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皇帝制度與皇權的研究(摘要):中國皇帝制度是研究中古代歷史的重大題塊,皇權的興衰與成為政治領袖的大一統過程,皇權的核心要義是“權者,君之所獨制”。 中國的皇權體制不是僵硬化的規則,古板的思想而是一具擁有頑固生命力與繁殖力的、活生生的有機體,在解剖這個強大的皇權政體中,我們能夠看到現代政體的演變成果,及古代專制系統強大的影響下的現代政府有機系統。(關鍵字):皇帝; 皇權; 奴隸; 興衰; 政治; 階級(ABSTRACT): The systemChineseemperorisancient historyresearch in the majortitle blocks,and the rise and fall ofthe imperial powerto become political leadersof the unifiedprocess,core meaningisimperialpower,king ofindependent system.Chineseimperialsystem is notrigidrules,old-fashionedideasbuthas astubbornvitalityand fertility,living organism,in theanatomy ofthis powerfulimperialgovernment,we can see thedevelopmentachievements of moderngovernment,the modern governmentorganicsystemandancient autocraticsystemunder strong.(KEYWORDS):Emperor; The imperial; Power; The slave ;The rise and fall; Politics Class目錄目錄3前言1中國古代的皇帝制度 41.1皇帝制度的定義 41.2皇帝制度的特點 41.3皇帝制度的影響 52中國皇權 62.1中國古代皇權的逆現代性 62.2中國皇權的基礎 72.3皇權的特點 73皇帝制度與官僚制度的關系 8參考文獻 9中國皇帝制度與皇權的研究前言: 說起皇帝,大概中國人都不陌生。過去,人們總習慣于聽歷史學家講故事,評判歷代帝王的功過是非;或從考古發現中尋覓各代帝王的軼文趣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電視的普及和電視劇的增加,各種以“皇帝”為題材的電視劇成了銀屏上的新寵。時下,以沾點“皇家氣”為榮的“崇皇”、“媚皇”風氣,不僅在商業活動中擇機顯現,在民間的相關活動中也悄然升起。這不僅是追逐商業利益使然,也與國人特有的情結有關,與傳統文化的負面沉積有關,更與惰性影響有關。1、中國古代的皇帝制度1.1皇帝制度的定義中國古代皇帝制度是指中國封建社會以皇帝為中心,實行皇權專制和皇權至上的政治制度。以家天下世襲制為基礎,皇位世襲制度是以血緣關系來維系皇帝制度的政治制度,它是皇權傳承的唯一途徑,直接關系到王朝的鞏固與延續,受到了歷朝歷代的高度重視。并且以君權神授學說為理論基礎,用嚴格的名位等級、封建禮樂和皇位繼承等各種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個人的權威地位,保證皇帝高踞于國家機器之上,擁有至高無上、不受制約的絕對權力。“皇帝”這一稱號淵源于上古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之后,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決定用“皇帝”作為空前統一的王朝最高政治首腦的專用稱號,并建立起皇權專制的政治體制。12皇帝制度的特點皇帝是封建時期絕對專制的代表特征,是全國的權力中心,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擁有絕對的核心決定權和選擇權,一人統治天下,包括土地,資源,人民,財富,任意決定任何人的生與死,富與賤,是法定的首腦和最高統治權力的執行者.皇帝制度的特點主要表現為:121:皇權利用神權,秦國統一六國之后,利用儒家學說天人感應, “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從所不勝,為水德”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進而神話君權神授,給君權蒙上了神秘的面紗,皇帝在神權的庇護下,權力更具有不可侵犯性.122::禮樂制度被進一步強化利用,皇帝尊嚴得到進一步維護,統治者宣揚“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和“仁義禮智信”的“五常”,大力加強禮的建設, ,使禮成為鞏固等級制度,維持社會和政治秩序,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及權利義務的規范和準則;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尊卑上下等級關系,使之成為指導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原則。123:皇權是在排除來自各方面的侵擾之后得以鞏固的,它經歷了與各方面政治勢力的較量和斗爭。首先,宗法血緣關系一度仍被作為維護皇權的主要支柱。這種以宗法關系維護和支持中央皇權的方法,一度得到恢復。但隨著封地經濟政治軍事力量的膨脹,有人便居然覬覦帝位,企圖染指皇位和皇權,甚至興兵作亂,諸王互相告狀的現象,更是相繼發生。這不僅直接威脅到皇權,而且也給社會帶來動亂。因此,皇帝只得再一次以郡縣制代替宗藩制。13皇帝制度的影響皇帝是一個國家,民族統一的至高無上的象征和代表,在南宋,明朝被蒙古和滿洲攻占首都,宋、明群臣都要擁立皇室后裔以為號召,頑強抵抗。此時忠君與愛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這也有利于一個國家在精神上的統一。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王朝的興衰是由于皇帝的影響與操作力,其實我們都夸大了皇帝的作用,即使是積極和消極的作用.這里都有從社會大背景、各地區之間的聯系、各階級各集團之間的矛盾、統治集團內部的分化組合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中國長期存在著皇帝制度,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社會基礎、經濟結構的穩定性。