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1 歷史試題歷史試題 一 選擇題 本題共 24 小題 每小題 2 分 共 48 分 一 選擇題 本題共 24 小題 每小題 2 分 共 48 分 1 西周的宗法制與 領主分封 互為補充 是城邦奴隸制向統一的封建古代國家過 渡的必然產物 由此可見 宗法制 a 以分封制為政治基礎b 是古代城邦政治的產物 c 促進了統一國家的形成d 標志著封建社會的確立 2 劍橋中國隋唐史 中寫道 這 三省六部制 是一個引人矚目的 政治 結構 官僚集團在缺乏一個擁有全權的政府首腦的同時 還缺乏一個代表整個官僚利益的最高 仲裁者和代言人 此觀點主要說明三省六部制 a 有力地限制了皇權專制b 使中央政府機構殘缺不全 c 不利協調統治集團矛盾d 導致中央政府權力分散 3 白居易在 賣炭翁 中寫道 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此詩句可印證當時 a 農村集市貿易發展起來b 商品買賣有嚴格的限制 c 長途販運貿易比較發達d 形成官府壟斷商業局面 4 據史書記載 宋代 城市 不再集中設市 取而代之的是許多商業街 城市內 部空間結構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 材料實際上反映了宋代 a 城市管理出現嚴重混亂的局面b 中國封建社會出現空前強盛的局面 c 城市職能轉向以經濟職能為主d 已經放棄了傳統的抑商政策 5 董仲舒說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變 道亦不變 以教化為大務 正法度之宜 這表明他的思想 a 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學b 融合了道家 法家等思想 c 突出了人倫道德觀念d 順應了政治統治的需要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2 6 大多數明清之際的思想家 對傳統價值觀進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時 積極倡導一種 新的思想 試圖為社會提供一種新的價值導向 這種 新的價值導向 最有可能是 a 民主科學 人文啟蒙b 考據訓詁 追求本真 c 經世致用 實事求是d 精神修養 理想人格 7 主張興辦近代工礦交通金融郵政事業 并允許私人經營 允許使用雇傭勞動 主張 與外國平等來往通商 同時用競爭手段抑制經濟擴張 資政新篇 的這些改革建議 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 說明 a 這份文件適應了太平天國革命的需要 b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對農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 c 當時的農民階級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d 農民領袖能夠接受近代先進事物 8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戰爭引起的 是因為當時的先進人士認識 到挽救舊中國就必須 a 喚醒民眾進行反侵略斗爭b 徹底批斗儒家傳統思想 c 學習西方的政治文明d 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9 1920 年 8 月在上海出版的陳望道譯的 共產黨宣言 堪稱 紅色中華第一書 初版 的千余冊立即銷售一空 又應讀者要求于同年 9 月重版 至 1926 年 5 月 此書已相繼印 行 17 版 這表明當時 a 中國人由此開始接觸社會主義b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 c 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成為時代主題d 中國知識界普遍接受馬克思主義 10 1919 年 5 月 8 日 北京 晨報 上一則 北京警察之愛國 的小文中寫道 此次 逮捕學生一事 警廳舉動極為文明 待遇亦佳 這表明 a 近代中國已實現了文明執法b 警察參加了 五四 愛國行動 c 五四運動有廣泛的社會基礎d 中國革命已進入新民主主義時期 11 中國的外貿赤字從 1913 年的 1 66 億兩關稅降到 1919 年的 1600 萬兩 同時絲綢出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3 口從 1914 年的 87517 擔上升到 1919 年的 131506 擔 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大幅度提升b 歐洲列強對華出口急劇減少 c 中國處于貿易順差地位d 中國政府減免賦稅 縮減赤字 12 1940 年 一位回族同胞寫道 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戰 已使大中華民族數千年的 積弱 蒙受了巨急刺激 從而奠定了民族復興的基礎 扎穩了抗戰最后勝利的把握 他對抗戰充滿必勝把握的主要原因是 a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民族意識覺醒 b 國共兩黨初期的抗戰粉碎了日軍的作戰計劃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援助 d 中共抗日力量不斷壯大 13 有學者認為 這是新中國外交政策從突出強調意識形態的 一邊倒 轉向較多地 考慮國家現實利益而開始走向務實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標志 該觀點依據的史實是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 參加亞非國際會議 提出 求同存異 方針 c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政策d 參加日內瓦會議 14 經濟學家厲以寧 1959 年作詩 