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城區間過鐵路專項監測方案.doc_第1頁
秋城區間過鐵路專項監測方案.doc_第2頁
秋城區間過鐵路專項監測方案.doc_第3頁
秋城區間過鐵路專項監測方案.doc_第4頁
秋城區間過鐵路專項監測方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杭杭 州州 地地 鐵鐵1 1 號號 線線 秋濤路站至城站站區間隧道 3 號盾構 工程 秋濤路站至城站站區間秋濤路站至城站站區間 穿越城站鐵路專項監測方案穿越城站鐵路專項監測方案 編 制 審 核 審 批 蘇州工業園區同濟勘測設計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同濟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2010 年 11 月 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監測方案總說明監測方案總說明 1 1 1 本監測方案編制的技術依據 1 1 2 工程施工概況 1 第二章第二章 監測內容和范圍監測內容和范圍 1 第三章第三章 盾構通過鐵路軌道監測盾構通過鐵路軌道監測 4 3 1 盾構通過鐵路監測 4 3 2 盾構通過火車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車室的監測 4 3 3 現場巡查制度 5 第四章第四章 監測相關技術要求監測相關技術要求 6 4 1 監測精度要求 6 4 2 監測頻率與進度計劃 6 4 3 監測變形控制標準 6 4 3 1 變形控制標準確定的原則 6 4 3 2 預警值的確定 7 第五章第五章 監測資料整理分析監測資料整理分析 7 5 1 監測資料的提交 7 5 2 監測資料的分析處理 8 第六章第六章 儀器設備 人員組織儀器設備 人員組織 8 6 1 儀器設備投入 8 6 2 人員組織安排 8 第七章第七章 應急處理及質量保證措施應急處理及質量保證措施 9 7 1 緊急情況應急處理 9 7 2 專項措施 9 7 3 監測質量管理 10 7 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0 第一章第一章 監測方案總說明監測方案總說明 1 11 1 本監測方案編制的技術依據本監測方案編制的技術依據 1 業主提供的杭州地鐵秋濤路站 城站站區間線路縱斷面圖 2 施工組織設計及業主提供的有關監控量測相關文件 3 工程測量規范 國家標準 GB50026 2007 4 國家一 二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7 2006 5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 GB50308 2008 6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 2002 7 建筑變形測量規范 JGJ8 2008 8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 GB50497 2009 9 盾構法隧道施工與驗收規范 GB50446 2008 10 關于印發杭州地鐵工程監測管理辦法 暫行 的通知 杭州地鐵工程 2009 31 號 11 國家 地方 行業的有關技術規范及相應的法律 法規 1 21 2 工程施工概況工程施工概況 杭州地鐵 1 號線秋濤路站 城站站 樁號 K9 922 311 K11 042 894 區間線路 沿規劃的東城路向西北走行 穿越大片街坊 貼沙河 鐵路 杭州火車站至城站站 線路穿越高架候車室 鐵道綜合大樓 從其樁基間預留的軌道交通走廊穿越 工程環 境復雜 第二章第二章 監測內容和范圍監測內容和范圍 