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1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2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3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doc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華安、連城、永安、漳平一中,龍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聯考20122013學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三歷史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把答案涂在答題卡。1、下圖是漢代畫像石周公輔佐成王圖。幾位同學就這幅畫像石的歷史內涵進行了推測,其中與歷史實際基本吻合的是()A、圖中諸侯四方來朝,反映了成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已經形成B、圖中成王地位至尊,說明周王已經實現了權力的高度集中C、圖中周王厲行分封,諸侯對周王的義務得到嚴格履行D、圖中周王勤政愛民,統治者的品德成為政治權力之間的主要紐帶2、“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制度是()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縣制3、有學者認為:“科舉考試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其中合理因素與之俱亡。它所體現的許多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科舉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競爭B、分科考試C、以文治國D、學而優則仕4、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則合淮水南北為一;中書省直轄地區卻跨太行山東西兩側,兼有山西高原、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三種不同的地理區域;至于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行政管理權B體現了元朝統治者實行省界犬牙交錯,以北制南的治國理念C體現了地理搭配的劃界原則D借鑒了秦漢時期的地方管理方法5、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思。觀察下圖并為它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主題()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焚毀前的圓明園圓明園遺跡A、近代社會性質劇變B、東西方文明在碰撞中毀滅C、侵略者蹂躪下的中華文明D、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碰撞6、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瞿林東在中國史學散論中指出“一個民族,總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這是因為,歷史不僅可以說明一個民族的過往歷程、現實狀況,而且還可以揭示他的未來的方向。”對這段話的準確理解是()A闡明了歷史學的社會價值ks5uB闡明了對歷史的重視C闡明了歷史學對現實的關注D闡明了史學家的政治眼光”7、沛縣文史資料選輯中有這樣三段文字(注:沛縣位于江蘇徐州):(一)1940年12月16日,國民黨自衛隊特務團渡湖返沛,與日偽軍在小屯發生激戰,歷一晝夜,斬獲甚眾,斃日大佐一名,我胡團長壯烈犧牲。(二)1941年,國民黨沛縣游擊隊拔除二郎廟、封新莊、棲山等日偽據點。(三)1943年,國民黨游擊隊夜襲沛城,擊斃偽軍大隊長宋好祿。從歷史研究的角度看,這些材料可以糾正下列哪一認識A國民黨主要在敵后抗戰B國民黨抗戰主要采用游擊戰C國民黨執行片面抗戰路線D國民黨只在正面戰場抗戰8、據統計,19371942年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陣亡人數約1116105人。這說明()A國民黨正面戰場始終是抗日的主要戰場B國民黨軍隊對抗日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C國共合作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障D國民黨軍隊勇于犧牲,百戰百勝9、“凡外邦人技藝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許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見多奇,致生別事。唯許牧司等并教技藝之人入內,教導我民,但準其為國獻策,不得毀謗國法也。”該材料出自資政新篇,表明洪仁玕的外交思想是承認外國的先進技術文化實行開放政策,全境對外通商對外國人的活動缺乏警惕維護國家主權。ABCD10、胡漢民自傳載:“同盟會未嘗深植于民眾,民眾所接收者,僅三民主義中狹義的民族主義耳。正惟排滿二字之口號,極簡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國,而弱點亦在此而不能使為堅強擁護革命之群眾其責當由革命負之,而亦為當日失敗之重要原因也。”對該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A“排滿”口號易于為民眾所接受B三民主義并沒有真正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帶有狹隘的民族革命色彩D辛亥革命的爆發純屬歷史的偶然11、下表反映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員人數變化的情況,其中,與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國共產黨員人數變動無關的因素是()時間19211192361927419278193491937119454194810人數574325.7萬1萬多30多萬4萬多121萬448萬多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A、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B、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不斷開辟C、中國工農紅軍的戰略轉移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12、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開展武裝起義的策略B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C實行黨領導軍隊的策略D開展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策略13、自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區人大主任、區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擔任。五十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億元;l954年以來,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種種困難,援助西藏建設了362項工程。