高爐余火映紅霞 農舍停炊社即家 豈止城中遭苦 雨 溪頭薺菜不開花 該詩體現了他對 a 經濟體制改革弊端的深入反思b 人民要求改變落后面貌愿望的贊賞 c 城鄉經濟均衡發展的熱切期待d 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深刻憂慮 15 1977 年 11 月在廣東 鄧小平指出 農村 民主評分不能普及 大隊核算也不能搞 早了 生產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 不能隨便過渡 這主要強調 a 在農村分配中不能實行民主制度b 在農村不能實行平均分配的制度 c 生產關系的調整要適應生產力水平d 人民公社化的體制必須徹底否定 16 著名作家吳曉波說 自 1978 年以來 中國企業有三次創業的高潮點 分別是 1984 年 1992 年和 2001 年 推動中國企業三次創業高潮出現的因素分別是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4 a 建立經濟特區鄧小平南方談話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b 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c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開發 開放上海浦東確立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 d 擴大企業自主權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17 在古代雅典 不少人對以 人是萬物的尺度 為核心觀點的智者學派持反對態度 他 們最有可能擔心智者學派的活動會 a 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b 引發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 導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 危及社會的秩序和道德 18 古代羅馬法的監護制度發達 法律將保護未成年人及其他社會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種 義務和一種社會公職 強調國家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 這體現了羅馬法 a 法律至上的原則b 人文主義的精神 c 自由和公正意識d 天賦人權的思想 19 關于英國 權利法案 和美國 1787 年憲法共同點的敘述 正確的是 a 為國家的統一奠定了政治基礎b 都賦予議會至高無上的權力 c 是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法律總結d 以法律形式確立了近代資本主義共和政體 20 這一時期簡易制作和廉價出售咖啡的形式在歐洲得以發展 最為典型的是咖啡吧和咖 啡攤 咖啡從貴族的飲品變成勞動階層的必備 培養出了產業工人中的一種共同認識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b 浪漫主義文化推動了生活品位的提高 c 工業革命推動了經濟發展d 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勞動人民當家做主 21 啟蒙思想家們深信 啟蒙必須依靠科學 科學能揭示 自然之光 也能點燃 理性 之光 引導人們從黑暗走向光明 這說明 a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推動了科技的進步b 啟蒙思想家們的實質是科學技術得到解放 c 自然科學的發展是啟蒙運動的精神動力d 科學技術是走向理性的唯一條件 22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大幅度增加稅收 如 1929 年美國最高稅率是 24 1935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5 年則提高到 79 這一做法 a 消除了經濟危機的影響b 損害了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c 帶來了經濟滯脹的問題d 有利于社會福利制度的實施 23 1983 年 3 月撒切爾政府公布了一個為期 4 年的 中期金融戰略 宣布要降低貨幣 供應量的增長率 削減政府公共開支 嚴格控制財政赤字 同時降低最高工資稅率和投 資稅率 上述政策措施的出臺主要是為了 a 應對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b 緩解經濟發展中的 滯脹 問題 c 廢除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d 消除福利國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24 有研究指出 發展中國家經濟年增長速度每下降 3 發達國家的經濟年增長速度就 有可能下降 1 這主要表明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 a 發展中國家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b 主要發達國家是經濟的最大受益者 c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相互依存 d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貧富差距擴大 二 非選擇題 共 52 分 二 非選擇題 共 52 分 25 19 分 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初建 開國皇帝朱元璋就諭旨告誡群臣 天下初定 百 姓財力俱困 唯廉者能約己而利人 貪者必損國而厚己 有才敏者 或 尼于私 善柔者 或昧于欲 此皆不廉政之也 爾等當深戒之 為了鞏固 皇權 