教學目標 播音發聲是播音和主持藝術專業的主干專業基礎課,是培養合格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必修課。通過講授及有針對性的訓練,應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播音發聲學的理論知識,逐漸掌握、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以適應接下來語言表達基礎學習的需要。 本課程分別從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鳴控制、聲音的彈性和情、聲、氣的結合等部分講述發聲的原理和藝術語言發聲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領,并配有較充分的練習材料。通過學習和訓練使學生掌握發聲的基本理論,運用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方法逐步改變、糾正不正確的、不科學的發聲習慣,從而達到氣息通暢,有一定控制能力,聲音清晰、集中、圓潤、明朗、樸實、大方,運用聲音彈性的變化能夠做到情、聲、氣結合以適應不同語言環境語言表達的需要。 二、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單元 播音發聲概說 一、學習播音發聲的意義和方法 播音員和主持人(尤其是電臺播音員)主要是用聲音進行工作的,有聲語言是播音創作的重要手段,播音創作必須通過聲音來體現。我們要求播音員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聲音應講究藝術性,講究美感。 二、播音對聲音的基本要求 1、清晰純凈,自然流暢 ; 2、寬松通暢,圓潤明朗 ; 3、色調豐富,運用自如 。 三、發聲基礎 1、發聲的生理基礎 動力系統由肺、氣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關肌肉組成。聲源系統主要指喉和聲帶。成音系統即共鳴系統,聲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發聲的物理基礎 音高:指聲音的高低,決定于聲波的頻率。音強:指聲音的強弱,是由聲波的振動幅度大小決定的。音長:指聲音的長短,他取決于發聲體振動的持續時間。音色:指聲音的特色和本質。音色決定于聲波的含量。 3、發聲的心理基礎 播音發聲不同于一般的言語發聲過程,它涉及到聽覺機制產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經、大腦中的反應和感知,這是發聲的心理基礎 四、播音發聲的特點 播音員和主持人發音吐字的綜合感覺:聲音像一條彈性的帶子,下端從下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縱線前行,受口腔的節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著”而“掛”在硬腭前部,由上門齒處彈出,流動向前。 第二單元 呼吸控制 一、呼吸的重要意義 氣息控制能力的強弱對播音員和主持人來說十分重要。人們日常的呼吸比較平穩,比較淺。播音的氣息變化很多,日常呼吸是遠遠不能滿足播音工作需要的,播音員必須通過學習鍛煉,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氣息控制能力。 二、播音對氣息的要求:穩勁、節省、持久、自如、協調。 三、播音發聲采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 胸腹聯合式呼吸總的感覺:隨著氣流從口鼻同時吸入,兩肋向兩側擴張,同時腰帶感覺漸緊,小腹控制漸強。呼氣時,保持住腹肌的收縮感,以牽制隔肌和兩肋使其不能回彈。隨著氣流的緩緩呼出,小腹逐漸放松,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覺。而隔肌和兩肋則在這種控制下,逐漸恢復自然狀態。 四、呼吸控制的訓練 1、呼吸肌的訓練 腹肌的鍛煉:a.腹肌爆發力的鍛煉;b.腹肌各部分肌肉靈活配合的鍛煉;c.腹肌和呼吸、發聲主動配合感覺的鍛煉。控制膈肌能力的鍛煉:a.膈肌彈發;b.膈肌彈發喊操口令。 2、胸腹聯合式呼吸基本狀態的訓練 體會日常生活中呼吸肌的運動配合;以慢吸慢呼方式體會胸腹聯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狀態;延長呼氣控制時間的練習。 