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專業(yè)礦井通風實習報告.doc_第1頁
采礦專業(yè)礦井通風實習報告.doc_第2頁
采礦專業(yè)礦井通風實習報告.doc_第3頁
采礦專業(yè)礦井通風實習報告.doc_第4頁
采礦專業(yè)礦井通風實習報告.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一、礦井概況與井田地質特征41、礦井概況42、井田地質特征4二、礦井開拓與開采41、礦井開拓部署42、礦井生產系統(tǒng)63、采區(qū)巷道布置64、采煤方法65、工作面回采工藝6三、礦井通風71、礦井通風系統(tǒng)72、采區(qū)通風系統(tǒng)73、掘進通風74、礦井風量計算10四、礦井安全技術151、礦井瓦斯治理152、礦塵防治163、礦井防滅火164、礦井防治水175、頂板災害防治196、提升運輸與機電設備安全19五、實習收獲、體會及建議20實習報告一、礦井概況與井田地質特征1、礦井概況山西壽陽段王集團平安煤業(yè)有限公司(簡稱平安煤業(yè))位于壽陽縣城西北部平舒鄉(xiāng)平舒村附近,井田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2521130538,北緯375718375834。本井田位于壽陽縣城西北15km處,井田西南距太(原)陽(泉)307國道2km,向東可達壽陽、陽泉,向西可達省會太原。由307國道至礦區(qū)有砂石簡易公路相通,井田南界附近有壽陽黃丹溝、段王煤礦的鐵路專用線和煤站,經壽陽站可通全國各地,交通較為便利。2、井田地質特征、區(qū)域地質1、地層:本區(qū)位于沁水煤田西北邊緣壽陽坪頭詳查區(qū)東北部,區(qū)內主要賦存地層有上古生界奧陶系下統(tǒng)冶里組、中統(tǒng)馬家溝組、峰峰組,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上統(tǒng)太原組,二疊系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及新生界第四系等。2、構造:本區(qū)位于沁水煤田西北邊緣壽陽坪頭詳查區(qū)東北部,區(qū)域構造位置處于陽曲盂縣緯向構造帶南翼,其東西兩側受太行徑向構造帶和新華夏系的控制,南部受壽陽西洛徑向構造帶的影響。由于沁水拗陷為一北北東走向,所以本區(qū)含煤巖系呈現走向近東西,傾向南的單斜構造,傾角512,在此基礎上發(fā)育了次一級不同方向的波狀起伏和少量斷裂。本區(qū)未發(fā)現巖漿巖侵入。、井田地質1、地層井田內地表均被第四系松散層覆蓋,井田內主要賦存地層有: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上統(tǒng)太原組,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上第三系上新統(tǒng)及第四系。二、礦井開拓與開采1、礦井開拓部署1.井口及工業(yè)場地位置選擇的主要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地面工程及設施。地面平坦、開闊,場地挖方填方量小,工程地質條件好,能夠滿足900kt/a要求。,減少井下運輸、通風、井巷工程費用。不受洪水、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威脅。靠近公路、交通方便,運輸距離短,運營費用省。有利于礦井開拓部署,為穩(wěn)產高產創(chuàng)造條件。2.礦井設計開拓方案主要考慮下列原則:有完善的采、掘、運輸、提升、通風、排水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及系統(tǒng)。生產系統(tǒng)盡可能簡單、實用,生產工藝先進、合理。投產采區(qū)布置在井底附近,以縮短建井工期,節(jié)省初期基建投資。井下巷道沿煤層布置,掘進速度快,費用低,并能進一步探明煤層的賦存情況。近期與長遠相結合,既要考慮當前效益,又要有利長遠規(guī)劃。3、井口及工業(yè)場地位置的選擇平安煤業(yè)現有兩個工業(yè)場地,副井生產區(qū)工業(yè)場地和主井生產區(qū)工業(yè)場地,副井工業(yè)場地位于井田西部,布置有兩個井筒,原舊主斜井和回風斜井,主井工業(yè)場地位于井田東部,布置有新主斜井,為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本次設計仍利用現有的兩個工業(yè)場地作為兼并重組整合后的礦井工業(yè)場地。4、井田開拓方案根據礦井建設現狀,經現場考查利用礦井現有井筒進行改造后滿足900kt/a生產能力的要求,開拓方案不再進行比選。主斜井(利用):利用平安煤業(yè)新掘成的主斜井作為兼并重組整合后的主斜井,井筒傾角23,斜長405m,凈寬3.6m,凈高3.0m,凈斷面積9.37m2,半圓拱粗料石砌碹支護,采用帶式輸送機提升,設檢修道,井筒內設躲避硐,躲避硐間距不超過40m,主要擔負礦井提煤任務,兼作進風等任務。