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doc_第1頁
畢業論文-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doc_第2頁
畢業論文-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doc_第3頁
畢業論文-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doc_第4頁
畢業論文-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南財經大學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0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 論文題目: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 學生姓名: 所在學院: 會計學院 專 業: 會計國防 學 號: 40614375 指導教師: 成 績: 2010年5月西南財經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原創性及知識產權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畢業論文(設計)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取得的成果。對本論文(設計)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因本畢業論文(設計)引起的法律結果完全由本人承擔。本畢業論文(設計)成果歸西南財經大學所有。 特此聲明畢業論文(設計)作者簽名:作者專業:會計國防作者學號:40614375 2010年5月13日西南財經大學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表論文(設計)名稱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論文(設計)來源自選論文(設計)類型b導 師學生姓名學 號40614375專 業會計國防 開題報告內容:(論文設計目的、思路與預期成果;任務完成的階段內容及時間安排;資料收集計劃;寫作的基本思路;完成論文(設計)所具備的條件因素等。)一、調研資料的準備:從互聯網、專業論著和各種專業期刊雜志搜集論文相關資料。二、論文設計目的、思路及預期成果(一)目的:為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完善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二)思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會計領域也在不斷發展與前進,特別是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及加入wto和會計信息生成與披露機制重大需求導致會計準則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社會也越發關注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而長期以來,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公開性、透明度和科學性都被廣泛詬病,現有的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也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亟需調整與完善。因此,本文擬對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進行探討,試圖通過對兩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進行比較,來拓展思路找出我國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以期有助于改進和完善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三)預期成果:分析得出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方面的一些思路。三、內容結構: 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寫作:(一)文獻綜述(二)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現狀(三)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現狀(四)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差異分析(五)改進與完善中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意見與建議四、預計寫作計劃與時間安排:2009年10月23日 選題指導2009年11月10日前 將完成開題報告2009年12月5日前 將完成論文的粗綱、細綱 2009年12月25日前 將完成論文的初稿2010年4月30日前 將完成論文的修改稿2010年5月13日前 將完成論文的最終定稿五、完成論文所具備的條件因素:(一)對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理解和掌握;(二)大量時間的投入;(三)導師的指導。 指導教師簽名: 日期:論文(設計)類型:a理論研究;b應用研究;c軟件設計等;中文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會計領域也在不斷發展與前進,特別是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及加入wto和會計信息生成與披露機制重大需求導致會計準則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社會也越發關注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而長期以來,我國都是由政府主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社會各界的參與并不充分,這使得制定出的會計準則規范難免受到政府意志的影響而產生對全社會利益照顧不周全的問題,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獨立性、公開性和公正性都受到廣泛質疑,現有的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亟需調整與完善。 