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年人的需求談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權威資料]_第1頁
從老年人的需求談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權威資料]_第2頁
從老年人的需求談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權威資料]_第3頁
從老年人的需求談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權威資料]_第4頁
從老年人的需求談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權威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老年人的需求談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的人文關懷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摘 要:景觀設計吸引老人通往自然,促進老年人的健康和交往。面對全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從老年人需求的角度探討景觀設計中不合理因素,繼而從景觀設計原則、設計細部、景觀種植設計三個方面尋求解決路徑。希望通過改變提高景觀設計,引導老年人走出室內擁抱藍天綠樹,從而逐步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促進老人身體健康,體現人文關懷。 關鍵詞:景觀設計;社區公園;心理需求;人文關 懷 老年盡管是另一番風貌,它仍有作為,并不比青春遜色多少,而且當落日的余暉漸漸消隱,天空便布滿白日看不見的星星。 亨利 .華茲渥斯 朗費羅生命頌 每一個人都會走向暮年,老人的身體條件和心理需求的特殊性對環境景觀有著特殊的要求,在環境景觀設計中考慮對老人的人文關懷是必然的。特別是對于當下這個時代,老齡化已經是全球所要面臨的共同問題,截止 2013 年底,我國 60 周歲及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的 14.9%,中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型社會。在環境景觀設計中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這也成為設計的必然 趨勢。 城市現代生活,年青人要么忙于工作早出晚歸,要么沉迷于網絡做起居家達人,相對來說,老人是對戶外景觀環境利用頻率最高的人群之一。不論是戶外鍛煉身體還是飴兒弄孫,共享自然,他們都是室外活動時間最長,同時也是環境景觀依賴程度最大、感受環境景觀最深的群體。特別是附近免費開放的社區公園更是他們活動的主要室外空間。這就要求我們在景觀設計中充分考慮到老人的需求,關注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在理念和手法上對常規設計做出進一步更新,使社區公園景觀具有一定養老功能和康健功能,為老人創造適宜休閑、 便于交往、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的景觀環境,通過景觀設計的進一步優化,促進老人健康長壽。 1 社區公園的概念 社區公園屬于公園綠地中的一類,公園綠地即公園性質的綠地,是城市中向公眾開放的、以游憩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設施和服務設施,同時兼有健全生態、美化景觀、防災減災等綜合作用的綠化用地。社區公園指為一定居住用地范圍內的居民服務,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本文講社區公園不包括居住組團內部的綠地,它主要指人步行范圍能力之內的,向公共開放的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地。 2 “ 老 年人 ” 缺位的社區公園景觀設計 現代景觀設計發展,或是強調風格化或是強調奢華或者注重生態。事實上,人才是景觀設計的量度者, “ 以人為本 ” 是景觀設計的核心準則。