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自擬方口服及外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 中藥自擬方口服及外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摘要 目的 以祛風止痛、活血通絡、補益肝腎為治療原則,觀察中藥自擬方口服及外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采用中藥自擬方口服及外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0例,并與西藥諾福丁加甲氨喋呤治療35例對照,對主要癥狀、體征等指標治療前后變化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組顯效率72.50%,總有效率95.00%,對照組分別為65.71%和85.71%,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結論 中藥自擬方口服及外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有較好的應用價值。關鍵詞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以慢性進行性對稱性關節腫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以關節的滑膜炎癥、細胞侵潤、滑膜及關節骨血管翳形成,最終導致關節結構破壞,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為主要病理變化的一種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病因未明,迄今尚無根治的方法。西藥主要以金字塔療法逐步治療,但其副作用較大。近幾年來,我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RA,對增加治療效果及減輕抗風濕藥物的副作用,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全部病例均選自我院20032007年住院和門診RA患者。西醫診斷標準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協會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5例病例隨機分組,治療組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40.2歲,平均病程5.96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者32例(80%);對照組35例,男性1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42.3歲,平均病程6.1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者29例(82.8%)。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 治療方法2.1 兩組病例均予一般治療,包括休息、心理治療、注意體位、避免關節受壓、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被動和主動的關節活動度訓練。對照組給予NSAIDs類藥物諾福丁0.1g日一次口服,DMARDs類藥物甲氨喋呤15mg口服,每周一次;治療組給予中藥湯劑自擬方口服:桑枝20g、懷牛膝20g、杜仲20g、五加皮20g、威靈仙15g、防風10g、青風藤20g、砂仁10g、續斷20g、木瓜10g、羌活20g、秦艽10g、獨活10g、當歸10g、川芎10g、丹參10g、細辛5g、山藥10g,并配合中藥外洗:芒硝20g、冰片20g,加入少量鹽,予溫水適量外洗,每日兩次。2.2 觀察指標 主要癥狀、體征:包括晨僵時間(min)、關節疼痛(按關節疼痛個數計數)、關節壓痛、關節腫脹、關節功能、15米步行時間(s),以上6項每10天做一次觀察記錄;實驗室檢測: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類風濕因子(RF)、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于治療前后每2個月各查一次。3 治療結果3.1 療效標準 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緩解標準,需具有下列至少5項,持續至少2個月:(1)晨僵時間不超過15分鐘;(2)無疲乏感;(3)無關節壓痛;(4)無關節痛,關節活動時無疼痛;(5)關節或腱鞘無軟組織腫脹;(6)血沉低于30mm/h(女性)或20mm/h(男性),有活動性血管炎表現、心包炎、胸膜炎、肌炎和(或)近期無原因的體重下降或發熱者不能視為緩解。據此達5項及以上者為顯效,達3項及以上者為有效,未達3項以下者為無效。3.2 治療結果(1) 兩組療效比較,如表1。治療組顯效率為72.50%,總有效率為95.00%,而對照組分別為65.71%和85.71%,有顯著差異性(P<0.05)。(2)兩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變化比較,如表2。治療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改善,對照組亦有改善,但兩組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3)不良反應:治療組有6例出現厭食、消化不良,無轉氨酶和白細胞減少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15%;而對照組有14例出現厭食、腹脹、腹痛,轉氨酶升高,白細胞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40%。說明治療組安全性明顯優于對照組。4 討論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癥范疇。素問痹論篇: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其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濟生方痹說皆因體虛,腠理空虛,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本虛為氣血、陰陽、臟腑虧損,標實為外受風寒濕熱之邪,內生痰濁淤血。北方氣候寒冷,風濕之邪多從寒化,寒氣勝者為痛痹,寒氣凝滯,氣血不通,不通則痛。醫學心悟痹說治痛痹者,散寒為主,而以疏風燥濕佐之。大抵參以補火之劑,所謂熱則流通,通則不痛。成方且用中說:使氣血足而風濕除,則肝腎強,而痹痛愈矣。青風藤祛風除濕,鎮痛消腫。其成分主要含青藤堿,為嗎啡結構類藥物,具有嗎啡結構類藥物所具有的藥理作用,鎮痛作用明顯,但無成癮性,此外還具有抗炎、降壓等作用;桑枝利濕通經活絡,配伍川芎、當歸活血逐瘀、通絡止痛,以改善關節晨僵、屈伸不利;秦艽祛風濕、止痹痛,秦艽含三種生物堿,即秦艽生物堿甲、乙、丙,以秦艽生物堿甲最多,另含揮發油及糖類,用于實驗性關節炎可使癥狀減輕、消腫加快,其原理通過神經體液系統間接影響腦垂體促使腎上腺皮質功能加強,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所致,此外,還有鎮痛、鎮靜作用;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其含有生物堿、酸性物質(如阿魏酸等),阿魏酸對免疫系統有一定調整作用,可提高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杜仲、續斷補肝腎、強筋骨,杜仲含杜仲膠、杜仲堿、黃酮類化合物等,有增強動物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鎮靜作用;冰片局部應用對感覺神經有輕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鈉為鹽類瀉藥,可阻止水分吸收,局部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