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哲學論文-國家聯合的制度類型摘要本文以國家聯合作為有別于統獨的兩岸關系架構,分析政合國、特殊關系、國協、邦聯四種制度類型,并以奧匈帝國、美加關系、大英國協獨立國協、德意志邦聯美利堅邦聯為個案,分析兩岸關系架構的出路。結論認為政合國和邦聯并不適用,兩岸宜從特殊關系和國協,學習建立解決問題的雙邊機制。臺灣與大陸的政治終局如何安排,歷經半世紀的統獨之爭,已經產生更多樣化的思惟。早期將統獨視為零和賽局的舊思惟,隨著臺灣民主化和國民黨本土化,如今已經面臨更多挑戰。最大轉變,在于超越國家認同的主觀情感之爭,轉向兩岸關系架構的制度討論,因而使統獨光譜更趨多元。其中,國家聯合(特殊關系、國協、邦聯)介于統獨之間,雖有部份政治人物提及,卻很少說明確切的內涵,但國家聯合作為政體整合的形式,卻可能為對立難解的統獨之爭,開創出更多元的思考空間,值得深入研討。國家聯合(Staatenverbindung)意指兩個以上的國家發生聯合關系,但并未于其上設置統治權。就思想傳承來說,國家聯合是政府間主義(intergovernmentalism)的最高形式,并非超國家主義(supranationalism)。通常,國家聯合的成員國之間,權利義務網絡必須發展到某種密集程度,其間關系也要有相當的制度化,對成員國產生約束,才符合聯合的基本條件。國家聯合是政治整合(politicalintegration)的一種形式,成員國經由聯合,形成互相依賴的關系,進而產生成員國單獨所無的體系性質(systemproperties)。如KarlDeutsch所說,政治整合并非歷經固定的階段順序產生,而是類似裝配生產的流程,不同層面可能各自在不同時間進行整合。國家聯合亦然,國與國間的聯合過程,依照不同的歷史脈絡,也可能采取迥然有別的制度形式。國家聯合有別于一般國際組織,后者通常只涉及某些特定利益,并未涉及成員國主權,成員國也未形成政治共同體。依照國家聯合的結合程度,從淺到深可分為三種類型:一、君主政體的聯合:君合國、政合國、特殊關系、國協1.1君合國(personalunion):兩個以上的君主國,共同擁戴一位君主,例如16971763年薩克森與波蘭、17141837年英格蘭與漢諾威、1386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1.2政合國(realunion):兩個以上的國家,在各自憲法上明示同一國際法主體和最高統帥權,例如18671918年奧匈帝國、156972年波蘭與立陶宛、18141905年挪威與瑞典、191844年丹麥與冰島。1.3特殊關系(specialrelationship):兩個以上的國家,盡管并未產生同一國際法主體,也未在主權層次形成聯合,但已因為特殊的歷史淵源結為和平共同體,例如二次戰后的英美關系、美加關系、挪威和瑞典關系。1.4象征性同盟(symbolicunion):兩個以上的君主國與共和國,因為特殊的歷史淵源形成聯合,例如后大英帝國的大英國協、后蘇聯的獨立國協、荷蘭與印尼共和國。二、國際法上的國家聯合:邦聯成員國的關系較君主政體的聯合更加緊密,其上有一共同機關,不但作為國家聯合的共同代表,也用來協助任一成員國的外來攻擊,并以和平方式協調成員國間的內部爭議。邦聯的共同機關,權力只能行于成員國,不能直接行于成員國人民。依照成員國的地位,可分為兩類:2.1地位平等的邦聯:例如181566年德意志邦聯、177687年美國、181548年瑞士、191722年蘇聯、1958/59年伊拉克和約旦之間的阿拉伯同盟等等。2.2從屬關系的邦聯:例如18811956年法國與突尼西亞、191256年法國與摩洛哥、意大利與圣馬里諾、印度與不丹錫金、戰前國際聯盟之于自由城但澤。三、國家法上的國家聯合:聯邦成員國已將部份主權轉移到國家聯合的共同機關,后者不但在國際社會上執行所有成員國的外交權限,同時統轄相當程度的國內事務,直接對成員國人民行使權力。依照聯邦的統治性質,可分為兩類:3.1暴力強制建構:國中之國(Staatenstaat)例如192391年蘇聯、神圣羅馬帝國、土耳其帝國及其衛星國。3.2和平演化產生:民主聯邦例如1787年之后的美國、二次戰后的德國。臺灣與大陸治權互不隸屬、同為對等分治實體,已經持續超過半個世紀。