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光合作用的發現,第五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節 光合作用,教 學 導 航,教學目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使學生領悟光合作用的發現是許多科學家智慧的結晶和不懈努力的結果; 2.使學生領略科學家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 3.通過光合作用發現過程分析其原料、條件和產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查閱、整理資料的能力; 2.使學生學會觀察和記錄植物實驗現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確從現象到本質的科學思維方式。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探究精神; 2.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及創新、合作精神,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科學思想教育。,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經了科學家們二百多年的探索,滲透著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節課讓學生通過了解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來分析、討論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及產物,取得一定的感性認識,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光合作用的發現,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充滿了好奇心,對科學知識尤其是科學的發展史更是興趣盎然。因此,通過對光合作用發現過程中的幾個經典實驗的分析、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發現的艱難,科學方法培養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增強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和信心。,導航,教學過程,四個科學實驗 總結提問 檢測評價,18世紀中期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都來源于土中。包括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這么認為。亞里士多德的結論實際上只是一個經驗上的推測,并沒有進行相應的科學實驗。 今天,老師在課堂上引入四個科學實驗,與同學們一起體驗光合作用發現的艱辛過程!,不唯上,不唯書,要唯實! 陳云,四個科學實驗,1648 海爾蒙特(比利時)實驗 1771 普利斯特利(英國)實驗 1779 英格豪斯(荷蘭)實驗 1864 薩克斯(德國)實驗,BACK,1648 海爾蒙特(比利時),柳苗生長 之迷,他將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種到一個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內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純凈的雨水澆灌柳苗。為了防止灰塵落入,他專門制作了桶蓋。,5年過去了,柳苗漸漸地長大了。他再次稱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結果使海爾蒙特大吃一驚:柳苗重量增加 土壤重量僅減少了,74.5 kg,0.057kg!,研討互動 結論:柳苗生長所需要的物質,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轉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質。,提問過渡 海爾蒙特的實驗結論完全正確嗎?從植物生活環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長需要的物質來源,還應該考慮什么因素?,1771 普利斯特利(英國)實驗,1771普利斯特利(英國)實驗,深入思考 提問:當人們重復普利斯特利的實驗時,有的獲得成功,有的總是失敗,甚至發現植物還會更嚴重地污染空氣。為什么學者們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呢?,分析研討 結論:植物能“凈化“空氣。,1779 英格豪斯(荷蘭)實驗,英格豪斯的實驗進一步證實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實驗才能成功 !,提問過渡 英格豪斯還發現,光照下的綠色植物能夠釋放氣體,這種釋放氣體的能力在夕陽西下時降低,日落后則完全停止?這說明什么問題?,科學進展 1782年瑞士謝尼伯:植物在光下吸收CO2。 1804年瑞士索熱爾:光合作用過程中, 植物的增重量 CO2吸收量 O2的釋放量 綠色植物在光下同時還要消耗水。,1864 薩克斯(德國)實驗,薩克斯(德國)實驗 分析討論:,1、將綠色葉片先放在暗處處理幾個小時的目的是什么? 2、為什么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3、能否將裝有酒精的小燒杯直接加熱? 4、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遇碘顏色為什么不同?,精彩回放 ( 16481864) 1648 海爾蒙特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澆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減重57g。 實驗結論:柳的增重來自水。 1771 普利斯特利 鐘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將小鼠與植物同時放入密封的鐘罩內,小鼠生活正常。 實驗結論:植物能“凈化”空氣。 1779 英格豪斯 植物的綠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實驗結論:光的重要作用。 1782 謝尼伯 發現照光時綠色植物吸收CO2,釋放O2。 實驗結論: CO2是原料,O2是產物。 1804 索熱爾 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減去O2釋放量。 實驗結論:水是原料。 1864 薩克斯 發現照光時葉綠體中的淀粉粒才會增大。 實驗結論:有機物是產物。,總結提問: 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各是什么?這樣一個生產加工的過程是在哪進行的呢?,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條件:陽光; 產物:淀粉和氧; 場所:葉綠體 二氧化碳+水 淀粉(儲存能量)+氧氣,BACK,教師小結: 經歷了近200多年的時間,科學家們才對光合作用的生理過程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因此科學發現是艱難的。沒有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綜合利用各學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不會有科學的發現。今天這節課里,我們介紹了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程。對于這部分內容,同學們不要只記住結論,更重要的是理解科學家們的設計思想。,四、檢測評價表 學校: _ 班級: _ 姓名:_ 一、自我評價,BACK,二、自我定位 A3分 祝賀你已經知道了光合作用的有關知識,具備初步的認知能力,相信經過努力,你會更進一步的。 B6-7分 老師為你喝彩,你不但知道了光合作用的有關知識而且具備了初步觀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再加努力,你會成功的。 C9分 恭喜你圓滿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你不但學會了本節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