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治理 工程 設計方案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 二 00 八年五月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治理 工程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 1000m3/d 治理 工程 設計方案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 二 00 八年五月 目 錄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治理 工程 設計 項目責任表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治理 工程 設計方案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設計依據 第三章 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第四章 主要構筑物與設備設計 第五章 總平面與廢水處理站區布置 第六章 建筑與結構設計 第七章 供配電設計 第八章 儀表與自控 第九章 給水排水及消防 第十章 分析化 驗與分析儀器 第十一章 廢水處理站投資估算 第十二章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分析 第十三章 工程建設周期 第十四章 工程業績、總承包、交接及售后服務 附圖 廢水處理站工程總平面圖 廢水處理站工藝流程圖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治理 工程 設 計 項 目 責 任 表 設 計 單 位: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 工程設計證書: 國家建設部 121013-sy 號 /國家環保總局乙級 970104 號 工程咨詢證書: 工咨乙 11220070023 號 院 長: 嚴建華 (教授) 分管副院長: 張礪彥( 高級工程師) 副總工程師: 詹伯君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設計負責人: 詹伯君(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工藝: 王琦峰(工程師) 劉龍懷(助理工程師) 電氣: 黃 號(助理工程師) 自控儀表: 曹揚慶(高級工程師) 設備: 劉加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土建: 鄒傳仁(碩 士) 總 撰稿: 劉龍懷 (助理工程師) 校對: 詹伯君(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審定: 張礪彥 ( 高級工程師) 地址: 310027 杭州玉泉 浙江大學 機械能源學院 5 樓 電話 : 0571 87953372, 87951621 傳真: 0571 87953372, 87951621 E-mail: 重慶榨菜 生產廢水 1000m3/d 治理 工程 設計方案 工程編號: ZDNY200810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 第一章 概述 1.1 前言 重慶榨菜公司主要從事榨菜及榨菜醬油生產,其生產廢水治理工程是國家三峽庫區廢水治理項目。 對于榨菜行業高鹽、高 COD、高 BOD 廢水治理難度較大,工程量較大等特點,重慶榨菜公司委托我院進行方案設計。 榨菜生產廢水 COD 高達 3000mg/L,鹽度、有機物濃度及氮、磷濃度均很高,直接排放嚴重影響了三峽庫區水體水質和生態環境,對庫區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帶來不良 影響。需對榨菜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治理達標后排放。 我院根據同類廢水處理工程實踐和相關廢水處理項目試驗研究數據,按照建設單位要求,提出 重慶榨菜生產廢水治理 工程 設計方案,供環保管理部門和公司領導審閱。 1.2 設計原則 1、 榨菜生產廢水經本廢水處理站處理后達到廢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 2、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有關法規,按規定的排放標準,使處理后的給水、廢水和回用水各項水質指標達到且優于標準指標。 