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doc_第1頁
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doc_第2頁
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doc_第3頁
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doc_第4頁
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目錄: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2摘要:2關鍵詞:2一、濰坊簡介2二、濰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2三、濰坊的發展動力4四、濰坊的未來發展趨勢與辦法6五、結語7參考文獻7論濰坊市發展的動力、過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摘要: 在當今世界,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現代文明的集中體現,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城市是人類主要的聚居地,而城市經濟更是世界經濟的主體,因此城市的發展對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城市猶如一塊巨大磁石,吸引著各種生產要素在城市空間上集聚,從而使城市成為拉動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火車頭。所以說,“城市的產生, 對傳播人類文化的貢獻, 僅次于文字的發明, 是人類社會繼農業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革命城市革命”1沈玉麟編. 外國城市建設史M .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1。城市的發展狀況反映和決定著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全球地位,因此,對城市發展動力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建設城市、管理城市。所以,濰坊應找到一條適合適合自身發展的城市化道路, 從而加速濰坊的城市化進程,提高濰坊的城市化水平,是濰坊成為更為美好的城市。關鍵詞: 濰坊、發展、動力、趨勢一、濰坊簡介 我的家鄉是山東半島中部的一座城市,名字叫濰坊。濰坊市地跨北緯35413726,東經1081012001,直線向西距省會濟南183公里,向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濰坊南依沂山,北瀕渤海,東連青島,西接淄博、東營,南與臨沂、日照接壤。濰坊市是地級市,轄濰坊中心市區奎文、濰城、寒亭、坊子4區,另轄青州、諸城、壽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樂、臨朐2縣,設有國家級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濰坊出口加工區和省級濱海經濟開發區、濰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總面積1.61萬平方公里,大約有海南島的一半大。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908.62萬人,與海南省全省常住人口數大致相當,其中非農業人口430.71萬人,少數民族50個共3.4萬人。二、濰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曾有小蘇州之稱號。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濰坊境內有斟灌、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春秋時期,現市轄區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大部屬齊,諸城等地屬魯。秦代,東部屬膠東郡,高密置縣,西部屬臨淄郡,東南部屬瑯琊郡。漢代,市境為青、徐2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瑯琊、齊3郡和甾川、高密、膠東3國。三國時,地屬魏。南北朝時,南朝地為劉宋,北朝地屬元魏。隋代市境屬北海、高密郡。唐代屬河南道,青、密2州。元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萊州2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為青州、萊州2府所轄,屬山東省。民國時期,濰坊先屬膠東道、萊膠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屬山東省。1948年濰縣解放,成立濰坊特別市(省直轄)。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為省轄市。圖為濰坊行政區劃圖。 建國前,老濰縣一直是以軍事重鎮、手工業集中地、商業中心的形式存在的。建國后,經過多次行政規劃,濰坊才成了現在的樣子。截至2012年1月31日,濰坊市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個市轄區,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濰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濰坊綜合保稅區、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4個功能區,昌樂、臨朐2個縣,代管青州、諸城、壽光、安丘、高密、昌邑6個縣級市,54個街道、64個鎮,9495個自然村。近幾年,濰坊市努力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績。發展到今天,濰坊成為了山東半島都市群中的大城市,是我國三線城市中的強市之一。濰坊市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濰坊市還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等。濰坊成為了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濰坊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羊口港為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其中,一類口岸是指由國務院批準開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類口岸是指省級人民政府批準開放并管理的口岸。另外,濰坊南苑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海口、重慶、大連等航線,是全國四大航空郵件處理中心之一。這樣一來,發達的交通為濰坊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便利的條件,于是濰坊擁有了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如濰柴重工、山東海化、北汽福田等企業,為濰坊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濰坊是山東半島的腰部,近些年經濟雖有很大發展,但是風頭比不上膠東三市,即使這樣,濰坊的經濟實體仍排在山東省第四位,位列青島、濟南、煙臺之后。而且濰坊渾厚的實力有待勃發,潛力不可限量。因為,濰坊強則半島強,所以說濰坊以后的位置應該和濟南青島在伯仲之間。 三、濰坊的發展動力濰坊市的產生與發展和濰坊的區域自然地理條件、區域經濟地理條件、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濰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為濰坊提供了先天的發展優勢。首先是出色的自然條件為濰坊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濰坊及周邊地區的自然資源開發是濰坊市發展的重要引擎。濰坊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灘涂資源、動植物資源等。拿土地資源來說,濰坊耕地率為4-5成,大面積的耕地為濰坊人民提供了大量的農業資源。利用這一優勢,濰坊成為了山東省的蔬菜基地之一。濰坊北面便是萊州灣,因此濰坊的灘涂資源與海產資源非常豐富。豐富的灘涂資源使得濰坊擁有了全國生產能力第二的鹽場,因此濰坊的海洋化工業十分發達。總而言之,濰坊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豐富且獨特的自然資源。濰坊走過并走著資源開發型、加工型的發展模式,進而帶動整個城市及其所在區域的發展。但是這種發展模式是很難長久的,隨著資源存量的減少、灘涂與耕地資源的破壞,濰坊市將面臨再次定位、轉型的選擇,否則濰坊的發展會面臨停滯不前甚至走向衰退的局面。由此可見,資源開發對濰坊發展的推動作用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濰坊的地理位置使得濰坊擁有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濰坊發展的條件和助推劑。基礎設施是保證城市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完備、高效、適當超前的基礎設施更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濰坊地處膠東半島與山東內陸交界處,緊扼膠濟線。所以濰坊作為交通樞紐型城市,得到了國家的重點支持,于是濰坊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濰坊擁有大型基礎設施(如濰坊南苑機場、濰坊火車站、濰坊港口等),這為濰坊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又可帶來大量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拉動城市發展。作為交通樞紐型城市,這一點對濰坊市的發展尤為重要。