率先設立錦衣衛以監視官民 朱元璋深諳作為 防民之具 輔治之術 的法律的極端重要性 建國伊始 就在繼承前代法律文獻的基礎上制訂頒行 大明律 緊接著又親自編定 明大誥 朱元璋立法一為治民 二為治 吏 尤其是 明大誥 則著重于懲治貪官 可以視為反貪刑事特別法 朱元 璋惟一的親侄 開國功臣朱文正 亦因違法亂紀而被罷了官職 朱元璋的女 婿 附馬都尉歐陽倫 憑著自己是馬皇后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 不顧朝 廷的禁令 向陜西販運私茶 后來河橋巡檢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發了此 事 朱元璋立即下令賜死歐陽倫 同時發了通敕令 表揚那位小吏不畏權貴 的斗爭精神 材料二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 毛澤東再次告誡全黨 因為勝利 黨內 的驕傲情緒 以功臣自居的情緒 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 貪圖享樂不愿 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 可能生長 建國初期針對一些黨員干部經受不住考驗 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 中國共產黨果斷采取措施 在全國開展了反貪污 反 浪費 反官僚主義的 三反 運動 據不完全統計 到 1952 年 1 月 全國共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6 查出貪污舊幣 1000 萬元以上的貪污犯 10 萬余人 判處死刑的有 42 人 緊接 著在 1952 年 4 月 8 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 條例 新中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對貪污罪的懲治作出明確規定 這一 階段的反腐敗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專門的反腐機關 而是依靠黨和政府自上 而下領導和發動的群眾運動 如先后開展的整風運動 四清運動等 2009 年 中共中央制定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試行 決定成立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 并將中央紀委 中央組織部巡視組更名為中央巡視 組 2015 年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對巡視工作 包括中央巡視組的工 作進行了進一步規范和明確 2017 年 9 月 7 日至 11 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 每晚 8 點首播 巡視利劍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 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五 集電視專題片 分別是 利劍高懸 政治巡視 震懾常在 巡 視全覆蓋 破解 歷史周期率 1 根據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舉措 簡評其反腐成效 8 分 2 根據材料二分析中國共產黨反腐舉措的特點 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不斷 反腐懲貪的認識 11 分 26 12 分 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 陰學種瓜 宋 范成大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7 材料二 清代中期農業稅與工商業雜稅變化趨勢圖 材料三 中國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 就是說 土地最肥沃 耕作最 精細 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國家 然而 許久以來 它似乎就停滯于靜止 狀態了 今日旅行家關于中國耕作 勤勞及人口稠密狀況的報告 與 500 年 前視察該國的馬可 波羅的記述比較 幾乎沒有什么區別 英 亞當 斯密 國富論 1776 年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經濟模式 并分析材料中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有何特點 3 分 2 材料二的圖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當時經濟發展的主 要特征 6 分 3 材料三中亞當 斯密認為中國明清時期經濟 停滯于靜止狀態 你是否同意這種 觀點請說明理由 3 分 高二歷史第頁 共 8 頁 8 27 21 分 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 然則救之之道當何如 曰 痛除八股而大講西學 約而論之 西洋今日 業無論兵 農 工 商 治無論家 國 天下 蔑 無 一事焉不資于學 公等從事西學之后 平心察理 然后知中國從來政教之少是而多非 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 亦必既通西學之后 以歸求反觀 而后有以窺其精微 而服其為不可易 也 嚴復 救亡決論 1895 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 親見七年之民國與歐羅巴四年亙古未有之血戰 覺彼族三百年之進化 只做到 利己殺人 寡廉鮮恥 八個字 回觀孔 孟之道 真量同天地 澤被寰區 嚴復 與熊純如書 1918 年 材料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