3、采用先進、合理、成熟、實用、可靠的處理工藝,投資經濟合理,并 具 有顯著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工藝設計與設備選型能夠在生產運行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調節余地,能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 5、在運行過程中考慮運行管理維護方便,操作自動化程度高,便于操作管理、便于維修、節省動力消耗和運行費用。 第二章 設計依據 2.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253 號, 1998.11.29 2.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96 2.3室外排水工程設計規范 GBJ14-87 2.4 重慶大學提供的基礎資料 和數據 2.5 設計水量及水質 各榨菜廢水廠生產廢水處理站設計規模 榨菜廠 榨菜廠規模(萬噸 /年) 榨菜廢水廠規模( m3/d) 1 2.5 擴建 1000 后達到 1400 2 2.5 1000 3 3(榨菜) 1800 4 2 900 5 1.65 擴建 500 后達到 800 6 4 1600 7 1.5(榨菜 900 8 2.50 1250 9 0.50 250 10 0.50 250 合計 19.90 10150(新建、擴建 9450) 說明:本方案采用 2 號榨菜廠數據,即 1000m3/d 規模 設計。 根據重慶市涪陵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對榨菜廠主要排放口水質監測結果見表: 榨菜廢水監測結果一覽表 結合監測測定的結果(混合水樣),確定榨菜廢水處理站的進水水質為: CODcr 3000mg/L; BOD5 1200mg/L; SS 500mg/L; NH3-N 60mg/L; 鹽(以 Cl-計) 9600 mg/L; 磷酸鹽(以 P 計) 20mg/L。 2.6 處理標準 處理出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96 一級級標準。 指標名稱 CODcr ( mg/L) BOD5( mg/L) SS ( mg/L) 色度( 倍) NH4-N( mg/L) 磷酸 (以 P 計) ( mg/L) pH 數 據 100 20 70 50 15 0.5 6-9 2.7 設計范圍(暫定) 廢水處理站設計范圍包括:廢水處理 站內的廢水處理工藝、土建、電氣和自控。 廢水處理站 1m 以外的廢水進水管路、排水管路、污泥外運、自來水進水管等,由 重慶榨菜 公司 負責實施。 樣號 水量 ( m3/班) 監測項目 pH SS( mg/L) COD( mg/L) BOD5( mg/L) 氯化物( mg/L) 1 淘洗 45 6.90 1072.0 2184.2 706.6 6348.0 2 脫鹽 45 4.86 1113.0 8091.8 3606.5 33489.6 3 壓榨 10 4.60 2657.0 19637.3 8667.2 79457.4 4 殺菌 170 8.10 37.0 9.9 1.4 15.5 5 腌制 / 4.38 10578.0 52300.4 23882.6 106467.0 加權平均 5.4 485.9 2446.2 1040.7 9592.9 備注 加權平均值的計算不包括腌制工序用水 第三章 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3.1 產品生產工藝及廢水來源 榨菜生產工藝流程及榨菜生產廢水產生環節 榨菜生產工藝流程見下圖。 將青菜頭人工放入混凝土腌制池,逐層加入各種輔料和食鹽,并采用踩池機踩壓實。發酵池裝滿后用防水布遮蓋,并用沙石封閉。第一次腌制所需時間約 7 天,腌制后出水的鹽份濃度為 2%;第二次腌制所需 時間約 15天,出水鹽份濃度為 7%-8%;第三次腌制所需時間約 2 個月,最后出水鹽份濃度為 12%-14%。根據所收購原料的不同,腌制時間的不同和產品要求的不同,經過一次或多次倒池,腌制時間最多達半年以上,檢驗達到標準規定的指標后,根據每日生產計劃,用起吊設備出池送入廢水 廢水 廢水 至廢水站 廢水 青菜頭 第一次腌制 修減看筋 第二次腌制 第三次腌制 制榨菜醬油 淘洗 切分 脫鹽 脫水 拌料 計量 裝袋 熱合 殺菌 冷卻 吹干 成品 腌制液 腌制液 濃縮后回用 濃縮后回用 榨菜精加工車間。 榨菜經人工修剪、剔除老筋后由整理輸送機、淘洗輸送機送入滾筒淘洗機內,清洗去除泥砂和雜質,經過切分機切分,自動脫鹽機脫鹽,壓榨脫水機脫水,按不同的產品配方加入各種輔料,然后通過計量、充填、真空包裝。包裝后的榨菜經金屬檢出機、選別后由輸 送帶送入殺菌冷卻機進行巴氏滅菌,殺菌溫度 100oC,冷卻至 30 oC。滅菌后的軟包裝榨菜經檢驗合格后,進行裝箱打包并運至成品庫。 在淘洗過程中, 30 噸榨菜需 100m3水進行淘洗,淘洗過后的出水中鹽份濃度為1%。然后再通過金屬檢出機、輸送帶和切菜供給機進入切菜機的入料口,被切成絲、塊或丁狀的榨菜經篩分機除去碎菜屑后,經強化永久磁鐵送入脫鹽機脫鹽至規定的含鹽量。脫鹽后出水中鹽分濃度為 4 6,脫鹽水量 3-5 噸 /噸成品。由濾水輸送帶送至壓濾脫水機,脫水后的榨菜由輸送帶送入計量包裝工段。壓榨水的食鹽濃度為 4 6, 水量為 0.5 噸 /噸產品。