本文將就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進行探討,試圖通過對兩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進行比較,來拓展思路找出我國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以期有助于改進和完善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本文思路結構大體如下:首先,闡述與分析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其次,闡述與剖析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最后就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進行差異分析,對改進與完善中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提出有用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會計準則,制定機制,制定程序abstractwith chinas continuou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ccounting area of china is also evolving and advancing, 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s and accession to wto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eneration and disclosure of the significant demand for a mechanism led to increasingl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societies becam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develop mechanism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but for a long time,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by government-led development work,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not sufficient, which make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ed by the government norms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the effect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take care of such issues is not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standard-setting mechanism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independence, openness and fairness have been widely questioned,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ett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can not fully mee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 urgent need to adjust and perfect.this article on sino-us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develop mechanisms and procedures to explore an attempt by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 develop mechanism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to compare, to expand our thinking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then make some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ith a view to a help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this general framework is as follows: first, introduction of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develop mechanism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the status quo. second, the introduc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united states to develop mechanism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the status quo. finally, through the sino-us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develop mechanism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variance analysi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the use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s, develop mechanisms, operational procedures目錄一、文獻綜述1(一)會計準則的制定與運行機制1(二)改進并完善中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必要性2二、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現狀2(一)世界各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主體模式2(二)我國由政府主導會計準則制定的成因3(三)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及運行機制分析3(四)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5三、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現狀6(一)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及運行機制分析6(二)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7(三)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特點8四、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差異分析8(一)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方面的差異8(二)會計準則制定者的專業性和代表性方面差異9(三)中美會計準則制定程序方面的差異10五、改進與完善中國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意見與建議13(一)增強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13(二)提高并加強準則制定人員的代表性與廣泛性13(三)構建科學合理的準則制定程序13參考文獻16致謝17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對比分析會計準則是用以約束和規范會計行為、提供會計信息的一套完整的規范和標準。