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接收端頭加固情況說明及處理措施.doc_第1頁
盾構接收端頭加固情況說明及處理措施.doc_第2頁
盾構接收端頭加固情況說明及處理措施.doc_第3頁
盾構接收端頭加固情況說明及處理措施.doc_第4頁
盾構接收端頭加固情況說明及處理措施.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一、工程概況21.1 設計概況21.2 水文地質2二、端頭加固32.1設計情況32.2目前加固施工情況說明42.3降水情況說明6三、補救措施63.1 降水井63.2 洞門水平注漿73.3 效果檢測9四、盾構接收期間相關技術保措施94.1 接收準備工作94.2 接收技術措施9五、盾構接收期間應急措施115.1 事故描述115.2 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組織115.3 事故應急處理方案12六、接收期間盾構掘進參數126.1 接收端概況126.2 加固區掘進126.3 抵達連續墻,清倉封環136.4 切削連續墻掘進146.5 托架空推、洞門密封、管片拉緊14盾構接收端頭加固情況說明及處理措施一、工程概況1.1 設計概況區間左線設計起止里程為ZSK21+375.116ZSK22+101.871,短鏈0.570m,長度約為726.185m;右線設計起止里程為YSK21+375.116YSK22+101.871,長度約為726.755m。整個區間覆土厚度為10.48915.216m。區間設置有一處聯絡通道兼廢水泵房,其中心里程為YSK21+808.980(ZSK21+809.050),采用礦山法施工。管片外徑6m,內徑5.4m,環寬1.5m,轉彎環最大楔形量38mm,錯縫拼裝。接收出洞環為486環。接收端采用三重管800600旋噴樁加固,加固區長9米,里程YSK22+92.071 YSK22+101.071。車站圍護結構為地下連續墻,厚800mm,里程為YSK22+101.071 YSK22+101.871。地連墻迎土面鋼筋為玻璃纖維筋,背土面為普通鋼筋。盾構機刀盤抵達連續墻時,刀盤直接切削玻璃纖維筋通過,背土面的普通鋼筋采用人工割除。車站側墻厚800mm,外側里程YSK22+101.871。洞門里程YSK22+102.671,洞門直徑6.5m。接收時盾構隧道線型為直線,坡度為2的下坡。接收端盾構隧道埋深10.8m,穿越地層為上部粉質粘土2-2層、中部粉土1層、底部粉細砂1-1層。1.2 水文地質*場地內有兩層地下水:第一層地下水為上層滯水;第二層地下水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具承壓性。第一層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素填土2中,屬上層滯水,該層地下水水量貧乏,主要由大氣降雨及生活廢水補給,主要通過大氣蒸發方式排泄,水位埋深與填土層的厚度有關,無統一水位。第二層地下水主要賦存于圓礫、卵石及砂土層中,屬松散巖類孔隙水,水量豐富,在豐水期主要為邕江水向地下水補給,而在枯水期地下水向邕江排泄。初見水位埋深為10.0016.60m,標高為59.7066.56m,穩定水位埋深為9.0011.70m,標高為64.6467.06m。二、端頭加固2.1設計情況*小里程盾構接收井盾構隧道位于粉土層,考慮加固范圍施工場地、周邊管線遷改以及交通疏解等原因,采用旋噴樁進行加固。為確保加固后土體有良好的密實性、完整性、自立性、止水性。鑿除洞門前需抽芯檢測加固效果,砂層、圓礫層其注漿固結體無側限抗壓強度大于0.5MPa,淤泥質土層大于0.3MPa,最大不超過10MPa,同時檢測加固體加固效果應均勻,不出現較大的松散未注漿區域;加固體滲透系數應小于0.1m/d,不滿足設計要求時,需對加固體進行注漿或其他補救措施。