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汽水閥門檢修規程.docx_第1頁
鍋爐汽水閥門檢修規程.docx_第2頁
鍋爐汽水閥門檢修規程.docx_第3頁
鍋爐汽水閥門檢修規程.docx_第4頁
鍋爐汽水閥門檢修規程.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鍋爐汽水閥門檢修規程1 設備范圍主要包括以下系統上的閥門1.1給水系統 1.2高溫過熱器系統1.3減溫水管路 1.4疏水系統1.5取樣系統 1.6放空氣 1.7充氮系統 2 設備大修周期及標準檢修項目2.1 閥門大修周期高壓閥門的大修周期一般為3年至4年,中低壓閥門大修周期一般為六年至八年,但還需根據閥門的操作特點、使用情況、工作環境等因素而確定大修周期。如果閥門在運行期間安全可靠,在大修時只做檢查性維護。2.2 大修標準檢修項目標準大修項目清單序號標 準 檢 修 項 目備 注1手動閥解體檢修2電動隔離閥解體檢修3調節閥解體檢修4閥門更換5閥門盤根更換6執行機構解體檢修3 設備小修周期及標準檢修項目3.1 閥門小修周期高壓閥門的小修周期一般為二年至三年,中低壓閥門小修周期一般為三年至四年,但還需根據閥門的操作特點、使用情況、工作環境等因素而確定小修周期。閥門小修標準項目同大修標準項目4 修前準備4.1 閥門檢修符合安全措施要求,并落實到位。4.2 技術方案已編制完成,圖紙資料記錄卡準備齊全。4.3 檢修工器具、專用工器具、試驗工器具準備就緒,腳手架搭設完成。4.4 備品材料已準備就緒,備品驗收合格,并有相關的材質、質保、試驗等合格證。4.5 新閥門安裝前檢檢查:4.5.1填料用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填裝方法是否正確。密封填料材料若無設計要求時,可參照附錄A中表A6選用;4.5.2填料密封處的閥桿有無腐蝕;4.5.3開關是否靈活,指示是否正確;4.5.4鑄造閥門外觀無明顯制造缺陷。4.5.5新閥門安裝前必須進行嚴密性檢驗,以檢查閥座與閥芯、閥蓋及填料室各接合面的嚴密性。閥門的嚴密性試驗應按1.25倍銘牌壓力的水壓進行。4.5.6低壓閥門應從每批(同制造廠、同規格、同型號)中按不少于10%(至少一個)的比例抽查進行嚴密性試驗,若不合格,再抽查20%,如仍有不合格,則逐個檢查;用于高壓管道的閥門應逐個進行嚴密性試驗。4.5.7對安全門或公稱壓力小于或等于0.6MPa且公稱通徑大于或等于800mm的閥門,可采用色印對其閥芯密封面進行嚴密性檢查;對公稱通徑大于或等于600mm的大口徑焊接閥門,可采用滲油或滲水方法代替水壓嚴密性試驗。4.5.8閥門進行嚴密性試驗前,嚴禁接合面上存在油脂等涂料。4.5.9 閥門進行嚴密性水壓試驗的方式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對截止閥的試驗,水應自閥瓣的上方引入;對閘閥的試驗,應將閥關閉,對各密封面進行檢查。4.5.10閥門經嚴密性試驗合格后,應將體腔內積水排除干凈,分類妥善存放。4.5.11 根據閥門結構、使用要求進行解體檢查,解體檢查原則:閥體焊接式高壓閥門不解體,可解體式高壓閥門按20解體,閥門數量在5只以下,解體一只進行檢查。低壓閥門按10解體,閥門數量在10只以下,解體1只進行檢查。下列閥門安裝前必須解體檢查:(1)用于設計溫度大于或等于450的閥門;(2)安全閥和節流閥;(3)嚴密性試驗不合格的閥門。4.5.12 閥門解體前,應將臟污物清掃干凈,否則不得進行開閉操作和拆卸,解體檢查特殊結構的閥門時,應按照制造廠規定的拆裝順序進行,防止損傷部件或影響人身安全。4.5.13 對解體的閥門應作下列檢查: (1)合金鋼閥門的內部零件應進行光譜復查(部件上可不作標志,但應將檢查結果做出記錄); (2)閥座與閥殼接合是否牢固,有無松動現象; (3)閥芯與閥座的接合面是否吻合,接合面有無缺陷; (4)閥桿與閥芯的連接是否靈活可靠; (5)閥桿有無彎曲、腐蝕、閥桿與填料壓蓋相互配合松緊是否合適,以及閥桿上螺紋有無斷絲等缺陷; (6)閥蓋法蘭面的接合情況; (7)對節流閥尚應檢查其開閉行程及終端位置,并盡可能作出標志。4.5.14 閥門經解體檢查并消除缺陷后,應達到下列質量要求: (1)合金鋼部件的材質符合設計要求; (2)組裝正確,動作靈活,開度指示器指示正確; (3)所用墊片、填料的規格質量符合技術要求; (4)填料填裝正確,接口處須切成斜口,每層的接口應相互錯開。