它是由習慣、法律或會計職業團體、會計管理機構提出的對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實踐所應遵循的標準,是會計實踐上升為理論的概括,又反過來指導實踐,以此來不斷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使之日趨科學化、規范化和國際化。一、文獻綜述 (一)會計準則的制定與運行機制 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會影響到準則的公開性、公正性與合理性。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政府主導模式在各方面與以運行機制的獨立性和制定準則時程序與結果的公開性、公正性的美國民間模式相比都有不少差異。梁爽(2003) 梁爽中外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比較研究n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2003-5(3)根據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也即制定模式的不同將世界各國的會計制定模式根據制定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模式與民間模式,并據此認為美國是一種是在政府監管下、由獨立的民間機構制定準則的模式,而中國則屬于政府機構運作并制定會計準則的模式。 對于中國之所以產生由政府主導制定會計準則的原因:劉峰(2000) 劉峰會計準則變遷西南財經大學圖書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218-219認為一是我國政府在社會生活中傳統上一直處于強勢地位,二是我國市場經濟建設起步晚,市場經濟不夠發達,會計職業界發展較慢,弱小的會計職業界無法擔當起民間制定準則的重任。高筠燕、盧銳(2005) 高筠燕,盧銳會計準則制定:政府導向與程序民主n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5)從經濟學原理上分析指出因為會計準則這一公共產品對消費的非排他性必然導致人們的“搭便車”行為或機會主義,所以只能由政府來提供。對于中美兩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徐新岳(2005) 徐新岳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研究基于博弈視角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認為我國政府主導準則的制定,能較好的考慮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減少了準則的制定成本和執行成本,提高了準則制定和執行的效率。但是,由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及其運行機制缺乏獨立性,在制定準則時有可能出現制定出的準則的利益向政府方傾斜,各方利益主體的利益往往難以得到照顧。從長期看,這種模式不利于經濟發展的整體均衡。 郭曉莉(2008) 郭曉莉中外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模式比較分析n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5)則比較認同美國會計準則制定由民間主導的機制,認為來自于社會各界的代表使得美國的準則有可能真正代表著“公認的會計原則”。 (二)改進并完善中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必要性 郭曉莉(2008) 郭曉莉中外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模式比較分析n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5)認為財政部公布的會計準則制定程序不夠詳細具體,規范性不足且主觀隨意性較大,要繼續提高會計準則制定機制和程序的科學性、充分性和嚴謹性。徐新岳(2007) 徐新岳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研究基于博弈視角d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2007建議應借鑒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時遵守的允當程序以確保“高質量的會計準則”的制定。蕭時音(2007) 蕭時音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比較n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6(6)提出應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對準則制定過程和準則制定效率進行監督,并對準則的可能影響進行評估,從而確保準則指定全過程及結果的嚴謹、公平、公開、公正。她還認為應提高準則制定人員的代表性,她認為代表性是最重要的。應該由具有代表性的各相關行業的人員具體參與到準則的制定中來才能盡可能地照顧到各方的利益,制定出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專業的會計準則。 劉偉(2008) 劉偉中美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比較分析n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6(3)認為我國由政府主導會計準則的制定自有其歷史淵源及合理之處,并建議在堅持財政部作為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不變的前提下,廣泛吸收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準則制定過程中廣泛地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才能制定出既權威有公正的準則。二、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現狀 (一)世界各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主體模式會計準則制定者決定著會計準則的制定主體模式,也就是在制定會計準則的過程中,誰起主導作用。當今世界各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主體模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民間機構運作并制定會計準則的模式,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為代表,下面簡稱民間模式;另一種是政府機構規范并制定會計準則的模式,以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為代表,下面簡稱政府模式。其中民間模式,根據民間組織實際享有的準則制定權利的大小通常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民間組織制定、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預的模式,以英國和加拿大為典型;另一種是在政府監管下、由民間機構制定的模式,以美國為典型。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為財政部會計司,是典型的政府機構。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大體可歸于政府模式。