表2-1 端頭加固統計表位置盾構形式地層分布加固方案*小里程端左線盾構接收地層分布從上到下依次為素填土層2、硬塑狀態粘土層2-1、硬塑狀態粉質粘土層2-2、粉土層1、中砂層2-1、圓礫層1-1、卵石層1-2、泥巖層1-2、1-3等,洞門位置主要位于粉土層1。800650三管旋噴樁(外圍三排進入圓礫層底部)+850600mm三管旋噴樁(內排進入隧道下方4.5m)右線地層分布從上到下依次為素填土層2、硬塑狀態粘土層2-1、硬塑狀態粉質粘土層2-2、粉土層1、粉(細)砂層1-1、中砂層2-1、圓礫層1-1、泥巖層1-2等,洞門位置主要位于粉土層1及粉(細)砂層1-1。端頭加固地層必須經驗收且達到設計要求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即盾構接收井開鑿洞門等)以確保施工安全。圖2-1 加固平面布置圖圖2-2 加固剖面布置圖2.2目前加固施工情況說明目前右線三重管旋噴樁施工已按照設計要求全部施工完成,水泥摻量、鉆孔深度、提升速度、水泥漿比重均能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結合3月23日3月24日現場取芯情況分析,目前三重管旋噴樁在粉土層的加固效果較為理想,但在粉細砂層效果未達到預期值,分析認為跟粉細砂層地下水流速存在一定關系。 圖2-3 現場取芯情況 圖2-4 監理旁站右線三管旋噴樁施工完成后,項目部按照設計要求及時在洞門位置進行水平探孔,深度6m,孔位布置如下:圖2-5 孔位布置圖水平探孔發現1、2、3、5號孔均正常,無流水流砂現象,且水平取芯效果良好,但在鉆4號孔過程中發現有流水流砂現象,因當時左線旋噴樁正在施工,初步認為旋噴加固對粉細砂層存在一定影響,因此在旋噴樁施工停止6小時以后再次打孔,仍有流水、流砂現象,但壓力減小,因此我項目部初步分析認為南寧市粉細砂地層可能存在流動水且流速較大,對加固施工影響較大,造成在該地層加固效果不理想的情況。 圖2-6 水平探孔 圖2-7 無流水流砂 圖2-8 芯樣完整 圖2-9 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圖2-10 4號孔流水、流砂同時為了確定粉細砂層厚度,現場從洞門中心開始向下布設水平孔,間距1米,觀察水平孔情況,最終確定洞門范圍內粉細砂層厚度約為1米。2.3降水情況說明在加固質量不能保證盾構安全出洞的情況下,降水井的施工必須抓緊進行,依照南湖站大里程始發端頭降水井成功經驗,我項目部決定在*小里程接收端頭采用同樣型號降水井,即成孔直徑1m,下方550mm鋼筋籠,鋼筋籠采用雙層60目密目網以保證砂層過濾,在鋼筋籠下放完成后均勻填充58mm左右豆石濾料。降水井施工于4月9日完成,完成后立即進行降水,經12小時抽水觀測,水位穩定在14.3m,達不到水位降至隧道底以下1m的要求,同時經檢測,水體含砂率為0.75%,含砂率較高,對周圍建筑為存在潛在影響。針對該問題,我項目部在原井管內下放300mmPVC井管,同時井管外包80目密目網兩層,在下放過程中發現1號井下部已被流沙填實,深度約為12米,該井廢棄。三、補救措施3.1 降水井在目前情況下,為保證粉細砂層的加固效果,只有采取措施降低粉細砂層的含水率及承壓水頭,因此我項目部決定在加固區邊緣重新補打2口降水井及時進行降水,對原加固區可能存在的縫隙水進行疏干,同時降低承壓水頭,提高洞門水平注漿的效果:新增2口降水井采用功率7.5kW,出入量50m3的水泵,同時,我項目部對鋼筋籠降水井進行了改進,對鋼筋籠骨架進行了加強,同時為減少地下土體流失,縮小了密目網的孔徑,采用80目密目網。 