填料壓緊后應保證密封性,且不妨礙閥桿的開閉。4.5.15 用于油系統的閥門應對其通流部分進行清理,除盡型砂和油漆等,并換用耐油盤根、墊片。4.5.16 閘閥和截止閥經解體檢查合格后復裝時,閥瓣必須處于開啟位置,方可擰緊閥蓋螺絲。4.5.17 閥門解體復裝后應作嚴密性試驗。4.5.18 各類閥門,當制造廠家確保產品質量且提供產品質量及使用保證書時,可不作解體和嚴密性檢查;否則應符合本節的規定。4.5.19閥門的操作機構和傳動裝置,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查與必要的調整,達到動作靈活、指示正確。4.6 特殊工種包括起重、焊工、金屬試驗等工種必須持證上崗。4.7 高壓焊工必須按我廠金屬監督要求考核合格。4.8 檢修人員已經落實,并經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檢修的目的和任務。5 工藝流程閥門修理修前準備閥門解體檢查閥門外部檢查閥門試驗閥門裝復6 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l 閘閥外部檢查(1)清除臟物,拆除保溫。(2)檢查閥體外部缺陷質量標準閥體無砂眼、無裂紋l 閘閥的解體(1)解體前做好配合記號。(2)解體時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3)注意拆卸順序。(4)不要損傷零部件。(5)清洗卸下的螺栓及零件。(6)對合金鋼閥門的內部零件應進行光譜復查質量標準(1)螺栓及零部件均應完好。(2)合金鋼閥門的內部零件經光譜查合格l 閘閥閥桿檢查修理(1)清理干凈閥桿表面污垢,檢查閥桿缺陷。(2)必要時進行校直或更換。(3)視情況進行表面氮化處理質量標準(1)閥桿彎曲度不大于閥桿全長的1,不圓度小于0.05mm。(2)閥桿應光滑,無麻點、無劃痕、無裂紋。閥桿與填料接觸部位的均勻點蝕深度不大與0.3mm,其它部位無缺陷。(3)閥桿螺紋完好,當磨損超過原厚度1/3時應更換l 閘閥閥芯、閥座和閥體的檢查修理(1)檢查閥芯、閥座和閥體有無裂紋、溝槽等缺陷。(2)用紅丹粉檢查密封面吻合度,根據檢查情況,確定修復方式。(3)打磨閥體與自密墊圈的結合面。(4)檢查閥座與閥體結合是否牢固。(5)研磨工藝見閥門的研磨工藝。(6)對閥體(閥殼)進行仔細檢查,檢查有無裂紋等缺陷質量標準(1)閥芯、閥座、閥體無裂紋和溝槽。(2)密封面的粗糙Ra應小于0.10m,密封面應平直,徑向吻合度不低于80%,(3)且密封面周圈接觸均勻,無斷線現象。(4)閥體內部無異物及其他缺陷。(5)閥體與自密封圈結合面處光滑,無溝槽。(6)閥座與閥體結合牢固,無松動現象。(7)使用著色進行檢查閥體是否存在裂紋l 閘閥閥蓋檢查修理(1)清理填料箱并打磨填料箱內壁、填料壓蓋及座圈。(2)打磨閥蓋與自密封圈結合面質量標準(1)填料箱內壁、填料壓蓋及座圈光潔。(2)閥蓋與自密封圈結合面平整、光潔l 閘閥支架的檢查修理(1)清洗止推軸承并檢查軸承有無磨損、銹蝕和破碎。(2)檢查支架上的閥桿螺母。(3)檢查支架有無損傷。(4)打磨閥體結合面質量標準(1)軸承質量符合要求,否則必須更換。(2)閥桿螺母完好(3)支架無損傷。(4)閥體結合面光平整l 閘閥四合環(六合環)墊圈等的修理(高溫高壓閘閥、堵閥)(1)打磨四合環、墊圈。(2)檢查四合環材質、硬度質量標準(1)四合環、墊圈光滑,無銹蝕。四合環厚度均勻,無破損、無變形現象。墊圈無變形、無裂紋等缺陷。(2)四合環材質、硬度符合要求l 閘閥組裝(1)閥門組裝時,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2)按配合順序組裝。(3)補充潤滑劑。(4)更換填料。(5)調整閘板與閥座的接觸面積。(6)按順序裝入四合環。(7)均勻堅固各部連接件。(8)檢查各部間隙質量標準(1)閥門在關閉狀態下,閘板中心應比閥座中心高(單閘板為2/3密封面高度,(2)雙閘板為1/2密封面高度)。(3)閘桿與閘板連接牢靠,閥桿吻合良好。(4)各部間隙如下:a.墊圈與閥體閥蓋間隙為0.10mm0.30mm。b.閥桿與壓蓋間隙為0.10mm0.30mm。c.填料與壓蓋間隙為0.10 mm0.15mm。d.閥桿與座圈的間隙為0.10mm0.20mm。e.座圈與填料箱的間隙為0.10mm0.15mm。(5)附件及標牌齊全。