副斜井(擴砌):擴砌現回風斜井作為兼并重組整合后的副斜井,井筒傾角23,斜長348m,半圓拱粗料石砌碹支護,凈寬4.0m,凈高3.5m,凈斷面積12.24m2。副斜井安設單滾筒絞車,主要擔負礦井輔助提升、材料下放及進風任務,井筒內設臺階扶手,兼礦井安全出口之一。行人斜井(利用):利用原主斜井作為兼并重組整合后的行人斜井,井筒傾角25,斜長359m,三心拱粗料石砌碹支護,凈寬2.6m,凈高2.6m,凈斷面積5.92m2。安設架空乘人裝置。主要擔負運送人員、進風任務,井筒內設臺階扶手,兼礦井安全出口之一?;仫L立井(新建):在主斜井東部新建回風立井,垂深240m,直徑5.0m,凈斷面積19.63m2,混凝土澆筑支護,壁厚400mm,主要擔負礦井回風任務,井筒安設人行梯子間,兼礦井安全出口之一。2、礦井生產系統(tǒng)3、采區(qū)巷道布置15#煤層厚度平均5.10m,采用長壁綜采放頂煤采煤法,開采下層2.3m,放頂煤2.80m。根據開拓方案,向井田東部開拓布置三條巷道,即采區(qū)運輸巷、軌道大巷、回風大巷,采區(qū)運輸巷沿15#煤層底板布置,軌道大巷、回風大巷沿15#煤層頂板布置,采區(qū)運輸巷、軌道大巷保護煤柱25m,軌道大巷、回風大巷保護煤柱20m,巷道兩側保護煤柱寬40m?;夭晒ぷ髅骓槻劬?5#煤層底板布置,運輸順槽與采區(qū)運輸巷連接,回風順槽與回風大巷連接;運輸順槽通過聯絡巷風門與回風大巷連接,回風順槽通過聯絡巷風門與軌道大巷連接。4、采煤方法根據地質條件、煤層儲存情況、工作面生產能力、開采技術條件以及通風安全、礦井生產能力、回收率等因素,采用走向長壁綜合機械化采煤法。因15#煤層平均厚度為5.10m,礦井為低瓦斯礦井,所采煤層為不易自燃煤層,根據礦井開采條件,確定采用放頂煤開采,采下層2.3m,放頂煤2.80m。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5、工作面回采工藝1、落煤方式:煤壁采用MG160390-WD型雙滾筒采煤機割煤,架后采用支架尾梁擺動配合插板伸縮放頂煤。采煤機兩端頭斜切式進刀,雙向割煤,往返兩刀,兩刀放一次頂煤。2、裝煤方式:煤壁裝煤采用采煤機滾筒配合前部輸送機鏟煤板,放頂煤利用尾梁擺動和插板伸縮配合節(jié)煤器直接裝煤。3、運煤方式:煤壁使用前部輸送機SGZ630220型型中雙鏈刮板輸送機運煤,放頂煤使用后部輸送機SGZ630220型中雙鏈刮板輸送機運煤。4、支護方式:工作面使用ZF40001626型放頂煤液壓支架支護;上下端頭使用ZF42001832型放頂煤液壓支架做為端頭支架配合DZ25(22)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支護,并配合型鋼梁及板梁聯合支護。5、工作面工藝流程:收護幫板收伸縮梁割煤伸出伸縮梁移架打開護幫板推移前部輸送機拉移后部輸送機收護幫板收伸縮梁割煤伸出伸縮梁移架打開護幫板推移前部輸送機放頂煤拉后部輸送機。6、端頭支護工藝流程:移設型鋼梁拉移后部輸送機機頭支改架后支柱拉超前架支設架后支柱割煤伸出伸縮梁推移前部輸送機機頭。三、礦井通風1、礦井通風系統(tǒng)礦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風,主扇工作方式為機械抽出式,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為進風井,回風立井回風。2、采區(qū)通風系統(tǒng)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風。新鮮風流由主斜井進入,經井底車場、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采區(qū)工作面回風巷、污風經工作面回風平巷進入總回風巷排出地面。3、掘進通風每個獨立通風的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應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藥用量(本巷道掘進無爆破工序)、局扇實際吸風量、風速和人數等規(guī)定分別進行計算,并必須采取其中最大值。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hf=100qhgKhg=1000.032=6m3/min式中:Qhf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 m3/ min;qhg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平均絕對瓦斯涌出量, 0.03m3/ min;Khg掘進工作面的通風系數,取2.0。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的計算:Qhf=100qhcKhc=1000.112=22m3/ min式中:Q掘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 m3/ min;qhc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平均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 0.11m3/ min。