圖3-1 鋼筋籠降水井設計圖 3.2 洞門水平注漿3.2.1 洞門鋼花管注漿對洞門下部進行鋼花管水平注漿,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水泥標號PO42.5,水玻璃波美度3540,水泥漿的水灰比為1:1,水玻璃稀釋比例按照體積比水玻璃:水=1:1,水泥漿與水玻璃比例按照體積比1:1。最初注漿可按此配比注漿,可現場調整水玻璃與水的比例,控制初凝時間控制在2030s,能夠有效降低粉細砂層的滲透系數。開孔采用ZM15型電鉆。注漿泵采用QZB-50/6型氣動注漿泵注漿壓力0.20.3mpa,圖3-3鋼花管水平注漿示意圖3.2.2 洞門前進式注漿為了保證盾構接收安全,在采取了洞門鋼花管注漿后我項目部又聯系了專業隊伍對洞門下部的粉細砂層進行前進式注漿,孔位布置如下:圖3-4前進式水平注漿示意圖開孔采用KS500型輕便金剛石取芯器在連續墻上取芯鉆孔,鋼筋和混凝土一次性取出,孔徑100mm,斜角89,在孔口管內采用潛孔鉆機進行鉆孔,鉆孔直徑90mm,鉆進長度6米。鉆孔時左右對稱、從上部向下部進行,同時要保證鄰近區域在縱向上要錯開施工。鉆孔結束后在孔內布設4根20mmPVC注漿管,長度分別為1.5m、3m、4.5m、6m,按注漿管深度由淺入深逐個進行注漿,注漿材料采用水泥漿+化學漿液,水泥采用PO42.5袋裝水泥。3.3 效果檢測在洞門鋼花管注漿施工完成后,我項目部對洞門底部加固區域采用水平探孔的方式進行了效果檢測,鉆進尺度約5米,未見流水流沙現象,芯樣完整。 圖3-5鋼花管水平注漿效果檢測四、盾構接收期間相關技術保措施4.1 接收準備工作在盾構進入加固區前,確保洞門水平探孔無流水流沙等異?,F象,應急物資準備充分并擺放在制定區域,接收托架加固情況良好,盾構機工作情況良好,并根據接收節點驗收條件逐項進行檢查落實,確保出洞安全。4.2 接收技術措施1、工藝流程見下頁2、接收托架安裝與固定根據洞門測量結果安裝托架,托架四周采用型鋼支撐。3、洞門密封橡膠簾布、折頁壓板的安裝完成洞口密封壓板、橡膠簾布及鋼絲繩倒鏈緊固裝置的安裝。洞門密封、管片拉結、盾構機切削連續墻接收托架的安裝與固定洞門密封橡膠簾布、折頁壓板的安裝掘進參數的調整掘進方向的控制貫通后上接收托架人工割除表層鋼筋,清渣盾構抵連續墻、出空土倉盾尾后二次注漿封環圖4-1 盾構接收工藝流程圖圖4-2 盾構接收時壓板密封圖4、接收端掘進參數調整接收前50m調整盾構姿態,垂直姿態+25+30mm,防止出洞時栽頭,水平姿態控制5mm。仰角允許偏差控制在2mm/m以內,避免出現俯角姿態。盾構機到達端頭墻30m時,選擇合理的掘進參數,逐漸放慢掘進速度,掘進速度控制在30mm/min左右。5、土倉清空、注漿封環刀盤抵達連續墻時(扭矩明顯增加),停機出空土倉,在盾尾進行二次注漿封環,并通過前盾徑向孔注入聚氨酯進行徑向封環,具體注漿參附后。6、盾構切削連續墻盾構機出土清倉、二次注漿封環、洞門鑿除均完成后,盾構機開始切削連續墻,具體推進參數附后。7、人工割除鋼筋刀盤將連續墻砼即將磨穿時,停機人工割除連續墻外側鋼筋,為盾構機上托架準備。8、洞門密封盾構機上托架后,盾尾脫離橡膠簾布前,停止推進,進行洞門密封,具體參數附后。9、管片拉結管片拉緊采用槽鋼制作,通過螺栓將槽鋼與管片吊裝孔固定牢固,采用6m槽鋼拉緊482-486環管片。盾體上托架后,盾殼焊接牛腿,管片拉結前,里用千斤頂頂推盾構機,保證盾構機對管片的推力不釋放。五、盾構接收期間應急措施5.1 事故描述盾構進洞施工時,因施工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條件,以及區間隧道到達土體的加固質量的影響,在盾構接收時有可能出現以下情況:盾構進洞區域的加固土體,與地下連續墻墻未能很好的咬合,有些部位出現間隙,洞圈內出現流水、流砂現象,造成土體失穩,地面塌陷。5.2 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組織(1)事故發生時,由組長或副組長立即向上級機關、甲方、監理單位電話報告事故發生情況。