(6)閥體保溫良好l 閘閥開關試驗校對開關開度指示,檢查開關情況。閥門在開關全行程無卡澀和虛行程l 更換新閘閥(1)除生產廠家有特殊要求處,都要進行解體檢查及光譜復查。(2)對焊口進行100%探傷檢查。(3)必要時按規程要求做水壓試驗質量標準(1)各零部件完好,材質及閘門質量合乎要求。(2)焊口質量合格。(3)水壓試驗時各結合面、密封面無泄漏l 截止閥閥體外觀檢查(1) 清除臟物,拆除保溫。(2)檢查閥體表面有無重皮、裂紋、砂眼質量標準閥體表面無重皮,無裂紋,無砂眼l 截止閥的解體、閥桿的檢查修理同閘閥解體檢修工藝要點、質量標準l 截止閥閥座、閥體與閥芯的修理(1)檢查閥座、閥體、閥芯有無裂紋、溝槽。(2)用紅丹粉檢查密封面的吻合度,根據檢查情況確定修復工藝。(3)打磨閥體與自密封墊圈結合面,對無法修復的可卸式閥座應更換。質量標準(1)閥座、閥體、閥芯無裂紋,無溝槽。(2)密封面應平直,密封面的粗糙Ra應小于0.20m,徑向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周圈接觸均勻,無斷線現象。(3)閥體內部無異物及其他缺陷。(4)閥體與自密封墊圈結合面處光滑、無溝槽l 截止閥閥蓋的檢查修理、支架的檢查修理、四合環(六合環)、墊圈等的修理及組裝 同閘閥工藝要點及質量標準l 止回閥閥體外部狀況檢查、解體 同閘閥工藝要點及質量標準l 止回閥閥桿、彈簧檢查閥桿、彈簧無裂紋、無變形、無腐蝕l 止回閥閥芯與閥座密封面檢查密封面可用粗、中、細研磨膏、砂紙研磨。研磨時要用研磨胎或研磨棒分別研磨閥芯與閥座,不可對研。也可用專用研磨工具研磨。密封面表面粗糙度Ra應小于0.20m。l 止回閥閥體及其連接焊縫檢查閥體及其連接焊縫無砂眼,無裂紋待缺陷l 翻板式止回閥旋轉軸(1)檢查旋轉軸應無變形、裂紋、磨損和腐蝕等缺陷。(2)檢查翻板開關應開關靈活l 止回閥閥蓋的檢查、修理 同閘閥工藝要點及質量標準l 止回閥的組裝(1)按配合順序組裝。(2)按順序裝入四合環。(3)均勻緊固各部連接件。l 檢查彈簧式安全閥彈簧(1)測量彈簧工作長度,做好標記和記錄。(2)標記和記錄各定位尺寸和位置。(3)檢查彈簧有無裂紋、嚴重銹蝕變形,彈簧性能是否良好質量標準(1)彈簧無裂紋,無銹蝕和變形,彈性良好。(2)彈簧與彈簧座吻合良好l 檢查彈簧式安全閥閥芯、閥座(1)密封面如有表面損壞,深度不超過1.40mm,或微小裂紋,且深度不超過1.40mm,可先用車削辦法修復后再研磨。(2)微小缺陷或有必要時,可用著色等無損探傷方法進行確認。(3)密封面深度小于0.4mm的微小缺陷可用研磨方法消除質量標準(1)密封面損壞深度超過1.4mm時應更換。(2)密封面的粗糙度Ra應小于0.10m,密封面應平直,徑向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周圈接觸均勻,無斷線現象l 檢查彈簧式安全閥閥桿、閥體及與閥門連接管座焊接 同閘閥工藝要點及質量標準l 彈簧式安全閥組裝(1)按配合順序、解體的標記和定值尺寸進行裝復。(2)內軸承、螺栓頂端等活動部位應涂潤滑油。(3)注意不要損傷密封面,不要將連接軸倒裝。(4)調整彈簧長度質量標準(1)組裝順序正確。(2)密封面完好,連接軸安裝方向正確。(3)彈簧長度與檢修前長度一致l 彈簧式安全閥動作試驗(1)閥芯起跳高度符合設計規定(全啟式高度不小于喉徑的1/4)。(2)安全門校驗時起跳壓力允許誤差為0.6%,回座壓力為起座壓力的93%96%,最低不低于起跳壓力的90%7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序號故障現象原因分析處理方法1格蘭泄漏(1) 盤根老化(2) 格蘭螺栓緊固力矩偏差(3) 閥門質量差,閥桿粗糙度較低,格蘭間隙過大(1) 緊固格蘭螺栓(2) 更換盤根(3) 系統無法隔離時,可采用帶壓堵漏技術2閥門內漏(1) 閥門使用時間長(2) 閥門操作不當,未關到位(3) 電動閥未調到位(4) 氣動閥未調到位(5) 隔離閥、調節閥內部組件吹損(1) 解體檢修或更換閥門(2) 調整電動執行機構行程及力矩(3) 調整氣動執行機構行程(4) 更換內部組件3法蘭泄漏(1) 法蘭螺栓緊固力矩偏差(2) 墊床老化(3) 密封面吹損(1) 緊固法蘭螺栓(2) 更換墊床(3) 補焊密封面,并打磨(4) 系統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