這表明我國政府在西藏真正貫徹落實的政策和原則是()A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B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C民族團結各民族經濟平等ks5uD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政治上平等14、從將法僅當作統治和控制社會的工具,提升到將法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和治國方略的高度,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和治國方略的歷史性轉變。下列文獻中明確提出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1980年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5、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07年在評價香港回歸10周年時說“十年前,中英兩國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香港問題,它既是鄧小平的智慧,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法蘭克福匯報主要是在強調()A、“一國兩制”促進了香港的繁榮穩定B、香港回歸是中國統一大業的主要組成部分C、香港回歸給國際社會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借鑒D、鄧小平對香港回歸做出了貢獻16、圖1和圖2是新中國的兩次外事活動片,它們所反應的新中國外交政策的共同原則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1972年2月,毛澤東會見尼克松A、獨立自主B、“一邊倒”C、“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D、“另起爐灶”17、右圖是某位作者為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40周年設計的郵票圖案。如果你為這圖案的有關背景作說明,符合史實的有()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A、當時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國力提高B、中美關系的緩和和正常化C、第三世界的崛起,對中國的支持D、中蘇關系的和好和蘇聯的強力支持18、1972年,周恩來在歡迎尼克松訪華的宴會上說:“我們希望,通過雙方坦率地交換意見,弄清楚彼此之間的分歧,努力尋找共同點,使我們兩國的關系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對材料信息解讀準確的是交換意見的基本原則是求同存異。分歧主要指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共同點就是指雙方如何處理臺灣問題新的開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ABCD19、2011年7月,世界史專家說:“雅典民主政治史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其實質是以雅典工商業奴隸主為領導的奴隸主階級對奴隸、非公民實行專政的工具,歸根結底,它是為奴隸主階級整體的經濟利益而服務的,是奴隸主自由民階級的民主。”下列各項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A、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B、采用抽簽選舉、差額選舉公職的作法C、陪審法庭作為司法機關,審查高級公職人員任職資格D、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公民權20、有位專家這樣評價羅馬法中的一部法律:“_(它)超出了文化和經濟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國家或其他政治單位的界限。”這部法律是()A習慣法B十二銅表法C萬民法D公民法21、1734年,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在他的英國書簡中寫道:“英國的憲法權利法案已經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夠享受在幾乎所有君主國家被剝奪的自然權利。”這主要基于()A英國權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B英國人民獲得了普遍的民主權利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D英國較早確立了資本主義代議制22、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一套“地域和體制的雙向平衡機制”。這種分權制衡的機制體現在各州和聯邦政府之間聯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間國會參眾兩院之間總統與內閣之間ABCD23、“聯邦議會與帝國議會的召集、開會、延會、閉會之權屬于皇帝.聯邦議會的主席職位及其事務的領導權屬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國宰相。”這說明1871年德意志帝國確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種完善的民主代議制,其突出表現在()A、選舉權方面B、立法權方面C、行政權方面D、司法權方面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24、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找到了以下四副圖片,請為其命名恰當的主題詞()美國的三權分立英國議會大廈德國帝國議會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A、資本主義代議制度的確立及擴展B、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樣性C、近代西方議會制度的確立D、由封建專制到民主政治的趨勢25、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顧格曼的信內曾說過:“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及其國家的斗爭,因巴黎的斗爭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管其直接的結果如何,一個有世界歷史重要性的新出發點是已經取得了。”這里的“新的階段”是指A無產階級合法斗爭階段B無產階級暴力斗爭階段C無產階級奪取并建立政權階段D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階段26、從文明發展史觀看,20世紀初期,豐富了世界文明發展形態的重大事件是()A、第二次工業革命B、俄國十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戰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7、“考慮到一個有正在重新軍國主義化的西德參加的西歐聯盟這樣一個新軍事集團,這樣就加深戰爭的危險決定締結本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該條約的簽訂()A促使社會主義陣營形成B勾畫出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C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D標志著美蘇冷戰正式開始28、下列事件不屬于冷戰對國際關系產生的影響()A、德國分裂B、不結盟運動興起C、歐共體成立D、東歐劇變29、2011年1月26日,世界經濟論壇的創辦人克勞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訪時說:“世界正在從根本上發生改變這些根本性變化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地緣政治權勢與地緣經濟實力正在同時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從西方向東方轉移。”