Khc掘進工作面的通風系數,取2.0。3)按人數計算:Qaf 4Nhf=416=64m3/ min式中:Nhf掘進工作面交接班時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 16人。通過以上計算,可知工作面實際需風量為64m3/min.4)按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計算:選用FBDNO5.6/211KW軸流式對旋風機,實測吸風量:Qaf=275m3/ min式中:Qaf局部通風機的實測吸風量275m3/ min;根據百米漏風量計算,迎頭有效供風量為:Q有效= Qhf -(PQhfL100)=275-(2.5%2751700100)=158.2m3/ min式中:Q有效掘進工作面的有效風量。Qhf局部通風機的實際吸風量275m3/ min。P百米漏風率最大不超過2.5%。L風筒總長 1700m。5)按壓入式局部通風機風筒出口風量供給量驗算:抽出式風機的實測吸風量Q吸=133.8 m3 /min則:Q有效Q吸則本通風方式是合理的。為了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循環(huán)風,風機安放的巷道中的風量,除了保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外,還應保證風機吸入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道之間的最低風速為每秒0.25m,風機安設地點的富余風量應為:Qhf600.15Shd =600.158=72米3/分式中:Qhf風機安設地點富余風量。Shd風機安設地點的巷道凈斷面積8米2。6)按風速進行驗算:每個煤巷或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低風量Qaf600.25Shf =600.258.74=131.1m3/ min。按最高風速驗算:每個巖巷、煤巷或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高風量:Qaf 604.0Shf =604.08.74=2097.6m3/ min。式中:Shf掘進巷道的荒斷面積8.74m27)按有害氣體的濃度驗算回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其他有害氣體濃度應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中的有關規(guī)定。p瓦/ Q掘0.02/2751% pco2/ Q掘0.07/2751%式中:Q掘掘進工作面的需要風量,m3/ min。p瓦瓦斯絕對涌出量,m3/ min。 pco2co2絕對涌出量,m3/ min。由以上驗算可知工作面的有效風量能夠滿足最大需風量的要求。確定工作面的配風量為275 m3/ min72 m3/ min347 m3/ min。4、礦井風量計算根椐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礦井所需風量按下列不同方法分別計算,并取其最大值:1、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礦井總進風量Q礦進=4NK礦通 =4991.2=475 m3/min式中:Q礦進礦井總進風量,m3/min;N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取99人;K礦通礦井通風系數,取1.2;2、按采煤、掘進、硐室及其它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計算Q礦進=(Q采+Q掘+Q硐+Q其它)K礦通m3/min式中:Q礦進礦井總進風量,m3/min;Q采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Q掘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Q硐硐室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Q其它礦井除了采煤、掘進和硐室等地點外的其它井巷需要進行通風的風量總和,m3/min;K礦通礦井通風系數。(1)采煤工作面風量 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采=100q采K采通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q采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絕對涌出量, m3/min;q采= QA/(3302460) ;m3/min Q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相對涌出量, m3/t;A采煤工作面年生產能力,15#煤層回采工作面生產能力93.96萬t;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機采工作面取1.5。