特別對使用頻率較高的社區公園綠地的景觀設計,忽視了它的主要使用人群 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2.1 社區公園綠地較少 大部分中國城市的土地利用混合度較高,除了少數大規模集中開發的社區外, “ 居住區 小區 組團 ” 三級社區公園體系,很難在實際的中國城市建設中得以實施。即使少數建成的社區公園體系,也由于社區的封閉式管理,導致社區中的小游 園公共性較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現存的中國城市肌理中,特別是在老城區,社區級公園綠地嚴重缺失。比如在石景山區半月園健身公園周邊有大約七八個居民住宅小區,人員眾多,很難保證是在設計規范范圍之內1600m 的服務半徑。在這里晨練時段,社區公園人滿為患,無論是硬質鋪裝上,還是樹蔭綠地,健身活動的老年人聚集密度都很大。在永續發展、和諧社會的大規劃理念下,生態建設被越來越多地強調推崇,希望不久的將來這種便民的社區公園布局也會越來越合理化。 2.2 缺少空間類型,場地相互干擾 社區公園綠地景觀 設計中空間圍合的領域感比較混亂,私密空間、半開敞空間、開敞空間的界定性較差,或是缺少空間類型。老年人的愛好不同,常見的這邊三五小眾吹拉彈唱,那邊集體跳著廣場舞,旁邊卻是下棋、練氣功、打麻將者,空間類型缺乏,使其相互干擾相互影響。有時候還會發現有的老人占據園路地面練習書法。其實在社區公園綠地景觀規劃當中,不同尺度的空間、不同性質的空間,應該不同的使用,讓景觀設計引導使用空間更合理化,使用更適老化。 2.3 健身活動設施匱乏 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時常缺少活動設施和健身設施,有些場地內擁擠不堪, 經常可以在公園里看到在幾平米左右的足底按摩石上,竟然站了幾位老人在活動腳部,旁邊還有人在守候等待。老人在公園里主要的活動之一就是健身,他們來公園散步也好,練劍也好,設計中都應充分考慮活動場地及活動項目。其中還有很多看孩子的老人,活動設施的多樣化,也可以老少同樂。另外由于社區公園綠地缺少必備的活動設施,很多老人會在矮樹枝壓腿、伸腰、拔單杠等,這種以山石、樹木或花架、隔墻作為體育器材,既造成了使用不便和功能混淆,又破壞了樹木的生長、有損景觀環境的維護。 2.4 缺少休息座椅 由于老人體力衰退 ,在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老年人使用最多的應該是座椅,很多老人都覺得室外座椅數量比較少,間隔距離長,布置也不夠合理,使用材料也不夠舒適,損壞的座椅得不到及時維護,使用很不方便。 3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區公園景觀設計路徑 當人生步入老年,老年人的社會地位與作用就會發生重大變化,原角色和作用逐漸被削弱或喪失,從社會勞動者退居為社會依賴者,由積極的社會財富創造者轉變為社會財富消費者,由家庭支配者轉變為家庭供養者,由繁忙的社交活動轉變為較為單調的個人生活,這些角色變化都會對老年人的心理會產生重大影響 。創造一個良好的室外環境,讓老年人愿意邁開腿走出去,走入美麗的大自然,以降低轉變后的失落感,建構與自然、與世界的平衡關系,這理應成為社區公園景觀設計的重要出發點之一。 3.1 社區公園景觀設計的原則 3.1.1 堅持動靜結合,不同功能空間相結合的原則 老年健身活動區宜分為動態活動空間和靜態活動空間。動態活動空間一般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完整廣場,以集體健身活動為主,可進行廣場舞、球類、毽類、武術、扭秧歌等活動。動態空間周圍應有大樹及休息設施,結合亭、廊、花架、座凳景觀構筑物、臺面等, 以利于老年人活動后休息,也方便老人視線以內放置個人物品。休息的老人可以通過觀察活動的人群,激發自身活力。他們通過交往活動中的“ 視 ” 與 “ 被視 ” 的視覺交流手段來體驗自我存在和價值,也從中看到了 “ 年輕與活力 ” 以及時代的節奏。動態空間廣場類型需要的空間尺度較大,比較開敞,場地可以光面毛面的材料交錯布置,既平坦又防滑。 動態空間還要考慮一些慢跑道或者散步道。散步道應該比較長同時循環閉合,可以環繞各個景觀點,使老年人能在散步途中隨時互相交流。散步道路在長度及步行難度方面可以有多樣性形式,讓老人按自身情況選擇路線。 散步道兩邊的種植設計應多樣有趣,保持視線暢通,有利于增加老人的安全感。同時在適當的距離應設置休閑座椅方便老人停留休息。 靜態活動空間主要供老年人曬太陽、下棋、聊天、觀望、學習等,可利用大樹蔭、廊、花架、弧形座椅等圍合空間,既要保證夏季有足夠的遮蔭,又要保證冬季有足夠的陽光。