表1 :會計準則的制定與運行機制大體模式民間模式政府模式具體運行機制民間制定,政府不直接干預民間制定,政府監督由政府主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典型代表英國、加拿大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中國 (二)我國由政府主導會計準則制定的成因 我國由政府部門制定準則的原因比較復雜,大體有以下原因: 1.傳統上我國政府部門一直職能較強。我國的政府部門歷來在社會生活中處于主導地位,這使得我國長期以來形成了守法的習慣和思維定勢。2. 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起步晚,不夠發達。我國改革開放僅僅31年,構建市場經濟和證券交易所仍不足20年。而制定會計準則需要大量的經費和智力支持,而我國民間會計組織發展起步晚,力量分散,弱小的會計職業界無法擔當起制定準則的重任。3.從經濟學原理來看,會計準則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對它的消費具有非排他性,同時由于交易費用的存在,使得人們難以通過私人方式達成協議,這必然導致人們的“搭便車”行為或機會主義。而政府則具有天然暴力比較優勢,私人不愿提供的公共產品,只好由政府提供。(三)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及運行機制概況財政部于2003年正式頒布了會計準則制定程序,其中規定財政部會計司負責會計準則的草擬制定工作,由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縮寫為casc)對其提供咨詢服務。委員會的經費來源于“政府補助和其他收入”。 casc成立于1998年10月,旨在為制定和完善中國的會計準則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2003年,casc地進行了一次換屆改組。改組后的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共有委員22人,由財政部聘任,分別來自政府有關部門、會計理論界、會計職業團體、中介機構和企業界等。財政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樓繼偉擔任委員會主席,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擔任秘書長。會計準則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承擔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財政部會計司,辦公室主任由財政部會計司司長擔任。 改組后的會計準則委員會下設三個專業委員會:會計理論專業委員會,負責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等與會計準則相關的會計基礎理論問題的研究提供咨詢意見。企業會計專業委員會,負責對企業會計準則的研究、制定與實施提供咨詢意見。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專業委員會,負責對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準則的研究提供咨詢意見。圖1: 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組織結構圖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組織結構圖. eb/ol./wyhjs/200607/t20060703_337192.htm .會計準則委員會同時聘請160名咨詢專家協助會計準則委員會開展工作。咨詢專家來自會計理論界、會計中介機構、政府有關部門、會計職業團體、證券交易所和企業界,“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四)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根據2003年7月頒布的會計準則制定程序,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過程分為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公開征求意見階段和發布階段。 (一)立項階段 會計司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會計準則立項意見,向會計準則委員會和有關方面征求意見。會計準則立項意見應包括對立項的背景和理由作出說明。 會計司根據會計準則委員會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會計準則立項意見予以修改調整,按規定程序報財政部領導批準后正式立項。 會計司應將立項情況向會計準則委員會通報,并向社會公布。會計準則委員會應根據需要,結合確定的會計準則項目和立項意見,成立項目研究組,開展課題研究,形成研究報告。 (二)起草階段 會計準則項目立項后,會計司應即組成項目起草組,并將項目起草組的成員及有關情況向會計準則委員會通報。 項目起草組根據所承擔的會計準則項目,及時提出工作計劃和時間表,在有關研究報告和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完成討論稿,由會計司提交會計準則委員會征求意見,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見稿。 (三)公開征求意見階段 會計司應通過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以及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印發征求意見稿、在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站和其他主要媒體上公布、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項目起草組應對公開征求的意見進行匯總,并根據反饋意見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修改,形成草案,由會計司再次提交會計準則委員會征求意見。 (四)發布階段 項目起草組根據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意見對草案進行修改,形成送審稿,會計司按規定程序報送財政部領導審定后,由財政部發布并組織實施。 三、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現狀 (一) 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及運行機制概況 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是一種在政府監督下的民間準則制定模式,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u.s.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簡稱fasb)負責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由美國財務會計基金會(u.s. 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 ,簡稱faf)提供經費,fasb的權威性來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 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的支持, 而sec擁有對所有會計文告的最終否決權。 faf是一個獨立運行,融合了慈善、教育、科學和文化等特定內容的民間機構,負責籌款并任命fasb委員及檢查fasb的工作業績,但faf不干涉準則的制定過程。 