3、擴展胸腹聯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訓練 慢吸慢呼的訓練:快吸快呼的訓練;快吸慢呼的訓練。 4、呼吸控制運動狀態的訓練 結合聲調訓練;結合繞口令訓練;結合格律詩訓練。 5、換氣訓練 換氣的要領;換氣的基本方法;結合播報名單、新三字經、家政四字歌做換氣練習;新聞性稿件中一些長句子播讀時的換氣訓練。 第三單元 口腔控制 一、加強口腔控制是保證播音發聲質量的關鍵 吐字含混不清不僅會造成聽眾理解上的困難,有時甚至還會造成誤 解,產生不可預料的嚴重后果。作為播音的一項基本功,掌握正確的吐字方法,達到吐字準確清晰、圓潤集中和富于變化,更完美地表達出有聲語言中所蘊含的大量的信息和豐富的思想感情,使每一位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不懈追求的目標之一。 二、咬字器官和吐字歸音 1、咬字器官:雙唇、舌(舌尖、舌葉、舌面、舌根)、上下齒、上下齒齦、上腭(硬腭、軟腭)、下腭 2、吐字歸音 出字:指吐字歸音過程中對字頭的處理。要求作到字頭出字有力,叼住彈出。立字:指吐字歸音過程中對字腹的處理。要求作到字腹立字飽滿,拉開立起。歸音:指吐字歸音過程中對字尾的處理。要求作到字尾歸音弱收到位,趨勢鮮明。要求尾音輕短,完整自如。 3、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領 打開口腔“提起顴肌、打開牙關、挺起軟鄂、放松下巴”。力量集中集中到唇的內緣,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處。明確聲音發出的路線的字音著力位置。 二、口腔控制訓練 1、口部操唇舌力量練習 唇的練習。a、噴雙唇打響。合口呼、撮口戶撮唇不好的人可以多練。b、咧將雙唇閉緊盡力向前噘起,然后將嘴角用力向兩邊伸展,反復進行。c、撇雙唇閉緊盡力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壓。d、繞雙唇閉緊盡力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或向右做360度的轉圈運動。 舌的練習。a、刮舌這一練習對于打開后聲腔和糾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b、頂舌。c、伸舌將舌伸出唇外,舌體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盡力伸展。這一練習主要練習使舌體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d、繞舌。e、立舌這一練習對于改進邊音發音有益。 2、字頭出字的口喉彈出的練習 3、字腹立字拉開立起的練習 4、字尾歸音弱收到位的練習 5、整個音節形成棗核形的練習 第四單元 喉部控制 一、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人類發音器官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聲源。通常人們稱之為“嗓子”。 1、喉頭:喉頭上接咽部,下接氣管。上部略成三角形,下部成圓形,由軟骨作支架,通過骨關節韌帶及喉部各肌肉互相聯結,共同構成一個上下連通的活動小室,聲帶就長在這個小室里。喉部軟骨喉軟骨主要有五塊: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杓狀軟骨(一對)及會厭軟骨。喉部肌肉喉部肌肉是負責聲門開合、松緊的。它包括:環甲肌、甲杓肌、環杓后肌、環杓側肌和杓肌五部分。 2、聲帶:聲帶是人體發聲的振動體,是聲源,它的振動狀態直接影響發音的質量。聲帶位于喉室中央,是兩條長短寬窄一致、左右并列對稱的富有彈性的纖維質薄膜,性質像韌帶,正常情況下呈磁白色。“聲門”就是聲帶中間的通道。 二、喉部發音控制 1、喉頭相對穩定;2、喉頭相對放松;3、喉部控制和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4、注意克服不良發聲習慣和動作。 三、喉部控制和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 要想使喉部得到有效控制,應該注意在發聲過程中“抓兩頭,放松中間”,即加強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以求達到喉部發聲狀態的放松自如。 四、嗓音訓練 1、加強基本功訓練,提高喉的發聲能力;2、音高變化的訓練;3、音強變化的訓練;4、音色變化的訓練。 