在靜態活動空間布置設計時也要適當考慮帶孩子的老年人人,在社區公園里有很大一部分老人要照顧孩子,往往隨身攜帶較多附屬品如童車、玩具等等,因此,場地座椅最好是多人坐,空間尺度也不能太小,以便老人觀望到孩子。兒童游樂區可與老年人活動場 地結合設置,并設置休息座椅,便于老年人在活動的同時對兒童進行看護和互相,交流談話。 3.1.2 堅持層次多樣化原則 針對老年人的集體活動、小群體活動和個體活動的多重需要,老年人活動場地應按等級設置,積極地為他們創造公共性、半開發性、私密性等層次豐富的交往空間。 ( 1)集體活動空間(開放性空間),前面提到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都屬于集體活動; ( 2)小群體空間(半私密性空間)。主要指為三五成群、趣味相投的老年人提供的相對獨立活動的小空間。小群體空間不宜過大,一般在 8 12m2 左右即可,空間應具有相對獨立性,但不宜太過于圍合,有一定的遮蔭以及座椅。小群體的空間可以布置在大型活動空間的附近,以方便人們串場使用。 ( 3)私密小空間。有些老年人喜歡獨坐不愿被人打擾,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間獨享其樂,所以在公共綠地中設置一些個人的、相對安靜私密的空間也是必要的,可以用綠植圍合。秘密空間宜位于靜處,意義上有相對封閉感,避免被大量人流穿行。 活動內容的多樣化決定了活動空間層次的多樣化。空間層次豐富的場地才是最受老年人歡迎。任何公共開敞、私密或半私密空間都是相對的,相互依存 的公共活動空間。公園中不但要有能夠滿足一定數量人群聚會、觀演等活動的開放性大空間,還要有適宜于一定人群游戲、交流的中等規模空間,甚至出現一些遮蔽性很強的小空間。 3.1.3 無障礙設計的原則 老年人無論在肢體還是在感官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諸如行走不便、動作遲鈍、反應力差、視覺下降、聽覺能力衰退、觀察辨別能力差、記憶力下降等,這些使得老年人對室外環境反應能力和適應能力變差。在行為上表現為對臺階,水池、溝坎等感到不便,穿越道路時都會心情慌亂、緊張。所以在公園綠地設計中應考慮實行無障礙 設計。在戶外環境不僅增加坡道,還應包括鋪裝地面、建筑出入口與過道、休息設施、標識物、綠化等。通過這些與老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許多細節設計,切實在活動環境的設計中體現對老人的關愛。 3.2 社區景觀的細部構造設計 3.2.1 景觀構筑物出入口 景觀構筑物出入口,比如廊架、亭子、有高差的休息平臺,一般寬度至少在 1.2m 以上,如有高差,坡度應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表面材料要采用防滑處理。另外,如果出入口處有牌匾或者導示牌,要求字跡清晰可見,字不應太小,最好是比較醒目的顏色,標識牌的高度也要 適中,以方便老年人看清楚。 3.2.2 公園散步道 公園散步道地面鋪裝一定要防滑處理,還應選擇表面均勻、無反光、透水性好、平整度高、富有彈性的材料。普通散步道盡可能做到平坦高差。路寬應保證一定寬度,比如輪椅使用者與步行者可錯身通過。道路不安全的地方,除設置危險標志牌,同時須加設護欄,避免意外發生。 3.2.3 坡 道 坡道是幫助老年人克服地面高差、保證垂直移動的手段,對于老年人輪椅要防滑并且坡緩,坡長超過 10m 時,需要設置休息平臺。坡道和臺階的起點、終點應當設置水平休息平臺,同時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扶手。對于坡道鋪裝,需要避免過度的防滑處理,如切割過大,過深,會給輪椅及拐杖的使用造成不便,并易發生絆腳的危險。 3.2.4 座 椅 休息設施是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為老年人重點考慮的。老年人體力較弱,座椅可以延長老人的滯留時間,同時滿足老人休息的需要。 景觀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座椅的擺放方式和位置。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一般來說半封閉空間有助于促進老年人的社會交往。內向型弧形空間可以產生領域感,配置一些座椅和桌子,或者與景觀構筑物亭子、廊道相結合,可以滿足老年棋友、牌友的需要,參與者與旁觀者同時在場,既增加了交流又活躍了氣氛。設計者應該提供多樣的選擇,不同的擺放滿足不同的使用者。