而政治制度上的特點反過來也有力地影響到社會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權力崇拜,對最高權力的敬畏和崇拜. 從這個角度來說,皇帝制度對中華民族的影響都是深刻并且延續至今的。2、中國皇權21中國古代皇權的逆現代性正視中華文明,不僅沒有經歷滅絕,甚而直線進入了現代世界,這樣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絕不會僅僅只是四大發明的功勞而已。當我們審視自身歷史便會發現,在數千年的時間里,一套曠古絕今的制度支撐起整個中華文明的延續。 中國皇權之影響,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上來說,都遠超乎我們所能想象。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長河里,皇權制度有效維系了中華文明的整合與成長。但我們也應當認識到,皇權制度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依賴的是一套不同于現代制度的模式,其使得中國走上了一條完全悖逆于現代世界進程的道路。因此,皇權從本質上而言全然是逆現代性的。這樣當中華文明面對現代世界的逼近時,皇權就成為一種必須逾越的鴻溝。乃至今時今日,我們仍不能確信自己是否已經真正掙脫了這種制度的影響,其種種逆現代性的遺存仍然能夠成為當代中國制度演變過程中的最大阻礙因素。而如果“權力統治工具”成為法的基本屬性,在這樣的法權基礎上運行的社會形態也就可以想象了。當法律規則本身尚且橫行不法,那么還有什么樣的規則能夠得到遵循?當由權力自身的欲望來決定規則的施行時,社會失序也就成為必然的結果。中國歷史上所有政權面臨的同一大敵便是腐敗,然而腐敗完全是皇權制度下社會運行機制的一種自然“稟賦”。如今,在日新月異的經濟理論中腐敗與權力的關系似乎已成為新制度經濟學的“陳詞濫調”,但是卻一遍又一遍地在我們的歷史現實中重演。中國皇權制度研究告訴我們的正是這種制度的種種惡果及其緣由。本書篇幅雖巨,但敘述的內容卻是每個中國人人盡皆知甚至仍在身體力行的種種經驗,譬如“秦王漢武”,譬如“王法”,譬如“清官廉政”,譬如“賦稅”。而作者最終的目的,也不過只是告訴我們每一個現代人都應當明白的大白話:以法治而有效地限制和規范統治者的權力,是現代文明制度的必由之路(1071頁)。22中國皇權的基礎經濟和政治基礎:廣大的自耕農民與以爵區分,有嚴格的食封領主及與之相應的奴役制度,就是秦漢封建社會的政治于經濟基礎.政府把對人丁的控制,轉而注意貧富,主要取于田賦.理論基礎:中國專制注意皇權理論是由先秦的法家奠定,并經過漢儒的添加而形成的.秦始皇的專制注意理論,作為思想基礎,完全是直接從韓非學說中的來的.景帝時,道儒大戰,漢武帝后,儒家定為國是.23皇權的特點一大一統一:一是政治和疆土的統一,二是思想文化的統一,中國歷史上,其意思是某個政治者個人的占有欲,而是一種民族精神。二高度中央集權:元明清三代,地方政府的權利,雖不斷有所調整,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以漸漸完備,中央過度集權,地方相對無權的大局始終沒有變化。三是奴隸制的家長式統治:家長制是西周宗法制度解體后中國家族形態的基本組織形式,宗法制度破壞之后,個體家庭取而代之,成為社會的基本結構。四文化的全面專職:春秋戰國時期,給思想自由,百家爭鳴提供了可能存在的政治空間,先秦開始,焚書,禁儒,成為了固有的張長,中國學術缺乏自由與換容,是由來以久的。3、皇帝制度與官僚制度的關系中國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政府組織,應當從秦漢講起,而要看政府的組織,最重要的還是看政府的職權分配。漢代一切的實際事權,照當時的法理,該在相府,而不在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領袖,處理著一切的政務。這種相權在某種程度上限制皇權的現象,在中國歷代的中央政府組織中其實一直存在,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限制越來越小。在漢代的時候,宰相采用的是領袖制,也就是說相權全都掌握在宰相一個人手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皇權的不穩定。于是到了唐代,相權變動為了委員制,分為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相當于把相權分成了三份。而到了宋代,相權進一步被分割,三省之中,實際只有中書省在皇宮里,因此只有中書省能單獨取旨,稱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合為兩府。門下和尚書省不再參與政府最高命令。但是這種皇權相權相牽制的現象到了明清兩代,則徹底被顛覆了。可以說中國歷史的皇帝獨裁政治,真正意義上是從明清兩代開始的。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因宰相胡維庸造反,明太祖便廢除了宰相這一職位,從此,一直到清朝結束,再也沒有設立宰相一職。這是中國傳統政治制度到了明朝的一大改變,便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歷史真題(原卷版)
- 量子行業發展基礎分析
- 流動司法便民服務站工作制度
- 老年護理課件中職
- 老年護理課件
- 老年護理服務培訓課件
- 老年心理健康概述
- 2025年安檢排爆市場調研報告
- 財務報表分析報告應用合同
- 不動產抵押合同變更協議
- 港口裝卸作業培訓
- 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數學真題(無答案)
- 鉗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 拖欠維修費車輛以車抵債協議范本
- 研發項目變更管理制度
-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期末必刷常考題之復式統計表
- 2025至2030中國復印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暑假安全家長會4
-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如何使用S1000D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