除了自身優勢,濰坊的發展還得益于一些其它的方面。科技革命與創新可以說是濰坊發展的根本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一方面科技革命與創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術門類和產業部門;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使傳統產業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進而優化整個社會的產業構成,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比如說網絡技術和遠程通訊技術的出現,不僅拓展了城市空間的概念,而且產生了軟件開發、電子商務、網絡通訊等新產業。此外,科技革命帶來了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高效的交通方式, 進而影響到城市的空間形態和空間增長。特別是小汽車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得大量汽車進入普通家庭,汽車開始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城市的地域范圍也隨之擴大,從而加速了巨型城市、城市帶和城市群的形成。我國正在形成或是初具規模的有環渤海城市帶、關中城市帶,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其中,濰坊位于其中的環渤海城市帶,擁有私家車超過100多萬輛。新經濟是城市發展的強大動力。這里所說的新經濟泛指一切不同于以往的經濟形態和產業門類, 其具體所指因時代的不同而不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說,濰坊市以前的產業主要是制造業,信息技術革命后,信息產業成為濰坊新經濟的主體之一。圍繞信息產品的開發、研制、推廣和應用,已形成了一條龐大的產業鏈。此外,濰坊的新產業還有旅游業、生態農業等。開放的政治、經濟政策也是濰坊市發展的重要推力。在國務院的批準下,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得以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托,主要依靠國內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科技資源、資金和管理手段,通過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實現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便是政策對濰坊發展的影響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市場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城市之間的關聯度日益加大,彼此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實行開放的政治、經濟政策對城市發展的意義越來越大,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力。開放的政治、經濟政策有助于城市間、城市與地區間的經濟交流,有助于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從而極大地激發城市自身的潛能以及增強其吸納其他城市或地區資金、技術和人才的能力,加速城市經濟、社會等的全面發展。濰坊的城市文化是濰坊市發展的持久動力。“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 城市是人類文化進步的產物”2王啟仿. 影響城市發展的十大因素 J . 生態經濟, 2002, 13(3): 64-66.2。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1 世紀城市不只是經濟的競爭, 科技的競爭,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競爭”3劉煒. 個性, 城市的靈魂關于全球化與城市發展傾向的思考J . 四川建筑, 2001, 21 (4): 3-5.3。濰坊擁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風箏發祥地,也是三大木板年畫原產地之一。深入挖掘優秀的城市文化、積極培育先進的城市文化,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構筑城市的人才高地,增強城市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確保城市的持續發展和繁榮。這一點,濰坊市還真做到了。早在20世紀30年代,濰坊就曾舉辦過風箏會。1984年4月1日,在美國友人大衛切克列的熱心幫助和山東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拉開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召開主席團會議。會上與會代表一致通過,確定濰坊市為“世界風箏都”。1989年第六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成立了由美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風箏組織參加的“國際風箏聯合會”,并決定把總部設在濰坊。風箏節開幕時間從2012年開始調整為每年4月第三周周六。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舉辦,發揚了濰坊的文化,使濰坊成為了國際旅游城市之一。所以說,應用好文化這一潛在的社會生產力,對于濰坊的發展意義深遠。目前,與風箏相關的文化產業已發展成濰坊重要的產業門類, 所以文化建設成為帶動濰坊市發展的主力之一。最后,不斷增長的人類需求是濰坊市發展的內在動力。濰坊市是濰坊人的城市,也是外來遷入人群與旅游者的城市。所以說濰坊是為適應人的群居生活和社會化生存而發展起來的。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應該是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濰坊市從最初的手工業集中地、軍事重鎮,成長為社會經濟活動繁榮發達的現代城市,再到成為當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的健康城市、生態城市,乃至于發展成為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城市。這樣的歷程既是一部城市產生、發展和自我超越的歷史,更是一部反映濰坊人民不斷追求自由、民主和幸福生活的歷史。也正是由于人們需求的多樣性和進步性才推動了濰坊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所以說,全面深入地理解人們的需求, 積極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尋求科學的發展之路,不僅僅是濰坊市的任務,更是21世紀城市面臨的共同任務。四、濰坊的未來發展趨勢與辦法人類社會是一直發展的,但可以預見的是,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城市仍將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大城市存在著不少優勢,從而大城市的發展不宜人為遏制, 而應積極疏導。濰坊的一大優勢是濰坊位于城市發展水平高的地區, 所在的地區城市群和城市帶的發展趨勢明顯。所以濰坊應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所帶來的交通便利來發展經濟。“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城市生態化發展及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城市走生態化發展道路、建設生態城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4葉士聰.生態城市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 廣東科技 2010.4 總第 235 期4。鑒于目前人們對于生態城市的追求,濰坊可以更好的改善城市的環境,走建設生態城市的道路。最終目標是將濰坊建設成為一個適宜于人類居住的城市。“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環境、富有民族特色文化氛圍的人文環境、緊湊與開敞空間相結合的城市物質環境, 使人民安居樂業”5崔功豪. 加入 W TO 與中國城市發展 J . 長江建設, 2002,7 (1): 7.5。在擁有了美好的生活環境后,濰坊可以更好地發展生態旅游業,從而把濰坊市特有的風箏文化發揚光大,讓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濰坊這座美麗的城市。 在濰坊的未來發展的細節上,政府到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要使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政府可以突出抓好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關鍵環節,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先進制造業做強做大;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強化節能減排,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城鄉一體化、區域一體化、經濟國際化的“三化”進程,促進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二、扎實構建和諧社會,讓濰坊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突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積極發展衛生事業;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