fasb歷經了由會計程序委員會(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s,cap)到會計原則委員會(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apb)的變遷,于1973年成立,是一個具有更大的獨立性與代表性的民間機構。fasb共設7個席位,分別代表會計理論界、會計職業界、投資者、工商企業界、銀行等相關方面,每人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fasb通過一項新準則必須有5人或以上贊同。fasb是不受客戶或其他組織直接影響的是一個民間機構,在運作機制上相對獨立。fasb在行使職責時的理念基礎包括:決策客觀性;考慮各利益集團的觀點;只在預期收益超過預期成本時才推行準則;在實施新準則改變時最小程度地減少對現有慣例的破壞,以及回顧并修正(如有必要的話)過去的決策。fasb按照規定的程序制定會計準則,財務會計準則顧問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簡稱fasac)為fasb提供咨詢。fasac成員的由20人(通常是35-40人)組成,由faf任命。是fasb與商業界和經濟界之間的聯絡機構,它對方案的優先順序及潛在方案提出建議,并對fasb在一些問題上初步立場的妥當性提出意見。可以看出,上述機制使得美國準則制定機構的研究能力尤為強大,來自于各階層的代表也使得美國的準則有可能真正代表著“公認的會計原則”,因為“它盡力營造出一個純粹獨立的、以其能按照各方利益代表的要求來制定會準則”。 (二) 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為保證fasb的中立性與客觀性,fasb在運行時遵循允當程序,使得準則制定過程中能充分地吸收、采納各方意見。所謂允當程序是指在制定會計準則時遵循一套嚴謹、充分、穩定的程序,充分聽取各利益方的意見,鼓勵人們廣泛參與,強調程序的公開、公平、公正,不為某一強勢集團所控制,以確保制定結果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大體也可分為立項、研究和準備、起草擬訂階段和做出決定等四個階段。1.立項階段 確定課題項目。通過會計準則咨詢委員會等渠道,收集財務會計計量和報告方面的問題,進行甄別、篩選,確定列入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日程表的項目。 2.研究和準備階段 (1)任命一個專家咨詢小組。這個小組約由15位外部專家組成,包括籌備者、審計師和財務信息的使用者,他們負責會計界與工商界交流,并在此基礎上編寫有關議題的討論備忘錄將有關的問題、現存的原則與方法、相關的理論、可能的解決方法等,全部加以列示。備忘錄不表明委員會的傾向,盡量以“中立”的語氣表述。fasb關注咨詢小組的成員組成,以保證他們能有較大的代表性。而且,咨詢小組的每一次會議都會接受公眾監督。 (2)討論文件。fasb就所發表的備忘錄免費向公眾提供,向社會各界廣泛征詢意見建議,供委員會和其成員研究分析。時間一般為60天。 (3)召開聽證會。fasb會在會議召開60天(或更早)將其意向公之于眾。個人或團體都可要求旁聽。聽證會的副本和書面評論,包括未被邀請者提供的口頭意見,都會成為聽證會的記錄。聽證會的召開為準則制定者提供了一個提出問題和獲得信息的很好機會。 (4)分析口頭和書面評論。fasb成員對所有的評論(包括口頭和書面的)都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尋找具有說服力的論據,在吸收了有用信息后,正式的委員會審議開始。 (5)fasb會議。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fasb的會議只要有必要就隨時召開。每一次會議都對公眾開放,且每個會議的議題和日程都會在事先公布。當委員會形成結論后,投票開始,7位成員中有5(此次金融危機后修改為4人)人同意方可通過。并且幾乎每一份準則最后都要說明表決情況,委員們的反對意見也附在準則后面。 3.起草擬訂階段 (1)草案的公布。fasb以公眾反饋意見為參考,以財務呈報概念框架為基礎,擬訂準則初稿。待委員會多數成員通過后,發布“揭示草案”。發布草案時會將將要產生的財務會計準則和報告準則的生效日、過渡方法、信息背景以及對委員會基本結論的解釋一起公布,并在發布之后60天再次接受委員們的新一輪分析復核。 (2)委員會的進一步審議。 (3)如果認為有必要進行實質性的改變,委員會會議會決定發布征求意見稿以獲得更多的評論。在這種情況下,委員會要進行第二次聽證,進行第二次投票。 4.做出決定 完成上述程序后,以fasb七位成員的最后投票表決結果進行決策:a.正式發表公告;b.繼續修改公布草案;c.完全放棄該議題。 (三) 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特點1.由民間組織fasb負責制定會計準則的制定,獨立性較高。 這種在政府監督下的民間準則制定模式有利于充分體現準則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2.各方利益代表廣泛參與,具有較強的公正性。 fasb的七名委員分別來自于會計理論界、會計職業界、工商企業界、投資者、銀行等相關方面。財務會計準則咨詢委員會也是由各界人士組成。這種機制為fasb制定出兼顧各方利益的會計準則提供了保障。 3.遵循允當程序 為保證fasb的中立性與客觀性,在制定準則時遵循允當程序,使得準則制定過程中能充分地吸收、采納各方意見。 四、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的差異分析 (一)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方面的差異 雖然制定機構不完全是問題的關鍵,但一定形式是內容的保證。 1.由民間組織fasb負責制定會計準則的制定,獨立性較高。 fasb負責會計準則的制定,從經費來源和行政管理方面來看,它不屬于某一個單一的組織或部門,不直接受到某一相關方的影響,在運作方式上是獨立的。fasb模式可以稱為“政府監督、民間制定”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fasb獨立性較高。 這種在政府監督下的民間準則制定模式有利于充分體現準則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保證了準則的質量和有效地推動準則的實施。 2.政府主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優缺點互現。在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為財政部會計司。政府作為準則制定的主導方,在制定準則時,一方面財政部可以利用其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權威地位,可以使全國頂尖的會計人才為其獻計獻策,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準則制定的談判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準則制定的效率。 但是以上優點并不足以彌補我國政府制定準則模式的重大缺陷:雖然制定機構不完全是問題的關鍵,但一定形式是內容的保證。我國是實行社會主義制的國家,公有制在整個經濟結構中處于主導地位。在此種情況下,準則制定者政府本身同時既是被規范者,又是利益直接相關者。政府在這里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由于缺乏準則制定的多方博弈主體,政府在制定準則時,其所制定的準則很可能會向政府傾斜,可能產生對各方利益顧及不周全等弊端。在此種前提下產生的會計準則的專業性、公正性難以讓人信服。同時,在這種機制下,征求的意見難以得到重視。這種機制雖然節約了談判成本和交易成本,卻極大的提高了運行成本和監督成本。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高質量的會計準則的需求必然會越來越迫切, 從長期看,這種模式不利于經濟發展的整體均衡。 (二) 會計準則制定者的專業性和代表性方面差異 1.美國準則制定人員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廣泛的代表性美國準則制定機構十分強調準則制定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業背景,其機構成員一般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并且它吸收了幾乎所有與會計準則相關的行業和部門的人員,組建財務會計咨詢委員會,有廣泛的代表性。fasb的7名委員,都是技術方面的專家,分別來自于會計理論界、會計職業界、投資者、工商企業界、銀行等方面,他們均為專職,專門負責會計準則的制定。faf由8個贊助團體構成,每個團體都有成員代表其自身的利益,除了這些團體外,財務會計基金會還可以任命來自其他部門的自由成員。fasac其成員來自幾乎所有關注會計準則的行業和部門,這些成員定期(每季度一次)與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委員們商談會計準則制定等問題。這種機制可在相當程度上將各自利益集團的意見,傳遞給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這使得fasb的研究決策能力尤為強大,來自于各階層的代表也使得美國的準則有可能真正代表著“公認的會計原則”。 2.中國會計準則制定者代表的廣泛性不夠眾所周知,會計準則的權威性和執行效果主要取決于會計準則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而會計準則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取決于制定者的廣泛代表性。在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過程中,盡管吸收了政府官員、高校教師、機關部門的實務工作者參與,casc及160名咨詢專家也對會計準則的制定提供了咨詢。但從整體上看,在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并未將廣大的會計職業界及投資者、工商企業界吸收進來。雖然在征求意見過程中也征求他們的意見,但遠不及參與會計準則的制定對會計準則的影響直接。 (三)中美會計準則制定程序方面的差異 程序上的科學性是會計準則科學性的切實保障,要使結果公平,需要有健全科學的程序與機制。 1.fasb遵守允當程序,以保證準則制定的公開性透明度、及結果的公正性fasb遵守允當程序,保證程序的公開性、嚴謹性與合理性。fasb在準則的整個制定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充分允當的程序,使得準則制定過程中能充分地吸收、采納各方意見。并且,幾乎從準則立項開始,一直到準則的最后發布,全過程都處于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過程中幾乎所有會議都對外公開。始終遵循允當程序,體現了準則制定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行為的產生。 準則制定充分征求各方意見,時間充分。fasb制定準則時征求意見時間不少于30天,在前期fasb向公眾免費提供討論備忘錄,供社會各界參與討論的時間長達60天。美國討論備忘錄,向公眾傳遞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這些意見建議保持盡量中立不帶有任何傾向性。fasb在制定準則是接受社會各方的監督評估。fasb制定準則的全過程幾乎都處于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同時fasb模式是典型的官方監督下的民間準則制定模式 而sec擁有對所有會計文告的最終否決權。 由聽證機制和的投票表決機制保證為準則制定嚴格把關。 fasb在備忘錄發布至少60天并經充分討論后召開第一次聽證會,以便社會各界表達利益訴求。 fasb在發布“揭示草案”至少30天后再次舉行公開的聽證會,對“揭示草案”進行正反兩方面的評價,會計準則公告的最后正式發布還要經7名委員中的簡單多數通過。 2.我國準則制定程序公開性透明度較差,影響到制定結果的公正性、權威性 準則制定程序不夠詳細具體,不甚嚴謹。 我國準則的制定程序不甚明朗,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能夠充分了解準則的制定過程和進展情況,有機會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然而,從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四個階段來看,除了最后一個階段社會公眾能夠看到準則的正式發布以外,前三個階段都存在公開性不足甚至不公開的狀況由于制定過程公開性不足,廣大公眾無法在會計準則初稿的擬定過程中發表意見,即便最后能夠看到征求意見稿,也往往由于事先沒有準備而措手不及,不能充分發表意見。 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的對象范圍不夠廣,時間過短。 雖說會計準則制定程序規定對征求意見稿在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站和其他主要媒體上公布、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實際情況是我國所征集的評論意見多數來自于政府部門和地方財政局,征集意見的來源狹窄。同時,對于這些意見如何被納入也存在不少疑問。 通過查閱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網站得知,我國征求意見時間最短只有16天,最長只有33天。通過從自上而下傳遞信息,實施由上而下逆向反饋信息方式。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的時間過短,準則出臺過于倉促,準則質量倍受質疑。 評估監督缺位。 財政部會計司壟斷準則立項建議權和啟動權,會計司將立項情況向社會公布,但是并沒有說明公眾如何對立項意見進行評估和監督,公眾難以在立項階段發揮作用。送審稿審查和通過僅在系統內部進行,沒有接受公眾參與和表決,缺少對內部程序合理監督與評估,公眾難以在發布階段發揮作用。公眾難以對會計準則起決定作用的核心小組和會計司實施監督。評估監督缺位也使會計準則的可能影響不能及時傳達到利益相關方,造成準則嚴謹性公正性的不足。 無聽證會和明確的投票表決過程。我國沒有聽證會這樣發布面較廣面對面的溝通機制,代之以座談會、研討會等小面積內部溝通形式。這極大地削弱了準則制定的公開性及社會的廣泛參與。財政部會計司擁有制定會計準則的權利,會計準則委員會收集社會各界對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的討論意見,并提交會計司專家組進行審核。意見采納與否、準則最終是否發布均要上報領導批準,會計準則委員會成員沒有表決權。因為沒有引入代表投票機制,這增加了決策的隨意性。 表2: 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與程序差異對比表美國中國制定機構的獨立性由民間組織fasb負責制定,獨立性很高由財政部會計司負責制定,獨立性較差制定者的專業性與代表性fasb成員來自相關的各行各業,制定者的專業性與代表性很高會計司與casc雖然代表性看似較強,但在制定過程中未將廣大會計職業界、投資者與工商企業界吸收進來,準則制定者專業性與代表性不強制定程序的差異1. fasb遵循允當程序2. 征求各方意見建議,時間充分3. 接受社會各方的監督評估4. 有嚴格的聽證會及表決機制1. 制定程序不夠詳細、具體,不甚嚴謹2. 征求意見建議范圍不夠廣泛,時間短促3. 評估監督缺位4. 無聽證會和明確的投票表決過程 五、改進與完善中國會計準則制定機制與程序的意見建議 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及程序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和持續性的工作,需要不斷的發展完善。