殺菌冷卻水的水量為 2 噸 /噸成品。最后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匯合,經處理后排放。 生產廢水主要產生于生產榨菜淘洗廢水; 脫鹽 廢水;壓榨廢水;殺菌廢水;第一次腌制廢水等。 3.2 廢水處理關鍵工藝環節設計 3.2.1 廢水特性分析 生產排放的廢水主要來自于榨菜生產、 淘洗 、 壓榨 以及 腌制廢水 ,廢水超標項目是 COD、 BOD5、 SS、色度、氨氮、磷酸鹽等。這類廢水富含有機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排入水體后,在微生物水解酶的作用下發生降解,在降解過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極易造成水中溶解氧不足,使有機物厭 氧發酵而導致水體發黑發臭。因此該廢水有害無毒,屬于高濃度可生化性強的有機廢水。 榨菜生產的廢水中還有較多的 NaCl,高鹽度引起的滲透壓會增高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榨菜第一次腌制廢水會在 3-6 個月后排放,其含鹽量很高,將對生化處理工藝產生沖擊。必須在車間收集后,采用小泵逐步均勻排放進廢水調節池,防止因氯化鈉含量過高,對生化處理工藝產生沖擊。 榨菜第一次腌制產生的廢水中還含有動物蛋白,總氮含量較高,生化處理過程中容易轉化為氨氮。 生產中廢水排放時間、排水量和排水水質波動性比較大。 3.2.2 富鹽有機廢水處 理技術主要內容 我們針對富鹽廢水中嗜鹽菌篩選和改良高效降解菌并對所篩選的菌株和菌群 的生長條件做詳細研究。依托已有菌株資源和天然高鹽樣品資源,用高鹽廢水作為培養基篩選具有高降解活性的菌群,或通過在培養基中添加廢水中特定成份篩選降解目標污染物的高效菌。生長條件包括包括鹽度、溫度、 pH 值對生長的影響,菌株碳氮源的利用,菌株的產酶性質,重金屬離子對菌株的抑制作用等。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改良菌株,提高難降解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我們根據菌株的生長特性和高鹽廢水自身特點,選擇和設計合理的微生物處理工藝,分析微 生物處理工藝中菌株對污水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我們在優化生物處理過程的基礎上適當結合物理、化學處理手段,針對蔬菜腌制行業排放的高鹽廢水提出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在寧波設計建造了一個高鹽廢水處理示范工程。廢水排放達到 GB8978-1996 一級排放標準。 3.2.3 富鹽有機廢水處理技術關鍵點 我們建立了針對富鹽有機廢水具有快速、高效降解有機物能力的微生物菌株篩選技術;并采用定向富集技術來篩選在富鹽有機污水中快速生長的微生物,并根據污水水質分析結果選擇特定底物來進行篩選,可快捷的建立降解效果最優的菌群。 我們 通過分 子生物學技術改良菌株,構建高效降解富鹽有機廢水的工程菌;對菌種進行改良可解除或突破微生物代謝調控的控制,把原始菌種改造成能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異常代謝的菌株,這將大大提高菌株的降解效率,獲得改良菌株的方法使用隨機誘變和重組 DNA 技術。 3.2.4 廢水物化處理工藝選擇 對于廢水中含有的果蔬皮殼等大顆粒的懸浮物,必須在調節池前大部分去除。可以在調節池前設置格柵,使用人工格柵進行定時人工清除。 由于生產中廢水排放時間、排水量和排水水質波動性比較大。必須設計足夠大的調節池容量。設計調節池 HRT 在 24 小時以上。 混和 廢水中含有較多的懸浮物,磷酸鹽,色度較高,可投加少量硫酸亞鐵和石灰乳混凝反應,在初沉池用斜管沉淀方式沉淀,實現較高的去除效率。 3.2.5 廢水生化處理工藝 由于混和廢水 B/C 比大于等于 0.4,生物可降解性好,一般廢水生化處理工藝根據掛填料與否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工藝。生物膜法相比有較好耐沖擊負荷能力和較高處理效率。通過可以掛部分微生物填料,以形成不同微生物相,提高處 理效率。 由我院提供的嗜鹽菌群,專門針對含鹽廢水處理篩選和馴化,可大幅度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根據工程經驗,為保證脫氮效果和提高處理效率,我 們提出了“兩段生化處理工藝”(中國專利)的 A/O 生化工藝。該工藝在調味品、印染、化工等行業已經成功應用,取得理想效果。 按照反應工程理論,廢水處理采用兩級反應,以取得最高效率。 廢水處理第一段采用好氧處理工藝。在 O1 段通過高微生物量( SV3050-80),實現有機物吸附和氧化,活性污泥回流。 廢水處理第二段采用兼氧好氧處理工藝,實現有機物達標去除和脫氮。其中A2 段兼氧水解反應,利用厭氧反應中的水解酸化階段,在兼氧階段實現反硝化脫氮。同時經過水解酸化后混和廢水可生化性能得到改善,保證 O2 段好氧處理單元工藝效率。 