施工監測的目的在于掌握隧道施工過程中鐵路設施的變形情況及其規律性 及時 分析 處理監測所反饋的信息 并根據監測信息指導施工 調整掘進參數 確保整個 工程安全順利地進行 監測內容為鐵路路基沉降 監測范圍 隧道軸線兩側各 20 米 以下是貼沙河至城站區間下穿情況一覽表 名稱名稱里程范圍里程范圍環號環號情況簡介情況簡介 與隧道最與隧道最 小凈距小凈距 隧道穿越隧道穿越 地層地層 埋深埋深 m m 貼沙河 K10 765 K10 789 左線 695 7 22 環 河寬 22m 左右 河水 深度 1 3 2m 河床 最低高程 2 19m 10 69m 6 1 13 0 13 2 城站棧 橋 K10 790 左線 716 環 進入 橋墩為七樁承臺 550 預應力管樁 樁長 16m 樁端高程 為 9 05m 橋墩凈距 7 5m 與樁基最 小水平凈 距約 1 1m 6 1 15 2 鐵路股 道 K10 790 K10 915 左線 716 8 68 環 正線 2 股 到發線 7 股 存車線 8 條 共 計 17 股道 軌頂標高 6 7 6 9m 隧道上方 約 13m 6 1 1 15 2 12 1 出站地 道 K10 850 K10 936 左線 766 8 37 環 地道底板底高程 1 09m 地道凈寬 凈 高 9 35m 4 1m 長 83m 隧道上方 約 3 5m 5 6 1 13 7 11 6 高架候 車室 K10 850 K10 936 左線 766 8 37 環 800 1000 鉆孔灌 注樁 樁長 41 46m 樁頂高程約 5 0m 承臺底板底高 程約 4 25 0 10m 隧道穿越處柱距 10m 樁凈距約 8 5m 穿越長度約 87m 與承臺最 小凈距約 1 9m 與 樁基最小 凈距約 1 1m 5 6 1 13 7 11 6 鐵道綜 合大樓 K10 936 K10 980 左線 838 8 75 環 800 鉆孔灌注樁 樁長約 40m 樁基持 力層為中風化基巖 地下室底板高程約 0 5m 隧道穿越處柱 距 10m 樁凈距約 9 0m 穿越長度約 44m 與地下室 底板最小 凈距約 2 1m 與 樁基最小 凈距約 1 3m 3 5 6 11 6 10 5 第三章第三章 盾構通過鐵路軌道監測盾構通過鐵路軌道監測 3 13 1 盾構通過鐵路監測盾構通過鐵路監測 盾構通過鐵路軌道 將根據有關部門意見進行特別監測 本單位組織技術人員對 鐵路段落的監測方案的確定進行了多次研究討論 該鐵路是重要的 I 級繁忙鐵路運輸 干線 每天通過和到發列車達 134 列 因此在過鐵路施工過程中 必須嚴格控制線路 路基沉降 鐵路正常運營和通過列車的行車安全 而掌握過鐵路施工對線路影響最直 接的手段是對線路路基和兩側電線支柱的沉降變形進行監測 根據監測結果可及時調 整施工進度和推進參數 為此 在隧道掘進施工過程中 在線路股道中間布置了軌道沉降測點 隨隧道開 挖進程對地表線路沉降進行跟蹤監測 并根據監測結果實時調整推進參數 根據線路 股道和隧道位置 每股道布置 13 個測點 布點間距約 5 米 其中測點編號說明如下 GD201 GD213 表示第 2 股道由上海至杭州方向的股道沉降測點編號 其中 GD 表示 股道 后面第 1 位數字表示第 2 股道 再后面的兩位數字表示該點在本股道的編號 其他股道依次類推 預計共布設約 180 個沉降點 3 23 2 盾構通過火車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車室的監測盾構通過火車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車室的監測 對于盾構下穿火車出站通道時 需加強測 由于出站通道時刻處于營運狀態 人 流較大 在監測時 我們將為此建立獨立的監測體系 既在地道內 離盾構施工較遠 地方布設兩控制點 專門作為監測地道之用 以減少倒站次數 提高監測效率 地道 的布點將沿隧道軸線布設地表點 地道均屬于鋼筋混凝土澆注而成 厚度之大 開孔 顯然不可行 