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楊德輝先進事跡材料.doc_第1頁
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楊德輝先進事跡材料.doc_第2頁
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楊德輝先進事跡材料.doc_第3頁
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楊德輝先進事跡材料.doc_第4頁
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楊德輝先進事跡材料.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扎根山區育桃李 報效家鄉送棟梁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教師楊德輝先進事跡材料楊德輝,男,漢族,生于1971年12月,貴州省清鎮市犁倭鄉茅草小學老師。1991年7月從安順師范畢業的他,在心里深深地寫下了這句誓言“我要用一顆愛心、滿腔熱情做好我愛著的教育事業”。心懷滿腔的熱情和回報家鄉的理想,他毅然回到了位于清鎮、平壩、織金三地交界的茅草小學,這里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生活艱苦,群眾素質相對較差。站上了三尺講臺,這一扎根,就是22年。22個嚴寒酷暑里,他始終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甘于農村教師的清貧,扎根在邊遠山區基礎教育崗位上。他愛生如子,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用自己22年教育生命去激勵、喚醒、鼓舞學生,他教會了學生學習生命的意義,讓學生們感悟了生活的美好,他是一名真正的教書育人楷模。謙虛做人,默默耕耘。楊德輝從安順地區師范學校畢業時,還不滿20歲。而年輕的他,已堅定地為自己選好了今后要的路那就是回到家鄉當一名老師,把自己所學為山區的孩子架起與外面的世界溝通的橋梁。于是楊德輝走進了茅草村這所邊遠山區小學,從他到來的那一天開始,他把自己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化成了忠誠教育事業的具體行動。他擔任了兩個年級的語文學科教學,還主動承擔了學校數學教研組的各項工作,有時積極參與數學等學科的研討活動,提出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工作總量折算達32課時。可他從未抱怨過,他總會說“我年輕多做點是應該的”。面對其他老師贊賞的話語他也總說:“你們比我更有教學經驗,我還要懇請你們多多指點”。踏實、謙虛、樂于助人這是其他老師眼中的年輕教師楊德輝。如今當年青澀的楊德輝已過不惑之年。為了山區的教育,他仍舊像一頭“老黃牛”,默默地耕耘,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愛獻給山里孩子,獻給了生他養他的大山。 安貧樂教,愛生如子。大山里的生活有時是枯燥的,堅守一份情懷,需要的是堅定的信念與內心的安靜,時間可以檢驗一切。上世紀90年代初,這里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生活條件艱苦。 村里不通電,楊德輝就找來煤油燈,在渾濁的光線下改作業、寫教案;教室的窗戶沒玻璃,楊德輝就買來塑料布釘在窗戶上為學生遮風擋雨。直到現在山里都還很苦,吃水困難,時常停電,但楊德輝沒有動搖過,因為他始終有個心愿,就是要把山里的孩子培養成才,把家鄉的教育事業辦好,把群眾的文化素質提高。22年中,從茅草小學調出的老師一茬又一茬,因為他們向往條件更優遇的工作崗位,而楊德輝始終堅守在山區教育的前沿陣地,揮灑著青春的年華。自參加工作到現在,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吃住都在學校。就是節假日,大多數時間也撲在教學工作上,周末就修繕學生課桌椅、搞校園綠化、到留守兒童家中指導他們的生活,輔導學困生的學習。讓貧窮的農村娃有學上,是楊德輝最關注的事情。22年來,他累計幫助過貧困學生100余人,自己掏出工資壹萬叁仟多元為他們買書包、學習用品、衣服、鞋子等。“兩免一補”沒有實施前還為貧困學生墊付書雜費。正是他對學生的這種無私的愛使茅草小學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輟學生現象。關愛學生 無私奉獻。楊德輝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重點工作抓好。他經常和學生交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常常利用課余時間深入教室和學生家庭,多方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家庭情況、學生思想動態等第一手的資料,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班上曾有一個學生叫陳順發,有段時間上課精神總是不集中,甚至說要退學。后來通過了解,得知是她父親生病了,家庭生活貧苦,想要放棄自己的學業減輕家庭負擔。楊德輝馬上找到該同學談心交流,到家里家訪,并拿出身上僅有的105元錢給她爸爸看病,還送了一些學習用品和書籍。陳順發被感動了,學習也更勤奮了,后來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學。在后進生教育上,更是傾注了楊德輝更多的心血和愛。有一個劉李平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但經常打架鬧事,還有小偷小摸的不良習慣,家長經常打罵他,他自己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于是破罐子破摔。楊德輝多次找他談心,并不斷的尋求幫助他的辦法,還多次進行家訪做家長的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劉李平逐步改掉了壞習慣,還經常為班上做好事,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后來考上中山大學,畢業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收益頗豐的工作崗位。面對每一個后進生,楊德輝總是先了解其形成原因,并把握他們的心理,合理地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契機。“一次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我總是用愛心、耐心去對待這樣的孩子,直到他們進步”,他如此說道。他尤其對留守兒童工作特別重視,組織發動全校老師一幫一或一幫幾的方式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自己身先士卒,不但到留守兒童家中去關愛,他還把部分家中無依靠的領回家中照管。從張勇軍、羅霞、楊玉龍、楊銀銀、何琳等到現在他家里還住有一個羅霜,楊德輝和妻子羅中美親手給這些特殊留守兒童做飯、洗衣、洗澡 。以身立教 為人師表。俗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干一干。”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都做到了。大掃除時,最臟最累的活,他帶頭干,哪個同學病了,他第一個陪在學生的身邊,哪里發生了災情,他首先帶頭捐款。在他所帶的班級,早操到得最齊,教室的衛生最好。一些學生的行為規范,在他的影響下,都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了學生的心中,不但改變了全班學生,還帶動了全校師生。學生從楊德輝的身上學會了關心他人,尊重他人。他走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看到地上的瓜皮果殼,自己就彎下腰把它揀入廢紙簍中,掃帚堆放不整齊了,自己親自整一整。有時有了過錯,他能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誠心的向學生主動道歉。22年來,楊德輝就是這樣以這樣的言行教育和影響著他的學生,贏得了學生尊重,得到了家鄉父老鄉親的認可。 潛心育人 成績不俗。22年的教學生涯中,楊德輝每年的統考統評成績排名都在同級同類學校前矛。他不但搞好自己所任科目的成績,還帶領全校教師共同提高教學質量,隨時幫助在工作中有困難的教師。在他的帶領下,學校的總體教學質量從原來的中下水平上升到現在的全鄉前列,近兩年的教學質量學校平均分均名列全鄉第一。多次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市委、市政府和鄉政府的表彰。1992年、1995年、2000年、2007年、2008年個人先后被鄉政府評為“先進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 2008年獲清鎮市禁毒廣告詞征集活動一等獎,獲禁毒廣告畫征集活動優秀獎,2000年組織管理學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集體,2005年11月組織實施農村中小學伙房、基地建設及廁所改造工作被貴陽市教育局授予“特色學校”稱號,2011年9月組織管理學校被鄉黨委鎮府評為“先進集體”,2012年9月被貴陽市委市政府評為“2012感動貴陽教育十大人物”,組織管理學校被清鎮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學校”。未來的路上,楊德輝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