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論文-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及創新構想.doc_第1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及創新構想.doc_第2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及創新構想.doc_第3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及創新構想.doc_第4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及創新構想.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當代文學論文-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及創新構想【摘要】本文在前人對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來評判莊子不徹底的相對主義思想,以便能夠更加科學、系統的把握莊子思想的精髓;進一步深化對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重點通過引出其核心概念“道”和真知觀來論證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的不徹底性;并分析了莊子不徹底相對主義認識論的現實意義。【關鍵詞】相對主義認識論不徹底性研究狀況創新一、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研究狀況(一)國內研究狀況1.莊子哲學是否為相對主義認識論,學界曾有過很大爭議(1)莊子不是相對主義者。杜志強認為莊子認識論只是具有相對性因素,但并不是相對主義,莊子并非歷史倒退論者和不可知論者,他的思想也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唯心主義。(2)莊子具有相對主義思想。馮友蘭認為莊子齊物論所體現的思想是典型的相對主義。童書業認為莊子哲學為絕對的相對主義認識論和不可知論。徹底的相對主義認識論者還認為莊子在相對主義基礎上對客觀物質世界和客觀精神實體的“道”都采取了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的態度。(3)莊子的相對主義具有不徹底性,主要體現在最終把道的認識歸結為神秘主義。崔大華把莊子認識論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通過感覺感知的具體事物,它具有相對性,莊子對其為相對主義認識論;第二層面上認識對象為“理”(“固然”、“常然”),它超出了相對主義而具有確定性與恒定性;第三個層次是對道的認識必須在精神修養領域而非認識論領域才能把握,表現出某種神秘主義。陳紹燕則將莊子的認識論分為兩個層次,也就是對物的認識的“小知”即“俗知”和對道的認識的“大知”即“真知”,前者是相對主義和懷疑論,后者則為神秘主義。張岱年認為莊子有相對主義思想,但最后則歸結為以“體道”為最高境界的神秘主義。2.最近幾年,大部分人都肯定莊子具有相對主義思想,關注的重點為對相對主義的評判和其與辯證法的關系上(1)探討莊子相對主義思想的積極意義。曹大林認為其有助于反對僵化的教條主義思想,是推動人類認識繼續向前發展的有力杠桿。胡化凱探討了它對現代物理學發展的促進作用,旨在揭示莊子相對主義思想相對合理性及對現代科學的意義。安繼民則認為莊子充滿懷疑的相對主義思想對批判君主專制和加強自然保護都有重大意義。(2)批判莊子相對主義的消極影響。郭艷認為會使人消極避世、世故圓滑,不利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3)客觀理性地看待莊子的相對主義認識論,既批判其消極方面,又肯定其積極方面。馮契強調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莊子的相對主義:一方面打破了獨斷論,是哲學辯證法發展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否定了人們具有把握客觀真理的能力,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二)國外研究狀況1.徹底的相對主義。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有陳漢生(ChadHansen)、顧立雅(HGCreel)、里瓦科諾爾(LiviaKnaul)、拉思漢生(LarsHansen),他們把莊子的相對主義認識論極端化,認為其為懷疑主義認識論,認為相對主義思想徹底的貫穿于莊子文本中。2.不完全的相對主義。其代表人物有葛瑞漢、黃大衛(DavidWong)、安東尼奧曹(AntonioCua)。不完全的相對主義對莊子的相對主義采取溫和的態度,既肯定其有相對主義的一面,又在觸及道德行動問題時減弱評價了其相對性的一面。正如黃大衛在道德相對主義一文中指出在論述道德問題時可適當的暫時停止使用相對主義認識論。3.既非相對主義又非絕對主義。這種主張具有模糊性,認為莊子的認識論既不是相對主義又不是絕對主義,這樣雖然避免了將莊子認識論不是歸于相對主義就是歸于非相對主義的絕對化傾向,但卻使人無法明晰的把握莊子的認識論。這種解釋的代表是早期的葛瑞漢與格蘭哈密帕科斯(GrahamParkes)。葛瑞漢認為莊子似乎沒有明確的立場和主張,因為他不斷的修正和批判自己的觀點,既不能稱其為相對主義者又不能視其為非相對主義者。4.折中的相對主義。此觀點認為莊子既是相對主義又不是相對主義。這種觀點全面把握了莊子原文的認識論特點,但只是粗淺的領略文本的表面形式而沒有把握其相對主義實質。如羅素古德曼(RussellGoodman)力圖通過這種折中的相對主義觀點平衡莊子文本中確實存在的相對主義和非相對主義認識論,但他雖然看到了相對主義的懷疑論傾向,卻沒有對莊子文本做進一步解釋。5.不對稱相對主義。目前只有美國哲學家愛蓮心持有這種觀點。他認為莊子相對主義與非相對主義論述在價值方面是非均等的,相對主義的觀點僅適用于不醒或做夢的狀態,此時所有的價值均相等;非相對主義的思想指醒的狀態或處于這樣狀態的人,即圣人,價值層面較高;其相對主義只適用于無知的領域和狀態,而在知的狀態下則為非相對主義者。他雖然完全肯定莊子中具有相對主義思想但否定其為莊子的最終結論,它只是暫時的,其適用范圍也是有限的。在醒著的心靈狀態中既無相對主義又無絕對主義。二、創新構想(一)創新點1.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莊子不徹底的相對主義思想緊密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辯證的評判莊子不徹底的相對主義認識論。2.把重點放在相對主義的不徹底性上,莊子在道與體道的問題上走向了神秘主義的絕對,超越了相對的觀點,在真知上也是非相對主義。3.在論述真知與俗知的關系問題上,以往都是從真知與俗知的對立上來考察,本文力圖找出二者的貫通之處。(二)創新思路第一部分主要從總體上介紹莊子的生平和思想概況,并梳理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第二部分探討了莊子不徹底相對主義認識論產生的根源,既有客觀原因如認識論根源、社會思想背景和社會歷史狀況,又有莊子自身的主觀原因。筆者力圖證明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思想不徹底性的特征并非憑空而生,而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第三部分就莊子認識論上的相對性進行分析,指出莊子從認識的主體、認識的客體、主客體的關系、認識標準、認識手段等幾方面闡明了他的相對主義認識論,并用馬克思主義相應的認識論思想進行了評析。第四部分用馬克思主義關于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思想來解讀莊子認識論上絕對主義的表現及與相對主義的關系。莊子相對主義認識論的不徹底性表現在他的“道”的絕對性上,本部分由“道”生發出對真知與俗知的探討,既論述了二者的區別與對立又分析了它們的貫通性。第五部分從積極意義與消極影響兩大方面來探討了莊子不徹底相對主義認識論思想的現實意義。參考文獻:1杜志強.莊子認識論新探兼論莊子認識論并非相對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