(2)事故發生后,應急小組人員全部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按照任務劃分各司其責,將事故的損失和影響減小到最小程度。(3)首先報告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實施封閉,作好治安保衛工作,杜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防止出現人員傷亡。(組織機構及分工見附表)5.3 事故應急處理方案如果盾構接收過程中洞門出現大量滲水、流泥現象,采取以下措施處理:(1)事先預留部分注漿孔,一旦出現涌漏,可立即從預注漿孔注入雙液漿或聚氨酯進行封堵;(2)在現場準備好木楔子、面紗、快干水泥、沙袋、鋼板、電焊機等應急物資設備,一旦發生涌水涌沙,可及時采用面紗塞堵,木楔子包面紗塞堵,快硬水泥封堵,沙袋堆壓封堵,焊鋼板封堵;(3)同時,加強地面沉降監測和隧道內的拱頂沉降,及時匯報到領導并告知土建工程師和盾構機司機,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及時從前盾的徑向孔注入聚氨酯封水,從近洞門處的管片注漿孔打入雙液漿打環箍封水,從盾尾注雙液漿封環封堵盾尾后來水來砂。(5)若洞門處涌水涌沙量較大,先迅速將整個洞門封堵死,以控制風險,然后再施打降水井或采取其他措施化解風險;(6)以上措施也難以控制的涌水涌沙情況時,則可采取水中接收方案。六、接收期間盾構掘進參數6.1 接收端概況表6-1 接收端概況序號項目說 明1端頭加固接收端采用三重管800600旋噴樁加固,加固區長9米,里程YSK22+101.071 YSK22+101.871。2維護結構車站圍護結構為地下連續墻,厚800mm,里程為YSK22+101.071 YSK22+101.871。地連墻迎土面鋼筋為玻璃纖維筋,背土面為普通鋼筋。3接收洞門洞門里程YSK22+102.671,洞門直徑6.5m。4接收線形接收時盾構隧道線型為直線,坡度為2的下坡。5工程地質接收端盾構隧道埋深10.8m,穿越地層為上部粉質粘土2-2層、中部粉土1層、底部粉細砂1-1層。6.2 加固區掘進474環拼裝完成后,油缸行程300mm時,刀盤抵達加固區。圖6-1 盾構機刀盤抵達加固區(474拼裝完成后)掘進475環時,土倉上部土壓控制在1.01.1Bar,接下來加固區的內的5環土壓逐步降低,到479環時,上部土壓降至0.2Bar。475環477環時總推力控制在8000kN之內,478479環時,總推力控制在5000kN之內。嚴格控制盾構機掘進速度,掘進速度控制在515mm/min之間。密切關注盾構機推進速度和推進壓力以及掘進出土情況,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掘進反饋。盾構機出洞姿態根據洞門測量情況實際調整,保證每環同步注漿6m。6.3 抵達連續墻,清倉封環480環拼裝完成后,油缸行程300mm時(此時刀盤扭矩明顯增大)刀盤抵達連續墻,停止掘進。圖6-2 盾構機刀盤抵達連續墻(480環拼裝完成后)停止掘進后,475環476環進行二次注漿封環,6個吊裝孔全部注漿,主要注下部3個孔位。封環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水泥標號PO42.5,水玻璃波美度3540。水泥漿的水灰比為1:1,水玻璃稀釋比例按照體積比水玻璃:水=1:1,水泥漿與水玻璃比例按照體積比1:1。最初注漿可按此配比注漿,可現場調整配比,初凝時間控制在2030s。嚴格控制注漿壓力在5Bar以下,在壓力不超的前提下,每個吊裝孔注漿量1m。二次注漿封環完成后通過前盾徑向孔向土體注入聚氨酯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