我們應該始終圍繞提高會計準則質量這一重要目標,在立足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借鑒美國經驗,進一步增強會計準則制定的公開性、科學性和公正性民主化。具體應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增強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當前我國由財政部會計司主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會計準則側重于政府利益導向,這在我國經濟體制轉軌時期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隨著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尤其是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會計準則目標也要以公眾利益為導向。由政府主導會計準則制定的模式應隨環境的演變而有所變化。 理論上講,美國的fasb模式較為合理,因為它最有可能產生公正和不偏不倚的會計準則,這一點已經被許多專家學者所認可,而制定公正的會計準則是每一個準則制定機構所追求的目標。同時政府模式賦予了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絕對的權威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各相關利益集團在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摩擦,從而提高了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效率。 我國應借鑒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在堅持財政部作為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減少政府干預,廣泛吸收社會各界參與到會計準則的制定中來。 (二)提高并加強準則制定人員的代表性與廣泛性 準則制定機構的人員應具有代表性、專業性和層次性。其中代表性由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所決定;專業性由準則的科學性和技術性所決定;層次性由會計準則制定工作內容的多樣性和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多步驟所決定,我們認為代表性是最重要的。因為專業性和層次性可以通過聘請技術顧問和具備相關知識的人員來達到。由具有代表性的各相關行業的人員組成的制定機構才能盡可能地照顧到各方的利益,制定出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專業的會計準則。雖然新改組的會計準則委員會在人員構成上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為我國會計準則建設的專業性和公開性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但是仍應不斷擴大吸收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會計準則制定中來,而不是只有咨詢建議權。 (三)構建科學允當的準則制定程序 眾所周知,科學合理的會計準則制定程序是高質量會計準則的保證。總體上看,財政部公布的會計準則制定程序還不夠詳細具體,不甚嚴謹。 我國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要借鑒學習美國會計準則制定程序,使我國能形成一套充分允當的程序,充分的吸取、采納各方意見,以保證會計準則制定的公公開性、嚴謹性和公正性。 1.增強會計準則制訂過程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與美國會計準則制度程序相對比,中國在制訂會計準則過程中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明顯不夠。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整個過程對普通的公眾來說都是保密的,缺少多次征求意見的環節。因此,建議中國在制訂會計準則過程中應進一步增強公開性和透明度,在征求意見范圍的廣泛性以及搜集意見的匯總和反饋渠道等方面加以改進。 2.把聽證制度和決策的投票機制納入會計準則制定程序聽證制度可以使利益相關者意見得到更為充分而直接的表達,有利防止制定權力專斷,實現制定程序民主。設置聽證程序,可使利益相關者與制定機構零距離接觸,更好地表達利益訴求。中國可以借鑒fasb模式推行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的聽證機制:利益相關者可以直接參與準則制定過程,意見和建議可在聽證會上提出,制定機構廣泛聽取意見,便于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不妥之處,并及時修正、完善,最大限度體現盡可能多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在引入聽證會的同時引入決策的投票機制,以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和嚴謹性,使會計準則具有更高的公正性。 3.把時效制度納入會計準則制定程序,延長征求意見建議的時間。 時效制度一方面給予利益相關者合理、充裕的間提出自己合理意見,維護社會公正,體現經濟效益價值;另一方面及時排除準則制定過程中的不利因素,防止準則制定主體辦事拖拉,互相推諉,促使制定機構對利益相關者提出的問題做及時處理,避免因久拖而不決定造成利益相關者額外損失,促使準則制定程序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準則制定程序效率。鑒于我國準則制定征詢意見建議時間過于倉促的情況,建議延長征求意見建議的時間。 4.增加反饋意見的途徑應當建立更為暢通的信息通道,加強會計準則制定機構與社會各界的溝通。會準則制定機構應認真考慮征集到的意見,并通過各種渠道定期不定期的向社會公布對收到的反饋意見的整理、分類結果和采納情況,對未采納的意見說明原因進行及時反饋。5.把評估監督機制納入會計準則制定程序 由準則的非相關利益人或專門的民間組織組成監督機構對準則制定過程進行監督,并對準則的可能影響進行評估,與政府監督一道共同構筑我國完善的準則監督體系。通過一套科學、完善的評估、監督體系使利益相關者能完全了解準則制定的全過程,并將其結果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公布于眾,這樣準則制定程序的公平性、民主性、透明性才能得到體現。參考文獻 1 高筠燕,盧銳會計準則制定:政府導向與程序民主n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5) 2 劉偉中美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比較分析n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6(3)3 梁爽中外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比較研究n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2003-5(3)4 劉峰會計準則變遷西南財經大學圖書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218-219 5 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官網準則委員會簡介e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