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救護》.ppt_第1頁
《院前急救救護》.ppt_第2頁
《院前急救救護》.ppt_第3頁
《院前急救救護》.ppt_第4頁
《院前急救救護》.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傷救護,賀蘭,突發事件 自然災害 事故災難 公共衛生事件 社會安全事件,塌方事故現場,救援人員在宜萬鐵路巴東段高陽寨隧道口發生巖崩處展開搜救,2008年公安部公布的數據,25萬多起交通事故 死亡73484人 直接經濟損失達10億元。,火災,2003年衡陽特大火災,山體滑坡,水災,突發事件救援時主要參與機構 現場指揮系統 市政府應急辦(市) 市衛生局應急辦 協同其他 120現場救援 協調醫療機構救援 救援部門,突發事件救援時主要參與機構,現場救援機構主要由三方組成 1. 消防機構 2. 公安機構 3. 急救機構,現場指揮官員組成,災難處置,離不開緊急醫療救援,而緊急醫療救援是急診醫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緊急醫療救援模式,院前急救,醫院急診科,ICU三環相扣,更好的利 用醫療資源,更加便捷、高效、快速救治急危重癥,院前急救,醫院急診科,ICU,急救機構,(1)醫療急救人員負責初步的檢傷分類與簡單救治 (2)將傷者有計劃、就急、就近、就能力的原則分流傷員。,災害現場特點,災害現場混亂 救援條件艱苦 傷員眾多 傷情復雜 交通通信不便,現場分區,紅區:緊鄰事件現場危害源的區域入該區的人員必須配備防護設施。 黃區:緊鄰紅區的區域入該區的人員也應配備防護設施。 綠區:患者的救治,應急支持、指揮機構設在該區。,醫療救援機構設立的臨時區域,(1) 檢傷分類區 (2) 傷者處置區 (3) 紅色、黃色傷者接收區 (4) 綠色傷者接收區 (5) 傷者運送區 (6) 救護車停泊區 (7 )臨時停尸區,第一優先 TOP PRIORITY,災場,檢傷分類區,傷者處置區,救護車停泊區,第一優先(紅),第二優先(黃),第三優先(綠),死亡(黑),臨時停尸間,傷者運送站,醫 院,分檢卡,現場急救人員職責,1. 報告事件原因、傷情、傷者人數及現場安全情況。 2. 在指定區域內承擔檢傷分類及負責監護轉運傷員工作。 3. 及時對傷者做基本的救治處置 , 穩定傷情。 4. 記錄傷者傷情變化及傷者數目。,緊急醫療救援步驟,1,評估現場的安全性,3,檢傷分類,2,啟動EMS,現場相關情況及時匯報,緊急醫療救援步驟,現場急救,4,院內救治,6,后送傷員,5,現場救治原則,1.觀察環境,注意保護自身和傷員的安全。 2.注意個人防護。 3.負責救護的急救人員按照檢傷人員的分類,開始救治優先的病人,依次為紅色、黃色和綠色。黑色牌為死亡最不優先。 4.先救命,后治傷。,現場檢傷分類技術,五步檢傷法 簡明檢傷分類法,現場檢傷分類注意事項,(1)由有豐富急診急救臨床經驗的醫生擔任(最先到達現場的擔任)。 (2)檢傷人員須時刻關注全體傷病員,處理好個體與整體、局部與全局的關系。 (3)傷情檢查應認真、迅速,方法應簡單 (4)檢傷分類主要目的是救命,重點是危及生命的嚴重程度和致命性合并癥。,(5)對危重傷病患者應反復檢查、記錄并對比前后檢查結果,特別是昏迷、聾啞和小兒。 (6)檢傷時應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盡量減少翻動傷病者的次數,避免造成“二次損傷”。在檢傷與搶救發生沖突時,應以搶救為先 。 ,現場檢傷的方法,目前災害現場及戰場對群體傷的檢傷通常采用“五步檢傷法”及“簡明檢傷分類法(START),前者主要強調檢查內容,后者則將檢傷與分類一步完成。,五步檢傷法,A. 氣道檢查( Airway ) B. 呼吸情況( Breathing ) C.循環情況( Circulation ) D. 神經系統功能( Disability ) E.充分暴露檢查( Exposure ),簡明檢傷分類法(START),START即簡單(Simple)的分類(Triage)和(And)快速(Rapid)的治療(Treatment),用此方法評估患者不到一分鐘。,A 行動能力檢查,B 呼吸檢查,C 循環檢查,D 意識狀態檢查,檢傷分類后常見病癥分布情況,現場轉送傷者原則,(1) 就急、就近、就能力將所有傷者盡快送往醫院。 (2)應有計劃根據醫院的救治能力進行分流。不可同一時間將大量傷者送到同一醫院。 (3) 更不可把大量 “ 綠 ” 傷者先送院而延遲 “ 紅 ” 或 “ 黃 ” 傷者的救治。,途中救護的任務,啟運前做好清點傷病員數及傷情登記工作。 途中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及時有效救治并做好記錄。 及時與有關醫院聯系,報告傷員人數,傷情、現場處理情況等,尤其是緊急傷員的情況,以便做好充分搶救的準備。 