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報告.doc_第1頁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報告.doc_第2頁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報告.doc_第3頁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報告.doc_第4頁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報告 姓名與學號 指導教師 年級與專業 所在學院 書主體介紹: 書版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96版本實體書。 書的作者: 我所讀之書的作者,第一自然是馮友蘭,而第二則是涂又光。 馮友蘭是一位哲學大師,同時也是國學大師。我讀此書之前鮮有認識其人,只是從其他人的回憶錄中偶然了解到這位大師,覺得此人經歷頗為傳奇,幾度經歷風雨而安定清閑,人則如其名,清新、自然。 下面簡單地介紹下馮友蘭大師。馮友蘭(1895-1990年),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祁儀鎮人。他幼年接受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然后考入北京大學較系統地學習哲學,之后遠赴海外進修哲學,后回國任教。北大哲學系已故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曾經說過:“當代中國哲學界最有名望的是熊十力先生、金岳霖先生和馮友蘭先生,三家學說都代表了中西哲學的融合。在熊氏哲學體系里,中層十分之九,西層十分之一,金先生的體系可以說是西層十分之九,中層十分之一。唯有馮友蘭先生的哲學體系可以說是中、西各半,是比較完整的意義上的中西結合。” 馮友蘭經常沉湎于思考之中,1938年南京淪陷后,武漢告急,西南聯合大學于1938年2月中旬開始搬遷。一天,汽車經過邊境憑祥的城門時,馮友蘭因左胳膊放在車窗外而被城墻撞傷導致骨折。對于這段故事,金岳霖教授曾對馮友蘭的小女兒宗璞開玩笑地說:“當時司機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過城門了。別人都很快照辦,只有你父親聽了這話,便考慮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么,其普遍意義和特殊意義是什么。” 很多人覺得馮友蘭晚節不保,覺得他在文革中太過趨炎附勢了。我認為他在文革中的行為都是可以原諒并且解釋的。他是一名哲學家,并且是一名精通中國哲學的哲學家,中國傳統將就自然之道、以柔克剛、隨遇而安,他只是將所學運用到現實,并求得一個生存的機會。那些早早放棄生命的人,說是反抗不如說是逃避。 譯者涂又光是馮友蘭的學生,也是另一位哲學大師,在去年剛剛去世,享年86歲。我應該感謝他的譯文,通俗易懂的同時又保留了原文的一些特色,如果評論其翻譯的水平,所謂信達雅也不過如此吧。 書的背景:中國哲學簡史的作者是馮友蘭先生,雖然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加國學大師,但是此書原版卻是英語的,因為它是由馮教授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期間,講授中國哲學史時的英文講稿,后經整理寫成的,于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此前馮老已經寫就了一本中國哲學史,詳細得向國人介紹我國幾千年來的哲學狀況。而此書的作用大體就是向外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思想。中國哲學簡史在宣傳中國文化方面有居功至偉的作用。它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的大學,成為了解中國傳統的教材。也是愛好中華文化者人手必備的藏書,最近當選的韓國女總統樸槿惠都說在她最艱難的時刻,這本書幫她找回內心的寧靜。 中國哲學簡史以20萬字的文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因為它最初是講義,所以它的語言極其流暢;因為它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它的文字極其符合當代人的閱讀。雖然是簡史,但內容卻不空洞,而是具體詳實的。大體上按照時間順序,作者列出了能代表中國哲學思想的幾位大家,并一一加以介紹。大致上包含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新儒家、新道家等。雖說叫做中國哲學簡史,倒不如說是文化簡史更為恰當。與別國的哲學有很大的不同的是,中國的哲學是充分在生活上得到體現的,可以說大部分是生活的哲學,也因此貫穿了中國的整個文化。讀此書最差的結果也是你將中國的文化又復習了一遍,而不是像讀西方的哲學書,很多是讀完后什么也不知道。對書的評價: 總體: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無數遍聽過它的名字了,但是一直下不起決心去讀。一是,曾經被哲學深深的傷害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神書在我開始對哲學感興趣的時候打擊了我,其他很多如邏輯論什么的也是看得一頭霧水。二是一直以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借著好奇心去讀的許多書,帶來的大多是失望。我曾經認為大概只有圍城才配得上它的名聲。即使是成書幾十年后的今天,圍城的思想、語言仍然讓人很親切、受用,其他書大概很難做到吧。直到我嘗試去讀中國哲學簡史,才發現了另外一本不遜于它的書。 