為了探討兩岸關系架構的可行出路,本文將不預設統獨立場,改由兩個現實存在的主權體可能產生的國家聯合進行研討。由于兩岸目前并無凌駕其上的統治權,因此本文所謂的國家聯合,并不包括主權已經部份轉移中央的聯邦制。由于兩岸并無君主,君合國對于兩岸的國家聯合并不適用。本文將分別就政合國、特殊關系、國協、邦聯四種國家聯合的制度類型,探討不同類型對于兩岸關系架構的啟示。其中,政合國將以奧匈帝國為個案、特殊關系將以美加關系為個案、國協將分別以大英國協和獨立國協為個案,邦聯將分別以德意志邦聯和美利堅邦聯為個案,希望能從具體的個案研究中,汲取有關兩岸關系架構的啟示。奧匈帝國:多民族的兩元政合國政合國意指兩個以上的國家,在各自憲法上明示同一國際法主體和最高統帥權,最典型的代表即18671918年的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室和匈牙利談判,于1867年通過妥協憲章(Ausgleich)建立奧匈兩元君主國(DualMonarchyofAustria-Hungary習稱奧匈帝國)。帝國分為奧地利君主國和匈牙利君主國,由奧皇FrancisJoseph為帝,并在匈牙利稱王,稱為帝王(Emperor-King)。兩國地位平等,各有其憲法、議會與內閣,各有其官方語言,在國防、外交、財政上,則設立共同的行政部門,其它事務則自理。較強的奧地利所以愿意維持兩國平等,主因是1859年意大利的戰事失敗,以及1866年普奧戰爭失利,使奧帝國由外轉內,試圖爭取人民支持,而普奧戰爭期間匈牙利人效忠奧皇對抗普魯士,也使奧對匈產生好感。相形之下,較弱的匈牙利所以愿意結為奧匈帝國,主因是可以避免兩國沖突,并藉由帝國保護防止外力入侵。為了監督共同的國防、外交、財政,奧匈兩議會各派60人組成帝國議員團(ImperialDelegation),每年輪流在維也納和布達佩斯集會,但采取分院開議的方式,各自使用德語及馬扎兒語,并各自投票決議,再以書面交換意見,結果每年常有許多信差來往兩地,共同部門首長也常輪流奔走兩地,至于有關關稅同盟,則每十年重新交涉一次。奧匈帝國持續長達半世紀(18671918),主因是共同君王FrancisJoseph在位的時間甚長(18481918),帝國貴族、文官、軍隊都頗效忠共同君主,軍隊兵員來自各地,軍官則多來自貴族,盡管內部矛盾不少,卻得以繼續維持。奧匈帝國的主要問題,在于民族矛盾,帝國內的民族人口比例如下:日耳曼人(24)、馬扎兒人(20)、捷克波西米亞人(12.6)、波蘭人(10)、魯特尼亞人(8)、羅馬尼亞人(6.4)、克魯特人(5)、賽爾維亞人(4)、斯羅維尼人(2.5)、意大利人(2)、其它民族(5)。因此即使以奧匈兩大民族為主軸,建立兩元政合國,但奧匈民族也只占總人口比例44,并不足以構成穩定多數。由于帝國的統治力量不足,1871年奧皇曾前往布拉格,提議將奧匈聯合模式延伸到捷克波希米亞人,試圖使兩元政合國變成三元政合國,但因為匈牙利的強烈反對而作罷,由此可看出奧皇在主權議題上對匈牙利的尊重。就政治整合來說,奧匈帝國盡管只是政合國,但國家聯合的強度卻遠勝于特殊關系、國協、邦聯,不但在各自憲法上明示同一國際法主體和最高統帥權,而且還在國防、外交、財政上設立共同的行政部門。盡管作為國際法主體的共同君主奧皇對于匈牙利人并無實質統治權,派遣帝國軍隊亦須經過兩國同意,共同部門的決策也要兩國同時背書,但匈牙利默認奧皇對內和對外的象征性統治地位,已經不容置疑。總之,匈牙利等于是在象征性主權上讓步,一方面促成奧匈兩國的和平,一方面得到帝國保護防止外力入侵。為了鞏固國家聯合,因而成立國防、外交、財政上的共同機構,由此確保兩元政合國的運作。奧匈兩元政合國對于兩岸關系的最大啟示,在于兩岸能否在各自憲法上明示同一國際法主體,針對一個中國做出突破性解釋,共同創造一個不具實質統治內涵、但兩岸都可接受的象征性主權,從此走出中國代表權之爭。就此而言,1997年11月16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的轉述意見,可視為典型代表。他重新把一個中國理解為不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等于中華民國,而是兩岸同胞共同締造統一的中國。所謂一個中國,應是一個尚未統一的中國、共同邁向統一的中國。換句話說,一個中國目前并不存在,并非現在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或未來式。