面向活動區域的條形座椅,兩三人并排坐; L 形座椅,方便老年人聊天;弧形座凳,內凹便于交談,外凸可以看遠處,雙邊朝向的話能滿足不同朝向的需要;桌椅組合,便于群體使用。 座椅擺放的位置既不能間隔太遠超出老人的體力范圍之外,要根據空間類型、公園游客量、人體工學合理布置。同時,也要根據不同老年人的不同戶外休閑需求,設置不同的座椅擺放形式。有的老人喜歡獨坐享受下午的時光,有的老人喜歡 兩個人聊聊自己的私事,也有的老人喜歡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聊天,我們要提供給他們一個可供多種選擇的機會。 在調研中發現,長椅靠背是最好的選擇之一,靠背有防護設施,同時在長椅后設置矮墻或樹叢以增加安全感。長椅既可以促進老年人交流,同時也為看護孩子的老年人提供放置物品的空間,而且長椅的靠背和扶手也方便老年人倚靠和扶撐。另外,休息座椅的朝向也很重要,在溫帶冬季需要陽光,休息座椅周邊種有大樹,冬季能無風而日麗,適于老人避寒曬太陽。在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除了設置一般座椅外,還要結合景觀造景多設置靈活的 “ 第二座椅 ” , 如臺階、花臺、矮墻、水池邊緣等。這種座椅不僅有休息功能,更能讓老人融入景觀本身賞景。 3.2.5 公園服務設施 老年人由于體質衰退,經常會有一些尿頻尿急的狀況,因而對公共衛生間需求度相應增加。在較大規模的集中活動場地附近宜設置公共衛生間,可以解決老年人活動的后顧之憂。不少老年人因為擔心在公園活動時無處上廁所,整個活動過程中都不敢喝水,給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3.3 社區景觀的種植設計 大自然的植物能凈化空氣、調節氣溫、吸塵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人健康。因此,社區公園綠化設計 主旨之一就是要以綠為主。在植物選擇上,要適地植樹,選擇鄉土樹種,避免種植帶刺或根莖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對來人形成步行障礙。在植物設計上,因地制宜,科學處理好軟質景觀內部喬木、灌木、花、草與園林建筑小品之間相互映襯的關系。讓老年人在視覺、嗅覺、觸覺和生理上都充分感受到社區公園植物景觀的千姿百態,還有豐富的生態景象與季節相變化,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在活動場地周邊的植物設計不應過度密集,讓場地與周邊地帶的保持一定視線聯系,使其他活動者能方便地看到活動的老年人,有助于在老年人突發意外情況時及時救助。 植 物選擇也可以迎合老年人心理特點,越是進入老年,越是對年輕、對熱情奔放有無盡的向往。因此,在公園內樹種選擇時應多選擇老莖生花的紫荊、花開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這些植物都可以激發老人們的遐想,煥發其生命活力,還可以結合利用造型藝術、空間藝術等手法創造出豐富的意境。 4 結 論 在社區公園景觀設計中應根據老年人的需要,視不同的社會條件和對象給予合理的照顧。景觀設計者要從設計原則到實施過程中的細部處理,每一步都匠心思考,把老年人的需求貫穿于在景觀規劃設計的始終。 通過合理的景觀設 計,改善我們與世界的關系,改善我們與自然的關系,那么造就的就是健康的身體與昂揚的精神。在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從老年人需求的角度重新觀照社區公園的景觀設計,充分體現了景觀設計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一個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具有前瞻性的景觀設計,它不僅僅體現了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也彰顯了景觀設計中和諧、永續的理念。通過合理化的社區公園景觀設計,在使老年人受益的同時,也影響著每一個社區公園的參與者。因為,我們傳達的不僅僅是一種景觀設計理念,更是對老年人深刻的人文關懷。在我們具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中國,基于老年人 需求的景觀設計理念理應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