中國哲學簡史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邏輯嚴謹、分析到位。它的書寫順序是,先總體介紹中國的地理環境、歷史概況,再由遠及近、由古至今,將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學術大家們一一列出,并且加以介紹和點評。因為一開始它所面對的受眾是外國人,作者在介紹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時,會詳細地介紹思想家當時所在的政治環境、社會狀態和歷史情況等,讓讀者對其有全面的了解。這種介紹,一方面對其思想的產生有了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會加深對這種思想的印象。對我而言,這意味著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回味,也是對很多方面的新認識。我相信中國作家,對中國讀者寫儒家思想時,不會細致到從“君子”這個詞的來歷開始解說,也不會詳細敘述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老師(記錄下來的),在官學和私學關系上的意義,甚至儒家的來歷都是一筆帶過的,直接開始就是就著古書中的某句話的長篇大論的解釋和議論了。 作者對中國哲學的介紹很大程度上受到篇幅的限制,但是作者的介紹還是很精彩的,通過旁征博引和分析議論將思想家的主體思想都介紹得很詳細。作者會在介紹思想家的時候細致地加入一些既有趣、能吸引讀者,又能體現思想家思想的小故事,使書讀起來很有韻味。我想這是作者考慮到了大學課堂的特點,為了引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而設計的。另外,作者在介紹思想家的時候,注重對不同思想家進行比較和聯系,如儒家、墨家、道家間、區別,儒家中理學、心學間。如果單純地進行介紹,應該是沒有比較分析地進行介紹那么容易讓人理解的,作者這么做是恰到好處的。而這種寫法,如果不是對中國自古以來的多種思想有了很深的體會,做到了融會貫通的人,是寫不出的。 一直以來我都對自己身為中國人引以為豪,但是毛概課上我身為中國人的自信心被打破。毛概老師先是舉例說明了中國現在社會的各種丑陋的現實狀況,說明現在的中國人沒有思想,都是空洞的、急功近利的,而崇拜的也是來自外國的馬克思思想。然后,又開始揭露中國的歷史。“四大文明古國是中國史學界自己編的謊言”“四大發明很多都不是中國發明的”還有諸如中醫是毫無根據的醫學、被現代醫學所唾棄等,這些言論都使我心驚。我隨后的資料收集竟然證明他的話有很大的根據,大部分算是事實,讓我自小以來的認識被打破。特別是“中國人沒有自己的思想,否定全盤西化又堅持馬克思主義,就好像馬克思是中國人一樣。馬克思也是西方人”很讓人心痛。 我重讀了中國的歷史,讓我身為中國人的自信心又回了過來,而中國哲學簡史則讓我堅信現代中國人有自己的思想。中國哲學簡史中國人的思想,我相信是有傳承到現在的。中國現在不是只有馬克思主義,還有中國傳統的思想,有仁智禮義信,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關于傳統與現代: 如果要我評定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的優點,它語言簡潔、邏輯流暢,思想家的介紹到位得體。但是對于我來說,它的最大優點是幫我重新建立其身為中國人的信心。我能為它里面所有有思想的先輩而鼓掌、自豪。哪怕是那個“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為”的楊朱,我也見到了他的閃光點。原來我是覺得傳統文化很落后,從現代社會的觀念看,它有很多東西不科學、也不合理。比如儒家提倡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窩藏罪犯在古代竟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我曾經甚至嘆息現在的中國不是法制社會,就是因為傳統觀念的流毒甚深的緣故。但在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后,我也懂了這種看似違背法律精神的做法,也許暗合著是更高層次的真理。 中國原來的觀念中的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一種傳統道德。在很長時間,中國人都相信德治勝過法制,也因此更加注重道德。法律只是防治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線,倫理才是正真能防止犯罪的有效工具。父子中有人犯錯,更相信倫理的中國人自然是幫助親人來隱瞞真相了。如果父子中有人犯錯了,本該是最親密的父子間,卻要相互告發,否定倫理而尊重法律,相當于一種舍本逐末,最求了低層次的法律而放棄了高層次的倫理。最近翻看相關資料,卻發現法制真正發達的國家,已經充分考慮了親親想隱了。比如,法國刑法典第434-6條規定,“向重罪之正犯或共犯本人提供住所、隱蔽場所、生活費、生活手段或其他任何逃避偵查逮捕之手段的,處3年監禁并科30萬法郎罰金,下列之人不屬于前述規定之列:1.重罪之正犯或共犯的直系親屬,兄弟姐妹以及這些人的配偶;2.重罪之正犯或共犯的配偶或者眾所周知的同其姘居生活的人。”亞里士多德曾經說:“法律不應該被看做(和自由相對的)奴役,法律毋寧是拯救。”法律并沒有壓制或廢止親情,而是拯救和保護親情,這么看來,傳統文化與法律精神是契合的,其實不是它落后愚昧,而是我們在處理傳統文化上愚昧無知了,中國的法制建設才停留在表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于“名”: 在看中國哲學簡史的時候,我也在同時瀏覽些中國古代名著,諸如孟子、道德經、易經。而在其中“名”字,在大部分書中出現,并且受到熱烈討論。道德經開篇就說“有名萬物之母,無名天地之始”,并且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孔子也強調做事前“必也正名乎”,才能把事情做好。