經計算,15#煤層工作面風量Q15采=475m3/min 按工作面風流溫度計算Q采=60V采S采Ki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的風量,m3/s;V采采煤工作面適宜風速,取 V采=1.5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斷面積,S15采=8.17m2;Ki工作面長度系數,取1.1。經計算,15#煤層工作面風量Q采=810m3/min 按回采工作面人數計算需風量Q采=4N式中:N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15#煤為30人;經計算,15#煤層工作面風量Q采=120m3/min綜上計算,15#煤工作面計算風量取最大值為810m3/min。 按風速對工作面風量進行驗算0.2560S采Q采460S采式中: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斷面積;15 S采Q15采240 S采,即 1228101960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紤]井下接替回采工作面,接替回采工作面風量不小于回采工作面風量的50%,設計取Q15接=410m3/min,故回采工作面、接替工作面總風量為1220m3/min。(2)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礦井投產時井下共布置兩個掘進工作面,其中一個綜掘工作面,一個炮掘工作面。 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掘=100q瓦掘K掘通式中:Q掘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q掘掘進工作面的瓦斯絕對涌出量, m3/min;q掘= QA/(3302460) Q掘進工作面的瓦斯相對涌出量,m3/t;A掘進工作面產量,15#煤層掘進生產能力7.14萬t;K掘通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風量系數,取K=1.8。經計算:Q15掘=43m3/min 按人數計算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Q 掘=4N式中:N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炮掘工作面最多人數6人,綜掘工作面最多人數13人;經計算:Q15炮=24m3/min,Q15綜=76m3/min 按炸藥量計算炮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Q掘=25A=255=125m3/min式中:A掘進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藥用量,5kg。 按局部扇風機吸風量計算設計為掘進工作面配備的局扇為KDF6.3型,該局扇吸風量625350m3/min。Q掘Q局吸+60VS式中:Q局吸-局部扇風機實際吸風量,取625m3/min; V-防止吸循環(huán)風的最低風速,煤巷、半煤巖巷取0.25m/s、巖巷取0.15m/s;S-巷道的斷面積,S15#運順=12m2,S15#回順=10m2;Q15#=625+600.2512=805m3/min;Q15#=625+600.2510=775m3/min;取上述計算最大值,掘進面需風量為805m3/min和775m3/min。 按風速對掘進工作面配風量進行驗算0.25S掘Q煤掘4S掘0.15S掘Q巖掘4S掘經驗算,掘進工作面配風量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另:考慮停工不停風的一個掘進工作面風量,設計風量為800m3/min。根據以上計算,掘進總需風量為2380m3/min。3)硐室需風量井下獨立通風的硐室為15#采區(qū)變電所,按經驗值取為200m3/min。故Q硐=200m3/min4)其它地點的需風量其它風量按下式計取。