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今世界A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政治格局B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日益加強C經濟區域集團化取代了全球化D發展中國家成為國際格局中的一極30、哈佛大學的專家史蒂文平克大膽猜測,我們或許正生活在“自我們人類這個物種存在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以來最和平的時期”。“但過去的20年,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感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突發新聞”,“9.11”“巴以沖突”等,使我們總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恐怖時代”。對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A、“最和平”是指“冷戰”的結束,世界局勢趨于緩和B、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趨勢是和平的重要因素C、信息時代,網絡時代使各種信息傳播快捷D、全球趨勢總體緩和,但仍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閱讀下列圖片: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隋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明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材料二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而不是我們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治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解決私人問題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先于其它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有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伯利克里材料三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把他們關起來,才不會害人。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總統喬治布什國慶日演說材料四“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當代最偉大的社會實踐中國定將實現一種特殊的民主,這種民主將考慮到這個大國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特點。這種亞洲社會主義民主所涉及的是史無前例地繼續思考孔子的公共倫理,不是抽象的復制西方資產階級民主。”(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呈現的主要特點。(4分)(2)、依據材料二,歸納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3分)(3)、結合美國政體的有關內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觀點(3分)(4)、材料四所說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如何體現?(3分)“繼續思考孔子的公共倫理,不是抽象的復制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此觀點說明了什么?(2分)32、解讀和運用材料解決問題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分)材料1:他(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參贊喬治凱南)在1946年初就寫道:“想和俄國人共同統治德國,只能是癡心妄想。同樣癡心妄想的,是認為俄國人會和我們一起在一個美好的日子里禮貌地撤出,然后在這個真空中產生一個健康又和平,穩定又友善的德國出來。我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在我們的德國部分建立一種獨立的形式,讓它具備足夠的滿足,足夠的安全和足夠的優勢,不受制于來自東方的威脅寧肯要一個分裂的德國,至少讓其西部成為對付極權主義勢力的緩沖器,也不要一個勢力范圍直達北海的統一的德國。”材料2:蘇聯對美國的評價是:美國企圖把德國和歐洲拉進資本主義陣營,成為它的衛星國。在反對希特勒德國的戰爭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聯盟”業已煙消云散,東西方的沖突從此開高考試卷模擬考試資料答案始。作為對立物,斯大林創立了“兩大陣營理論”:一方面是自由的社會主義國家,另一方面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朝著一個公平社會的和平發展和它的壯大,旨在制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1)閱讀上述材料,結合史實說明材料1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的具體影響。(2分)(2)根據材料2及所學知識說明蘇聯采取與美國對峙政策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措施。(6分)(3)你認為哪一則材料可信度更高?說明理由。(2分)33、【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王安石)在鄞縣做知縣時試驗過“貸谷于民立息以償”效果不錯。然而當他將此法推向全國同比例放大卻南轅而北轍了。不識字的鄉農們去申請青苗法的貸款要經過以下程序:為了填寫申請書就要花錢請書吏再拿到衙門去申請,碰到貪官污吏中間不知要花多少打點費,而且貸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寫。據史書記載雖然變法規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經過中間貪官污吏的層層盤剝,最后貸款農民要返還的實際利息竟達到原先設定的三十五倍比高利貸還要高許多。于是逼得農民寧肯“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去借高利貸也不敢向政府貸款。“利民之政”變成了“擾民之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