中國哲學簡史在介紹老子時,對“名”有一番邏輯性很強的論證,讓我初步了解了道家是怎么理解世界、定義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名”而起,無名的東西本來就無法訴說,就姑且稱之為“道”。道中的有和無,也就是名的有無。老子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無名中誕生有名,萬物從中發展而來。 我雖然說不出太深奧的東西,但也覺察到名或者說正名在中國的重要性。辦假證的小廣告到處都是,成為中國一大特色,很多人都認為是中國現在的體質問題,但也不能否認有傳統名的觀念在起作用。中國人正名的需要,催生出盜名的產業,證作為最為有效的正名工具,也因此被惦記,導致了辦證的廣告到處飛,成為城市一大頑疾。我翻看家譜的時候,發現元朝的祖先們的名字好多都是數字,很突兀地隔斷了文化傳承。就算漢族是最為堅韌的民族,但是如果不尊重它的名的傳統,恐怕也會奮起反抗吧,元朝如此短暫,原因多方面的,這也是很大一部分吧。 外國人曾對中國人的行為不解:清代時“留發不留頭”,多少人反抗辮子而喪命,怎么到了民國要剪辮子了,反而又有很多人誓死來反對呢?我想這是兩個無名和有名交替的時代,許多人寧死來保衛他們認為的正統,以死來正名。就像外國的為宗教信仰而戰,現代的為國家榮譽而戰,信念雖不相同,但本質是一樣的。老師在課上也講了,名在中國社會中有重要的地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按照名的含義來行使自己的權力、履行義務,各得其所,這是古代中國能有所成就的原因了吧。關于心學: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我看到了我比較喜歡的人物王守仁的心學的介紹。喜愛明代歷史的我,在讀到正德年間的事時都不由驚嘆,當時真是才人輩出。唐寅、楊慎、王守仁都是中華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王守仁,更是全能的大儒,文武全才。 王守仁的心學是接受了陸九淵的心即理說,完成的新心學體系。他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認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體便是理,心外無理。中國哲學簡史主要通過“良知說”來介紹他的心學。良知即王守仁認為的本心,他認為只要遵從自己的良知的指示而行,人人都有作圣人的潛能,并成為實際的圣人。換句話說,他需要做的,是將他的良知付諸實踐,或者用王守仁的術語說,就是“致良知”。這種思想有很大的意義,它說明人人都有可能通過學習成為圣人,人人有打破階級的束縛的可能。在受戶籍制度約束階級的明代,這種言論無疑是一種進步,他的言論進一步發展,就成為了李贄的人人平等的主張,也是民權思想的雛形。清末的變法的倡導者、日本近代變法的倡導者,都是受到心學影響很大的人,可見這種思想對于現代有大而積極的影響。 我覺得中國哲學簡史在介紹心學時,太多得糾結于學術上怎么區分它,以及它和其他思想之間的關系,而較少得敘述它在現實中的意義。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多談談他對當代中國民族進步所起的積極意義,畢竟和作者同時代的很多人都深受它的思想的影響。同時,李贄的思想也可以一道被提出。他應該是明代思想最為先進的人了,但是卻沒有出現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書的一些不足: 中國哲學簡史也有許多的缺點,主要由于篇幅所限、面向對象閱歷所限,而導致的內容簡陋。首先是我覺得很多我感興趣的地方沒有提到,比如鬼谷子、兵家。兵家如孫子兵法雖然看似是介紹戰爭的,但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哲學的一種,它的很多思想,在不同種地方都能有所運用。而鬼谷子的縱橫捭闔之術,也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從哲學的角度考慮,他們都有很多的閃光點,前者從戰爭的角度(即極度接近完全對立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后者則更像是一種交流術。如果說,蘇格拉底通過同別人對話來幫助別人了解自我,是利他的;那鬼谷子的縱橫之術則是通過交流說服別人的利己之術。我想忽略它們對想了解中國文化、中國哲學的讓別人認識自己,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另外,中國哲學簡史自書后就沒修改過了,頗為可惜。很多世界上著名的讀本,都有與時俱進的習慣。我看過的一些近代寫的書,很多都會修訂新版而增加東西。但是自40年代末此書出版到90年代作者去世的40幾年的時間中,作者幾乎遺忘了這本書,而其他人也沒有勇氣去給這本書做個補充。文革中馮老曾受時代所迫,結合馬克思思想重寫過中國哲學史新編這么一本寫完就扔的書,大概消磨了他對于寫這類書熱情了。不過這幾十年雖然短暫,但是文化交流如此劇烈,中國沒有在哲學上的發展我是不相信的,至少奇特存在的中國特色的馬克思思想就可以大書特書,不過全篇的馬克思主義大概就沒有必要了。與同類書的比較: 在尋找與中國哲學簡史類的書時,我發現了幾本書,可以來進行比較學習,其中有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大綱、牟宗三先生的中國哲學的特質和一本遼寧大學編的中國哲學簡史。其實介紹中國哲學的很多,但和中國哲學簡史般冠以簡介、簡史的同類型書很少,上面三種算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國哲學大綱分為三個部分,宇宙論、人性論、致知論。整本書就是對三個主題進行闡述,將各種學派的言論引用、分類出來,好處是對比明顯,但同時一種學派的系統性也被破壞了,是大綱類型的哲學入門書。中國哲學的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