Q其它=(Q采+Q掘+Q硐)5%=(1220+2380+200)5%=190m3/min礦井投產時總需風量為: Q礦=(Q采+Q 掘+Q硐+Q其它)K礦通 =(1220+2380+200+190)1.2 =4788m3/min 取80m3/s、風量分配1、按用風地點風量分配采煤工作面:15#:16m3/s;15#煤掘進工作面:162m3/s采區(qū)變電所:4m3/s其它風量:28m3/s(包括接替面風量、停工不停風掘進面風量)2、按井筒風量分配礦井井筒進風量按自然分配的原則分配,根據各井筒斷面、支護形式、長度及井筒內的裝備根據下式計算:根據:h主=h副=h行 則:Q=Q主+Q副+ Q行經計算:主斜井進風量為 25m3/s;副斜井進風量為 40m3/s;進風行人井進風量為 15m3/s;、礦井通風阻力計算摩擦阻力按下式計算:式中:h摩-礦井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系數,kgS2/m4;L-井巷長度,m;P-井巷凈周長,m;Q-通風井巷風量,m3/s;S-井巷凈斷面積,m2;局部阻力:按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礦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5%計算。自然風壓:該礦開采深度較淺(400m以下),進、出風井井口標高差不大(150m以下),故礦井的自然風壓忽略不計。經計算,礦井通風容易時期及困難時期的通風阻力為:H容=828Pa;H困=1615Pa、礦井等積孔計算通風容易時期等積孔:通風困難時期等積孔:說明:礦井通風容易時期和困難時期阻力等級為小阻力礦,全礦井通風難易程度為容易。四、礦井安全技術1、礦井瓦斯治理(一)防止瓦斯積聚、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易于積聚,由專職人員定時檢測瓦斯?jié)舛龋O置導風簾沖淡瓦斯。該處設置甲烷傳感器、報警裝置。、掘進工作面采用“兩閉鎖”供電,確保局扇不間斷通風。在掘進工作面設置甲烷傳感器。、局部冒落點瓦斯易于積聚,要制定嚴格的管理措施,由專人處理。處理時要同時檢查通風系統(tǒng)中回風流的瓦斯?jié)舛?,正常后方可進行處理。、采空區(qū)瓦斯易于積聚,工作面全部采空后,對采空區(qū)及時密閉,設計采用永久性密閉墻。具體要求:頂底需掏槽,槽深在煤中不得小于1m,巖石中不小于0.5m,厚度不少于1m,采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墻無裂隙,墻內外5m內支護完好,應設U型放水管。廢棄巷道和盲巷,要設永久閉墻和臨時閉墻,以減少瓦斯涌出和防止工作人員誤入,并有明顯的警示標志。(二)、確保礦井有穩(wěn)定、可靠的通風系統(tǒng),保證各作業(yè)地點有足夠的風量和合適的風速、礦井采用分列式通風,主斜井、副斜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進風井位于上風側,不受污染。、在首采工作面回風順槽與軌道巷材料繞道之間修筑有風門,結構嚴密,漏風少,其它聯絡巷、采空區(qū)砌筑永久性閉墻。、掘進工作面設計采用獨立正壓通風系統(tǒng)。、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確保風流不經過采空區(qū)。、風橋采用粗料石砌碹,流線形坡度不大于25,可有效地降低風阻。、礦井設計能力為900kt/a,采用綜采、綜掘和炮掘,井下不設爆炸材料庫。2、礦塵防治地面建有高山水池容量800m3兩個,經主井1596mm管路進入井底車場分流進入東西翼采區(qū),經89mm、108mm管路進入工作面,供巷道清洗及各轉折點滅塵使用。3、礦井防滅火該礦15煤層按容易自燃煤層考慮。從開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方面分析,設計采用合理的開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做到少切割煤體,盡量減少浮煤與空氣接觸時間,以防患于未然。從通風方面,設計采用分列式通風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簡單,通風斷面合理,使礦井阻力降低,減少漏風,易于調節(jié)風量,使得在發(fā)生火災時便于控制風流,隔絕火區(qū)。1、開拓開采方面的措施(1)、采用合理的開拓方式及巷道布置。進風井筒和回風井筒均采用錨噴或料石支護,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井筒、井底車場、峒室、運輸巷、軌道巷均采用料石砌碹或錨網噴支護,運輸、回風順槽采用錨網支護,順槽皮帶的機頭機尾20m范圍內采用金屬支架支護,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2)、運輸和回風巷間各留設30m的保護煤柱,留設煤柱充足,保護開采,減少漏風。(3)、運輸巷、回風巷之間盡量少貫通,如需貫通,使用后采用永久性密閉。(4)、采用壁式采煤法,實行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推進方式為后退式,漏風少;加快工作面設備安裝速度和工作面推進速度,以防開切眼附近煤層自燃。(5)、停采后10天內工作面設備要全部撤出,并完成永久封閉;在撤架過程中,加強停采線回風巷CO、溫度監(jiān)測和自燃危險性預測。在井底附近設消防材料庫。(6)、回采工作面結束后,盡快封閉采空區(qū),進行永久性密閉,并確保閉墻質量。閉墻要求見第四章。(7)、在井下消防材料庫按礦井防滅火規(guī)范(試行)儲存了滅火器材和工具,并配備了消防車。