問題是,汪道涵頗具突破性的新思惟,后來卻產生變化。1999年4月5日,他又提出一個中國的分治新解,并對一個中國解釋如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目前尚未統一,雙方應共同努力,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平等協商,共議統一;一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是不可分割的,臺灣的政治地位應該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進行討論。在這個新論述中,一個中國并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有澄清,已經轉趨模糊,自然引起臺灣朝野的疑慮。美加關系:和平共榮的國際特殊關系特殊關系意指兩個以上的國家,盡管并未產生同一國際法主體,也未在主權層次上形成聯合,但已因為特殊的歷史淵源,結為和平共榮的政治共同體。特殊關系下的成員國,都已不再以對方為假想敵,不但以平等方式互相往來,而且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相較于與其它國家的互動,成員國往往更容易經由溝通形成共識,因而產生更深更廣和更多層次的正面交往。具有共同語言的國際特殊關系,例如美加關系、美英關系、德奧關系;具有共同歷史的國際特殊關系,例如瑞典和挪威的關系。不過,共同語言或共同歷史,并不是形成國際特殊關系的充分條件,例如俄羅斯和其它斯拉夫國家、或拉丁美洲國家之間,并未產生特殊關系。不同國家形成國際特殊關系,有如KarlDeutsch所說的多元安全共同體(pluralisticsecuritycommunities),成立前提有三:一、成員國的主要政治價值彼此兼容。二、成員國的政治菁英能夠和平因應彼此的需求。三、成員國可以互相預期彼此的政治經濟社會行為。以美加關系為例,1819年英美簽署Rush-Bagot條約,即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師知識分享會試題及答案回顧
- 2025年醫保知識競賽:醫保基金監管案例分析題庫及答案試卷
- 2025年特殊病房管理知識試題及答案
- 完美提升2025年執業護士考試試題與答案
-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考核:2025年初中地理模擬試題與答案
- 信息時代的健康照護從安全出發
- 行政法學復習中深化記憶的方法與途徑:試題及答案
- 護士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拆解
- 醫學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總結
- 執業護士考試審題技巧訓練試題及答案
- 殘值車輛收購合同協議
- 2025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教育班會課件
- 2025兒童服裝購銷合同模板
- 2025年全國高壓電工證(復審)理論考試試題(1000題)附答案
- 2025西安數字城市科技運營有限公司招聘(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江蘇南京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北京2025年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上半年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試題第18章平行四邊形綜合測試卷(含詳解)
- 2025智慧病區建設及評價規范
- 湖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渣漿泵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