五、嗓音保護 1、用聲要科學;2、用聲要適度;3、生活要規律。 六、喉部控制訓練 1、音色練習;2、音高練習。 第五單元 共鳴控制 一、共鳴的作用 1、對聲音的擴大和美化。 2、共鳴腔的調節直接參和語音材料的制作,在調節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語言,形成表情達意的不同色彩的聲音。 二、共鳴器官 1、胸腔不可調節共鳴腔。它對低頻聲波共鳴作用明顯。胸腔共鳴可以擴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聲音聽起來洪亮、渾厚、結實。 2、喉腔可調節共鳴腔。位于聲帶和假聲帶之間的喉室和位于假聲帶之上的喉前庭。容積雖小,但是喉原音發出后經過的第一個共鳴腔,它的狀態直接影響聲音的質量。播音發聲強調喉頭的放松及位置相對穩定。 3、咽腔可調節共鳴腔。分為三部分:軟腭以上,前通鼻腔,稱鼻咽部;中段前通口腔,稱為口咽部;下段連接喉腔,稱為喉咽部。播音發聲強調后咽壁在發聲過程中的積極、正直,保持一定的堅韌度,同時強調軟腭抬起的積極狀態。 4、口腔可調節共鳴腔。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鳴腔。強調打開口腔,使之在發音過程中處于積極狀態。同時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準確、鮮明,過程要流暢、完整。 5、鼻腔不可調節共鳴腔。首先注意處理好鼻腔共鳴在區分鼻音和非鼻音,區別意義的作用。其次,使用鼻腔共鳴要適度,否則會降低語音清晰度,音色混濁,有堵、膩的感覺。 6、頭腔鼻腔以上的共鳴。不可調節共鳴腔。發聲時,在高音區會產生頭面部的振動感。 三、播音發聲的共鳴方式 播音發聲的特點決定了它采取的共鳴方式:以口腔共鳴為主,以胸腔 共鳴為基礎的聲道共鳴方式。 四、控制共鳴的訓練 1、加強胸腔共鳴練習;2、改善口腔共鳴練習;3、音高變化訓練;4、減小鼻音色彩。 第六單元 聲音彈性的訓練 一、聲音彈性及其表現特點 1、表現為聲音的可變性;2、聲音的變化呈現出對比性;3、這種對比具有層次性;4、聲音的彈性變化不是以單項對比的形式出現的,而是以多種對比項目的復合形式出現的。 二、如何獲得聲音的彈性 三、聲音彈性訓練 聲音彈性對比訓練包括:強和弱、高和低、剛和柔、明和暗、虛和實、厚和薄、粗和細、前和后等。 第七單元 情聲氣的結合 一、播音發聲中的情聲氣 1、“情”:播音員服務于播講目的,由具體稿件或話題引發,并由有聲語言表達出來,始終運動著的情感。它是我們進行播音創作的依托。 2、“聲”:播音員依據稿件和話題,使用發聲器官,運用播音技巧所發出的表達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過電聲設備進行傳播,經過科學訓練的,規范化、藝術化的有聲語言。 3、“氣”:在播音過程中,為使有聲語言傳情達意,播音員所控制自如使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所獲得的發聲動力。 二、情聲氣之間的關系 從內容出發,以情帶氣,以氣托聲,以聲傳情,情氣聲統一。 三、播音發聲對情氣聲有哪些要求? 情,要具備最豐富的、并能隨時調動起來的思想感情。 聲,能夠充分表達各類不同稿件所確定的不同層次、不同色彩的情感,能清晰明確地傳遞稿件所載有的所有信息,并具有各自聲音形象特點。 氣,能符合播音員進行播音創作要求,有一定力度,呼吸控制自如,完美地配合發聲的氣息。 四、情聲氣結合訓練 第八單元 綜合練習 本單元以小課輔導方式進行。 播音發聲綜合訓練,是相對前面各單元強調局部控制訓練而言的,本單元強調綜合能力,整體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播音發聲綜合訓練離不開對稿件、話題的分析。情、聲、氣地完美結合,是我們進行播音發聲訓練所追求的理想目標。 三、教學安排及方式 播音發聲課程注重實踐。本課程采用大課和小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比例1:2。 大課部分,課內學時為16學時。教學安排如下表: 內 容 講課時數 課內外 學時比 作業及批改要求 第一單元 播音發聲概說 1 11 根據各單元要求布置口頭練習作業,并隨堂進行口頭考試,作為平時成績。 第二單元 呼吸控制 4 11 第三單元 口腔控制 4 11 第四單元 喉部控制 1 11 第五單元 共鳴控制 4 11 第六單元 聲音彈性 1 11 第七單元 情聲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