好氧段分兩格分別實現有機物達標去除,和具備硝化功能,利用硝化菌轉化氨氮為硝態氮。為保證廢水氨氮達標,我們采用回流好氧混和液和活性污泥至兼氧池,通過好氧硝化、兼氧反硝化作用實現生物脫氮的目的。 3.2.6 生化處理后的后續處理 經過生化處理后,廢水還有一定的 SS,且需要回流部分活性污泥保證生化池內活性污泥濃度。 為了保障達標排放,廢水處理工藝中考慮增加氣浮機進行加藥處理,使用 PAC進行把關處理,保證達標排放。 3.2.7 污泥處置 物化污泥全部進入污泥濃縮池。 二沉池沉淀活性污泥通過管路回流到生化池。 多余活性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 污泥濃縮后,采用污泥泵提升,機械脫水。濾液回至調節池再處理,脫水污泥外運處置。 3.3 廢水處理工程工藝流程 3.4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生產廢水進調節池。 第一次腌制廢水 必須進收集池,收集池設在車間里,然后采用小泵提升均勻加入到調節池中。 人工格柵 調節池 調節池一 提升泵 初沉池 一沉池 A2 池 達標排放 二沉池 污泥濃縮池 臥螺離心機 外運衛生處置 污泥泵 氣浮池 第一次腌制廢水 車間收集池 生產廢水 提升泵 O1 池 O2 池 所有廢水先經過格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防止后續泵、管路以及閥門堵塞。廢水 自流進入進入調節池, 通過曝氣均勻水質,實現水質水量調節。 調節池廢水由提升泵提升進初沉池,初沉池基本不投藥,只去除 SS。根據進水 pH 值和色度,確定石灰、硫酸亞鐵的加藥量(鐵鹽比常規投加量減少 50以上),去除 COD、色度、沉淀懸浮物。初沉池前設反應池。初沉池沉淀污泥直接去污泥濃縮池。初沉池可以設 pH 在線監控系統(建議),保持出水 pH8-9。 初沉池 出水進入 O1 池(內掛部分立體彈性填料),采用好氧曝氣,吸附和氧化去除有機物,保持 SV30 在 50以上。控制溶解氧在 0.5-1mg/L。出水在一沉池沉淀活性污泥。活 性污泥回流到 O1 池。 一沉池出水進入第二段生化處理工藝。 A2 池為水解酸化階段,并實現部分反硝化。池中掛填料,安裝潛水攪拌機。使廢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經過水解酸化后的廢水進入低負荷的好氧池 O2(內掛立體彈性填料,采用微孔曝氣)進行好氧生化反應,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消耗掉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好氧池混和液部分回流至兼氧池,實現生物脫氮。 為保證脫氮效果, O2 池分隔為脫碳池和脫氮池。保證硝化菌在 BOD 基本降解完后進行硝化反應。 O2 生化池出水直接進入二沉池,沉 淀污泥部分回流到兼氧池和好氧池。 二沉池出水進氣浮池,設置反應池,投加 PAC,對生化處理后的殘余 COD 和色度實現加藥混凝和固液分離,確保達標排放。氣浮池出水排放到環境。 污泥處理 : 采用兩段生化處理工藝后,物化污泥由于投藥減少而減少泥量。生化污泥液由于 O1 池的貢獻和生化處理的分段運行,污泥量也減少。物化污泥和剩余生化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濃縮后,通過污泥泵提升,打入板框壓濾機脫水,濾液回調節池重新處理,脫水污泥定期外運填埋或送鍋爐房焚燒。預計日產生污泥量為0.8-1.6 噸。 3.5 預期處理效果 預測位置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氨氮 (mg/l) 色度 (倍 ) pH 調節池 3000 1200 500 60 300 6-9 初沉池 2000 900 400 60 180 8-9 O1/一沉池 800 1200 120 55 150 6-8 A2/O2/二沉池 90 20 80 12 70 6-8 氣浮池 80 15 50 12 40 6-8 排放標準 100 20 70 15 50 6-8 第四章 主要構筑物及設備設計 4.1 調節 池 功能說明: 調節池接受生產廢水。要求第一次腌制廢水收集以后,用泵均勻排入廢水調節池。前段設置格柵去除垃圾雜物和懸浮物。穿孔管曝氣,均質均量,保證工藝運行穩定。 設計參數: 廢水調節池總 HRT24h。有效容積: 1000m3, 30mL*12mW*2m +1.2m 高 + 6mL*6mW*2m +1.2m 高, 1 座。 調節池預曝氣供氣量: 0.03m3/m2 min。 建筑結構: 鋼砼,池頂標高 +0.20m。型式:地下式。與生化處理池合建。 設備配置: 人工粗格柵:柵隙 5mm, 1 臺,不銹鋼。 廢水提升泵 : 65FZB-35-20, 42m /h, 15m, 5.5kW, 2 臺, 1備 1 用。 曝氣風機: 3L52WC,25.7 m /min, 5m, 37kW, 1200 轉 /分, 0備 2 用, 2 臺。與好氧池合用。 穿孔管: DN40 : 400 米。 