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吸油材料的英語文獻翻譯.ppt_第1頁
有關吸油材料的英語文獻翻譯.ppt_第2頁
有關吸油材料的英語文獻翻譯.ppt_第3頁
有關吸油材料的英語文獻翻譯.ppt_第4頁
有關吸油材料的英語文獻翻譯.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疏水性木棉的制備和其高吸油性 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 Superhydrophobickapokfiberoil absorbent Preparationandhighoilabsorbency JintaoWang YianZheng AiqinWang 目錄 1 簡介 油劑泄漏的處理方法有三種 機械法 燃燒法和化學法 超疏水性是指與水的接觸角為150 制備超疏水性有四種方法 木棉纖維具有密度低 浮力好 中空度大 疏水性好 吸油能力好 2 實驗 2 1實驗用品木棉纖維 次氯酸鈉 醋酸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氯仿 正硅酸乙酯 十二烷基 氨水 乙醇 甲苯 正己烷 汽油 柴油 大豆油 2 2制備過程原棉放置在400ml的次氯酸鈉溶液中 重量百分比為0 5 加入強酸使溶液PH值為4 5 將溶劑放置在攪拌機700rpm80度條件下1個小時 用蒸餾水沖洗所得到的木棉纖維直到達到中性狀態 然后將其在烘箱70度條件下烘至恒重 以備后續纖維改性中使用 正硅酸乙酯 重量百分比為4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1 2mmol L 加入蒸餾水中 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 然后將次氯酸鈉處理后的木棉纖維加入混合液中 逐漸加入氨水 重量百分比為1 8 之后再攪拌20分鐘 將其放置在室溫條件下4個小時 然后再烘箱中60度條件下烘至恒重 最后 纖維中加入乙醇溶液 使其水解1小時 最后 過濾所得到的試樣 在室溫條件下自然晾干并在120度條件下烘干1個小時 2 實驗 2 實驗 干燥試樣 0 1g 放置在事先稱重的不銹鋼濾網上 在室溫中浸漬在純油劑中 在一定的時間之后將試樣和不銹鋼濾網從油劑中取出然后懸掛10s 以下公式計算其吸油能力 柴油和大豆油與60ml的模擬海水 氯化鈉重量百分比為3 5 放置在100ml的錐形瓶中在150rpm的攪拌器中10分鐘 0 1g試樣放置混合液中 油水混合物中柴油和大豆油的含量為0 01和0 14g ml 吸油材料放置在油水混合溶液中在30度條件下震蕩60分鐘 然后 用濾網將試樣從錐形瓶中取出 懸掛1分鐘后稱重 用正己烷提取分離法來確定水含量 2 實驗 2 4重復利用性用濾網將木棉纖維從油水混合物中取出 然后將其放置在砂芯漏斗中 在真空條件下放置10分鐘后稱重 在不嚴重破壞纖維外觀的前提下將油劑回收 重復8次吸收 釋放周期來評估纖維的重復利用能力 2 5表征傅里葉紅外測試 掃描電鏡 接觸角 3 結果與討論 3 1纖維表面超疏水性和親油性 3 2紅外分析 3 結果與討論 3 結果與討論 3 3形態分析 3 結果與討論 3 4原棉和超疏水性纖維的吸油能力對比 3 結果與討論 3 5原棉和超疏水性纖維的油水選擇性對比 3 結果與討論 3 6原棉和超疏水性纖維的去除油膜能力 3 結果與討論 3 7重復利用性 1 超疏水性纖維表面運用溶膠凝膠法以TEOS作為預處理然后用超疏水性纖維的DTMS 2 木棉纖維經過表面改性 表面粗糙度提高 從而降低了表面能賦予纖維更好的油水選擇性和更高的吸油能力 3 維素材料的超疏水性改性纖維是改性吸油能力有效的辦法 由于高吸油能力的優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