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三國鼎立》(含答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三國鼎立》(含答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三國鼎立》(含答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三國鼎立》(含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國鼎立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0分)1. 一位同學參加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節目網上答題,他回答的題目是:對三國鼎立局面的評價,正確的是()A. 戰亂頻繁,社會經濟沒有任何發展B. 封建國家的分裂推動了社會進步C. 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 局部統一,為全國統一創造了條件2. 三國時期,臺灣和大陸就有聯系那時,臺灣被稱為()A. 夷洲B. 琉球C. 流求D. 澎湖3. 以下是中國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曹操參與了兩次,切身體驗了“勝負乃兵家之常事”的說法。這兩次戰役是()巨鹿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A. B. C. D. 4. 我國古代不乏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其中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的是()A. 赤壁之戰B. 巨鹿之戰C. 官渡之戰D. 淝水之戰5. 發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下列關于這一局面形成的評價,正確的是A. 戰亂頻繁,嚴重的破壞了社會經濟B. 封建國家分裂,不利于統一C. 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 局部統一,為全國統一創造了條件6.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歌詞中的“分三國”是指歷史上的三國鼎立,其形成的標志是()A. 208年,赤壁之戰B. 220年,曹丕稱帝C. 221年,劉備稱帝D. 222年,孫權稱王7.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主要的歷史特點是:A. 群雄并起與國家分裂B.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C. 國家統一與民族融合D. 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8. 以下四張圖片反映的是一場大戰,這場戰役是()A. 赤壁之戰B. 淝水之戰C. 官渡之戰D. 長平之戰9. 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復雜的歷史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哪一幅示意圖反映了222年三國鼎立的形勢?()A. B. C. D. 10. 國務院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以來,雄縣、安新、容城三個縣城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實雄縣歷史悠久,東漢末年的袁紹與公孫瓚就曾在這里展開激戰,爭奪河北地區霸權。后袁紹舉兵南下逐鹿中原,只可惜敗于與曹操激戰的()A. 巨鹿之戰B. 官渡之戰C. 赤壁之戰D. 淝水之戰11. 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下圖是三國鼎立形勢圖,根據三國地理位置,判斷圖中所代表的政權是()A. 蜀、吳、魏B. 魏、吳、蜀C. 魏、蜀、吳D. 吳、魏、蜀12. 下列與三國歷史相關的描述,錯誤的是()A. 曹操雖然統一北方,但并不是三國時期的人B. 曹丕稱帝標志著三國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C. 諸葛亮既生活在漢末也曾經擔任蜀漢丞相D. 孫權曾經派衛溫到夷洲加強臺灣與內地聯系13. 曹操(55年一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下列關于曹操事跡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 借“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優勢B. 與劉備、孫權聯軍在赤壁展開激戰C. 基本統一北方D. 廢掉漢獻帝,建立魏國14. 下列關于三國鼎立格局初步形成的說法有誤的是()A.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統一黃河中下游,實力一枝獨秀B. 劉備借荊州奪益州,擁天府之國進可攻退可守,實力奇虎相當C. 孫權據江南,取嶺南,鼎足江東,觀天下之畔D. 三諸侯會獵于吳,燒赤壁,定局勢,三分天下局面形成15. 李白有詩云:“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詩中所指戰役的影響是()A. 有利于曹操統一北方B. 推翻了秦朝殘暴統治C. 促進了民族大融合D. 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8.0分)16. 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的地方是_;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的地方是_。17. 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的_;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的戰役的_。18. 列舉魏、蜀、吳三國的建立者。 _ _ _。19. 讀圖三國鼎立形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A、B、C分別代表的政權名稱。A_B_C_(2)圖中D、E兩地曾發生過兩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它們分別是D_E_三、問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20. 請列舉出魏、蜀、吳三國的建立時間、都城和建立者。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8.0分)21. 材料一:三國鼎立形勢圖材料二: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 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 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三國志諸葛亮傳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A、B、C三國分別指的是哪三國?(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紹”,指的是哪一場戰役?在材料一(圖中)的什么位置(答字母)?其中諸葛亮認為孫權“可以為援”指的是哪一場戰役?答案1. D2. A3. C4. A5. D6. D7. B8. A9. B10. B11. B12. B13. D14. D15. D16. 官渡;赤壁17.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18. 魏:曹丕;蜀:劉備;吳:孫權19. (1)A魏;B蜀;C吳。 (2)D官渡之戰;E赤壁之戰。20. 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進入三國時期。221年,劉備在成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