4.2 初沉池 功能說明: 調節 pH 值,投加石灰乳 /硫酸亞鐵,沉淀懸浮物和有機污染物。 設計參數: 平 流 式 沉 淀 池 , HRT4.6h( 含 反 應 池 )。 表 面 負 荷 :0.69m3/m2 h,水平流速: 0.97mm/s。有效容積: 195m3,14mL*4.5mW*3.2m+0.5m 高, 1 座。 設 3 泥斗 60。 建筑結構: 鋼砼,池頂標高 +3.50m。泥斗底標高 -2.00m。型式:半地下式。與兼氧池合建。池頂四周走道板。 設備配置: 反應池攪拌機: 1 臺, 0.75kW。 加藥設備 2 套:石灰乳 /硫酸亞鐵加藥槽。配加藥攪拌機0.55kW, 2 臺,加藥泵 0.37kW, 2 臺。 現場加藥槽 2 套:配攪拌機 0.25kW, 2 臺。 pH 在線監控系統: 1 套。 4.3 O1/一沉池 功能說明: 利用大容量微生物吸附和氧化廢水中有機物, 活性污泥在一沉池沉淀并回流。 設計參數: O1 池 HRT8h , 有 效 容 積 : 335m3 , 13mL*4mW*5+0.5mH+ 4.5mL*3.5mW*5+0.5mH, 1 座。 掛立體彈性填料 2m,穿孔管曝氣。 曝氣供氣量: 0.15m3/m2 min。 一沉池 HRT4.6h(含反應池)。表面負荷: 0.69m3/m2 h,水平流速: 1.00mm/s。有效容積: 195m3, 14mL*4.5 mW*3.2m+ 0.5m 高, 1 座。 設 3 泥斗 60。 建筑結構: 鋼砼,池頂標高 +3.50m。型式:半地下式。與物化生化池合建。池頂四周走道板。 設備配置: 立體彈性填料 135m3。穿孔管: DN40 135 米 。 污泥回流泵 50GW20-15-1.5, 20m3/h, 15m, 1.5kW, 1 臺。 4.4 A2/O2 生化池 功能說明: A2 使廢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O2 通過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去除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 設計參數: A2 池 HRT16h, 有效容積: 670m3, 13mL*10mW*5+ 0.5mH 1座。掛立體彈性填料 3m,設潛水攪拌機。設置微孔管充氧防止厭氧。 O2 池 HRT36h, NH4-N 負荷: 0.04Kg NH4-N/m3*d,有效容積:1500m3,分兩格,每格 17.5mL*8.5 mW *5+ 0.5mH, 1 座。掛立體彈性填料 2 m,穿孔管曝氣,曝氣量 0.10m3/m2 min。混和液回流比 100%,作提升 pH 用。 建筑結構: 鋼砼,池頂標高 +3.50m。型式:半地下式。與兼氧池合建。池頂四周走道板。 設備配置: 立體彈性填料: 985m3。 碳鋼潛水攪拌機: 2 臺, 2.2kW。穿孔管: DN40, 750 米 . 混和液回流泵: 80GW43-13-3, 43m3/h, 13m, 3kW, 1 臺。 曝氣風機:與調節池合用。 4.5 二 沉池 功能說明: 沉淀分離好氧池活性污泥,回流污泥,上清液達標排放。 設計參數: 平 流 式 沉 淀 池 , HRT5.7h( 含 反 應 池 )。 表 面 負 荷 :0.60m3/m2 h,水平流速: 1.02mm/s。有效容積: 320m3, 17.5mL*4mW*3.2m+ 0.5m 高, 1 座。 設 3 泥斗 60。 建筑結構: 鋼砼,池頂標高 +3.50m。型式:半地下式。與兼氧池合建。池頂四周走道板。 設備配置: 污泥回流泵 50GW20-15-1.5, 20m3/h, 15m, 1.5kW, 1 臺。 4.6 氣浮池 功能說明: 投加 PAC、 PAM 混凝懸浮物和有機污染物。確保達標排放 設計參數: HRT1.5h。表面負荷: 2m3/m2 h。 9mL*4mW*1.8m+0.2m 高, 1座。 建筑結構: 鋼砼,在調節池上部,污泥池邊。池頂標高 +2.20m。型式:地上式。 設備配置: 反應池攪拌機: 1 臺, 0.75kW。 加藥設備 2 套:配加藥攪拌機 0.55kW, 2 臺,加藥泵 0.37kW,2 臺。 現場加藥槽 2 套:配攪拌機 0.25kW, 1 臺。 氣浮槽溶氣泵: LUB403B140L, 5.5kW, 1 臺。 刮泥機: 1 臺, 0.75kW。 4.7 污泥濃縮池 功能 說明: 污泥存儲濃縮供脫水處理。 設計參數: 有效容積: 108m3。 6mL*6mW*3+0.2m 高, 1 座。 建筑結構: 鋼砼,池頂標高 +0.20m。型式:地下式。與調節池合建。 設備配置: 污泥泵: 32UHB-ZK-5-20, rpm2900, 5m3/h, 20m, 1.1kW, 2臺, 1 用 1 備。設置在污泥池上部。 4.8 脫水 /加藥間 功能說明: 安放污泥脫水設備和污泥絮凝設備、加藥設備。 設計參數: 15m*10m*4.5m 高。 建筑結構: 一層,磚混。 設備配置: 臥螺離心機: LW240-960, 1 套, 11kW。 污泥調理罐: 1m3, 1 套。 攪拌機, 1.1KW, 1 臺。 4.9 管理房 功能說明: 內分控制值班室、分析化驗室 。 設計參數: 12m*10m*4.5m 高。 