(8)、回風巷設CO、溫度傳感器,并入礦井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實時監(jiān)測;對綜采工作面設有噴灑阻化劑措施和黃泥灌漿措施,防止煤層自燃。2、通風方面的措施(1)、采用全負壓通風系統(tǒng)。(2)、工作面采用獨立通風,采區(qū)設單獨的進、回風道,采掘工作面為獨立通風,避免串聯風。(3)、通風設施設置合理。風門、風橋等設施安設在圍巖穩(wěn)定、壓力小、支護完好的地點。并注意日常維護,減少漏風。3、阻化劑防滅火系統(tǒng):、阻化劑噴灑工藝設計采用阻化劑噴灑壓注工藝,選用機動性噴灑壓注系統(tǒng),阻化劑選用濃度20%的工業(yè)氯化鈣(CaCl2)。該系統(tǒng)工藝簡單,投資少、機動性好,可安裝在平板車上,設于回風順槽,根據需要靈活機動。由直徑50.8mm鋼管,從WJ24拉桿泵接耐壓膠管到防滅火處理地點,并與噴嘴和封孔器連接,由拉桿泵進行壓注和噴灑。4、礦井采用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內因火災的發(fā)生,但防止外因火災還必須制定以下措施:、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嚴格實行明火管制,建立健全明火管理制度。、坑木場、臨時矸石場與進風井口距離大于80m,不會對井下生產造成威脅。、井口20m范圍內嚴禁煙火,同時,制定有防止煙火進入井下的措施。確定明確的禁火區(qū),并嚴格管理。、地面設消防材料庫,并配備有符合規(guī)定的消防器材。、入井人員不得攜帶煙草、火具等物品,嚴格入井檢身制度。4、礦井防治水1、相鄰礦井的分界處,必須留防水煤柱。礦井以斷層分界時,必須在斷層兩側留有防水煤柱。嚴禁在各種防隔水煤柱中采掘。2、井巷出水點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積水的井巷及采空區(qū)的積水范圍、標高和積水量,必須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在水淹區(qū)域應標出探水線的位置。采掘到探水線位置時,必須探水前進。3、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應及時觀測井下水文變化情況,并向礦調度室報告。4、水淹區(qū)積水面以下的煤巖層中的采掘工作,應在排除積水以后進行;如果無法排除積水,必須編制設計,由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審批后,方可進行。5、井田內有與河流、溶洞、含水層等有水力聯系的導水斷層、裂隙(帶)、陷落柱時,必須查出其確切位置,并按規(guī)定留設防水煤(巖)柱。巷道必須穿過上述構造時,必須探水前進。如果前方有水,應超前預注漿封堵加固,必要時預先建筑防水閘門或采取其它防治水措施。6、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yè),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7、礦井必須作好采區(qū)、工作面水文地質探查工作,選用物探、鉆探、化探和水文地質實驗等手段查明構造發(fā)育情況及其導水性,主要含水層厚度、巖性、水質、水壓以及隔水層巖性和厚度等。8、煤層頂板有含水層和水體存在時,應當觀測“三帶”發(fā)育高度。當導水裂隙帶范圍內的含水層或老空積水影響安全開采時,必須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統(tǒng)。9、探水或接近積水地區(qū)掘進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危害的安全措施。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離,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巖)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guī)定。10、安裝鉆機探水前,必須加強巷道支護,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溝,安設專用電話,測量和防探水人員親臨現場,依據設計探放水。11、鉆井時,發(fā)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鉆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異狀時,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現場負責人員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并派人監(jiān)測水情,如果發(fā)現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