與接收醫院認真交接,并做好記錄。,創傷四大技術,檢傷,現場檢查順序(快速簡潔),1 檢查傷病員意識。 2 檢查呼吸、循環體征。 3 檢查傷口。 4 檢查頭部。 5 檢查脊柱及脊髓功能。,6 檢查胸部。 7 檢查腹部。 8 檢查骨盆。 9 檢查四肢。 10 檢查體位:傷病員平臥位,救護者雙腿跪于傷病員一側,一般為右側,檢查頭部,檢查胸部,現場檢查,檢查骨盆,檢查腹部,現場檢查,檢查四肢,檢查脊椎,現場檢查,四大技術的操作程序,止血,搬運,包扎,固定,止 血,全 身 血 量 占體重的 8% (血細胞占 45%;血漿占55%) 即:4800ml/60kg,出血量判斷及危險性,出血量 20%(800-1000ml)面色蒼白 肢涼 出血量 40%(2000ml以上)心慌 呼吸快 脈搏血壓 測不到可導致死亡,止血方法,1、指壓止血 2、包扎止血 3、加壓包扎止血 4、加墊屈肢止血 5、填塞止血 6、止血帶止血,顳部出血 耳前下頜關節處壓迫顳淺動脈,面部出血 下頜骨角處壓迫面動脈,有時需兩側都壓迫,頸部出血 在頸根部、氣管外側,摸到跳動的頸動脈,向后,向內壓下,頭前部止血,止血動脈:顳淺動脈 止血點:耳前方顴弓根部 止血方法:大拇指 出血一側 顳淺動脈 壓向骨面,前臂出血肘窩處壓迫肘動脈,或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壓迫肱動脈,手掌、手背出血 壓迫橈、尺動脈,大腿出血壓迫股動脈,小腿出血壓迫蟈動脈,腳部出血 壓迫足背動脈,止血方法,下肢出血,止血動脈:股動脈 止血點:出血一側大腿上三分之一內側 止血方法: 1.手掌根部或雙手大拇指 2.下肢抬高,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動脈: 上肢肱動脈-上臂上1/3處;下肢股動脈-大腿上1/3處,布料絞緊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注意事項,1.止血帶不能直接纏在皮膚上加襯墊。 2.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1/3處、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上1/3處部位要準確。 3. 松緊適度 4. 做好明顯標記標記時間。 5. 每隔40-5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分鐘。放松時,應采取指壓止血定時放松。 6.禁用鐵絲、電線、繩索等代替止血帶,包扎,繃帶包扎方法,1)環形包扎 2)螺旋包扎 3)螺旋反折包扎 4)“8”字包扎 5)回返包扎,螺旋包扎法,環行包扎法,繃帶包扎法,螺旋包扎法,環行包扎法,繃帶包扎法,“8”字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繃帶包扎法,回返包扎法,三角巾包扎 頂角 底角 底邊 底角,頭頂帽式包扎 眼部包扎 上肢包扎 肩部包扎,三角巾包扎法,膝肘部包扎 胸部包扎 腹部包扎 手足包扎,三角巾包扎,三角巾包扎,尼龍網套包扎法,特 殊 傷,敷料,紗布,腦組織膨出現場包扎,再用紗布或三角巾包扎,注意 不要使腦組織還納或受壓迫,用無菌紗布蓋在傷口,可用碗扣住 膨出的腦組織,也可用皮帶圍成一 個圈放在腦組織周圍,顱骨,腦組織,碗,高空墜落易引起顱底骨折,造成腦脊液外漏(耳鼻漏)。,現場不堵塞,高空墜落傷,不要盲目移動傷員,搬動傷員時尤其應高度警惕脊柱的損傷,開放性氣胸的急救,病人呼吸困難、發紺、面色蒼白、病情兇險,須盡快送醫院手術治療,可使用不透氣的物料(例如保鮮膜)遮蓋傷口,并用膠布封住三邊,留出一邊,以免空氣進入胸腔。當傷病人呼氣時,空氣又可排出體外。 使傷病人處于半臥位。,特殊創傷處理,敷料覆蓋傷口,用敷料環行圈住脫出物,然后用飯碗或盆扣住,腹部包扎,腸 外 溢,傷口異物處理,肢體離斷傷,固定,骨折的分類,閉合性骨折:指骨折處皮膚完整,骨折斷端與外界不相通 開放性骨折:指骨折的斷端刺破皮膚,與外界相通,骨折的癥狀,先救命后治傷 現場不復位、不沖洗、不亂涂藥 超關節(超過骨折部位上下一個關節)固定并加襯墊 上肢屈、下肢伸。先固定骨折 近心端(骨折上端),再固定骨折遠心端(骨折下端)。 5.暴露肢體末端,松緊要適度。,注 意 事 項,1固定骨折上端,2固定骨折下端,3三角巾懸吊,前臂骨折固定,使用夾板或用三角巾固定后用小懸臂帶固定,上臂骨折固定,肋骨骨折固定,肋骨骨折固定時襯墊要超過身體前后正中線 三角巾疊成寬帶,呼氣末疊瓦式由下而上依次固定。,骨盆骨折固定,仰臥位,膝部屈曲,膝下放軟枕。 寬布帶從臀后向前繞骨盆捆扎緊,在下腹部打結固定。 膝間放墊寬帶捆扎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