建筑結構: 一層,磚混。 第五章 總平面與廢水處理站區布置 5.1 廢水處理站區位置 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用地凈長 53.5 米,寬 31.5 米,呈長方形狀。 5.2 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布置 廢水處理站主要建筑物均按功能區劃分設置于所配套處理構筑物和設備附近,便于管理。 建筑物、構筑物和設備之間由道路分開,整個廢水處理站區 為一個整體。廢水處理工藝設施按處理功能分區。所有廢水處理工藝設施均按流程要求布置,盡量以重力流形式配水。 平面布置設計盡量考慮流程通暢,布局美觀。 5.3 廢水處理站區道路和管道布置 廢水處理站區工藝管道根據標高,分明管和暗管敷設。風機管路和地面以上管路為鋼管,水下和地面以下為 PP 管路。按美觀、實用、節約原則設置。做到結構緊湊,減少長度和轉折,方便施工和操作。閥門布置在人手舒適位置, 1-1.2 米高。 5.4 綠化 在廢水處理站與公司生產區之間建議在主道路廠區一側設 4m 寬的綠化帶,可按氣候和植物適應條件種植 常綠喬木,改善環境衛生,美化廢水處理站區。廢水處理構筑物四周空地綠化帶。廢水處理池邊種植 0.5m 寬草坪及爬墻虎。 5.5 人員編制 廢水處理站編制人員 3 人,化驗分析人員由公司安排。 藥劑和污泥運輸、電氣、機械維修工作由公司統一安排。 第六章 建筑與結構設計 6.1 建筑設計 遵循的主要設計規范、設計依據: 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J3-88,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J7-89, 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J10-89。 根據廢水處理站工藝要求,站內建構筑物分為廢水處理構 筑物、污泥處理構筑物、輔助生產建筑物和辦公建筑物部分。其中廢水處理構筑物包括調節池、加藥沉淀池、生化池、二沉池;污泥處理構筑物為污泥濃縮池;輔助生產建筑物包括脫水/加藥;辦公生活建筑物是值班室、化驗室等。 6.2 結構設計 廢水處理構筑物均為蓄水構筑物。按照廢水處理工藝要求,本設計采用鋼砼結構形式。所采用砼等級不低于 C25,池體添加抗滲劑作防滲處理,抗滲等級 S6。施工縫加鋼板止水帶止水。池體采用大開挖施工,同時采用井點排水。本設計地基承載力按不低于 80Kpa,地下水位 1.00m 考慮。采用淺埋處理。地基基礎不 足時,必須采取地基基礎加固措施。 6.3 結構材料 1. 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2. 混凝土等級: C25、 S6:用于防水混凝土; C25:用于非防水混凝土現 澆結構; C30:碎石混凝土,用于預制板; C10:用于墊層及局部回填。 3. 鋼筋: 8, I 級鋼; 10,級鋼。 4. 砌體: Mu1.0 多孔磚。墻體與柱子拉接筋 2 6500,每邊深入墻 1000。 5. 砂漿:地面以下 M5 水泥砂漿,地面以上 M5 混合砂漿。 6. 欄桿:高度 1050mm,不銹鋼管,立桿、扶手: DN32,其他: DN25。 7. 房屋: 地面工程: 10 厚 1: 2.5 水泥砂漿光面, 15 厚 1: 3 水泥砂漿, 50厚 C10 砼, 80 厚碎石墊層,素土夯實。門窗工程:門采用膠合板門;窗采用塑鋼窗。屋面工程: 10 厚 1: 2 水泥砂漿( 5防水劑), 30 厚 C30 細石砼(內配 b4150雙向), 600*600 預制板(板縫嵌防水油膏), 20 厚 1: 2.5 水泥砂漿找平層, SBS放水卷材, 20 厚 1: 2.5 水泥砂漿找平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板。裝修:內墻面 1: 1:6 水泥石灰沙分層找平,細紙筋灰光面,中級內墻涂料,頂棚為灰沙底,紙筋灰面,內墻涂料。外墻 1: 1: 6 混合砂漿底,外墻面 外墻涂料。 第七章 供配電設計 7.1 設計范圍 對廢水處理站內用電設備的電氣負荷、低壓配電系統、動力電纜和照明電線、用電設備的控制方式進行初步設計,并作出投資概算。 7.2 供電系統概況 本廢水處理站為三級負荷,通過現場調查和對各類用電負荷的計算分析,用電設備總裝機容量約 124.13kW,其中備用 6.6kW,計算功率 84.37kW。 廢水處理站的供電由重慶榨菜 公司 變電所提供,采用 VV-1kV 電力電纜直埋進線引入。電力電源電壓為 380V/220V,照明電源電壓為 220V。 7.3 電氣負荷計算 裝機功 率 +備用功率( kW) 使用系數 計算功率( kW) 計算電流 ( A) 廢水提升泵 5.5 5.5 0.8 4.40 12 風機 74 0.8 59.2 150 反應攪拌機 0.75*2 0.8 1.20 3 加藥設備 0.92*4 0.6 2.21 8 現場加藥槽 0.25*4 0.6 0.60 3 潛水攪拌機 2.2*2 0.8 0.45 2 混和液回流泵 3 0.8 2.4 6 污泥回流泵 1.5*2 0.4 1.2 6 污泥泵 1.1 1.1 0.8 0.88 3 臥螺離心機 11 0.5 5.5 22 污泥調理攪拌機 1.1 0.3 0.33 3 氣浮刮泥機 0.75 0.8 0.60 2 氣浮溶氣泵 5.5 0.8 4.40 11 照明 /分析 2 0.5 1.00 4 合計 117.53+6.6 84.37 235 7.4 配電 廢水處理站用電功率約 117.53kW,由 重慶榨菜公司 將電纜送至廢水處理站配電柜,進線端重復接地。 