我們將直接用鋼釘打入地表用油漆做好標記 布點間距按 5 米一點 當 側穿地道時 在隧道軸線與地道側墻交匯處加密監測點 候車室的監測將在室外各墻角或柱子上布設沉降監測點 監測時將和地面監測點 同時采集數據 3 33 3 現場巡查制度現場巡查制度 本區間的現場監測應采用儀器監測與巡視檢查相結合方法 整個施工工期內 每天 將安排專人進行巡視檢查 并對每項巡檢內容進行記錄 巡視檢查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 鐵路軌道 路基有無明顯下沉出現 2 隧道上方道路路面有無裂縫 沉陷 3 基準點 測點完好狀況 4 有無影響觀測工作的障礙物 巡視表格如下 分類巡視檢查內容巡視檢查結果備注 氣溫 雨量 風級 自然 條件 水位 管片拼裝質量 管片開裂 滲漏 姿態偏差 注漿情況 隧道 內情 況 車架后堆載情況 土質情況 隧道掘進長度以及盾 尾位置 施工 工況 地表水 地下水狀況 洞門降水 回灌設施 運轉情況 周邊地面情況 鐵路設施運行情況 建 構 筑物裂縫 周邊 環境 鄰近施工情況 基準點 測點完好狀 況 觀測工作條件 監測 設施 監測元件完好情況 觀測 部位 第四章第四章 監測相關技術要求監測相關技術要求 4 14 1 監測精度要求監測精度要求 1 各項沉降觀測按國家二等水準要求進行 各項技術指標如下 等級 讀數 基附差 測站 附合差 路線 閉合差 觀測點 相對精度 備注 二等水準 0 3mm0 5mm 4 L mm 0 3mm L 為公里數 2 在測量過程中固定觀測人員和儀器 測量成果必須嚴密平差 4 24 2 監測頻率與進度計劃監測頻率與進度計劃 根據施工進度同步實施跟蹤監測 為確保施工安全 監測點的布設立足于隨時可 獲得全面信息 監測頻率必須據監控量測項目內容和施工需要進行調整 在推進面前 3 天連續 2 次觀測取均值作為初始值 正常掘進情況下 切口前方 20 環至后方 30 環范圍 每天監測 2 次 建筑物將按照每天 4 次監測 推進面后 30 環 100 環內新完成區段 每周監測 1 次 推進面后 100 環 200 環內區段 每月監測 1 次 沉降速率小于 0 01 0 04mm d 視為穩定 可停測 否則繼續月測直至穩定 對數據達到和超過報警值時 應適當增加監測頻率 4 34 3 監測變形控制標準監測變形控制標準 4 3 14 3 1 變形控制標準確定的原則變形控制標準確定的原則 滿足設計計算的要求 不能超出設計值 滿足測試對象的安全要求 對于相同的測試對象 應針對不同環境不同的施工因素而確定 滿足各保護對象主管部門提出的要求 滿足現行相應規范 規程要求 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盡量減少人力財力投入 4 3 24 3 2 預警值的確定預警值的確定 按地鐵施工測量監測等相關規定和經驗 正常段落各項監測變形控制建議值如下 鐵路線路每小時隆起量 2mm 每小時沉降量 4mm 每晝夜累計隆起量 4mm 每晝夜累計沉降量 10mm 兩軌頂水平高差 2mm 半年內最終線路的累計隆起量 10mm 累計沉降 40mm 各監測項目的控制標準設置相應的預警值 按控制標準值的 2 3 執行 當監測值 接近報警值時提前引起有關單位注意 當監測值達到報警值時即時報警 第五章第五章 監測資料監測資料整理分析整理分析 5 15 1 監測資料的提交監測資料的提交 監測工作提交的成果 一般包括日常監測報表 階段監測報告和監測總結報告三 種形式 監測負責人對監測數據及時進行整理分析 形成報表提交向工程部簽收 1 測量及監測結果在測量工作結束后當天及時提交 并監測報告均用正式的記 錄表格 出現險情時 初速報當場提供監測數據 并每天匯總提交正式報表 2 報表要對應工況 工況要說明施工時間 進度及相應施工參數 這樣有利于 對監測報表進行綜合分析 提高報表的實用性和可靠性 3 對監測項目應有正常或異常的判斷性結論 4 對達到或超過監測報警值的監測點應有報警標示 