7.5 廢水處理站區線路和電氣照明 由重慶榨菜 公司 在公司變電站實現無功功率的集中補償。在設備相對集中的 地方,設置動力控制柜,配電采用樹干式與放射式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建、構筑物結構情況及用電設備的布置情況,布線方式以電力電纜(電線)架空敷設為主,以電纜穿管明敷為輔。 廢水處理站室外照明線路采用 VV-1kV 電力電纜穿管暗敷的敷設方式。室內照明采用 BV-500V 型導線穿管埋地、沿墻(柱)、沿梁等暗敷方式進行布線,向各照明燈具供電。照明燈具的開關設置視生產的要求及燈具的配合來合理安排。 7.6 電氣控制 風機設備采用軟啟動器控制,其他用電設備電機采用直接啟動。 7.7 電能積算 在公司配電房到廢水處理站 0.4kV 電源出線處實行電能計量:電力計量和照明計量。裝設有功電度表和無功電度表。由建設單位負責。 7.8 接地系統 廢水處理站保護系統采用接地保護,公司供電變壓器中心點要求良好接地。各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低壓配電間的低壓配電屏的外殼必須可靠接地。接地電阻 4。在 0.4KV 電源進線處設置電氣中性點重復接地裝置,接地電阻 10。 第八章 儀表與自控 8.1 控制方式 為了保證廢水處理效果,節省能源,提高管理水平,確保污水處理廠安全經濟地運行,采用就地控制的控制方式。根據用戶需要,可設立中央控制 柜,根據各動力設備和工藝構筑物運行情況,在中央控制室模擬顯示泵、風機、壓濾機的運轉、pH、流量的顯示。控制電纜采用 KVV 型。 8.2 中央控制室計算機模擬顯示系統 中央控制室位于管理房內,按照工藝要求通過計算機模擬屏顯示設備狀態,模擬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在模擬流程圖上相應的工藝設備處均可顯示各設備的當前狀態(運行、停止、故障等)。屏上還裝有部分顯示、記錄儀表,用來指示、記錄工藝參數。中控室接受現場監測儀表信號實現故障警告功能。 8.3 檢測儀表 污水處理廠的監測儀表選用主要要求性能穩定可靠,維護管理方便。 儀表既能在現場提供監測顯示,又能向中央控制室提供報警信號。 名稱 數量 規 格 監測位置 電磁流量計 1 套 中央控制室 壓力表 15 臺 泵 /風機 排放口在線監測系統 1 根據環保管理部門要求設立 8.4 自動控制設備 名 稱 數量 應用位置 中央集中控制設施 1 套 中央控制室,建議設置 8.5 pH 在線監控系統 采用進口 H 儀器構成 H 在線控制系統。建議設置。 第九章 給水排水與消防 9.1 給水 9.1.1 廢水處 理站自用水量 用水名稱 最大流量 流量 給水點及管經 離心機沖洗水 1.0 2 生產用水 1.0 2 DN50 化驗用水 0.1 1 DN40 送化驗室,水龍頭 DN10*3 雜用衛生用水 0.1 1 調節池、生化池、污泥處理: DN15 合計 2.2 m3/h 6 m3/d 9.1.2 水質要求 簡單處理后自來水。 9.1.3 水壓要求 0.2MPa。 9.1.4 水源和供水方式 由建設單位自來水供水,用 DN40 鍍鋅鋼管接入廢水處理站內。 9.2 排水 9.2.1 廢水 處理站排水量 排水名稱 最大流量 晝夜流量 排水點及管路 離心機沖洗水 1m3/h 2m3/d 脫水機房匯集明溝進調節池 離心機出水 4 m3/h 40 m3/d 脫水機房匯集明溝進調節池 生產排空廢水 DN100 化驗室雜用水 0.1 m3/h 1 m3/d 明溝進調節池 廠內雜用水 0.1 m3/h 1 m3/d 明溝進調節池 合計 5.2 m3/h 44 m3/d 9.2.2 雨水管 接明溝接入排水管外排。 9.3 消防 根據 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規定,室內不設消火栓給水系統,僅在控制、分析、脫水機房設置干粉滅火器和泡沫滅火器。 第十章 分析化驗與分析儀器 10.1 主要分析化驗指標 水質分析化驗是廢水處理站重要組成部分。分析室設置了由儀器分析、化學分析室等組成的化驗室。 根據廢水處理設計工藝流程,需要檢測化驗項目有各處理單元的 CODCr、 SS、色度、鹽份、 pH、溫度、 DO、 MLSS 及廢水處理工況參數和微生物鏡檢等。根據檢測項目設分析天平、生物顯微鏡等。檢測化驗水質指標按照國家標準采用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相結合的檢測方法。 化驗室儀器器材根據現有化 驗分析室實際情況由 建設單位 增添。 10.2 分析儀器器材清單 儀器名稱 規格 單位 數量 分析天平 TG628A 臺 1 架盤天平 500/ 臺 1 生物顯微鏡 XSP-16A 1600X 臺 1 電熱恒溫干燥箱 臺 1 電熱恒溫水浴鍋 臺 1 BOD 生化培養箱 臺 1 電冰箱 臺 1 冷藏箱 臺 1 可調萬用電爐 6600W 臺 1 馬福爐 臺 1 磁力攪拌器 套 2 氯離子濃度計 臺 1 電導率計 臺 1 PH 計 臺 1 DO 計 臺 1 分光光度計 臺 1 真空泵 臺 1 試管燒杯容量瓶量筒等 套 1 溫度計 各種規格 套 1 刻度吸管 0.1-10 毫升 支 磨口回流三角燒瓶 250 毫升 只 10 磨口回流冷凝管 400 毫米 支 10 溶氧分析瓶 只 20 10.3. 分析藥品 根據分析項目 ,由建設單位確定并采購。 第十一章 廢水處理站投資估算 11.1 土建部分估算 根據廢水處理站總圖布置,按照市場價和預測地基承載力進行估算。 未考慮地基基礎處理費用和井點排水費用。未計入綠化和消防設施費用。建設投資以最后施 工設計圖紙預算為準。 項 目 數量 計價數量 單價(元) 金額(萬元) 調節池 /污泥池 1 325m3鋼砼 1100 35.75 加藥沉淀 /生化池 /二沉池 1 725m3鋼砼 1100 79.75 氣浮池 1 35m3鋼砼 1100 3.85 脫水 /加藥間 /管理房 1 270m2 600 16.20 土方 5550m3 20 11.10 零星土建 1.00 榨菜腌制車間集水池 2.00 井點排水 1 套 待定 0 基礎 /地坪 2.00 扶梯 /扶手 /預埋件 2.50 道路 /綠化 /消防 業主負責 0 基礎處理 待定 0 小 計 154.15 11.2 設備器材部分估算 包括電氣、設備、儀表、器材,未考慮總排口 COD 流量在線監控裝置。 項 目 數量 單價 (元 ) 金額 (萬元) 備 注 人工格柵 1 只 2000 0.20 不銹鋼 廢水提升泵 65FZB-35-20 2 臺 7000 1.40 5.5kW 反應攪拌機 2 臺 4500 0.90 0.75kW 加藥設備 4 套 13500 5.40 0.92kW 現場加藥槽 4 套 4500 1.80 0.25kW 潛水攪拌機 2 臺 22500 4.50 2.2kW 混合液回流泵 80GW43-13-3 1 臺 2800 0.28 3kW 好氧池風機 3L52WC 2 臺 49600 9.92 37kW 污泥回流泵 50GW20-15-1.5 2 臺 1800 0.36 1.5kW 排泥泵 32UHB-ZK-5-20 2 臺 8000 1.60 1.1kW 臥螺離心機 LW240-960 1 套 170000 17.00 11kW 污泥調理罐 1 臺 4000 0.40 污泥調理攪拌機 1 套 5000 0.50 1.1KW 溶氣泵 LUB403B140L 1 臺 75000 7.50 5.5kW 氣浮刮泥機 1 套 16000 1.60 0.75kW 立體彈性填料 /支架 1120m3 120+20 15.68 穿孔管 /管路 40ABS 管 1285 米 80 10.28 氯離子在線監控系統 1 套 40000 4.00 電導率在線監控系統 1 套 30000 3.00 pH 在線監控系統 1 套 33500 3.35 管路閥門 套 13.45 軟啟動器 PSS142/24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移動閱讀應用的內容策劃與推廣考核試卷
- 糧油產品故事營銷與消費者情感共鳴考核試卷
- 肉制品加工業的市場戰略規劃考核試卷
- 海水養殖病害生物控制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鞋材的耐磨損性能評估考核試卷
- 聚苯乙烯纖維的化學性質和應用考核試卷
- 綠色供應鏈企業環保實踐考核試卷
- 熱電聯產項目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糖果與巧克力品牌故事與企業文化塑造考核試卷
- 球類生產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MOOC】機械原理-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一種基于STM32的智能門鎖系統的設計-畢業論文
- 分紅險、萬能險銷售資質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763題)
- 魚臺工程運河杯匯報材料
- GB/T 16895.25-2022低壓電氣裝置第7-711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展覽、展示及展區
- 《運營管理》案例庫
-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設備管理報廢制度
-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領取資格確認表
- 第五屆“國藥工程杯”全國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
- 柔性主動防護網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