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議 5 對巡視檢查發現的異常情況應有詳細描述 危險情況應有報警標示 并有原 因分析及建議 6 每一施工階段結束后一周內提交有數據 有分析 有結論 沉降變化曲線 的階段小結 其中階段性小結包括下列內容 該監測期相應的工程 氣象及周邊環境概況 該監測期的監測項目及測點的布置圖 各項監測數據的整理 統計及監測成果的過程曲線 各監測項目監測值的變化分析 評價及發展預測 相關的設計和施工建議 階段性監測報告應標明工程名稱 監測單位 該階段的起止日期 報告編號 并應有監測單位章及項目負責人 審核人 審批人簽字 7 全部工程結束后一個月 提交監測總結報告 5 25 2 監測資料的分析處理監測資料的分析處理 取得監測數據后 要及時進行整理 分施工階段必要時繪制位移隨時間或空間的 變化曲線圖 實施時 多采用位移 空間曲線 即監測結果隨工作面與洞室跨度比值 的關系散點圖 在取得足夠的數據后 還應根據散點圖的數據分布狀況 選擇合適的 函數 對監測結果進行回歸分析 以預測該測點可能出現的最終位移值 全部監測數 據均由計算機管理 監測日常報表文件及時提交后 由工程部對監測資料要及時進行評判 并將評判 結果向項目總工程師匯報 同時向業主駐地工程師通報 將監測數據上傳遠程監控系 統實現共享 若遇監測值達到預警值或危險值時 項目總工程師要立即匯同監測人員 項目經理 駐地工程師等有關人分析原因 制定對策措施 以保證施工安全 工程部對監測的解析結果進行理論分析 根據監測數據分析結果 確認 評價施 工方法對構造物的影響 以確保安全 根據監測數據分析結果 確認 評價地下水位 變化對結構的影響 根據監測數據分析結果 確認 評價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指導下 一步施工 第六章第六章 儀器設備 人員組織儀器設備 人員組織 6 16 1 儀器設備投入儀器設備投入 1 DINI 12 精密電子水準儀配相應銦瓦條碼標尺 1 臺套 2 光學水準儀及相應銦鋼尺 1 臺套 3 先進辦公電腦 1 臺及打印設備 1 套 6 26 2 人員組織安排人員組織安排 施工組織是決定本次監測質量的關鍵 成立本項目專門監測項目部 確保工程順 利展開 項目管理網絡圖如下 職務姓名職稱公司職位 項目經理黃黎輝工程師巖土勘察部經理 項目副經理劉志明工程師監測負責 技術顧問韋新余高級工程師公司總經理 監測工程師劉志明工程師監測負責 監測工程師原宜坤工程師 測工劉江龍 唐志好 宋朋 楊帆 嚴潤 第七章第七章 應急處理及質量保證措施應急處理及質量保證措施 7 17 1 緊急情況應急處理緊急情況應急處理 工程出現緊急情況或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 應采取如下的應急預案措施 配合 相關部門實施工程應急預案 1 立即按照相關程序向本公司主管部門和地鐵公司質安部及工程部報告現場情 況 2 組建應急監測工作小組 3 增加監測人員和監測儀器設備 4 增加監測對象或項目 監測點和監測頻率 5 做好與緊急情況或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工程場地現狀的各種文字 影像記 錄 項目經理 監測工程師 技術顧問 項目副經理 監測一組監測二組應急備用組 6 協助相關部門處置緊急情況 并對工程應急處置工作提出建議 7 27 2 專項措施專項措施 1 穿越時 加大監測頻率 每天監測六次 以至實時跟蹤監測 4 監測后 及時將監測信息反饋給工程部 以便根據監測信息優化技術參數 5 若監測結果達到警戒值時 立即實施應急措施 詳見 秋濤路站 城站站區 間盾構下穿房屋專項應急預案 7 37 3 監測質量管理監測質量管理 監測是施工的眼睛 監測工作為信息化施工提供準確的數據 為保證真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